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溫!科學家警告:新北極正形成,全球氣候或大變
根據觀測數據,在2020年8月31日至9月5日期間,北極海冰面積每天平均減少79800平方公裡,這是海冰記錄中史上連續六天的損失率最高的年份。在此期間,冰川退縮是沿著巴倫支海北部、卡拉海和拉普捷夫海的冰面。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和俄羅斯北部,存在一個非常廣闊的無海冰區,冰緣位於北緯85度附近,這也是衛星數據記錄中該位置最北的冰緣。
-
北極2020年「體檢」報告出爐,新北極正上演「冰與火」之歌
與此同時,北極正上演一場「冰與火之歌」:北冰洋正在變暖,格陵蘭的冰蓋加速融化,每年夏季整個苔原野火肆虐……海冰「空調」正在崩潰科學家說,北極是全球氣候的領頭羊。報告中稱,2020年春季的海冰損失在西伯利亞東部海域和拉普捷夫海(北冰洋的陸緣海之一)地區尤其早,創下6月份拉普捷夫海的新低。2020年,夏季海冰範圍創了42年衛星記錄以來的第二低,僅次於2012年夏天。秋季氣溫降低時,海冰凍結得也比平常晚。
-
北極2020年「體檢」報告出爐,新北極正上演「冰與火」之歌
與此同時,北極正上演一場「冰與火之歌」:北冰洋正在變暖,格陵蘭的冰蓋加速融化,每年夏季整個苔原野火肆虐……作者供圖海冰「空調」正在崩潰科學家說,北極是全球氣候的領頭羊。隨著地球由於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而升溫,北極首先感受到了這種變暖的影響,這預示著變化將發生在更低緯度的氣候中。夏季融化季節結束時,北極海冰通常在9月達到最低值。
-
北極海冰減少後果很嚴重 對全球氣候演變影響大
新聞背景 剛剛過去的冷冬讓「北極海冰」這個詞被頻頻提起。北極是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窗口,北極海冰的氣候效應一直是全球氣候變化研究中的重要內容。近些年,有關國家競相開展北極海冰研究,以預測北極生態系統的變化、評估變化趨勢並制定相關對策。而我國研究人員近期也對此做出了獨創性的研究。
-
「新北極」形成,專家稱地球北極氣候「脫胎換骨」,原因讓人無語
>北極圈內外冬季的平均溫度已經上升了10℃,當地的生態系統已經大大改觀,從整體上看,一個新的北極氣候系統正在形成。原因很簡單,正是因為北極地區的溫度上升,陸地上的冰川融化,海洋中的海水溫度也同樣升高,導致了海洋冰川的融化,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的數據顯示在北冰洋內出現了「黑色海水」,這是代指偏暖程度十分嚴重的海水,尤其是俄羅斯沿岸,很多地方海水溫度比常年平均水平偏高超過5度,這種海水可以很快融化海冰!
-
北極海冰至今未能形成,創最晚紀錄,氣候警報再次響起
這是有記錄以來北冰洋最晚的無冰日期,也使得整個北極海冰在一年中的這個時候降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低點。拉普塔夫海是北極海冰的主要孕育地。一般來說,在該地區形成的冰會隨著離岸風飄到北極的其他地方,幫助其他水體形成冰袋。然而,今年夏天,在北極圈和其他鄰近地區出現了一種奇怪的、延伸的熱浪。這意味著西伯利亞海岸的冰融化得比平時更快,留下了大片開闊的水域。
-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是怎麼回事 北極海冰消融會產生...
天氣網訊,隨著全球變暖的持續惡化,近期,北冰洋北極海冰面積出現急劇下降,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出現了極暖的「黑色海水」。那麼,北極海冰消融會產生哪些影響?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表示北極海冰消融不會對全球氣候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
北極海冰正「腹背受敵」:海水變暖和氣溫上升加速北冰洋融化!
這些年,一系列的異常天氣和異常變化,使得北極海冰的問題逐漸走進了大眾視野。但事實上,北極遇到的問題似乎比人們想像的還要多得多。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稱,近日,科學家們發現,北極的海冰正腹背受敵——北極海冰正在從海洋表面下方融化,以及在上方升溫的空氣中融化。
-
環境 | 北冰洋為啥成為全球海洋酸化的「領頭羊」?
海全球海洋酸化正以史前未有的速度在擴展著……工業化前的5500萬年全球平均海水pH值從8.3變到8.2,而從剛工業化(1840年)的8.2下降到2010年的8.1則只用了170年時間。從1999年的中國首次北極科學考察開始,中國科學家就開展了北冰洋酸化和碳循環研究,集成了20年的觀測數據,發現北冰洋酸化水體面積以每年1.5%的速率增長,預計到本世紀中葉酸化水將充滿深達250米的整個北冰洋水體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科學家:北冰洋海冰正加速消失
眾所周知,地球有兩級,南極和北極。南極有南極洲,而北極有北冰洋。德國電視一臺12日報導,德國北極科考船「極星號」結束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探險活動,周一返回不萊梅港。他們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並警告北極恐將在數十年內面臨「夏季無冰」的狀況。
-
探尋北極海洋環境與全球氣候變化關係
中國自1999年組織實施首次北極科學考察以來,已先後實施了5個航次的北冰洋區域多學科綜合考察,重點開展極地環境研究,系統觀測海冰、海洋和大氣變化,探尋極地在全球氣候環境變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對於提高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助益良多。
-
極暖新北極氣候形成,海水泛濫?復活的遠古病菌威脅人類?
全球變暖已被大家所熟知,從筆者(家在北方)切身的體會就是每年冬天的降雪量一直在減少。最近,一項研究發現,新的北極氣候系統正在形成。科學家發現過去30年北極地區的平均氣溫升高了10℃!而且前幾天西伯利亞永久凍土消融解封了4萬年前的洞熊標本,這一切都跟極暖新北極的氣候形成有關。
-
北極正在形成新的氣候系統「新北極」如何影響我們?
如今,全球變暖正在對斯瓦爾巴群島產生巨大的影響。根據挪威的氣象數據,過去30年來,該島冬季平均氣溫上升了10攝氏度,這對當地整個生態系統造成了破壞。氣溫正在飆升,海冰正在減少。許多專家認為,北極正在變得「面目全非」。科學家們甚至用「新北極」來形容該地區迅速變化的自然景觀。
-
北極正在形成新的氣候系統 「新北極」如何影響我們?
許多專家認為,北極正在變得「面目全非」。科學家們甚至用「新北極」來形容該地區迅速變化的自然景觀。據《科學美國人》雜誌報導,本周,一項最新研究證實,一個新的北極氣候系統正在形成。臭氧空洞難愈 巨型冰塊斷裂「新北極」正在形成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報導,今年3月北極地區臭氧的月平均濃度打破了歷史最低記錄。
-
「北冰洋正在死去 」 ,科學家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
北極或面臨數十年夏季無冰 【「北冰洋正在死去 」 ,科學家帶回北極垂危的毀滅性證據】去年9月,來自20多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組成了一個國際科考隊,分階段前往遍布浮冰的北冰洋,在那裡隨著海冰漂泊了389天。上個月,科考隊終於結束了長達一年多的考察。
-
北極驚現黑色海水,「中央空調」或失效?
據電熱匯所知,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報導:9月,北極海冰面積急速下降,成為有觀測紀錄以來的第二低值,究其原因,北冰洋,地球四大洋之一,世界最小最淺又最冷的大洋,出現了「黑色海水」。全球氣候變暖的持續惡化導致北極氣候發生改變。北冰洋是地球上最冷的大洋,海冰面積可達數百萬平方公裡,而現在的北冰洋海冰面積急劇下降,這與氣候的變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隨著北極溫度的上升,陸地上的冰川、海洋上的冰川都在融化。一方面全球變暖引起冰川融化導致了甲烷的釋放;另一方面甲烷的釋放又反作用於海水,海水的溫度升高加劇了海冰面積消融。
-
北極垂危!北極恐將夏季無冰,氣候變化重災區
19國科學家探險1年敲響氣候變暖警鐘北極海冰正快速消失!大家都知道,北冰洋是全球四大洋之一,雖然是四大洋中最小的,但北極有厚厚的冰層,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儲集之一。但是多年以來,人類觀測到北極冰層在持續融化,並且融化速度不斷加快。
-
科學家發現氣溫升高讓北極出現綠化,這樣的北極你會喜歡嗎?
近幾年科學家一直在強調溫室氣體超量排放會導致環境惡化,如今人們能感覺到夏天越來越熱而暖冬現象也在不斷增多,可以說地球的平時溫度明顯比過去上升了一些,科學家正通過衛星對寒帶地區的苔原生態進行追蹤,以了解這些能在極地生長的植被的覆蓋情況,然而許多圖像顯示北極地區在夏季時幾乎完全變成了綠色,這是因為氣候和土壤升溫正在改變北極的環境。
-
科學家發現氣溫升高讓北極出現綠化,這樣的北極你會喜歡嗎?
近幾年科學家一直在強調溫室氣體超量排放會導致環境惡化,如今人們能感覺到夏天越來越熱而暖冬現象也在不斷增多,可以說地球的平時溫度明顯比過去上升了一些,科學家正通過衛星對寒帶地區的苔原生態進行追蹤,以了解這些能在極地生長的植被的覆蓋情況,然而許多圖像顯示北極地區在夏季時幾乎完全變成了綠色,這是因為氣候和土壤升溫正在改變北極的環境
-
受全球氣候變暖和自然力量的影響,北冰洋海冰面積正呈螺旋式下降
美國科學家周一(9月21日)報告稱,受全球氣候變暖和自然力量的影響,北冰洋海冰面積正呈螺旋式下降,北冰洋海冰面積在今年夏天融化到有記錄以來的第二低水平。,以及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造成的全球氣候變暖,可能都起到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