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研發世界唯一發泡劑:用10年榮獲4項專利,別國想用要花5.2億

2021-01-11 迷彩虎

中國有一項核心技術誕生了,世界上只有中國掌握了這項技術,如果國外誰想用它的話,就得花5.2億買,國內很少有專利能賣那麼高的價。這個專利名稱特彆拗口,叫做「非氯氟烴聚氨酯的新型化學起泡劑」。

非氯氟烴聚氨酯的新型化學起泡劑

在我國這種起泡劑問世之前,國際上沒有一種發泡劑是不含氯氟烴化學物質的,當時國際社會對起泡劑的定義就是「化學起泡劑必須含有氯氟烴」。然而中國山東理工大學化學教授畢玉遂經過十幾年的研究和發展,不含氯氟化合物質的化學起泡劑終於研製成功。

起泡劑是聚氨酯泡沫材料的重要原料,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軟泡沫可以用於床墊、沙發、汽車坐墊,硬泡沫可以用於冰箱、冷櫃等製冷設備,外牆保溫材料,甚至可以替代木材。歐美對聚氨酯化學發泡劑擁有專利,但它們含有氯氟烴。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由於國內缺乏核心技術,中國的聚氨酯行業已經為外國支付了很高的專利費用。

中國山東理工大學化學教授畢玉遂

而且自從畢玉遂教授開始研發無氯氟聚氨酯發泡劑後,許多外國公司都想要同畢玉遂教授合作。但畢玉遂不同意,因為他知道這項研究對中國意味著什麼,直到他獲得了專利,他才能夠與外國企業談合作。畢玉遂在2008年之前就開始研究聚氨酯泡沫材料,但到2011年擦弄清楚了聚氨酯泡沫的化學反應原理,併合成了反應所需要的新材料。

化學發泡劑是重要化工原料

在2012年,實驗剛剛有了一點起色,一些國際化學巨頭要求參觀檢查,因為他們不相信中國人可以研究出無氯氟的聚氨酯化學發泡劑。當測試結果出來的時候,這些國際巨頭震驚了。畢玉遂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是成功的。然而專利申請卻遇到了困難。因為當時沒有研究基礎,沒有任何現有的理論,寫不了項目書,沒法申請科研經費,錢都得自己墊,光是琢磨理論就花了5年時間。

畢玉遂教授指導研究

2016年,山東理工大學發表了一份報告,提議「實施工業化非氯氟烴聚氨酯泡材料」,直接向國家報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門派了一個特別小組去學校幫助申請國際專利。最後,世界上唯一的化學泡沫製造技術為中國爭取了4個國際專利,還有一個國際PCT專利申請。2017年,「非氯氟烴聚氨酯新生化學生物質」專利網絡完成,研究成果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護。

相關焦點

  • 價值5.2億的專利申請花了7年時間,高校專利轉化究竟有多難
    2019年5月,一條有關一個科技成果轉化的新聞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山東理工大學一位教授的一項技術專利竟然賣出了 5.2 億元的天價!其中 80%,也就是價值 4 億多元的收益,歸這位教授所屬的科研團隊所有。但在成功的背後,科研團隊前後歷經了七年的專利申報,實現轉化的過程更是發人深思。
  • 價值5.2億的專利申請曲折路——無氯氟發泡劑
    2019年5月,一條有關科技成果轉化的新聞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山東工業大學教授的一項技術專利以5.2億元的天價成交!其中的80%,即收入超過4億元人民幣,屬於該教授所屬的研究團隊。  但是,在成功的背後,科研團隊經歷了七年的專利申報,實現轉型的過程更加發人深省。
  • 價值5.2億的專利申請曲折路,如何讓專利轉化變得簡單?
    2019年5月,一條有關一個科技成果轉化的新聞引發了人們的關注:山東理工大學一位教授的一項技術專利竟然賣出了 5.2 億元的天價!其中 80%,也就是價值 4 億多元的收益,歸這位教授所屬的科研團隊所有。但在成功的背後,科研團隊前後歷經了七年的專利申報,實現轉化的過程更是發人深思。
  • 超級工程丨用掉16萬個紙杯專利賣出5億元 這項中國製造拯救臭氧層
    山東理工大學教授畢玉遂說:「選了當前所有物理髮泡劑去發泡,結果是都不好,在這種情況下,我在想,能不能找其他的發泡劑,化學發泡劑來解決這個問題。想找理論基礎,想新的化學反應,比較痴迷,整天想這個事情,什麼叫廢寢忘食,吃完了不知道吃的什麼東西。」
  • 98秒|實驗用掉16萬個紙杯 他製作的發泡劑改變世界
    齊魯網12月8日訊聚氨酯被發現的80年來,發泡劑技術和市場一直被西方歐美國家壟斷。但即使西方最先進的第四代發泡劑仍會產生大量破壞臭氧層的氟利昂等氯氟烴物質。從2003年,畢玉遂便萌發了研製化學發泡劑的想法。畢玉遂的實驗室裡有成堆用訂書機裝訂的的紙盒子,畢教授和團隊每天最重要的工作都是圍繞這些紙盒展開。沒有科研經費,畢玉遂就自己掏錢,買來紙,和學生一起疊實驗用紙盒。
  • 「湖南小夥」自主研發,讓世界用上「中國芯」!
    在「中國製造」與國外知名品牌競爭中,劉永東有著切膚之痛,他下決心要為液壓系統的國產化做出貢獻。2014年,「高速重載工程機械大流量液壓系統核心部件」項目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劉永東說,不僅如此,三一重工婁底中興液壓件有限公司的5號車間也成為全世界最先進的油缸車間之一。在這4萬平方米的車間內,生產過程幾乎全部由機械手完成,每年可生產近10萬根油缸。
  • 化工配方研發也有春天:1個化工配方5億人民幣轉讓成交!
    原來在,2017年3月,該校畢玉遂教授研究團隊的無氟氯聚氨酯發泡劑專利,以5億人民幣的價格授權給了一家國內企業,創了中國配方轉讓歷史記錄。、產業化,花了16年時間獨立創新研發了新型化學發泡劑,該發泡劑無氟氯,不僅環保而且應用面廣,小到床墊、沙發、冰箱、汽車,大到板材、管道都需要這個發泡劑。
  • 為什麼這些專利能取得中國專利金獎、銀獎?
    日前,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揭曉,江蘇省獲得中國專利金獎2項、外觀設計金獎1項、專利銀獎11項、外觀設計銀獎3項、專利優秀獎90項,外觀設計優秀獎6項,獲獎總數113項再創新高,位居全國前列。   此次,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含有銀杏內酯的製劑及其製備工藝」、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種高透氣量非織造布覆膜濾料、其製備方法及其所用的覆膜裝置」等2項專利榮獲「中國專利金獎」;南京軒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種發酵生產γ-聚穀氨酸的柱式固定化反應器及其工藝」、崑山工研院新型平板顯示技術中心
  • 我國研發成功綠色環保安全的無氯氟聚氨酯化學發泡劑,產業化進程待...
    淘汰時間表提前4年  HCFC-141b和HFC都有明確的淘汰或限控時間表  時間追溯到1987年,那一年,各國政府籤訂了《蒙特婁議定書》,公約規定:在世界範圍內完全禁止使用氟利昂作為發泡劑  專業人士分析說,中國不光對HCFC-141b的淘汰時間要提前,依據HFC基加利修正案規定,包括中國在內的100多個發展中國家將從2024年凍結使用氫氟碳化物(HFC),因此,之前作為HCFC-141b替代物質的HFC也需找到替代物,而目前,聚氨酯行業廣泛使用的二代物理髮泡劑HCFC-141b屬於HCFC類;三代物理髮泡劑HFC-245fa和HFC-365
  • 蘭州大學1項專利喜獲第21屆中國專利獎金獎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了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的獲獎名單,本屆中國專利獎共產生專利金獎30項,銀獎58項,優秀獎696項;外觀設計金獎10項,銀獎15項,優秀獎60項。蘭州大學一項專利名稱為「一種腦電與溫度相結合的抑鬱人群的判定方法「,專利號為」201610709400.9」的發明專利」榮獲中國專利獎金獎。
  • 蘭州大學一項專利榮獲中國專利金獎
    蘭州大學一項專利榮獲中國專利金獎每日甘肅網9月1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武永明)8月31日,從蘭州大學傳來喜訊,該校胡斌教授為第一發明人的發明專利「一種腦電與溫度相結合的抑鬱人群判定系統」榮獲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金獎,這也是該校首次獲得中國專利金獎。
  • 武漢這位教授:連續6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坐擁10餘項美國專利
    5月7日,世界著名出版公司愛思唯爾(Elservier)發布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武漢紡織大學電子電氣學院劉侃教授再次入選該榜單&34;領域中國高被引學者。劉侃教授自2014年以來已連續6年入選該榜單。
  • 世界首款自動變焦眼鏡研發耗時12年 申請275項專利
    這副眼鏡看上去跟普通眼鏡沒有什麼差別,但它的研發耗時12年,設計者共提出了275項專利申請,售價預計在6500人民幣到1.4萬人民幣之間。到底是什麼讓這款名叫emPower的眼鏡如此與眾不同呢?奧秘就在於裡面裝有全世界首對電子對焦鏡片。電子對焦鏡片中夾有一層液晶薄膜,接到指令後液晶分子的排列順序將進行相應調整,從而實現自動變焦。
  • 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出爐,從矽寶科技獲獎專利看技術創新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關於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授獎的決定》。中國專利獎與國家科技獎齊名,由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同頒獎,是中國唯一對獲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給予獎勵的政府部門獎,是我國智慧財產權領域最高獎項。
  • 江蘇「含有銀杏內酯的製劑及其製備工藝」榮獲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金獎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授獎決定,全國30項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榮獲中國專利獎金獎,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發明專利「含有銀杏內酯的製劑及其製備工藝」名列金獎榜首。「含有銀杏內酯的製劑及其製備工藝」專利經過中國專利獎評審委員會層層評審後脫穎而出,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授予中國專利金獎。康緣藥業這項發明專利為何能一鳴驚人呢?據康緣藥業董事長蕭偉介紹,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受體(PAFR)能拮抗血小板聚集,減少神經損傷,是國際上熱門的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新途徑,但目前尚無以此靶點研製上市的藥物。
  • 蒸發72億,1年暴漲5倍的小熊電器「熊」了?
    此後,小熊憑藉一款酸奶機起家,深度依賴於快速發展的中國電子商務銷售渠道,經過十多年發展,於2019年8月23日登陸A股資本市場,上市短短一年多,其股價不僅暴漲5倍多,市值最高更是高達252.92億,碾壓康佳、海信、長虹等傳統家電巨頭,靜態市盈率一度超過94倍。
  • 蘭州大學一項專利榮獲中國專利金獎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關於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授獎的決定》(國知發運字〔2020〕28號),蘭州大學為專利權人、胡斌教授為第一發明人的發明專利「一種腦電與溫度相結合的抑鬱人群判定系統(ZL201610709400.9)」榮獲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金獎
  • 擁四大核心技術、百項專利!用「3+5」評價體系來看凱賽生物「科研...
    其中,科創屬性評價指標體系包3項常規指標和5項例外條款,企業如同時滿足3項常規指標,即可認為具有科創屬性;如不同時滿足3項常規指標,但是滿足5項例外條款的任意1項,也可認為具有科創屬性。 3項常規指標分別是「研發投入金額或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發明專利」、「營業收入或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
  • 中國22歲科學家申怡飛3項專利技術領先歐美,成果足以改變世界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科技人才,22歲就已經在科研領域裡遙遙領先了,他的三項專利更是甩開歐美各國,並且足以改變未來世界,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天才少年,他的名字叫申怡飛。申怡飛出生於1997年,是一個標準的90後,從小就智慧超群,出類拔萃,兩歲時就懂得識數,分別街道、汽車、商品等。4歲時申怡飛就開始自主讀書了,他記憶力驚人,學東西非常快,5歲就上了一年級,從小學到初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愛。
  • 2018-2020年全球數字醫療專利TOP100發布 中國平安位列全球第一
    自2018年國務院發布《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以來,我國數字醫療發展取得顯著成果。2018-2020年間,全球累計申請數字醫療專利4.45萬件,超過80個國家、1.40萬個申請人(包含公司、高校、醫院、政府機構、研究機構和個人)參與了專利申請,其中超過50%的專利申請和專利申請人均來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