藍光是可見光的一部分,我們平常看到的太陽光、室內燈光、手機電腦的白光都隱藏有藍光,它混合其中肉眼難以看到。但太陽光裡的藍光是不傷眼,眼球的發育、晝夜節律調節、多巴胺分泌都需要依靠太陽光中的藍光去刺激才能完成,為此防藍光眼鏡是不需要防太陽光藍光的。
防藍光眼鏡要防的是手機、電腦以及LED燈的藍光,大量實驗研究發現,短波藍光,是可見光中能量最高的光線,導致其具有非常強的穿透力,可以直接穿透晶狀體到達眼底的黃斑區,對眼睛造成連鎖的損害。先誘發上皮細胞產生脂質氧化損傷,引起感光細胞死亡,再引起視網膜黃斑變性,繼而導致視力逐漸下降甚至完全喪失。英國《每日郵報》引述西班牙馬德裡康普頓斯大學的研究稱:若長時間持續暴露在LED(發光二極體)燈的藍光下,可能對眼睛的視網膜細胞造成無可救藥的傷害!
在電子產品高度普及下,製造了一個人們無法遠離的富藍環境,防藍光眼鏡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那防藍光眼鏡阻隔吸收藍光的原理是什麼呢?
在光學上,藍光與黃光混合得到我們肉眼看見的白光,藍+黃=白,那現在要把藍光從白光中去除,白-藍=黃。依據互補色原理,藍色和黃色互為對方的互補色,這種原理在光學上同樣適用,所以藍光是黃光的互補光,彼此混合則形成白光。防藍光眼鏡的原理就是這樣,在鏡片上要完成從白光中去除藍光,那鏡片底色就必須呈現黃色。
眼鏡想要做到防藍光,就不能違背這樣的原理,這是一種物理原理,就像油不能溶於水一樣,沒有人能讓油水相容,你如果能改變這種原理,都能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了。但是現在有些商家說,他們突破了這個難題,使用高新技術把鏡片的黃底色做到透明無色,這種說辭可千萬別信,只是商家營銷的新話術而已,他們不可能逆轉物理原理。
除此之外,市面上還有一種鍍膜防藍光眼鏡,這種眼鏡並不能算是真的防藍光眼鏡,它們在設計上就沒有依據光學藍光處理的互補色原理,而是利用普通膜層光反射原理,把部分藍光反射出去,於此就說它們也是防藍光眼鏡。在鏡片上鍍反射膜,膜層的反射非常受限,能反射出的藍光非常少,這種鏡片在背面還會出現反射藍光增加藍光入眼的問題,在光下鏡片還存在嚴重的反光問題。違背防藍光原理的這種眼鏡,並不是能有效防藍光,也不是真的防藍光眼鏡。
佩戴防藍光眼鏡,現在在辦公領域裡已經成為了一種護眼潮流,為什麼這麼多人用防藍光眼鏡?因為現代人從早晨起來第一件事情開始就是看手機,在公交上刷微博逛朋友,上班後對著電腦辦公,中午美團點外賣,晚上下班熬夜追劇玩遊戲,臨近睡覺前一刻還要再刷會朋友圈。眼睛長時間被藍光照射已是常態,尋求防藍光眼鏡護眼成為了大家的共識,所以越來越多人用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