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川 葉秋雲
福建三平寺三平祖師公像。
三平寺是閩南著名的千年古剎,地處福建省漳州市屬的平和縣文峰鎮境內。三平寺內香火鼎盛,前來進香的香客絡繹不絕。三平寺為三進三開間的古樸殿宇,主體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在蛇形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半殿)、大雄寶殿、祖殿、塔殿。
寺內目前保存較完好的文物古蹟有唐宣宗皇帝敕封的「廣濟大師」聖旨牌、三平祖師公真容石刻神像、四肢關節可以活動的樟木祖師公雕像、毛氏洞石幢和眾多的碑銘石刻。
在祖殿內,樟木祖師公雕像前的梁、柱等上部分建築呈黑色,與其他部分顏色不同。據三平寺工作人員介紹,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是前來進香的香客眾多,特別是正月期間,香菸將其燻成黑色,可見香火旺盛。
「三平寺為晚唐高僧楊義中禪師於唐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創建,至今已有1173年歷史。」福建漳州平和縣三平風景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周建陽介紹說,三平寺幾經海內外信眾捐資修建,千年古寺已修葺一新,顯得更加金碧輝煌。
周建陽稱,明清時期,三平祖師信仰隨先民遷徙傳播到臺灣,目前臺灣有三平祖師分廟50多座,信眾上百萬人。「每年到三平寺祖廟朝聖的臺灣遊客達數萬人,三平寺已成為漳州對臺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據悉,在臺灣的臺南市、屏東塔樓、高雄新光裡、嘉義瀾潭等地分廟,每年都會舉行三平祖師信俗活動,參加的信眾達一百多萬人,顯示出兩岸三平祖師文化信俗的同根性。
「三平祖師信仰是植根於海峽兩岸民間的精神紐帶,是閩臺文化血脈相承的歷史見證。」周建陽說。
2014年,三平祖師信俗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三平祖師信俗中「借錢習俗」最具特色。香客從三平祖師塔殿的佛龕中求取若干枚錢幣,帶回錢幣從事商賈或種養等經濟活動,收穫利潤。來年進香時親自奉還向祖師公所借錢幣,並把許諾的利潤分成捐獻給祖師公。此習俗在三平祖師信眾分布區域影響根深面廣,形成代表性的閩南商貿民俗文化。
在三平祖師文化園內,一尊廣濟義中禪師銅像總高22.88米。周建陽表示,寓意十全十美。該銅像身高18.06米,蓮花座2.60米,金剛座2.22米。
周建陽表示,三平祖師文化影響深遠,信眾遍布36個國家和地區,在海內外的分廟350多家,信眾逾1個億,每年前往三平寺朝聖旅遊的遊客達100萬人次。不僅在閩南、粵東地區家喻戶曉,而且聞名於臺、港、澳地區和菲律賓、新加坡、印尼等東南亞國家。
相關人士稱,三平祖師信俗是海峽兩岸民眾共同信仰的集中表現,同時也成為凝聚人心,擴大對外交流,增進兩岸情誼的重要載體。(來源:團結報)
海內外信眾齊聚千年古剎
中新網福建平和12月12日電 (張金川 周穎)2018三平祖師文化民俗活動12日在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三平祖師文化園舉行。上千名海內外信眾前來,通過逛廟會、吉祥祭典、吃平安齋、祖師送千福等一系列活動共同祈福。
2018三平祖師文化民俗活動12日在平和縣三平祖師文化園舉行。 呂明 攝
千年古剎三平寺,位於平和縣文峰鎮境內,為晚唐高僧義中禪師於唐會昌五年所創建,至今已有1163年歷史。寺廟依山而築,前低後高,結構勻稱,三殿半的建築格局為全國所罕見。寺內供奉義中禪師,敕號廣濟大師,俗稱「三平祖師公」。
三平祖師民俗文化活動。 呂明 攝
據主辦方介紹,農曆十一月初六,是閩南乃至海內外信眾紀念三平祖師公的大日子。每年的這個時候,海內外嘉賓信眾、各分廟代表都會齊聚三平寺,一起追尋三平祖師公的千年足跡,共同紀念三平祖師。
本次活動巧妙地將傳統民俗文化與漳州平和當地風情相結合,以一種民俗廟會的形式吸引嘉賓體驗。記者看到,活動入口處特意設置了三平福門,讓每一位前來祈福的嘉賓信眾,跨福門、踏福地、祈「三」平。
三平祖師民俗文化活動。 呂明 攝
書法家為嘉賓信眾送春聯,是每年三平民俗文化活動的保留「節目」。今年,主辦方特別安排了「祖師送千福」環節,讓大家把「福緣善慶」帶回家。
三平祖師民俗文化活動。 呂明 攝
「每一場活動都凝聚了許多熱心人士的愛心與創意,正是大家的付出,讓三平祖師信俗傳承更好,傳播更遠。」三平寺管委會相關人士表示,今年的活動策劃,創新理念,活動形式和創意,都與往年有區別、有提升。
三平祖師民俗文化活動。 呂明 攝
三平祖師信眾遍布36個國家和地區,在海內外的分廟有350多家,信眾逾1億。近年來,三平祖師信俗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大幅提升,前來三平寺旅遊朝聖的遊客以年均超過10%的幅度增長。(完)
三平祖師民俗文化活動。 呂明 攝
(來源:中國新聞網)
閩臺文化血脈相承的歷史見證
在三平祖師文化園內,一尊廣濟義中禪師銅像總高22.88米。陳秀容 攝
三平寺,是閩南著名的千年古剎,地處福建漳州市平和縣文峰鎮境內。這裡風景綺麗,香火鼎盛,歷史悠久,蜚聲海外,吸引眾多海內外遊人和信眾前來觀光、朝聖。據了解,迄今已有33個國家和地區的遊客到此朝聖旅遊,年遊客量逾80萬人次。圖為空中鳥瞰三平寺。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三平寺,是閩南著名的千年古剎,地處福建漳州市平和縣文峰鎮境內。這裡風景綺麗,香火鼎盛,歷史悠久,蜚聲海外,吸引眾多海內外遊人和信眾前來觀光、朝聖。據了解,迄今已有33個國家和地區的遊客到此朝聖旅遊,年遊客量逾80萬人次。圖為三平寺香火旺盛。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中新網福建平和5月18日電 (張金川 葉秋雲)「三平祖師信仰是植根於海峽兩岸民間的精神紐帶,是閩臺文化血脈相承的歷史見證。」福建漳州平和縣三平風景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周建陽17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
當天,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與中國新聞社福建分社聯合拍攝的大型叢書《攝影家眼中的方志》拍攝小分隊來到平和縣三平風景區。
三平風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總面積20平方公裡,中心景區12平方公裡。記者看到,三平寺內香火鼎盛,前來進香的香客絡繹不絕。三平寺為三進三開間的古樸殿宇,主體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在蛇形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半殿)、大雄寶殿、祖殿、塔殿。
三平寺,是閩南著名的千年古剎,地處福建漳州市平和縣文峰鎮境內。這裡風景綺麗,香火鼎盛,歷史悠久,蜚聲海外,吸引眾多海內外遊人和信眾前來觀光、朝聖。據了解,迄今已有33個國家和地區的遊客到此朝聖旅遊,年遊客量逾80萬人次。圖為三平寺香火旺盛。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三平寺,是閩南著名的千年古剎,地處福建漳州市平和縣文峰鎮境內。這裡風景綺麗,香火鼎盛,歷史悠久,蜚聲海外,吸引眾多海內外遊人和信眾前來觀光、朝聖。據了解,迄今已有33個國家和地區的遊客到此朝聖旅遊,年遊客量逾80萬人次。圖為工作人員介紹三平寺裡用特殊木材製作的佛像。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在祖殿內,樟木祖師公雕像前的梁、柱等上部分建築呈黑色,與其它部分顏色不同。呂明 攝
三平寺,是閩南著名的千年古剎,地處福建漳州市平和縣文峰鎮境內。這裡風景綺麗,香火鼎盛,歷史悠久,蜚聲海外,吸引眾多海內外遊人和信眾前來觀光、朝聖。據了解,迄今已有33個國家和地區的遊客到此朝聖旅遊,年遊客量逾80萬人次。圖為海內外信眾捐贈的千尊銅佛像。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據了解,寺內目前保存較完好的文物古蹟有唐宣宗皇帝敕封的「廣濟大師」聖旨牌、三平祖師公(石公)真容石刻神像、四肢關節可以活動的樟木祖師公雕像、毛氏洞石幢和眾多的碑銘石刻。
在祖殿內,樟木祖師公雕像前的梁、柱等上部分建築呈黑色,與其它部分顏色不同。據三平寺工作人員介紹,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是前來進香的香客眾多,特別是正月期間,香菸將其燻成黑色,可見香火旺盛。
「三平寺為晚唐高僧楊義中禪師於唐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創建,至今已有1173年歷史。」周建陽介紹說,三平寺幾經海內外信眾捐資修建,千年古寺已修葺一新,顯得更加金碧輝煌。
周建陽稱,明清時期,三平祖師信仰隨先民遷徙傳播到臺灣,目前臺灣有三平祖師分廟50多座,信眾上百萬人。「每年到三平寺祖廟朝聖的臺灣遊客達數萬人,三平寺已成為漳州對臺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據悉,在臺灣的臺南市、屏東塔樓、高雄新光裡、嘉義瀾潭等地分廟,每年都會舉行三平祖師信俗活動,參加的信眾達一百多萬人,顯示出兩岸三平祖師文化信俗的同根性。
5月17日,遊客在福建省平和縣三平風景區參觀。三平寺為晚唐高僧楊義中禪師於唐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創建,至今已有1173年歷史。據了解,三平祖師文化影響深遠,信眾遍布36個國家和地區,在海內外的分廟達350多家。 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5月17日,遊客在福建省平和縣三平風景區參觀。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5月17日,遊客在福建省平和縣三平風景區參觀。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5月17日,遊客在福建省平和縣三平風景區參觀。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2014年,三平祖師信俗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三平祖師信俗中「借錢習俗」最具特色。香客從三平祖師塔殿的佛龕中求取若干枚錢幣,帶回錢幣從事商賈或種養等經濟活動,收穫利潤。來年進香時親自奉還向祖師公所借錢幣,並把許諾的利潤分成捐獻給祖師公。此習俗在三平祖師信眾分布區域影響根深面廣,形成代表性的閩南商貿民俗文化。
在三平祖師文化園內,一尊廣濟義中禪師銅像總高22.88米。周建陽表示,寓意十全十美。該銅像身高18.06米,蓮花座2.60米,金剛座2.22米。
周建陽表示,三平祖師文化影響深遠,信眾遍布36個國家和地區,在海內外的分廟350多家,信眾逾1個億,每年前往三平寺朝聖旅遊的遊客達100萬人次。不僅在閩南、粵東地區家喻戶曉,而且聞名於臺、港、澳地區和菲律賓、新加坡、印尼等東南亞國家。
相關人士稱,三平祖師信俗是海峽兩岸民眾共同信仰的集中表現,同時也成為凝聚人心,擴大對外交流,增進兩岸情誼的重要載體。(完)(來源:中國新聞網)
三平寺,是閩南著名的千年古剎,地處福建漳州市平和縣文峰鎮境內。這裡風景綺麗,香火鼎盛,歷史悠久,蜚聲海外,吸引眾多海內外遊人和信眾前來觀光、朝聖。據了解,迄今已有33個國家和地區的遊客到此朝聖旅遊,年遊客量逾80萬人次。圖為今年10月中旬拍攝的三平祖師文化園裡的巨型祖師爺銅像,高22.88米,寓意十全十美。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三平寺,是閩南著名的千年古剎,地處福建漳州市平和縣文峰鎮境內。這裡風景綺麗,香火鼎盛,歷史悠久,蜚聲海外,吸引眾多海內外遊人和信眾前來觀光、朝聖。據了解,迄今已有33個國家和地區的遊客到此朝聖旅遊,年遊客量逾80萬人次。圖為今年10月中旬拍攝的三平祖師文化園。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非遺保護留住閩南文化精髓
原標題:走進千年古剎三平寺 非遺保護留住閩南文化精髓
創建距今一千一百多年的我國著名古剎三平寺,是閩南著名的千年古剎,歷盡滄桑,屢毀屢建,今天展現在香客面前的三平寺規模,是清代重建的。這裡風景綺麗,香火鼎盛,蜚聲海外,長期以來吸引了海外廣大的僧眾和香客。據了解,迄今已有33個國家和地區的遊客到此朝聖旅遊,年遊客量逾80萬人次。
三平寺
三平寺主祀三平祖師公,據介紹,他是歷史中真實存在過的人物。其俗姓楊,名義中,敕號廣濟禪師。當年,唐宣宗復興佛教時,敕封義中為「廣濟禪師」。他向當地山民傳授先進的耕作技術,改變刀耕火種的落後面貌,他還積極引導山民開墾荒山,建造田園,興建水利,築村建舍,使當地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同時,義中禪師還以精湛的醫術,為民診治,又教山民習武強身,御暴安良。由於他一生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後人尊稱他為「三平祖師公」。一千多年來,人們一直把他當作慈善的神來敬奉。
三平祖師公,千百年來被世人所敬仰
三平寺總建築面積二千多平方米,寺院建築採用傳統中軸對稱式布局,依次為山門、大雄寶殿、祖殿、塔殿,俗稱「三進半」。塔殿是三平寺的最高處,殿堂正中極為光滑的水磨石籠裡,有一尊三平祖師義中大師的趺坐像,塑像造型優美,頭戴僧帽,身披袈裟,面容慈祥可近可親。據介紹,這裡香火最盛,常常被擠得裡三層外三層,是三平寺最為熱鬧的地方。相傳,每年會有很多商人到這裡來,向三平祖師公借幾枚錢幣以示保佑,等還願之時再將錢幣歸還祖師公。
廣濟義中禪師銅像(高22.88米,寓意十全十美,福建省最高的銅像)
據三平寺管委會介紹,目前,三平祖師在臺港澳地區及全球32個國家擁有信眾。海內外分靈廟宇達380餘家,其中臺灣就有50多座三平寺分廟,主要分布在臺北、南投、臺南、高雄、屏東和宜蘭等地,每年許多臺灣的分廟都組團到平和三平寺進香朝聖,人數高達2萬多人次。
為了更好的傳承三平祖師公的文化,將古代與現代文化相融合,自然與人文景觀相映襯,在三平文化園中又新修立了廣濟義中禪師銅像,這個銅像高22.88米,寓意十全十美,福建省最高的銅像;並置了全國最大的銅殿佛堂,廣濟祖師金身堂,內塑3666尊祖師金身;置福智莊嚴閣,內塑3666尊祖師金身;外牆花崗巖線雕三平祖師公行跡圖、浮雕禪宗法脈東土傳承圖。
現如今,除了修葺、維護三平寺古建築外,平和縣還會推出各式各樣的民俗紀念活動,將千百年流傳下來的原真性的文化狀態融入到百姓生活中,更好的傳承光大三平祖師文化、祈福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記者龐聰)
虎跑泉
寺廟裝飾精美,屋簷上飛龍和武將的形象栩栩如生
屹立於山頂的廣濟義中禪師銅像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