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古剎即將迎大修 遵循最小幹預原則

2020-12-06 環京津新聞網

從龍華塔上看龍華寺(攝影:夏馨)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5月11日報導:千年古剎龍華寺在上海家喻戶曉,成為上海人新春祈福之地的首選。龍華寺將動工修繕,而龍華塔也將啟動保養維護工程。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網站最新發布的審批公告顯示,龍華寺保護修繕工程設計方案和龍華塔保養維護工程立項的請示均已獲批。

龍華寺是上海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古剎,始建於三國吳赤烏年間(公元238-251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寺名來源於佛經上彌勒菩薩在龍華樹下成佛的典故。這裡也是老「滬上八景」唯一遺存的「龍華晚鐘」的發生地。所謂「三月十五春色好,遊蹤多集古禪關。浪堆載得鐘聲去,船過龍華十八灣」。改革開放以後,為傳承迎新文化,豐富市民文化生活,龍華寺啟動了「龍華撞鐘」活動。1989年歲尾之夜,龍華寺首次舉行「迎元旦撞龍華晚鐘活動」,並延續至今。

此次保護修繕工程實施範圍包括龍華寺的彌勒殿、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鐘樓和鼓樓。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表示,根據《文物保護法》第21條和《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第3條規定,該保護修繕工程「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對龍華寺的修繕應遵循最小幹預的原則。

龍華塔(攝影:夏馨)

與龍華寺相望的龍華塔為樓閣式七層八面磚木寶塔,高40.64米,相傳建於三國吳赤烏年間,唐末毀於戰火。現在大家所見的龍華塔,是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吳越王錢菽重建,距今已逾千年,為上海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塔之一,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華塔自建立以來經過多次修繕,尤其是在新中國建立後。1954年和1982年,分別按宋代規格重修龍華塔;1984年換鐵剎、新鑄塔尖寶瓶,1991年安裝永久性泛光照;1999年,市、區政府和龍華寺出資在塔上安裝光導纖維照明。為人所不知的是龍華塔也有點斜。上世紀五十年代,測量到的傾斜是50釐米,1999年增至104釐米。塔北的機動車道改為步行街,有效控制了傾斜。

據悉,龍華塔保養維護工程也是上海市徐匯區2020年重大工程項目之一。徐匯區2020年重大工程建設現場推進會透露,龍華會街區改造、龍華塔修繕、龍華廣場、龍華港一河兩岸將延續城市記憶,打造開放的城市公共綠地和層次豐富的濱水空間。

相關焦點

  • 60多年來最大規模改造!太原工人文化宮大修改造工程加快推進
    這兩天太原的氣溫驟降,但太原工人文化宮投入使用60多年來最大規模的大修改造工程卻仍在加緊施工中。作為省城重大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和職工群眾文化活動的主要陣地,60多年來,太原工人文化宮發揮了重要作用,市民習慣稱其為「南宮」,被譽為迎澤大街的「七顆明珠」之一。
  • 上海最大規模內河樞紐&最大跨徑的下承式拱橋,都與穿越浦東的這條...
    上海最大規模內河樞紐&最大跨徑的下承式拱橋,都與穿越浦東的這條河有關→ 2020-06-30 2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京西小故宮」萬壽寺大修:給觀音像做「腸鏡」,柱子裝「義肢」
    從2017年起,萬壽寺開始了126年來的首次大修,修繕者們遵循著不破壞原貌、儘量減少幹預的原則,試圖讓萬壽寺「老當益壯」。目前,萬壽寺中路的大部分修繕工作已經接近尾聲,有望在明年啟動使用。大修前的萬壽寺山門。北京藝術博物館供圖大修勢在必行在擁有故宮、天壇等諸多「大牌」古建築的六朝古都北京,萬壽寺算不得出名。
  • 上海周邊「自駕遊」,最值得去的「5」大景點
    上海人稱「魔都」,是世界上十大一線城市之一,作為中國經濟的領頭羊,經濟發展的十分迅速,最缺的就是人才,所以每年都有大量外地人前來此地務工。雖然上海旅遊景區很多,但是蓋不住人多,所以上海的景區每逢節假日,就人山人海。
  • 控制網遊時間、防治校園欺凌 未成年人保護法迎13年來首次大修
    原標題:控制網遊時間、防治校園欺凌 未成年人保護法迎13年來首次大修 來源:文化/旅遊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於10月21日首次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其中,增設「網絡保護」專章、侵害強制報告、防治校園欺凌等內容成為焦點。
  • 探訪千年古剎三平寺 閩臺文化血脈相承的歷史見證
    「三平祖師信仰是植根於海峽兩岸民間的精神紐帶,是閩臺文化血脈相承的歷史見證。」周建陽說。  2014年,三平祖師信俗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三平祖師信俗中「借錢習俗」最具特色。香客從三平祖師塔殿的佛龕中求取若干枚錢幣,帶回錢幣從事商賈或種養等經濟活動,收穫利潤。來年進香時親自奉還向祖師公所借錢幣,並把許諾的利潤分成捐獻給祖師公。
  • 全球七大"腦計劃",中國腦計劃有望成為最大規模最前沿腦計劃
    人腦擁有近1000億個神經元和100萬億個連接,是科學中最大的謎團之一,也是醫學上最大的挑戰之一。腦科學研究具有重大意義。腦計劃重要性一:腦科學技術研究是21世紀人類所面臨的重大挑戰。IARPA(美國情報高級研究計劃局,隸屬於美國國家情報主任辦公室,服務於整個美國情報界,投資於高風險、高收益的研究項目,以解決情報機構和學科面臨的一些最困難的挑戰,成立於2016年。)眾多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丹麥的私人公司、大學和其他組織。什麼是美國大腦計劃?其目的是什麼?
  • 佛教中的大修行者能代我們消業嗎
    大修行者的修行力量,的確能夠影響其他的人:在某地有一大修行人,那地方的大眾都會受到益處;某時出了一大修行人,那一時代的人都會受到幫助,那是大修行者行持力的感應及其言行的感化,使得大眾趨善避惡,使得鬼神調柔護持;但這也是由於當時、當地眾生的福德所感,而有大修行者出現,不是大修行者能代眾生消業。
  • 山丹軍馬場,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亞洲規模最大馬場
    一路向西,甘肅張掖,山丹軍馬場——來自於霍去病時代的世界上最古老規模最大的軍馬場。山丹一掠而過,一切只是初見,山明水淨,景色宜人。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爾虞我詐,只要不要打擾別人,在這裡你可以毫無顧忌地放飛心情。早在三千多年前,這裡就已養馬。
  • 東北古剎正覺寺,坐擁世界最大的釋迦牟尼坐佛,門票100值不值?
    導讀:東北古剎正覺寺,坐擁世界最大的釋迦牟尼坐佛,門票100值不值?帶你日行三千裡,吃貨相見泯恩仇,RR帶你看世界,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靠臉吃飯的小R。我們國家的小夥伴們的宗教信仰方面也是相當虔誠的,所以在我們國家的土地上也有很多名剎古寺,這些地方即使是沒有信仰的小夥伴們也這樣的地方當作景點,大家也不算是非常陌生,尤其是很多佛教古剎,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佛教的五大名山以及五方大佛。
  • 全國最先進 科技感強 揭秘首都機場西跑道大修
    [video:首都機場西跑道大修有哪些「黑科技」]《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曾曉新、王蕾 報導:「此次大修完成後,西跑道將成為全國最先進、最具科技感的一條跑道。」首都機場西跑道大修系列工程科技協同組負責人孔凡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開門見山表示。
  • 專家:戶籍制度改革要遵循布局合理均衡的原則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城鎮化是擴內需最大的潛力所在,人口城鎮化是發展轉型的最大動力。以人口城鎮化為支撐,能夠推進消費主導轉型與改革,充分釋放國內需求潛力,成為我國未來五年到十年轉型發展的突出優勢和主要動力。當前,城鎮化進程中的許多矛盾,大多與人口城鎮化的體制機制改革滯後相關。
  • 論文查重需要遵循哪些原則?
    學術界為了保證論文的質量,有效降低論文重複率,論文查重檢測是遵循一定的原理,在市場中有很多不同類型的論文查重系統,可能在核算方式和計算規則上是會有所不同的,真的想要保障論文的質量,也是可以多選擇幾個軟體進行查重檢測的。下文就簡單介紹一下論文查重需要遵循哪些原則? 避免重複率的增加。
  • 關於印發《新一代天氣雷達大修及技術升級規範》的通知
    8.計劃和進度要求雷達大修及技術升級應在合同籤訂後6個月內完成,原則上在汛期不安排雷達大修及技術升級。,並對最小可更換單元進行劃分。現場更換要求現場更換一般情況下為組件一級,對於大型組件,應提供最小可更換單元。
  • 首都機場西跑道大修本月完工
    2000年,首都機場對西跑道第一大修。首都機場西跑道大修系列工程跑滑工程組負責人曹承介紹,2000年大修時,西跑道最上層使用的材料是湖瀝青。按照當時的工程技術施工方法,道面使用年限為15年。也就是說從理論上來看,西跑道從2015年後開始「超期服役」。儘管超過使用年限,但是西跑道性能依然非常好,平整度也能很好地滿足飛機起降要求,不過隨著壽命的延長,道面出現細小裂紋。
  • 上海寧國禪寺,南宋八百餘年古剎,就在華涇旁卻少有人知
    這次的疫情非常嚴峻,目前,上海已是復工高峰期。雖然確診率已經有所下降,但是不能鬆懈,所以小夥伴們一定要做好防禦,還在放假的小夥伴就不要出門了,做好隔離,如果必須出門要搭乘公共運輸,一定要帶好口罩和勤洗手!常開窗戶多通風。加油!中國加油!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生活節奏自然是非常的快,對於長期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來說,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相對的工作壓力也逐步上升。
  • 濟南華山華陽宮,歷史悠久、殿宇眾多,被稱為「濟南巨觀」
    華陽宮地處濟南市東北向,在黃河以南,小清河以北的平原地帶。華陽宮北依華山依山就勢,高低錯落,相間有序,布局有致,是濟南地區最大規模的古建築群體,遺有五百餘平方米的古壁畫。華陽宮是古建築群中的一座廟,因其規模最大,歷史最久,所以,在口語上概稱為華陽宮。
  • 國慶或迎歷史最大客流 鐵路機檢手檢結合
    東方網9月24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國慶小長假即將來臨,根據上海鐵路局售票情況統計,今年國慶小長假鐵路出票再創新高,特別10月1日當天上海鐵路預計將迎來約45萬人次左右的史上最大客流,其中虹橋站將發送旅客25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 易中天:教孩子請遵循「四項基本原則」和「三維坐標系」
    查了一下豆瓣才知道,這個叫「父母皆禍害」的小組成立於2008年1月18日,至今已經有11年之久。在正常人的思維裡,這是一個離經叛道的組織,幾百名成員每天發帖罵自己的父母,吐槽自己不堪的成長經歷。所以小組在成立之初頗受媒體關注,一度引發各種批判和討論。
  • 成都現存歷史最久防空洞面臨拆除危機?街道辦:系考古隊勘探
    原標題:成都現存歷史最久防空洞面臨拆除危機?  近日,記者接到市民打來電話:這座成都現存歷史最久的防空洞,即將面臨拆除危機嗎?今(16)日,據管轄所屬青羊區房管局及少城街道辦透露,只是將暴露在外的浸潤部分泥土運走,進行卸載保護,同時由考古隊對防空洞旁兩塊土地進行文物勘探,小夥伴猜猜,會不會有其他寶貝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