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也是有好處的!大西洋深處現罕見一幕,背後原因引人類深思

2020-09-05 艦載武器雜誌

根據參考消息網報導,大西洋身處出現罕見一幕,大量鯨魚來到巴西東北部沿海地區進行繁殖。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但背後原因卻引發了人類的深思。要知道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當下該地區疫情爆發,人們很少外出和旅行,船隻也減少了,如今安靜的環境當然是鯨繁殖的好機會。雖說疫情對於人類來講可能是災難,不僅會危害人體健康,還會導致社會經濟受損,但是對於動物界來說是難得的清靜和安全。這時候人們也可以發現,原來疫情也是有好處的!

國際相關專家表示,當下受全球疫情影響,海面上的船隻減少,沒有了噪音汙染和環境破壞,鯨目動物便開始利用聲音溝通,達到交配的目的,母鯨魚來到這片安靜的水域生產,可以很大程度減少幼鯨被傷害的危險性,當前這片海域已經逐漸成為鯨魚出生、交配的重要地帶。相關機構通過數據統計,在去年大約有兩萬頭鯨經過巴西海域,進行交配和繁衍。六月份的時候,這裡的鯨數量明顯開始增加,到10月份,這些鯨魚就會去往南極覓食。巴西的海洋生物繁多,遷徙品種佔據全球的一半數量,其中就包括鯨目動物。

不得不說,眼下人類正處於危難時機,海洋生物反而是解脫了一樣,人類應該要反思為何會是這樣相反的狀態?當下時代在不斷發展,人類的生活水平也在提升,為了刺激經濟發展,不斷向大自然下手,將部分海域打造成旅遊基地,或者是航道,期間會有大量的人類和船隻來往,給當地海洋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鯨目動物平時交流的時候,都是依靠聲波,求偶或者傳播信息,但船隻和人類的加入,讓聲波越來越模糊,那鯨目繁衍速度就會下降,甚至幼鯨在出身時,遇到撞擊或者人類侵害。眼下疫情爆發,人們處於隔離期間,減少出行,倒是給海洋生物創造了安和的環境。

這個現象的出現也讓人開始擔憂,一旦疫情過去,這些鯨目動物會再次面臨環境的破壞和噪音來襲,到時候鯨目動物的出生率再次遭到影響。多年來,海洋環境破壞十分嚴重,不少專家也在呼籲人類保護環境,但效果並不顯著。其實如今很多生物的滅絕也是和環境破壞有關,人類的大肆捕捉,對生態環境破壞導致他們失去家園,最終生命定格在了過去。

新冠疫情的來襲是給人類敲響了警鐘,雖然不知道病毒是如何產生的,但是專家已經表示和生態環境是有關的,人類一直試圖打破生態平衡,最後遭罪的卻是自己。雖然人類比其他動物高級,有自理能力和行動力,但整個地球生物不可能只有人類,一旦失去平衡,一定會造成嚴重的後果。近些年,不少國家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不斷呼籲居民們保護環境,減少有害物質的使用,環保如今是很多國家和機構重點關注領域。近期,除了疫情外,還有部分國家先後遭遇了洪澇、雷擊、火災等災害,這是大自然在發怒,是對人類的懲罰,而人類在大自然災害面前是十分渺小的,所以只有愛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地球才會處於和平安定的狀態。

疫情期間,人類飽受摧殘,大西洋海域的鯨目動物倒是得到了解放,這就恰好與平時狀態是顛倒過來,平時人們為了利益不斷破壞海洋環境,鯨目生物也不得安定,這個案例恰好給人類敲響警鐘,希望通過這次的疫情警惕人類要愛護海洋和生態環境。

相關焦點

  • 甘肅沙漠現神秘「巨嬰」,被稱為「大地之子」,背後含義讓人深思
    隨著我們社會的不斷發展,現在人們生活的水平也是在逐漸的提高,所以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在閒暇的時間出門旅行,去體驗各地不同的風土人情和文化,雖然現如今我們人類的科技已經非常發達,但是在世界上的一些角落仍然有很多人類沒有踏足的地方。
  • 地球最深處有什麼?科學家:讓人敬畏的生命和塑料垃圾
    中國「奮鬥者」號前不久從地球最深處凱旋歸來,下潛10909米下的地球萬米深淵讓「奮鬥者」號收穫十分豐富,並且還成功帶回四樣「寶貝」,那地球最深處有什麼呢?科學家回答:讓人敬畏的生命和塑料垃圾!
  • 秦嶺深處的一聲巨響,引外國網友熱議:這簡直是「反人類」突破
    現如今,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行,國家的經濟得到提升,我國在許多領域上都有著顯著的進步以及突破。例如我國的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以及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我國的發展速度有多快了。
  • 距地球65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傳回照片,內容引科學家深思!
    距地球65億公裡外,旅行者1號傳回照片,內容引科學家深思!古代人對外太空憧憬時,只能在微弱的月光下,抬頭仰望漆黑的夜空,猜想夜空中的情景是怎樣的?由於當時科技有限,古人無法進入外太空,所有的一切只能任憑猜測。
  • 疫情下的深思
    這次疫情舉國上下無不牽動,一線我奔走過,宅家裡深思過,然而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樣有憂慮擔憂,無論病毒從何而來,是不是改掉吃野味的愛好呢?作為國民是否做到不傳謠,不歧視呢?作為公民一切應政府公告為準,而不是謠言滿天飛。
  • 鐵達尼號海底罕見彩照:人類的殘骸清晰可見,10年後將徹底消失
    不過你可能不太了解,在這份盪氣迴腸的愛情背後,是一場慘烈的海難事故。鐵達尼號,是英國白星航運公司打造了奧林匹克級遊輪,排水量46000噸,1909年正式動工建造,1911年5月31日下水、1912年4月2日完成試航。
  • 海灘驚現一隻怪烏龜大軍,尾巴上長有長利刺,背後真因令人深思
    很多人見過海洋,但是海洋還有很多奇怪的地方,很多人沒有見過,沒有了解過,但是這些罕見的想像背後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有什麼樣的故事呢,沒有人說的清楚,所以海洋學家還在不斷的探索著。
  • 大西洋底發現巨大煙囪,神秘的海洋深處,真的有文明嗎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有七個大洲,四個大洋,這四大洋分別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每一個大洋都充滿了神秘感,發生過很多讓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儘管人們對這幾個大洋的探索從未停止過,但由於科技還不夠發達,導致我們對大洋深處知之甚少。
  • 傳回來一張照片,令人類深思!
    近些年來,人類的科技水平在不斷地發展,地球上我們人類除了深海之處和大山深處未曾探測,幾乎都已經探測的差不多了。而人類的科技水平要想有一個新的大的進展,就必須去找到新的能夠快速促使人類科技發展的資源或者是智慧!於是,人類展開了針對外太空的探測。
  • 罕見的蝸牛生子一幕,原來它也是下蛋,真是漲見識了!
    罕見的蝸牛生子一幕,原來它也是下蛋,真是漲見識了!
  • 大西洋海中現「大沙漠」!衛星清晰可見,氣候正走上「絕路」?
    作者:文/虞子期2020年的氣候問題,可能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大問題,各方面的自然災難都嚴峻了很多,基本上都是達到了歷史同期值或者創下歷史新高,例如北極的38度罕見高溫,在以前是從未見過的,在2020年就遇到了,強降雨多地創紀錄也遇到了等等。很多人都說2020年可能是不平凡的一年,但是氣候問題已經是科學界多次呼籲的問題。
  • 她申請國內院士4次被拒,卻當選美國院士,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她申請國內院士4次被拒,卻當選美國院士,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一心在搞科研的人已經是少之又少,多數人從事科研項目都是為了名和利。但我國就有這麼一位女科學家,不在乎名利的重要性,曾4次申請國內院士被拒,最終成為了美國院士後,但依舊在背後默默地支持祖國的發展,她就是李愛珍。
  • 人類50年消滅了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動植物,自然向人類發出警示
    火災的起因或是有自然與人為因素,但結果都對大自然與人類的生存環境都造成了災難性的影響。不可否認,生態環境的破壞,是導致包括新冠肺炎在內的人畜共患病在全球範圍內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自然災害頻發的原因。
  • 南極雪地出現鮮血一幕,北極熊紛紛自相殘殺,背後原因讓人痛心
    可是最近,它竟然出現了鮮血一幕。01近日,南極地區出現了打破紀錄的高溫天氣,溫度突破了20℃!與此同時,壞消息也接踵而至。據英國《每日星報》2月25日報導,烏克蘭南極科考隊的隊員,在南極沃爾納德斯基站附近,發現了一片血紅色的雪地。
  • 太平洋與大西洋相連,為什麼它們不能融合在一起?看完長知識了!
    太平洋與大西洋相連。為什麼分界線不兼容?看完長知識了清楚區分,該術語通常用於描述對與錯之間的區別。它的起源在自然景觀中得到證實。這種現象發生在許多河流和海水的交匯處,其中最著名的是大西洋和太平洋的交匯處,這是四大洋。一海兩色十分壯觀。每年都有許多遊客來這裡,然後乘船來到這個海洋交界處。可以清楚地看到,太平洋是湛藍的,而大西洋是黃而渾濁的。儘管下面的暗流洶湧澎,,但在海面仍有一條分界線到達地平線,這似乎將兩側的海分成兩部分,使它們無法融合在一起。
  • 同有暴亂但美方反應截然不同 華春瑩稱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應詢時,既表示希望美國人民儘快享有和平,同時也提出,應對上述截然不同的反應及其背後原因進行深刻反思。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當日有記者問,中方如何看待美國正在發生的暴亂?將美國暴亂與此前在香港發生的事情進行對比,中方對此又有何評論?「我們都注意到美國國內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相信美國人民希望恢復正常的秩序。」華春瑩首先說。
  • 中國天眼發現宇宙罕見射電暴,背後是AI在助力,來看看有多罕見
    研究人員是如何從海量數據篩選罕見天體信號的 所以,在某些射電望遠鏡無法看到的微弱信號上,「中國天眼」將會清晰的探測到,就拿2018年,人類發現首個最暗弱的毫秒級脈衝星信號在其它國家都沒有反應的時候,「中國天眼」就發現到了它的存在,所以,「中國天眼」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觀測實力的提升,背後也就帶出了一些問題,例如,觀測得到的數據該如何篩選,進而找到我們想要的研究信號呢?
  • 宇宙和人類有何存在意義?背後隱藏的答案讓人深思
    從人類身體的組成角度來看,身體中的每一個組織、每一個細胞都是不可缺少的,它們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和意義,如果任意失去一個,那麼將會對整體造成難以預料的傷害。可現實是讓人失望的,無論人類怎麼樣的努力,似乎總有一層薄紗阻擋著人類探求宇宙本質的腳步。
  • 泰國有座「漂浮寺廟」:只剩一位老住持堅守,背後原因引人深思!
    泰國有座「漂浮寺廟」:只剩一位老住持堅守,背後原因引人深思!泰國,眾所周知它是一個佛教大國,作為一個宗教色彩濃重的國家,寺廟在泰國也是隨處可見。但在泰國卻有一座非常特別的寺廟,因為它就像是一座孤島,漂浮在水面上,四面環水,被稱作是「漂浮寺廟」。這座寺廟就位於泰國中部地區以南的地方,在首都曼谷以南有個叫做沙沐欽的小漁村裡,原本寺廟就位於泰國灣岸邊,但因為周邊的土壤隨著氣候的不斷變化,導致海平面不斷上漲,水土流失嚴重,很多土地遭受海水的侵蝕,海岸線逐漸退縮,就形成了現在這麼一個「漂浮寺廟」。
  • 人類首次探索五大洋最深處,其危險程度堪比登月
    想像一下探索離地表有多遠。您發送的任何消息都需要至少7秒鐘才能獲得反饋。阿波羅計劃中的無線電波傳輸只需要2.5到2.7秒。現在人類探索的地點不是在太空,而是在海底。人類甚至不知道真正海底的最深處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