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關閉一扇門,同時為你打開一扇窗,他們雖然身體上有殘缺,但是憑著自己的自強不息,開啟人生精彩篇章。近日,重慶表彰一批「自強模範」,來聽聽他們的動人故事。
出生於巴南區的鮮敏,在1歲時由於小兒麻痺後遺症導致肢體殘疾,雖然走路一瘸一拐,但她思維敏捷,當你和她交談時,絲毫不會意識到眼前的鮮敏是個殘疾人。創業之前,鮮敏在高校工作,2016年9月,年近50歲的鮮敏不甘心人生僅此而已,毅然創建重慶芸中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她要為無人機高科技事業貢獻自己的下半生。
經過大半年的艱辛研發,第一代無人機「隼」—1620正式面世。「隼」—1620集合了萬向攝像機構,四旋翼攝像無人機等七項實用新型發明專利,應用領城廣範。在創業的同時,鮮敏也不忘公益助殘事業。她自籌資金成立重慶市巴南區芸中鷹科普義工服務中心,積極組織和開展科技助殘和保護環境的公益活動。
在今年疫情最嚴峻的時候,鮮敏組織芸中鷹科普義工志願者,利用無人機走進城市鄉村的大街小巷、社區公園、城市廣場、中小學校等地區,開展無人機空中噴灑消毒液、無人機空中喊話宣傳等自願服務活動。
和鮮敏一樣,不向命運妥協的還有來自巫溪的李緒斌,他也是重慶市第三屆自強模範之一。
李緒斌自幼家境貧寒,8歲時一場怪病,讓他身體畸形成了駝背。「哪個都不想這麼窮,誰還沒得點想法嘛!」2016年,李緒斌在國家扶貧戰略啟動之後牢牢地抓住了機會,在扶貧駐村工作的幫助下,建起了養牛場,開始了他的養牛產業。
2018年,他註冊了「么駝背養殖專業合作社」,為了帶動當地貧困戶共同脫貧,合作社創新「借牛還牛」「託管代養」管理模式。
如今,在巫溪縣文峰鎮長沙村一社,談及「么駝背」李緒斌,村民們豎起了大拇指,靠著養牛產業,不僅自己脫了貧,還帶著村民們增收。
除此之外,還有克服重度腦癱帶來種種不便的「破繭女孩」陳洪。經過艱苦訓練,陳洪先後獲得了重慶市2017年殘疾人桌球錦標賽金牌和2017全國殘疾人桌球錦標賽銀牌。2019年,陳洪再創佳績,在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榮獲桌球TT1-TT2女子團體項目決賽金牌和單打銀牌。同時,陳洪獲獎後還拿出部分獎金慰問肢體殘疾孩子,鼓勵他們要自強自立。
在他們身上,充分體現出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和頑強不屈的意志,而他們的故事,也將化為一種力量感染社會。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李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