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祖師公信仰聖地,千年古剎三平寺

2020-12-05 浣花山房

久仰三平寺盛名,知道那是閩南著名佛教古剎,與廈門南普陀、梵天寺齊名。那回在雲水謠遊玩至次日上午,偶然翻見某人所發三平寺微信照片,再查地圖,不過相隔80餘公裡,遂臨時起意,驅車前往一遊。

三平寺在漳州市平和縣文峰鎮三平村,距平和縣城30公裡,始建於唐會昌五年,為晚唐高僧楊義中所建。據傳,唐武宗實行滅佛汰僧政策,佛教遭受嚴重打擊,原駐錫於漳州半雲峰下「三平真院」的義中禪師,為逃避劫難,率其門下僧眾順溪而下,歷「三險三平」到三平山九層巖下,創建三平寺。初建時是「抬提」小寺,歷經千餘年,屢毀屢興,現存寺院系清末重修。自唐以後至明清,見於碑碣史志記載的有修碑4次,修寺11次,修路1次,修橋1次,置田8次。1980年成立了三平風景區管委會以來,三平寺進行了全面重修,規模空前。

從平和文峰鎮下高速之後,至三平寺十餘公裡多為盤山曲徑,雖林木蔥蘢風光秀麗,但因路勢險峻,無暇細看。自半山開始,路邊小店、涼亭屢見擺攤售賣香燭之鄉人,古剎香火旺盛,可見一斑。山路盤旋而上,將至山頂時復轉折往下,迴環之處,眼前忽現一大片黃牆精舍,紫氣氤氳,人聲鼎沸。

作為平和地標之一,三平寺俯仰間都是大開大合的光明和熱鬧。極遠就能看見銅殿之上三平祖師公像背靠青天笑望蒼生不語,外圍的十二生肖石像十分莊重,見之抖擻。「三平祖師」又稱「廣濟大師」,俗名楊義中,原是唐代漳州著名高僧,因生前為民傳授耕墾水利之術,並精通醫術為民診治,又教山民習武強身,御暴安良,圓寂後逐漸演化為佛教俗神。三平祖師公信仰原本僅限漳州一帶,至元明清時代,祖師公信仰逐漸盛行於閩南地區,後隨移民向周邊地區輻射,成為了一名跨界的神明。在臺灣地區已有50多家祖師公分廟,信眾多達60萬人。

三平寺與一般寺廟制格局不同,少建了座天王殿,俗稱「兩殿半」。一進山門便是大雄寶殿,後進就是祖殿,最後半殿是塔殿。殿宇倚山而建,座北朝南,前低後高,群山環抱,地理條件得天獨厚。林海竹濤,涼風拂面,令人心曠神怡。古寺總建築面積二千多平方米,建築群分為兩組:山門、鐘鼓樓、僧房、大雄寶殿等組成前組,祖殿、齋堂、塔殿等組成後組,殿宇建築,別具一格。

今重修的山門額上掛著趙樸初先生題寫的「三平寺」金字橫匾,在七彩的陽光映照下,燦爛奪目;山門屋脊上,有兩隻以彩瓷雕塑的青龍,對著一幢小寶塔,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大有騰躍晴空之勢。

進入山門,步入天井。天井兩側是蓮花池,香客沿著中間的石板路直進,登上臺階,便是整修一新、溢彩流金的大雄寶殿。大雄寶殿面寬三間,比山門的地勢高一米多,兩廊對峙,右廊壁上鑲嵌著清乾隆年間宰相蔡新等纂刻的重修三平寺碑記。

二進「祖殿」,即「廣濟大師義中」的殿舍。殿舍前面有一條長廊,香客須從邊門步入長廊,方能抵達殿堂。殿堂面寬三間,堂中端坐著義中大師像,高一米多,是清代用樟木雕成的。

三平寺的最高處,也就是最後一進稱之為「塔殿」,殿基座高二米,正方形;重簷,面寬三間,兩側有臺階,登上臺階,從邊門進人殿堂。殿堂正中極為光滑的水磨石籠裡,有一尊三平祖師義中大師的跌坐像,塑像造型優美,頭戴僧帽,身披袈裟,面容慈祥可近可親。塔殿的正中,有一個圓傘形的頂蓋,構造極為雅觀別致,碑文稱之為「寶蓋」,正好罩在廣濟大師的頭上。據傳,義中大師九十二歲時坐化,遺骨現在還埋在座下水磨石籠裡,故這裡香客雲集,燒香、求籤者絡繹不絕,是三平寺最為熱鬧的地方。既到三平寺,求籤燒香自是不可免。據說三平寺的卜事籤極準,來三平的香客多會在祖師公坐像下擲笅求籤,我們也不能免俗,亦遣小乖誠心求得一籤,偈語甚是瞭然。殿壁兩側鑲有七方碑碣,都是明、清重修殿宇的碑記。

三平古寺後山上,綠樹終年青翠,極為蔭涼。山上有一處久負盛名的「虎跑泉」。泉水甚為清冽、甘醇,時至正午,掬一捧泉水洗臉,頓覺滿身爽快,暑氣全消。據說古時此處設有飲茶室,觀魚臺,清代文華殿大學士、吏部尚書蔡新告老還鄉,每當盛暑必來三平山避暑烹茶。

虎爬泉下有小徑通往別院,別院內便是素菜館。半日奔忙,此時早已飢腸轆轆,遂入館中嘗鮮。寺內的素食館取虎爬泉澗水,當地有機蔬菜當配料烹調而成,炒粉、鮮筍、素魚、菌湯,皆色香味俱全,入口清香爽滑,令人食指大動。

享受過美食,信步往寺外閒逛。柳影婆娑,碧波蕩漾,放生池正中觀音塑像寧靜慈悲。池上曲徑回欄,別具風景。

三平寺後山如意谷景點為近年所新建,是三平風景區配套項目。如意谷進一步弘揚三平祖師文化、佛教禪宗文化,以打造人文生態型、自然休閒景觀為主,並具有禪意的園雕。在小蛇山腳下建侍者公廟;孝廊依山而建,內刻24孝圖浮雕;山澗自下而上造有蓮心橋、菩提泉、蓮香橋、指月泉、洗心亭、蓮緣橋、明心泉;如意谷最高點設有悅翠亭供遊客小憩,總覽谷中翠綠。小蛇山由低至高各設銅缽臺、佛手印、和如意閣,法義與菩提泉、指月泉、明心泉相應。谷中若干石頭刻有「凊」、「悟」、「靜」、「定」、「慧」、「禪」、「通幽」、「巢雲」、「憩」、「舍」等大字,以佛教文化取悅和淨化遊人心境。

如意谷中悠然信步,欣賞涼亭雕塑之巧妙點綴,品味禪詩石刻之豐富內涵,領略清池草木之自然妙義,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如意谷另一側山坡之上,是三平祖師文化園。文化園佔地250畝,總建築面積12960平方米,由仰聖廣場、六福臺、祈福廣場、六度臺、尚德廣場五部分組成。尚德廣場立廣濟義中禪師銅像高22.88米,寓意十全十美,為福建省最高的銅像;置廣濟祖師金身堂為全國最大的銅殿佛堂,內塑3666尊祖師金身;置福智莊嚴閣,內塑3666尊祖師金身;外牆花崗巖線雕三平祖師公行跡圖、浮雕禪宗法脈東土傳承圖。

徜徉景區,不知不覺中已是暮雲四起,天色昏暗。在禪風梵唱中,我們踏上回家的旅程。時惟辛卯年四月初四日。既歸,作五律記之:

路盤卅裡秀,寺隱百重山。寶塔青煙外,蓮池碧影間。

洗心泉冷冽,弘法殿回還。千載浮雲下,仙師猶坐關。

相關焦點

  • 探訪千年古剎三平寺
    探訪千年古剎三平寺 □張金川 葉秋雲三平寺是閩南著名的千年古剎,地處福建省漳州市屬的平和縣文峰鎮境內。三平寺內香火鼎盛,前來進香的香客絡繹不絕。三平寺為三進三開間的古樸殿宇,主體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在蛇形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半殿)、大雄寶殿、祖殿、塔殿。
  • 探訪千年古剎三平寺 閩臺文化血脈相承的歷史見證
    三平寺是閩南著名的千年古剎,地處福建省漳州市屬的平和縣文峰鎮境內。三平寺內香火鼎盛,前來進香的香客絡繹不絕。三平寺為三進三開間的古樸殿宇,主體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在蛇形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半殿)、大雄寶殿、祖殿、塔殿。
  • 三平祖師公楊義中:廣濟世人,綻閩南文化之風情
    三平祖師公楊義中:廣濟世人,綻閩南文化之風情 2020-08-19 2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平祖師文化民俗(非遺傳承)活動在三平寺盛大舉行
    12月1日(農曆十一月初六),三平祖師文化民俗(非遺傳承)活動在三平寺盛大舉行——  古剎禪意濃 祈福傳信俗  從典禮到節目創作均為原創,奉獻了一場精妙絕倫的民俗與藝術相融合的盛典
  • 讀者反映「到三平寺祭拜」用詞不當
    在閩南,民間信仰豐富多元,不論是家庭商鋪,還是寺廟宮觀,焚香、燒紙、祈福的儀式代代傳承。三平寺是閩南著名的千年古剎,敬奉著三平祖師公,長期以來吸引了海外廣大的僧眾和香客。大家的信仰行為,究竟應該用什麼動詞準確表達呢?咱們這就來說說「祭拜」那點事兒。  【觀點臺】  上周,海都記者先後採訪了多位漳州市民。
  • 三平祖師信仰
    他生前於公元八四五年創建的平和三平寺,幾經修繕,歷經千年滄桑,因三平祖師信仰而聞名海內外、香火鼎盛,每年均有五十多萬信眾前來朝聖,其中臺胞上萬人。原籍閩南的臺胞每年都要把分廟祖師公神像請到祖地三平寺「割香火」,以求風調雨順、安居樂業。  三平祖師信仰明清時期通過漳州遷臺移民帶到臺灣並傳播東南亞等地,在全球三十二個國家和地區擁有信眾,僅臺灣就有五十多座三平寺支院。
  • 「三坪祖師」,唐玄宗曾賜號「廣濟大師」從人到神
    三坪寺--閩南佛教名剎,位於平和縣三坪寺內供奉開山始祖楊義中高僧,他被尊稱為「三坪祖師」,唐玄宗曾賜號「廣濟大師」。三坪寺始建於公元866年的唐代,至今香火鼎盛,在閩南及港澳、東南亞地區久負盛名,香客絡繹不絕。尤其是每年農曆的正月初六、六月初六、十一月初六以及三坪祖師的誕辰、出家、圓寂之日,更是人聲鼎沸、香火繚繞。
  • 漳州三平寺有兩個驚人秘密 祖師最早金身在薌城!
    但是,關於三平寺,有兩個秘密,你卻不一定知道。  第一個秘密  三平祖師最早的金身在薌城  在漳州薌城新華東路561號,有座名為「初華坊」的廟宇,廟的匾額上還寫著「三平分鎮」,據這裡知情老人的介紹:「民國21年(1932年),漳州發生過鼠疫,死了五、六千人,老百姓人心惶惶,於是,鄉紳蔡潮初中醫師倡議,請三平寺廣濟祖師神像來坐鎮,意味壓邪除瘟。
  • 歷經千年風雨的古剎 南安洪梅靈應寺內聽傳奇
    玳瑁山中,有一千年古寺擇幽而立,殿宇雄偉,亭榭櫛比,兼有飛泉於畔,其內還有不少文物古蹟和不朽傳說,這就是名聞遐邇的閩南古剎「靈應寺」。歷經千年風雨的古剎相傳後唐年間,南安玳瑁山下出了位神童李文愈,幼有孝行,曾牧牛山間,童真棄俗,後來坐化於玳瑁山間枷吊藤上。鄉人感其靈驗,修建靈應寺,將他真身塑造成佛祀奉。
  • 漳州三平寺有兩個驚人秘密 99%的人不知道
    但是,關於三平寺,有兩個秘密,你卻不一定知道。在漳州薌城新華東路561號,有座名為「初華坊」的廟宇,廟的匾額上還寫著「三平分鎮」,據這裡知情老人的介紹:「民國21年(1932年),漳州發生過鼠疫,死了五、六千人,老百姓人心惶惶,於是,鄉紳蔡潮初中醫師倡議,請三平寺廣濟祖師神像來坐鎮,意味壓邪除瘟。本來計劃坐鎮12天就返回三平寺的,但信眾們紛紛要求神明長期留住初華坊,盛情難卻,只好另塑一金身送回三平寺。」
  • 印象漳州之:三平寺
    認識三平寺源於小時候大人們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三平寺祖師公很靈驗的,熱鬧得很,大節日還有公安維持秩序的」。說這話時的語氣是那麼的神聖,好奇心引發了我很想去看看。但那時候想要隨大人去三平寺是辦不到的,因為路途太遙遠了,只能懷著崇敬之心聽那些到過三平寺的人滔滔不絕地講述有關三平寺的事情。後來我長大了,再後來我買車了,去三平寺的路也越來越好了。因此,我常常自己開車來到三平寺。有人說平和有三寶:三平寺、靈通山和文峰蜜柚,這話一點不假。
  • 廈漳泉最熱門寺廟之一,漳州三平寺風景區
    漳州三平寺位於漳州市的平和縣,是眾多閩南人必去的寺廟之一了。三平寺距離漳州市區47公裡,距平和縣城30公裡。它包括了主景點三平寺和寺外及後山的龜蛇峰、虎跑泉、和尚潭、毛氐洞、虎林、龍瑞瀑布等景點。進入三平寺需要購買門票,每人30元,就可以進入寺廟了。
  • 福建平和三平祖師公神像千年首赴香港巡遊
    這是平和三平祖師公神像以福建省漳州地區惟一神像代表赴港參加該項活動,也是三平祖師公神像千年來首次赴港巡遊。此次活動,福建省共有湄洲媽祖祖廟正殿的媽祖、三平祖師公和保生大帝、保安廣澤尊王、妙應仙妃、安溪清水祖師、武平定光古佛、南安惠澤尊王等八尊民間信仰神像受邀赴港參加「祈福和平大法會」和開展民俗文化巡遊活動,為東方之珠——香港祈福,為祖國祈福。
  • 香港宮廟信眾聚首福建平和迎請三平祖師分靈
    高淑萍 攝    17日,三平寺建寺1170周年暨香港三平祖師殿神像起駕儀式在福建平和三平寺舉行。   17日,三平寺建寺1170周年暨香港三平祖師殿神像起駕儀式在福建平和三平寺舉行,來自中國內地、香港等地的四千多名三平祖師公信眾聚首福建省平和縣三平寺同祭「三平祖師」。  「廣大居港鄉親十分敬仰三平祖師的功德,經常或組團或個人到三平寺朝拜祖師公。」
  • 傳承「三平祖師信俗」,今天,海內外133萬人次通過直播「同屏共慶」
    12月12日,以「福緣善慶 祥雲瑞彩」為主題的2018三平祖師文化民俗活動在漳州平和縣三平祖師文化園舉辦,「福緣善慶」吉祥祭典、三平廟會、祖師送千福等活動熱鬧上演,海內外的上千名嘉賓信眾參與其中。吉祥祭典莊嚴殊勝上千嘉賓共祈福 農曆十一月初六,是閩南乃至海內外信眾紀念三平祖師公的大日子,當天是「初六」正日,儘管逢周三上班日,活動現場還是吸引了各地趕來的上千名嘉賓信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