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名單和主要事跡公布後,全國各地反響熱烈,人們相互轉發、不停點讚。這些候選人就生活在老百姓的身邊,這些動人事跡曾被多少男女老少親眼目睹、親身感受,這些善行義舉一直在向社會傳遞正能量,人們更切身感受到這些模範這些事跡的可親可敬可學,他們正在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格化身。(7月27日《人民日報》)
道德模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格化身,更是時代精神的化身,他們身上凝聚了人性的真善美,是社會各界學習的典範。各級舉辦的道德模範評選活動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其目的就是要促進全社會形成良好社會風尚、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讓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道德規範成為公民的行為自覺。
「燦爛星空誰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就像歌曲《真心英雄》中所唱的那樣,各級各地評選出的道德模範,來源於我們身邊,距離生活最近,是名副其實的平民英雄,帶給我們的感動也最真、最美。因此,人們點讚他們,感受最深的是,他們可親可愛卻不虛無縹緲;學習他們,感覺更切合自身實際,更有目標和奔頭。從道德模範候選人名單和主要事跡公布後這段時間全國各地的反響來看,讓學習道德模範、宣傳道德模範蔚然成風,道德模範彰顯了獨特的魅力和積極的帶動作用。
道德模範是教材,道德模範是標尺,道德模範是前進的方向和動力。作為新時期的公民,我應在學習道德模範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豐富自己、提升自己,為人生、為事業、為祖國、為社會交上一份精彩的答卷。然而,學習道德模範不是照本宣科地進行簡單模仿,而是要把道德模範的高貴品質、思想境界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讓其真正成為自己的東西,並在工作生活中傳遞、發揚和創新,真正惠及社會及更多的人。筆者認為,要實現這一目標,在學習道德模範過程中尤其要善求和、差、積、商。
求「和」,就是要學習所有道德模範身上的「閃光點」,將這些「閃光點」聚集在一起,照亮自己的人生,讓個人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划槳開大船」,求「和」就是要凝聚全民道德合力,匯聚強大正能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同奮鬥。所以,無論是從個人層面,還是集體層面講,求「道德之和」都是必須要做的。
求「差」,就是對照先進找差距,明確目標,奮力趕超。道德模範身上的「閃光點」,更是公眾學習和參照的坐標。我們應對照這些先進「坐標」,查看自己的不足和差距,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明確目標,奮起追趕,儘快儘早縮小與先進的差距。
求「積」,就是要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力爭完成到道德模範的嬗變。其實很多道德模範做的都是平常小事,只是持久堅持、持久堅守,最後成就了偉大。這正是值得我們學習之處。對於公眾而言,學習道德模範,完成人生升華其實並不難,關鍵在於日積月累。有道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好事常為」,完成質變自然會水到渠成。
求「商」,就是在學習道德模範過程中要保持高「情商」,帶著感恩之心、帶著對模範的崇敬之情來學。每個道德模範候選人的故事都感人至深,都顯示了人的內在美,我們要用心傾聽、用心領悟、用心實踐,用熱情寫出追求崇高的華章。(桑勝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