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項核心技術誕生了,世界上只有中國掌握了這項技術,如果國外誰想用它的話,就得花5.2億買,國內很少有專利能賣那麼高的價。這個專利名稱特彆拗口,叫做「非氯氟烴聚氨酯的新型化學起泡劑」。
在我國這種起泡劑問世之前,國際上沒有一種發泡劑是不含氯氟烴化學物質的,當時國際社會對起泡劑的定義就是「化學起泡劑必須含有氯氟烴」。然而中國山東理工大學化學教授畢玉遂經過十幾年的研究和發展,不含氯氟化合物質的化學起泡劑終於研製成功。
起泡劑是聚氨酯泡沫材料的重要原料,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軟泡沫可以用於床墊、沙發、汽車坐墊,硬泡沫可以用於冰箱、冷櫃等製冷設備,外牆保溫材料,甚至可以替代木材。歐美對聚氨酯化學發泡劑擁有專利,但它們含有氯氟烴。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由於國內缺乏核心技術,中國的聚氨酯行業已經為外國支付了很高的專利費用。
而且自從畢玉遂教授開始研發無氯氟聚氨酯發泡劑後,許多外國公司都想要同畢玉遂教授合作。但畢玉遂不同意,因為他知道這項研究對中國意味著什麼,直到他獲得了專利,他才能夠與外國企業談合作。畢玉遂在2008年之前就開始研究聚氨酯泡沫材料,但到2011年擦弄清楚了聚氨酯泡沫的化學反應原理,併合成了反應所需要的新材料。
在2012年,實驗剛剛有了一點起色,一些國際化學巨頭要求參觀檢查,因為他們不相信中國人可以研究出無氯氟的聚氨酯化學發泡劑。當測試結果出來的時候,這些國際巨頭震驚了。畢玉遂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是成功的。然而專利申請卻遇到了困難。因為當時沒有研究基礎,沒有任何現有的理論,寫不了項目書,沒法申請科研經費,錢都得自己墊,光是琢磨理論就花了5年時間。
2016年,山東理工大學發表了一份報告,提議「實施工業化非氯氟烴聚氨酯泡材料」,直接向國家報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門派了一個特別小組去學校幫助申請國際專利。最後,世界上唯一的化學泡沫製造技術為中國爭取了4個國際專利,還有一個國際PCT專利申請。2017年,「非氯氟烴聚氨酯新生化學生物質」專利網絡完成,研究成果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