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乾貨|工控晶片國產替代,晶華微為工控企業智能化轉型賦能

2020-11-22 電子發燒友

技術乾貨|工控晶片國產替代,晶華微為工控企業智能化轉型賦能

杭州晶華微 發表於 2020-11-18 15:15:00

當下國際供應鏈斷裂,我國工業控制系統卡脖子現象進一步加劇,一大批優質的工控企業受制於人,更凸顯出中國在工業控制領域的短板。

作為工業控制系統的核心元器件——工控類晶片,實現國產替代,自主可控,成為了我國工業控制系統國產化的必經之路。

HART通信協議介紹

傳統的模擬信號工業儀表只能傳輸目標測量值,無法傳輸設備狀態、診斷和額外的變量,無法有效的對設備進行配置和故障排除。如何讓傳統的模擬工業自動化系統變得更加智能化?HART通信協議應運而生。

HART(highway addressable remote transducer,可尋址遠程傳感器高速通道)通信協議由美國 Rosemount 公司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推出,主要用於現場智能儀表和控制室系統間進行數字通信。現今,HART通信協議已被世界上三分之二以上的現場設備所採用,成為智能工業控制領域的國際標準。

HART數據機晶片介紹

HART數據機晶片使用FSK技術,在4~20mA信號過程量上疊加一個頻率信號,成功地把模擬信號和數位訊號雙向同時通訊,而不互相干擾。採用Bell202標準的FSK頻移鍵控信號,在低頻的4~20mA模擬信號上疊加一個頻率數位訊號進行雙向數字通信。數位訊號的幅度為0.5mA ,數據傳輸率為1200bps,1200Hz代表邏輯「1」,2200Hz代表邏輯「0」。數位訊號波形如圖1所示:

圖1. HART波形圖

HART數據機晶片可以將設備和系統集成起來,以檢測先前檢測不到的問題,實時檢測設備或過程的連接問題。通過獲取新的早期預警,以減少偏差造成的影響,避免非計劃停機或過程中斷所引起的高成本。快速確定和驗證控制迴路和設備配置,使用遠程診斷,以減少不必要的現場檢查。

杭州晶華微電子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HART數據機晶片專為實現HART協議而設計,型號包括SD2017B、SD2057、SD2085。下面對這三款產品進行詳細介紹:

SD2017B晶片介紹

SD2017B是一款專為實現 HART 協議而設計的 CMOS 單片數據機晶片,其主要的功能特點為:

  • 符合 HART 通信協議物理層要求
  • 單晶片半雙工 1200b/s 的 FSK數據機
  • 符合 Bell202 標準載波 1200Hz 和 2200Hz
  • HART波形整形輸出具有額外驅動能力
  • 可接 3.6864MHz 晶振或使用外部時鐘源
  • 工作電壓 2.7V~5.5V
  • 低功耗,調製模式下最大功耗為 90μA
  • -55℃至+125℃工作溫度範圍
  • 32腳 LQFP 封裝,如圖2所示
  • 滿足 RoHS 環保要求

圖2. SD2017B封裝片

SD2017B本身集成滿足 HART 物理層規範功能要求的大部分功能,包括調製與解調,輸入信號濾波,載波檢測和發送信號波形整形等,因此只需再外加少量無源元件,即可實現支持帶HART功能產品設計。如圖3所示,為SD2017B的一種典型應用。

圖3. SD2017B應用於智能變送器

SD2017B作為SD2015B的升級產品,晶片管腳匹配SD2015B、HT2015及A5191HRT,在一定範圍內,可實現兼容替換,如圖4所示,為SD2017B替換SD2015B的實現方法。

圖4. SD2017B晶片替換SD2015B

使用SD2017B替換SD2015B、HT2015及A5191HRT設計應用方案,外圍無源器件減少到原本的三分之一,晶體振蕩器由原本的460.8kHz陶瓷振蕩器替換為3.6864MHz晶體振蕩器,降低成本的同時也更易於採購,簡化電路設計、降低成本。

SD2057晶片介紹

SD2057是一款專為實現 HART 協議而設計的 CMOS 單片數據機晶片,其主要的功能特點為:

  • 符合 HART 通信協議物理層要求
  • 符合 Bell202 標準載波 1200Hz 和 2200Hz
  • 內部集成接收濾波器,所需外部元件極少
  • HART 波形整形輸出具有額外驅動能力
  • UART 接口
  • 工作電壓 2.7V~5.5V
  • 低功耗,調製模式下最大功耗為 112µA
  • -55℃至+125℃工作溫度範圍
  • 24 引腳 4mm x 4mm QFN 封裝,如圖5所示。
  • 滿足 RoHS 環保要求

圖5. SD2057封裝片

SD2057集成了所有必要的HART 信號濾波、信號檢測、調製、解調及波形整形等功能的電路模塊,滿足 HART 物理層規範要求,只需添加少量外圍無源元件,即可應用於支持 HART 協議的現場儀表和控制器中。如圖6所示,為SD2057應用於變送儀表中的一種典型應用。

圖6.SD2057典型應用圖

SD2085晶片介紹

SD2085是一款專為實現 HART 協議而設計的 CMOS 單片數據機晶片,其主要的功能特點為:

  • 單晶片、半雙工 1200bps FSK 數據機
  • 符合 HART 通信協議物理層要求
  • 符合 Bell202 標準載波 1200Hz 和 2200Hz
  • HART 波形整形輸出具有額外驅動能力
  • 數位訊號處理確保可靠的輸入信號檢測
  • UART 接口
  • 工作電壓 2.7V~3.6V
  • 低功耗,調製模式下最大功耗為 85μA
  • -55℃至+125℃工作溫度範圍
  • 20 引腳 5mm x 5mm x 0.75mmTQFN 封裝,如圖7所示。
  • 滿足 RoHS 環保要求

圖7. SD2085封裝片

SD2085集成了所有必要的HART 信號濾波、信號檢測、調製、解調及波形整形等功能的電路模塊,滿足 HART 物理層規範要求,只需添加少量外圍無源元件,即可應用於支持 HART 協議的現場儀表和控制器中。如圖8所示,為SD2085應用於變送儀表中的一種典型應用。

圖8. SD2085典型應用圖

結語

國內的工業控制系統在不斷變化和創新中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晶華微將繼續加碼,研發出更多高質量的工控相關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助力加速工控晶片國產化進程,打破國外壟斷局面。並加強與工控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延伸和提高新技術,助力工控企業不斷提升智能化水平,推動中國工業物聯網產業的新發展。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製造強國核心 工控行業推動轉型升級
    這些行業的快速發展,對於生產機械需求激增,進一步帶動了機械核心零部件——工控產品的需求。國外企業的先進經驗及國內可觀的市場容量,為中國本土工控企業誕生創造了條件。國內優秀工控企業陸續上市,競爭實力進一步增強。
  • 2020年的第一個工作日,10句話為你揭開今年工控行業的發展趨勢
    1、智能製造浪潮下,細分市場需要更多隱形冠軍隨著智能製造浪潮襲來,許多中小型企業想通過轉型升級實現逆襲,然而現實情況是,即便是在智能製造時代,大型企業依然比中小型企業更具優勢。因為與中小型企業相比,大型企業有足夠的資本或實力,可以通過自研或是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快速實現智能化升級。
  • 中國電子總經理助理宋黎定:構建自主化工控體系,深化核心技術攻關
    如何打破技術「卡脖子」的問題?宋黎定介紹,工業控制系統是智能製造的基礎,應用廣泛,是涉及國計民生和國防安全的基礎通用核心設備。他剖析了我國工控系統的現狀,目前核心自主產品可控性低,工業大數據作為企業核心資源面臨嚴峻的安全風險,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宋黎定說,中國是製造業大國,實際上不是強國。
  • 中國科學院院士馮登國:工控系統安全是我國向工業強國轉型的關鍵
    「工控系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工控系統安全可控是我國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型的關鍵。」日前,在2020中國工業信息安全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馮登國表示。馮登國在會上表示,隨著工控系統越來越開放,黑客的攻擊手段也在不斷更新。
  • 新環境中的工控系統安全風險及防護技術
    訪問控制技術主要包括對工業控制系統內部相關數據信息的訪問控制策略、訪問控制模型和訪問控制框架等三大部分,企業在開展工業控制系統安全信息防護過程中採用訪問控制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限制對工業控制系統內部任何受企業保護資源的數據訪問,儘可能地防止未授權人員對企業工業控制系統內部任何資源進行不合法訪問與瀏覽。
  • 2018:工控安全關鍵年
    據了解,《計劃》明確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為關鍵,緊緊圍繞新時期兩化深度融合發展需求,重點提升工控安全態勢感知、安全防護和應急處置能力,促進產業創新發展,建立多級聯防聯動工作機制,為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戰略建設奠定堅實基礎。確保信息安全與信息化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堅持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 信源工控厚積薄發 北信源榮膺「高科技產業化成果2019推薦項目」獎
    素有「科技界達沃斯論壇」之稱的「中國高科技產業化高峰會議」,本屆會議大咖雲集、星光燦爛,數十位我國兩院院士齊聚一堂,以「科技賦能·智匯灣區·產業生態」為主題開展廣泛交流。作為中國高科技產業化高峰會議的重要科技論壇,AI賦能工業網際網路高峰論壇暨西姆論壇由中高會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和國家CIMS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辦。
  • 500億中控技術登陸科創板!工控龍頭撬動千億藍海
    工控系統香餑餑,3年賺8億中控技術是工業控制系統的領軍企業,致力於面向流程工業企業的「工業3.0+工業4.0」需求,提供以自動化控制系統為核心,涵蓋工業軟體、自動化儀表及運維服務的技術和產品,形成具有行業特點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賦能用戶提升自動化、數位化、智能化水平,實現工業企業高效自動化生產和智能化管理。
  • 工控自動化行業深度報告: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
    工控行業擁有上百年的歷史,萌芽於20世紀初,控制理論和技術蓬勃發展於二戰期間,戰後隨著工業快速發展而迅速迭代,形成目前的工業自動化行業。目前的工控行業,自上而下分為信息層、軟體層、硬體層3個層級,按應用分為工廠自動化、流程自動化兩大應用場景,硬體分為控制層、驅動層、執行層3個層級。
  • 輸配電氣行業:工控龍頭乘風破浪 電力設備盈利改善
    2)替代外資,「破浪」勇進:龍頭匯川技術優勢行業復甦、進口替代加速,內部產品迭代疊加管理、營銷發力, 上半年訂單同比+50%、全年工控有望增長超40%。首推匯川技術、推薦信捷電氣、麥格米特,關注:雷賽智能。繼電器:高壓直流持續高增,白電、傳統車等下遊底部待改善。
  • 九大項目集中啟動 擘畫工控實力篇章 「廣州工控新時代畫像」 之...
    面對2020年的「疫情大考」,廣州工控除了在供應相關戰疫產品中爭分奪秒外,工控服務、工控資本、健康教育、科技產業、企管公司等五大平臺上碩果閃耀,在只爭朝夕的大潮中脫穎而出。觀察廣州工控走過的每一個腳印可以發現,這家企業始終以「產業報國」為初心和使命,以進入世界500強、成為世界一流創新驅動型工業投資集團為目標和定位,以工業為核心,採用平衡型路徑,聚焦外延發展,開展多元化產業投資及運營。
  • 國有資本入局,工控安全企業天地和興獲近2億融資
    天地和興自2007年成立以來,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持續深耕工控安全,不斷創新,連續三年實現100%增長,累計服務超過300家客戶。其中包括能源、交通、市政、冶金、智能製造等多個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領域。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基於可信技術的自主可控工控安全產品技術研發與戰略行業開拓。
  • 「蜜罐」技術在工控網絡安全檢測中的應用
    隨著兩化融合和「網際網路+」的推進,工業企業在注重控制系統功能安全、環境安全的同時,工控網絡安全也已成為工業領域無法迴避的問題。但由於工控行業網絡安全意識較弱以及工控業務對實時性、可靠性、連續性的極高要求,導致工控安全產品(尤其工業防火牆等串聯設備)在現階段無法大規模部署和使用。
  • 產業丨2021功率半導體趨勢明顯,國內企業奮起直追
    而頭部廠商更易產生規模效益和更低的渠道成本,未來受益國產替代進程市場份額提升將更為顯著。 2021年功率半導體將在需求增長+漲價+國產替代的利好驅動下迎來發展良機,產業鏈積極受益。 國內廠商相比國外頭部廠商收入體量和份額低,有望伴隨細分市場的高速成長帶來較大的業績彈性。
  • 中國9成工控系統在裸奔,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如何破局?
    一旦感染的惡意軟體在某個特定觸發條件下發作,就會對企業造成嚴重影響。」目前,絕大多數的企業沒有能力識別或應對這些入侵和攻擊。陳舊的工業系統、落後的安全意識、工控系統攻擊工具的進化,都極大拉低了工控系統攻擊的門檻,使工控系統當下和未來一段時間,都面臨著巨大的安全威脅。工業網際網路安全如何破局?
  • 威努特蟬聯中國工控安全領軍企業
    2020年9月6日,數說安全發布《2020年中國網絡安全市場全景圖》(以下簡稱「全景圖」),威努特憑藉工控安全產品、技術、服務等多方面的硬實力,成功位居全景圖工控安全細分領域榜首威努特位居工控安全領域榜首數說安全是中國網絡安全行業內權威且最具影響力的研究媒體,以數據為基礎,結合科學的方法論進行行業研究和企業分析
  • 全球工控企業三強之一--研華科技
    並躋身世界三大工控企業之列。成為國人引以為榮的國際品牌。此次研華在蘇州電子博覽會展出了自己有特色的三大類產品。其中有工業自動化機箱,研華"視訊先鋒"系列硬碟錄像機,網絡存儲設備!    研華科技的工控機箱以其精湛的設計,優質的材質,豐富擴展能力在工控領域獨領風騷,在展示現場我們看到了MIC-3032產品的內部結構,它的處理器採用大面積貼片散熱片導熱(無風扇),在擴展卡區域內沒有任何排線,全部排線放到後半部,箱體內的散熱有由底部箱體風扇自下而上,通過設在頂部的散熱孔排熱,符合熱氣對流的原理!
  • 九大項目集中啟動 擘畫工控實力篇章
    在「疫情大考」的2020年,廣州工控不僅在抗疫中彰顯出國企新擔當,還聚焦了工控服務、工控資本、健康教育、科技產業、企管公司五大平臺,在向著千億級工業航母起航的徵程中實力洋溢,行穩致遠,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擘畫「工控實力」新篇章。
  • 國內工控行業做得出色有幾家
    ,進入21世紀後,主要生產製作特種計算機產品;現發展成為集研究、開發、製造、銷售和系統整合於一體的高科技企業;2003年研祥智能在香港上市。三、華北工控(Anovo),嵌入式系統開發者華北工控,全稱為「上海華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於1992年,總部位於上海,主要生產製作工業計算機和開發嵌入式系統。現發展成為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定製化服務於一身的工業計算機的廠商。
  • IGBT的國產代替和技術趨勢
    快恢復二極體晶片在IGBT模塊中與IGBT晶片配合使用,需要承受高電壓、大電流的同時,要求具有極短的反向恢復時間和反向恢復損耗。企業只有具備深厚的技術底蘊和強大的創新能力,積累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儲備,才能在行業中立足。因此,行業內的後來者往往需要經歷一段較長的技術摸索和積累,才能和業內已經佔據技術優勢的企業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