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和家鵝有沒有生殖隔離?為什麼?

2020-12-11 科學獵奇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家鵝是由大雁馴化而來的,這就好比是狗與狼是一個道理,它們之間從根本上說是同一種動物,所以是不存在生殖隔離的。但是,由於不同地區的家鵝的祖先種類有著較大的區別,所以不同的家鵝間是有生殖隔離約束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大雁和家鵝的生殖隔離問題。

什麼是生殖隔離?

生殖隔離是我們經常看到和聽到的一個詞,那麼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簡單的說,生殖隔離是指親緣關係接近且生活地域接近的兩個物種在自然條件下不交配或者交配後沒有後代亦或者交配後有後代但後代不具備生育能力。比如山斑馬和平原斑馬在非洲大草原上的棲息環境非常的接近,但是二者之間都在主動的規避交配,而山斑馬和平原斑馬是斑馬亞屬下的兩個不同的種,再比如馬和驢在人工幹預下雖然可以交配也可以產生後代,但是它們的後代騾子不具備生育能力。

因此,正是生殖隔離存在才產生了物種的多樣性,也使得物種形成之後有了唯一性。一般情況下,不具備生殖隔離的兩個物種大都是同一種動物下的兩個亞種,從種開始,不同物種就已經形成了生殖隔離。

當然,生殖隔離也不絕對,因為雄獅和雌虎在自然環境下雖然不會交配,但是在人工飼養和幹預下,它們有1-2%的機率能夠產下獅虎獸,而且曾經有過雄獅和雌性獅虎獸交配產下後代的先例,只不過機率相當的低而已(全世界僅此一例)。而且驢和馬的後代騾子也不是完全不具備生育能力,目前有記載的騾子懷孕在近四百年間僅有3例。

綜上,生殖隔離是不同物種見墨守的一種生存方式,正是這種約束保證了物種基因的獨立性,而我們上面說的不同物種間的雜交大都是在人工幹預的情況下發生的,在自然環境下,極少發生。

家鵝與大雁的關係

大雁俗稱野鵝,不過這個俗稱只是建立在家鵝與大雁的外觀相似以及家鵝是從大雁中的一些種類馴化而來的基礎上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大雁是鳥綱雁形目鴨科雁屬下所有鳥類的總稱,在該屬下一共有10種不同的鳥類,它們均屬於世界性分布的大型遊禽,其中在歐亞大陸上最常見的有四種:灰雁、鴻雁、豆雁以及白額雁。

但是這四種並不都是家鵝的祖先,其中根據在我國的發現的最早的家鵝骨骼的基因研究看(距今約3000年前),它與現存的鴻雁最為接近,也就是說,在我國的家鵝是由鴻雁馴化而來的。

但是,根據歐洲各地的家鵝與現存的雁屬成員對比的結果看,歐洲地區的家鵝與灰雁最為接近,也就是說歐洲地區的家鵝是由灰雁馴化而來的。

因此,大雁中包含了家鵝的祖先,確切的說,家鵝的祖先是灰雁和鴻雁,並不是所有的大雁都是家鵝的祖先。

▲灰雁
▲鴻雁

大雁與家鵝有生殖隔離嗎?

這個問題要分情況說:

第一種情況:家鵝與灰雁和鴻雁

家鵝的生物學分類與鴻雁和灰雁最為接近,但是由於長期處於人工飼養下,生長環境的改變和習性的一些變化,讓家鵝有了與鴻雁或者是灰雁不同的特徵,比如在我國的家鵝體色大都以純白為主,而且它們的喙大都是黃色,但是鴻雁的喙是黑色的,羽毛顏色以棕褐色和白色為主,並不是純色的。因此,家鵝被劃分到鴻雁或者是灰雁種下的不同亞種之中。由於同種不同亞種的物種間是不存在生殖隔離的,比如波斯豹和非洲豹能夠正常繁殖產下後代,因此,中國的家鵝與鴻雁,歐洲家鵝與灰雁之間是不存在生殖隔離的。

▲歐洲家鵝

第二種情況:中國家鵝與灰雁、歐洲家鵝與鴻雁

由於中國家鵝是由鴻雁馴化而來的,而歐洲家鵝是由灰雁馴化而來的,它們的祖先本身就是雁屬下的兩個不同的物種,自然是存在生殖隔離的。

第三種情況:家鵝與除灰雁和鴻雁外的其他大雁

在這種情況下就相當於灰雁或者鴻雁與豆雁、白額雁、帝雁等種類雜交,它們本身也是同科同屬不同種的動物,因此也是存在生殖隔離的。至於雜交的結果,與獅子和老虎雜交的結果是一樣的,都是極難產生可以孵化的受精卵。

▲我國的大鵝

總結

家鵝雖然是由大雁馴化而來的,但是由於叫大雁的鳥比較多(10種21個不同亞種),而不同種間是存在生殖隔離的,因此,家鵝與大雁存不存在生殖隔離,不能一概而論,而是要視情況而定。總體而言,家鵝除了與祖先(中國家鵝與鴻雁、歐洲家鵝與灰雁)之間沒有生殖隔離外,與其他的種類都存在生殖隔離。

相關焦點

  • 鵝與大雁有生殖隔離嗎?農戶3隻母鵝招來1隻雄雁,下的蛋都變色了
    不過,家鵝、大雁和天鵝都屬於大型水禽類,體型和外貌也比較像,放到一起,還真的很難區別,下面是這三種鳥類的圖片,是不是很不容易區分呢?或者說兩者是不是已經形成生殖隔離了呢?可以肯定地說,這兩者並沒有形成生殖隔離,有資料新聞報導可以證明,2005年的時候,《北京晚報》曾經報導過這樣一件事,北京市房山區十渡鎮的村民隗某家裡養的三隻母鵝誘惑來了一隻雄性大雁(經鑑定是一隻鴻雁),並且在一起生活了一個多月了,女主人李某說:「它沒來之前,我們家養的白鵝每天下的蛋都是純白色的,可現在下的蛋上面都有黑色斑點,」而且它來之前,家鵝是隔一天產一個蛋
  • 黑龍江農戶所養家鵝能飛 被錯認為大雁遭獵捕(圖)
    18日15時許,一陣陣吆喝聲響徹了山村,聽到這個聲音,村裡人就知道村民馬洪春又在放鵝了。說起來奇怪,別人家的鵝走道都費勁,可老馬家的鵝竟能「一飛沖天」,村民們將其稱為「飛鵝」。這天,記者驅車來到樺南縣孟家崗鎮平安村,馬洪春的家就在村邊。他家院子很大,羊圈裡拴了一百多隻羊,但沒看見大鵝,一隻猛犬向記者不斷地吼叫。
  • 尼安德特人和晚期智人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生殖隔離就是指親緣關係接近的類群在自然的條件下不交配,即使交配了也無法繁殖後代或者後代也無法具有生育能力的一種隔離機制。人和黑猩猩雖然有98%以上的基因是相似的,而且共祖,但是人和大猩猩無法繁殖後代的,前蘇聯的科學家就這一點做過一個實驗。人類的起源同樣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 狗和狼為什麼不存在生殖隔離?
    由於存在生殖隔離現象,將具有親緣關係的物種進行雜交,有的產生不了後代,即使能夠產生後代,也會產生三種結果,一種是活不了、發育不正常,第2種是不育,第3種是早衰。騾子就是驢和馬雜交產生的,因而不能生育後代。這是一類十分典型的生殖隔離現象。馬的染色體有64條,而驢子的染色體只有62條,雜交之後騾子的染色體為63條。
  • 黃種人、黑人和白人各自發展了幾萬年,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這幾大人種之間不僅膚色差異大,而且體格、毛髮和眼睛顏色、某器官長度等等都不一樣。但無論差異有多大,各個人種之間都不存在生殖隔離,可以自由結合併繁育後代,混血兒到處可見。白人的地域曾相隔了幾萬年,為什麼沒有形成生殖隔離?
  • 各大洲人種分開那麼久,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儘管現代人大都含有1.5%(歐洲人)2.5%(東亞人)的尼安德特人基因,但在之人群體內部,並沒有形成生殖隔離(不孕不育不在生殖隔離範圍)。生殖隔離是外在表現,真正的因素是染色體差異,比如我們常見的黃牛和水牛,儘管同屬牛,但它們之間是生殖隔離的,黃牛染色體24對染色體,水牛則有30對染色體,兩者結合54/2=27對,無法形成減數分裂產生配子,因此黃牛和水牛的受精卵無法分裂
  • 家鵝和天鵝是近親嗎?
    vid=533263家鵝和天鵝是近親嗎?家鵝和天鵝名字上僅一字之差,外形、生存環境又有些相似,因此很容易將二者混淆。那麼,家鵝和天鵝是近親嗎?二者有何區別呢?首先,從外形看,家鵝體形比天鵝小,脖頸短粗,尾短圓,白羽或灰羽,嘴、腿和腳均為橙紅色,而天鵝的嘴呈黑黃或黑橙兩色,腿和腳黑色;家鵝的額頭有肉質瘤狀突起,雄鵝更明顯,而天鵝中除疣鼻天鵝外都沒有肉瘤;家鵝脖頸粗壯挺直,取食時身體前部潛入水下,尾部和腿腳露出水面,天鵝脖頸細長彎曲,取食時常脖頸伸入水下,不潛水。此外,天鵝遊動時划水舒緩、體態優雅,相對而言家鵝就顯得費力、笨拙些。
  • 為什麼人類和近親猩猩之間會有「生殖隔離」?
    其實並不是人類之間存在生殖隔離,全球N個人種之間並沒有出現生殖隔離,所謂的人類生殖隔離指的是其他物種和人類之間,即使是和人類最接近的類人猿之間也有一條生殖隔離的鴻溝,但我們知道不是同一個屬的馬和驢,以及獅和虎之間都可以生殖,儘管後代可能無法生育,為什麼人類即使和最接近的物種之間也會隔離呢?
  • 為什麼黃牛和水牛不能雜交?而不同人種之間卻沒有生殖隔離?
    咱們先給出答案,黃牛和水牛雖然都是牛,但它們雜交生出的後代已經沒了繁殖後代的能力,也就是說這兩個物種之間已經產生了生殖隔離。同樣都是牛,為什麼會產生生殖隔離呢?今天我們就好好聊一聊。生殖隔離的兩個原因基因變異物種在進行有性生殖時,親本會產生配子細胞,在母親體內的叫做卵細胞,在父親體內的叫做精子,精子和卵細胞裡均包含著同樣數量的染色體,比如:人類卵細胞和精子中均包含著23條染色體。
  • 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之間,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差別有多大?
    上周的某天晚上,九叔收到了一個有趣中帶著怪異、讓人好奇卻又感覺不舒服的私信問題:為什麼不同人種之間沒有生殖隔離?問題的起因是,這位讀者不同意他的女兒嫁到外國去。舉個例子,A種群跟B種群無法通過自然生殖產生後代,是生殖隔離的一種;A種群跟B種群可以通過自然生殖產生後代C,但C卻無法產生後代,這依然說明A、B之間有生殖隔離。生殖隔離的產生是生物不斷積累突變基因的過程。
  • 在地球100多萬的物種中,為什麼人類並沒有出現生殖隔離?
    讓人們驚訝的是,這些來自不同地區,擁有不同膚色的人所繁殖的後代,不僅沒有出現基因不正常的情況,大部分的混血兒的顏值還很高。這就讓人不得不想要探索一下,為什麼不同膚色的人種之間,沒有出現生殖隔離?在探索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生殖隔離。生殖隔離指的是自然界中不同的物種之間,甚至是一些關係比較親近的物種之間,會因為一些原因,導致這些群體無法繁衍後代。
  • 在地球100多萬的物種中,為什麼人類並沒有出現生殖隔離?
    讓人們驚訝的是,這些來自不同地區,擁有不同膚色的人所繁殖的後代,不僅沒有出現基因不正常的情況,大部分的混血兒的顏值還很高。這就讓人不得不想要探索一下,為什麼不同膚色的人種之間,沒有出現生殖隔離?生殖隔離指的是自然界中不同的物種之間,甚至是一些關係比較親近的物種之間,會因為一些原因,導致這些群體無法繁衍後代。或者所繁殖的後代會出現存活率低,無法存活的情況。生殖隔離包括很多種,有地域隔離,生理隔離,生態隔離,雜種不活等分類。導致生殖隔離的根本原因在於基因隔離。基因隔離會阻礙不同物種之間的交流,從而維護物種之間的穩定性與先進性,進而維護自然界的穩定性。
  • 為什麼不同膚色人種之間沒有生殖隔離?
    那麼,為什麼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等不同膚色人種之間沒有生殖隔離呢?儘管不同膚色的人看似差別很大,但從基因上來看,現代人類沒有多大差別,我們都是曾經共同祖先的後代。根據基因測序的結果,目前所有男性人類的Y染色體都可以追溯到距今20萬至30萬年前的一位男性,他被稱為「Y染色體亞當」。目前所有人類的線粒體DNA都可以追溯到距今15萬年前的一位女性,她被稱為「線粒體夏娃」。
  • 全世界人種那麼多,為什麼還能婚配生子,沒有出現生殖隔離?
    生殖隔離是物種間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比如貓和狗儘管有可能成為好朋友,但卻無法成為夫妻,因為它們不可能誕下寶寶,但似乎人之間沒有這個問題,無論相隔萬裡,人種顏色差異有多大,體型大小有多懸殊,只要相愛了,只要「功能」正常,都可以有自己的愛情結晶,似乎生殖隔離與人類無關,僅有的只是不孕不育!
  • 白種人和黑種人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黃種人嫁白種人,嫁黑種人,黑種人嫁白種人,白種人嫁黃種人,這樣不分種族的涉外婚姻,為何不存在生理隔離?所謂生理隔離,就是不同物種之間,在自然條件下是不可能交配的。而且即使交配了,不會生下後代。或者說,生下的後代也無法進行繁育。比如牛與狗、大象與螞蟻,鳥類與蛇,它們是有生理隔離的。
  • 人類與動物之間有生殖隔離,為什麼不同人種之間卻沒有?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面對神奇的大自然,人們總是充滿疑惑,由於我們探索的範圍有限,所以很難解釋所有的問題。比如,生物界中關於生命起源的相關說法長久以來存在廣泛爭議。此外,人類和猿類存在生殖隔離,在進化過程中出現明顯分支的物種之間都有類似的情況,然而人類有不同的人種,卻並不存在生殖隔離,這也令人們十分好奇。
  • 為什麼尼安德特人與晚期智人沒有生殖隔離?
    尼人原本是生活在歐洲的古人類,但有科學研究表明,我們東亞人體內含有的尼人DNA竟然比歐洲人還要高出20%,就連非洲人的基因也具有相似特徵,只是它們的尼人DNA含量明顯要低處很多,難道晚期智人與尼安德特人之間沒有生殖隔離?
  • 什麼是生殖隔離?為何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之間沒有生殖隔離?
    我們能夠看到,如今的不同人種之間,除了相貌上的某些特徵和膚色不同之外,就沒有其他的區別了。不同的人種之間也能夠結婚,生下來的孩子也都很健康。這是為什麼呢?不同人種間為何產生生殖隔離?導致生殖隔離的最直接因素往往是因為地理因素,長期的地理隔離會導致出現生殖隔離。我們都知道,早期的板塊運動讓地球大陸分成了許多部分,形成了海洋和高山。同一物種因為板塊運動被迫分開。或者因為物種遷徙的原因,物種之間不能夠進行生殖活動。長期以往下去,基因在複製的過程當中,偶爾會發生基因複製錯誤的現象,會發展成為基因突變。
  • 黑種人、黃種人、白種人,不同人種之間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然而我們知道,生活在不同地區的動物們,卻無法和它們的同類通婚。比如:黃牛無法和水牛繁衍後代。但是無論是黑種人、白種人還是黃種人,不同的人種之間似乎可以相互通婚,沒有生殖隔離,那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為什麼人類會有「生殖隔離」?這代表了什麼?
    但是人類個體之間是否也存在生殖隔離呢?為什麼有些個別夫妻不能懷孕而重新改嫁就都能分別懷孕?另外人類某些血型生出的後代就有疾病,比如溶血病?這些是不是只能說明人類和黑猩猩只是生殖隔離機率高?什麼是生殖隔離,生殖隔離說白了就是不能交配,或者不能生孩子,或者能生孩子,但這個孩子無法再生孩子,這三種情況都算生殖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