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成都現存歷史最久防空洞面臨拆除危機?街道辦:系考古隊勘探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顏雪 實習生 王映雪 報料人 黃先生 攝影報導)清代古城牆、抗戰時期防空洞、解放後油料倉庫……實業街67號一直以不同角色轉換身份,這個乍看不起眼的土包在近兩年已經變成了一個「平價停車場」,縱然雜草叢生、垃圾遍地,也因為廉價、緊鄰市中心而受到車友追捧。
近日,記者接到市民打來電話:這座成都現存歷史最久的防空洞,即將面臨拆除危機嗎?今(16)日,據管轄所屬青羊區房管局及少城街道辦透露,只是將暴露在外的浸潤部分泥土運走,進行卸載保護,同時由考古隊對防空洞旁兩塊土地進行文物勘探,小夥伴猜猜,會不會有其他寶貝出現?
成都現存歷史最久防空洞 是清代古城牆一部分
據吳士存主編《成都城區街名通覽》中介紹,實業街在城區西部,屬青羊區。東起長順中街、長順上街交匯處對商業街,西至下同仁路,長410米、寬12.6米。瀝青路面,梧桐成蔭。清代名為甘棠胡同,街北有八旗官學。民國初,官學舊址改辦女子實業講習所,遂改名為實業街。滿城時正紅旗佐領署、防禦署、百驍騎署均在此街。實業街毗鄰寬窄巷子,人流量不少。
抗戰時期,成都遭遇日軍瘋狂大轟炸31次。為了對付空襲,上世紀30年代,在實業街古城牆中修建了約170平方米的防空洞,並成立四川省防控指揮部。據周圍人透露,防空洞內隧道很長,涼風習習,可以容納約100人。
「這個防空洞是成都市現存歷史最久的防空洞,準確稱謂不該是實業街防空洞,而是古城牆防空洞。它是把原來的古城牆挖了一部分來修建的。」巴蜀文化學者袁庭棟告訴記者。
考古隊進行文物勘探 確認古城牆外還有無寶貝
在實業街67號防空洞外,張貼著關於此次地塊封閉的公告。公告上寫著:「 根據市政府關於中心城區二環路內零星閒置地塊整治工作的要求。實業街67號地塊將於近期啟動相關建設工作。」公告中還註明,從8月6日開始對外封閉。落款是成都青羊區房管局、成都青羊區人民政府少城街道辦以及成都文旅集團。
到達現場時,在乍看不起眼的土方下兩邊隱約透出防空洞入口,土方上十來位建築工人在來來往往運送土堆。周圍人透露,施工隊是幾天前進駐的,旁邊還有考古隊。在「土包」也就是老城牆兩側,確實有考古隊的工作人員在現場,對方表示正在進行文物勘探,不方便透露太多。
今日,記者聯繫上少城街道辦工作人員楊女士,「我們一直都知道這一塊是防空洞和老城牆,所以很早就圍起沒有動工。8月26日開始,考古隊進場,是為了對可能存在的文物進行文物勘探,確認古城牆旁邊有沒有其他寶貝。」對方表示實業街離寬窄巷子不遠,有可能打造為寬窄巷子的延續。
青羊區房管局工作人員透露,「在防空洞上施工是為了排險,近來由於下雨,有一截泥土有一些松垮,所以把這部分運送出去。防止意外發生,先進行卸載保護。」
>>>>>>建築名片:抗戰時期防空洞遺址
抗日戰爭時期的成都曾經遭受日本侵略者的轟炸31次,共計死1762人,傷3575人。為了對付日軍的空襲,在這裡的城牆中修建了約170平方米的防空洞,並在此成立了四川省防控指揮部。新中國成立以後,用作成都水錶廠的油料倉庫,現作為成都城牆的遺址得以保存。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96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