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海中現「大沙漠」!衛星清晰可見,氣候正走上「絕路」?

2020-07-14 環球科學貓

作者:文/虞子期

2020年的氣候問題,可能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大問題,各方面的自然災難都嚴峻了很多,基本上都是達到了歷史同期值或者創下歷史新高,例如北極的38度罕見高溫,在以前是從未見過的,在2020年就遇到了,強降雨多地創紀錄也遇到了等等。

很多人都說2020年可能是不平凡的一年,但是氣候問題已經是科學界多次呼籲的問題。

大西洋海中現「大沙漠」!衛星清晰可見,氣候正走上「絕路」?

要求人類嚴格遵守《巴黎協議》的實施,但是在該協議發布之後,人類依然沒有多大的作為,導致氣候變得更加嚴峻。所以就形成了2020年的這種氣候狀態實屬意料之中的事情,當然除了我們這些典型的例子之外,還有一些令人驚訝的氣候事件,這可以說真的是不敢多想未來氣候會怎麼樣。

大西洋海中現「大沙漠」!衛星清晰可見,氣候正走上「絕路」?

大西洋現「大沙漠」

當然大西洋出現的「大沙漠」並非實際性的真正沙漠,而是沙漠塵埃形成的「沙漠」,通過衛星觀察數據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就像是一個實際性的沙漠區域,所以也說明了這個沙漠塵埃的強度多大。沙漠塵埃的移動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在每年的夏天都會出現這種情況,來自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塵埃,在強大的風力作用之下,會飛過大西洋。

大西洋海中現「大沙漠」!衛星清晰可見,氣候正走上「絕路」?

但是在2020年的時候,該沙漠塵埃表現非常「異常」,形成的規模比通常情況大了很多,直接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所以這不是一個好事情,雖然沙漠塵埃移動是正常的,但是沙漠地區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之下,吹起了更多的塵埃粒子進行運動。所以這可能地球是一個氣候「崩潰」的信號,並且今年的灰塵遍及大西洋。大家也可以看到,在大西洋的一些島嶼上,直接被沙漠塵埃所覆蓋,直接變成了大西洋海洋中的「大沙漠」,完全是看不到植被了。

大西洋海中現「大沙漠」!衛星清晰可見,氣候正走上「絕路」?

沙漠塵埃過大還會帶來多大影響?

除了我們看到在大西洋形成「大沙漠」之外,在一定的條件之下,這些塵埃粒子還會深入到很多國家和地區,對人類也是會產生影響的,吸入身體之後嚴重的可能影響生命。

同時這是地球表面上的影響,同時在塵埃還會進入到對流層上層進行發展,所以還會影響大氣層的正常情況,這都是直接性的,如果大氣層被破壞了,那麼整個地球的動植物也影響的範圍之內。

大西洋海中現「大沙漠」!衛星清晰可見,氣候正走上「絕路」?

而2020年撒哈拉塵埃沙漠塵埃創下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記錄,在未來氣候的影響可能會更加的嚴峻,同時NOAA也發布了說明,那就是本次的沙漠塵該比平均水平大60%至70%。所以說什麼都是一次比一次強一樣,還有人說我們地球的氣候沒有變化嗎?這顯然已經不是了,沙漠塵埃也是生態環境之下的一個吧。

大西洋海中現「大沙漠」!衛星清晰可見,氣候正走上「絕路」?

2020年到底怎麼了?為何會這樣?

很明顯這已經不是什麼2020年的問題了,在以前也存在,只不過2020年的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更加強,更加兇猛,所以才受到了大家的關注,以前可以說很少人注意氣候的變化,而是以發展為主,同時我們也才看到了人類對地球的破壞還在「成倍增長」。

根據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INPE)新數據指出,亞馬遜每年森林砍伐速度激增25%,其中在2020年上半年,熱帶雨林已經遭受了毀滅性的影響,毀壞了1184平方英裡(約3067平方公裡)的森林。

大西洋海中現「大沙漠」!衛星清晰可見,氣候正走上「絕路」?

同時在亞馬遜地區的森林砍伐同時,還釋放出了1.15億噸二氧化碳,比去年同期增長約20%,相當於每年2500萬輛汽車的排放量,這就是熱帶雨林毀滅性的加劇,同時《自然》也發布了最新的二氧化碳濃度情況,預計到2025年,地球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將超過過去330萬年的水平,人類咋辦?

大西洋海中現「大沙漠」!衛星清晰可見,氣候正走上「絕路」?

這完全是在將氣候變化推上「絕路」,當然這裡面也包含了我們人類自己,氣候變化對我們的影響也是直接性的「創擊」,所以氣候的「絕路」可能就是人類的「絕路」。

大西洋海中現「大沙漠」!衛星清晰可見,氣候正走上「絕路」?

綜合情況來說,地球生態系統如今很嚴峻,同時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之下,人類最擔心的遠古病毒可能也在釋放了,科學家們已經多次重申這個問題,所以不是人類不知道這些嚴峻性的問題,而是人類不去正面的面對。

相關焦點

  • 海洋中出現「沙漠」?衛星在大西洋拍到的,到底是什麼?
    大西洋為什麼會出現「沙漠」?衛星清晰可見,這是怎麼回事?大西洋的奇怪現象為了改善地球的環境,多個國家籤訂了巴黎協議,但是在這一協議被籤訂之後,雖然臭氧層空洞得到了緩解,但是地球的整體氣候狀態卻變得更為嚴峻。對於未來地球環境變化的方向,沒有人可以說得清。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改善,還是會愈演愈烈,無人得知。
  • 衛星圖片下,大西洋上空出現「沙漠」?這是怎麼回事?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人類面臨著最大的危機——氣候問題。眾所周知,氣候環境已經變得非常惡劣,全球氣溫不斷升高,許多地區都出現了極端的天氣情況。前段時間北極的溫度也正式突破了38攝氏度,而且一場新冠病毒來襲,使得人類經濟逐漸退後。很多人也因此失去了生命。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地球也在發生著一些變化,南北兩極的冰雪不斷融化,蝗災依舊不斷侵擾人類。
  • 南美洲南部的巴塔哥尼亞沙漠,為什麼地處沿海卻氣候十分乾旱?
    位於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總面積達906萬平方千米,由於北回歸線在撒哈拉沙漠中部地區穿過,使得該地區常年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水汽難以凝結,降水稀少,形成熱帶沙漠氣候,沙漠廣布。
  • 隔著大西洋,撒哈拉沙漠是如何滋養亞馬遜雨林的?
    大約在1.3億年前,大規模的火山噴發徹底讓兩片大陸相離,至此,中間永遠隔著一個大西洋。也就是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撒哈拉沙漠就在亞馬遜雨林的身邊耳鬢廝磨。這或許是它們當今仍保有緊密聯繫的原因。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氣候乾旱惡劣。
  • 國際資訊|衛星觀測到撒哈拉沙漠沙塵橫越大西洋
    英文原文來源:earthobservatory.nasa.gov中文編譯整理:慧天地國際站一鳴每年,風可以從北非吹來大約8億噸沙漠塵埃,這是迄今為止地球上最大的空氣塵埃顆粒來源。在春季、夏季和初秋,當來自撒哈拉沙漠(撒哈拉空氣層)的大量乾燥、含塵的空氣向西吹過熱帶大西洋時,從太空中經常可以看到沙塵。
  • 為什麼北美洲四面臨海,而大部分地區的氣候卻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在形成氣候類型的因素中大氣環流中的氣壓帶、風帶因素是最為主要的因素,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和極地氣候都是受不同的氣壓帶、風帶或者是季風環流的影響而形成。
  • 衛星拍到北非塵埃「爆發」,將橫越大西洋飄到美國
    2020年6月20日的科學報告指出,在北非地區,每年春、夏、秋季都會有8億噸的沙漠塵埃從撒哈拉沙漠地區「吹出」。當這些沙漠塵埃「爆發」時,就會有大量的沙漠塵埃飄到撒哈拉沙漠地區的上空,會隨風漂洋過海,橫穿大西洋直接飄到美國等地區。
  • 沙漠也有雨雪天氣 「死亡之海」奇特氣候現象
    南方網訊 近幾年,塔克拉瑪幹沙漠出現了一種至今無法解釋的奇特氣候現象。  據新疆經濟報報導,人們一直把塔克拉瑪幹沙漠稱之為「死亡之海」,但在2001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使塔克拉瑪幹沙漠公路兩側起伏的沙海變成了雪原。此後的幾年裡,每逢冬季,途經沙漠公路的人們偶爾也能一睹雪花飄飄的美景。  周宏偉是這一奇特氣象的見證人之一。
  • 揭秘世界上唯一的沿海大沙漠!
    說起沙漠對我們而言都不陌生,沙漠是地球上五大地貌的其中之一。沙漠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乾旱無比的地方,其主要原因就是遠離海洋,身處內陸,降水極其稀少,蒸發量遠大於降水量。的確,從我國的沙漠分布圖上看,可以看到我國的沙漠基本上都是分布在內陸地區,尤其是世界面積第二大、世界第一大流動沙漠,我國著名的坦克拉瑪幹沙漠就位於中亞內陸地區,也就是新疆塔裡木盆地的腹地。
  • 塔爾沙漠溼島效應對東亞地區氣候和生態環境的影響
    印度於20世紀50代啟動了印度大沙漠引水工程,而鄰近的巴基斯坦也於21世紀初啟動全國水網工程,兩國合作利用印度河每年2000億立方米的入海水量,將印度河水引入了印度大沙漠(在巴基斯坦境內為塔爾沙漠),最終使印度大沙漠變成大溼島。
  • 屬於熱帶沙漠氣候,終年高溫乾燥的撒哈拉沙漠為什麼也會下雪?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把陸地自然帶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主要是隨著水分條件的不斷降低,自然帶不斷更替,荒漠自然帶分布區是世界上氣候最為乾旱的地區。撒哈拉沙漠居然也會下雪荒漠自然帶是指乾旱地區的地貌組合,包括巖漠、礫漠、沙漠和泥漠,其中沙漠是最為我們熟悉的荒漠自然帶。
  • NASA衛星顯示:塔克拉瑪幹沙漠有植被正在萌芽
    今年的2月23日和4月29日,NASA衛星Terra上的高解析度成像光譜儀採集了和田附近一部分沙漠的圖像。圖像顯示4月底和田附近的沙漠較2月份局部出現綠色,可以看出是一些植被正在大地上萌芽。被稱為死亡沙漠,在維吾爾語中,塔克拉瑪幹譯為『進去出不來的地方』,因此這裡常被稱作為『死亡之海』。
  • 神秘的撒哈拉沙漠,埋葬著遠古的文明
    非洲大陸的衛星影像圖,北部和中南部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兩種顏色,黃色和綠色,就像是被攔腰隔斷一樣,由長度超過3800公裡的薩赫勒地帶分開,形成兩種完全不同的世界,北部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撒哈拉沙漠的秘密。撒哈拉沙漠總面積約為932萬平方公裡,綿延整個非洲北部,西邊緊鄰大西洋,北部是地中海,東部延伸至紅海,再遠就是印度洋。覆蓋到西撒哈拉、阿爾及利亞、利比亞、蘇丹、埃及等許多國家,與我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相差無幾。
  • 冰島不明洋流 「大洋傳送帶」改變大西洋氣候
    目前,在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的影響下,對北半球以及北歐氣候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而出現在冰島北部的環流則是北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又被稱為「大西洋傳送帶」,是調節地球氣候的關鍵影響因子。該環流在大西洋上層海水中向北運動,下層海水的流向則相反。
  • 中國「死亡之海」變身「黃金之海」!美國只能通過衛星乾瞪眼
    羅布泊是一個極具神秘感的地方,這片大湖位於中國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的東部邊緣地區,原本是中國第二大鹹水湖,總面積在歷史上最大的時期能夠達到5000平方公裡以上,後來由於河道乾涸,羅布泊變成沙漠,氣候條件也從乾旱變成極端乾旱,被稱為死亡之海,羅布泊乾旱之後,盆地的表面卻覆蓋著一層厚度為30cm到
  • 打造沙漠「太陽穀」,構築經濟「綠洲」 ——「庫布齊沙漠看『海...
    【背景材料】2017年7月17日,中國網一篇報導「炎炎夏日,到庫布齊沙漠來看『海』」,引起很多人的興趣。報導說,沙漠裡也能看海?別不相信,走進庫布齊沙漠,你能看到一片「波」光粼粼的光伏海。廣袤的沙漠中建起了大規模的太陽能發電站,遠遠看去,一片片排列整齊的光伏電池板就如同鑲嵌在大漠的藍色之海。
  •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溫!科學家警告:新北極正形成,全球氣候或大變
    在此期間,冰川退縮是沿著巴倫支海北部、卡拉海和拉普捷夫海的冰面。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和俄羅斯北部,存在一個非常廣闊的無海冰區,冰緣位於北緯85度附近,這也是衛星數據記錄中該位置最北的冰緣。之所以如此,和最近北極圈內特殊的大氣環流形勢有關——根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評估,9月前兩周的大氣環流特徵是西伯利亞東部地區總體高壓、北極地區大西洋一側低壓
  •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溫!科學家警告:新北極正形成,全球氣候或大變
    在此期間,冰川退縮是沿著巴倫支海北部、卡拉海和拉普捷夫海的冰面。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和俄羅斯北部,存在一個非常廣闊的無海冰區,冰緣位於北緯85度附近,這也是衛星數據記錄中該位置最北的冰緣。9月1日和9月15日範圍對比,可見海冰劇烈退縮為什麼北極海冰融化得如此厲害?
  • 熱帶沙漠氣候和溫帶沙漠氣候在成因上有什麼不同?
    我們發現,其中有「熱帶沙漠氣候」,但是沒有「溫帶沙漠氣候」,這是為什麼呢?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實際上地球的氣候類型十分複雜,我們為了相對簡化,就劃分了上述11種常見的氣候類型。在氣候類型進行分類的時候,對很多氣候類型進行了整合,其中溫帶大陸性氣候是全球分布最廣泛的氣候類型,也是內部差異最大的氣候類型。
  • 全球最「大」的「玩具」:衛星地圖都清晰可見,如今卻毫無存在感
    全球最「大」的「玩具」:衛星地圖都清晰可見,如今卻毫無存在感這個「兔子玩偶」就位於義大利,耗時5年才建造完成,身長將近60米,是一個超巨型玩偶,人在它面前才像是一個玩具。這麼大的兔子,肯定是沒有辦法放在室內的,而它就靜靜地躺在了義大利北部的一片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