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家鵝是由大雁馴化而來的,這就好比是狗與狼是一個道理,它們之間從根本上說是同一種動物,所以是不存在生殖隔離的。但是,由於不同地區的家鵝的祖先種類有著較大的區別,所以不同的家鵝間是有生殖隔離約束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大雁和家鵝的生殖隔離問題。
什麼是生殖隔離?
生殖隔離是我們經常看到和聽到的一個詞,那麼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簡單的說,生殖隔離是指親緣關係接近且生活地域接近的兩個物種在自然條件下不交配或者交配後沒有後代亦或者交配後有後代但後代不具備生育能力。比如山斑馬和平原斑馬在非洲大草原上的棲息環境非常的接近,但是二者之間都在主動的規避交配,而山斑馬和平原斑馬是斑馬亞屬下的兩個不同的種,再比如馬和驢在人工幹預下雖然可以交配也可以產生後代,但是它們的後代騾子不具備生育能力。
因此,正是生殖隔離存在才產生了物種的多樣性,也使得物種形成之後有了唯一性。一般情況下,不具備生殖隔離的兩個物種大都是同一種動物下的兩個亞種,從種開始,不同物種就已經形成了生殖隔離。
當然,生殖隔離也不絕對,因為雄獅和雌虎在自然環境下雖然不會交配,但是在人工飼養和幹預下,它們有1-2%的機率能夠產下獅虎獸,而且曾經有過雄獅和雌性獅虎獸交配產下後代的先例,只不過機率相當的低而已(全世界僅此一例)。而且驢和馬的後代騾子也不是完全不具備生育能力,目前有記載的騾子懷孕在近四百年間僅有3例。
綜上,生殖隔離是不同物種見墨守的一種生存方式,正是這種約束保證了物種基因的獨立性,而我們上面說的不同物種間的雜交大都是在人工幹預的情況下發生的,在自然環境下,極少發生。
家鵝與大雁的關係
大雁俗稱野鵝,不過這個俗稱只是建立在家鵝與大雁的外觀相似以及家鵝是從大雁中的一些種類馴化而來的基礎上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大雁是鳥綱雁形目鴨科雁屬下所有鳥類的總稱,在該屬下一共有10種不同的鳥類,它們均屬於世界性分布的大型遊禽,其中在歐亞大陸上最常見的有四種:灰雁、鴻雁、豆雁以及白額雁。
但是這四種並不都是家鵝的祖先,其中根據在我國的發現的最早的家鵝骨骼的基因研究看(距今約3000年前),它與現存的鴻雁最為接近,也就是說,在我國的家鵝是由鴻雁馴化而來的。
但是,根據歐洲各地的家鵝與現存的雁屬成員對比的結果看,歐洲地區的家鵝與灰雁最為接近,也就是說歐洲地區的家鵝是由灰雁馴化而來的。
因此,大雁中包含了家鵝的祖先,確切的說,家鵝的祖先是灰雁和鴻雁,並不是所有的大雁都是家鵝的祖先。


大雁與家鵝有生殖隔離嗎?
這個問題要分情況說:
第一種情況:家鵝與灰雁和鴻雁
家鵝的生物學分類與鴻雁和灰雁最為接近,但是由於長期處於人工飼養下,生長環境的改變和習性的一些變化,讓家鵝有了與鴻雁或者是灰雁不同的特徵,比如在我國的家鵝體色大都以純白為主,而且它們的喙大都是黃色,但是鴻雁的喙是黑色的,羽毛顏色以棕褐色和白色為主,並不是純色的。因此,家鵝被劃分到鴻雁或者是灰雁種下的不同亞種之中。由於同種不同亞種的物種間是不存在生殖隔離的,比如波斯豹和非洲豹能夠正常繁殖產下後代,因此,中國的家鵝與鴻雁,歐洲家鵝與灰雁之間是不存在生殖隔離的。

第二種情況:中國家鵝與灰雁、歐洲家鵝與鴻雁
由於中國家鵝是由鴻雁馴化而來的,而歐洲家鵝是由灰雁馴化而來的,它們的祖先本身就是雁屬下的兩個不同的物種,自然是存在生殖隔離的。
第三種情況:家鵝與除灰雁和鴻雁外的其他大雁
在這種情況下就相當於灰雁或者鴻雁與豆雁、白額雁、帝雁等種類雜交,它們本身也是同科同屬不同種的動物,因此也是存在生殖隔離的。至於雜交的結果,與獅子和老虎雜交的結果是一樣的,都是極難產生可以孵化的受精卵。

總結
家鵝雖然是由大雁馴化而來的,但是由於叫大雁的鳥比較多(10種21個不同亞種),而不同種間是存在生殖隔離的,因此,家鵝與大雁存不存在生殖隔離,不能一概而論,而是要視情況而定。總體而言,家鵝除了與祖先(中國家鵝與鴻雁、歐洲家鵝與灰雁)之間沒有生殖隔離外,與其他的種類都存在生殖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