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錢學森」?美國百般阻撓、印度「苦苦哀求」,他有何特殊?

2020-12-03 長葶古巷

一個國家只有足夠強大、擁有足夠的科技實力和軍事實力,才能保護自己不被其他國家欺負,帶給人民安定有序的生活和長足的發展。

我們常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我們只有掌握了科學技術才能發展自己。而發展科學技術的第一要義就是人才,潘錦功就是為我國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人才。

又一個「錢學森」

國家的強盛需要一代又一代優秀的人才。我國在改革開放初期經濟較為落後,科研力量也較差,因此許多優秀的科研學者只能選擇出國留學來提升自己的水平。當然這也無可厚非,因為當時國外可以為他們提供比國內更好的科研條件和生活環境。哪怕在今天我國已經日益強盛,仍然有許多學者選擇出國留學,到國外發展自己的科研事業。

儘管許多人為了個人利益或者為了更好的科研條件而選擇出國留學,但是仍有許多有識之士選擇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回來報效祖國。把自己在國外學習的先進經驗帶回國內,儘自己的能力為祖國發展貢獻一份力量。這種無私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上個世紀祖國最需要科技建設的時候,很多學者都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紛紛回國。錢學森老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放棄了美國給他的高薪選擇歸國,在他眼中名利早已是身外之物,一心只想為祖國發展做貢獻。歸國後他利用多年學習和研究出來的先進的物理知識,為我國的飛彈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當時的形勢之下,想要歸國並非易事,不但是對個人品質的挑戰,更是對國家能力的考驗。當時美國對於優秀的人才一直使用拉攏的戰術,不願意讓他們帶走先進的知識歸國,百般阻撓他們歸國,不只是用高薪和優厚的待遇誘惑他們留下來,甚至會限制住他們的人身自由。許多學者最後依靠國家出手幫助才成功歸國。

潘錦功也是被阻撓歸國的學者之一。他有著和錢學森相似的經歷,同樣都是優秀的青年,同樣出國留學為了學習先進文化,同樣的想在祖國需要的時候回來報效祖國,同樣受到了美國方面的阻撓,這些相似點都讓人稱他是又一個「錢學森」。

美國的百般阻撓和印度的苦苦哀求

很多人都不認識這位科學家,也不理解為什麼美國要攔住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科學家回國。

實際上,潘錦功從小成績就十分優異,畢業之後又去美國留學深造,在赴美留學期間研究出了一種新型發電材料,表現出了驚人的科研天賦。這種新型材料是一種可以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玻璃,這種玻璃的研發可以大大減輕現在的環境壓力,可以做到無汙染的高效發電。潘錦功的這個發現受到了美國專家的一致認可,他們認為這種材料在未來市場上將十分受歡迎。

在美國人看來,當時還是學生的潘錦功就能研究出如此實用的成果,未來的發展更加不容小覷。因此潘錦功的研究剛剛公布,被美國方面重點關注,甚至將他列為了國家重點保護對象,就是希望他和他發明的這種「黑科技」以及他身上的知識和能力將來可以造福美國公民,美國早已將他的「發電玻璃」定為未來發展的新科技能源,並且視為己有。因此潘錦功的歸國遭到了美國方面的百般阻攔。

印度方面也苦苦哀求我們把這項技術公之於眾,他們認為這項技術有益於全世界的環境保護,應該公布出來。這項有利於世界人民的技術當然應該公布,但是並不是現在,而是將來我國徹底掌握這項技術之後。

那麼這種黑科技究竟能做什麼呢?這種能夠高效發電的環保玻璃材料可以產生極大的經濟效益。毫不誇張地說,有了它可以大大減輕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可能造成的環境汙染,真正做到綠色發展。

未來發展需要「發電玻璃」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更加注重環境的保護,總書記也曾說過我們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環境保護這一話題開始逐漸被提上日程。

由於經濟的發展需要,工廠和企業的工作效率被迫不斷提升。無論是企業工廠的工作需要,還是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用電量都在逐年上升。我國目前發電量最大的發電方式就是煤炭發電,這種方式會帶來一定程度的環境破壞,因此我們迫切需要一種新型發電方式。

近年來我們一直在提倡風力發電和水力發電,但是效果都有些欠佳。而潘錦功正是看到了未來的需要保護環境的這一需求,下定決心要發明一種能夠高效發電的材質,解決我國發展道路上的這一問題。

通過不斷的實驗和反覆試錯,他研發出來了一種「發電玻璃」,又稱為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這種能夠高效發電又十分環保的材質終於被他發現,這種「發電玻璃」單片能夠達到將近兩平方米,重量為三十多公斤,兩到三片這種玻璃一年的發電量就足以滿足普通家庭一家人的用電需求。

「發電玻璃」與高效的核電相比也並不遜色,並且十分的安全環保。核能發電雖然效益極高但也十分危險,一旦處理不好就會引起極大的災難,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比如曾經的俄羅斯車諾比核電站的爆炸、日本福島核電站的核洩漏等等造成的環境汙染需要經歷千百年才能修復,這些事件都為我們敲響了警鐘,讓我們在應用核電的時候小心翼翼。這種新型材質的問世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選擇。

並且這種新型玻璃完全可以媲美曾經的矽材質太陽能發電板,與傳統太陽能發電板相比,「發電玻璃」更加實用、高效。「發電玻璃」即使在光線較弱的情況下也能很好的工作,將光能轉化為電能。應用時只需要將四微米的碲化鎘薄膜加在絕緣的玻璃,就能形成「發電玻璃」,無論是小範圍設計還是大批量應用都十分的方便。

如今,這種「發電玻璃」已被我國廣泛應用在各個行業。除了眾所周知的汽車領域,許多正在建設的重大工程也都應用了這種玻璃,這種新型玻璃不僅顛覆了我們對傳統光能發電的認知,更是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效益。世界未來的發展無疑會更加多元化,我們需要不斷加大對科技和人才的培養,通過科技來解決環境保護和資源限制的大問題。

相關焦點

  • 中國又出了個「錢學森」?美國迫切需要其技術,百般阻撓不讓回國
    其實要說人才,在過去的那段時間才更是讓人覺得佩服,比如錢學森,錢三強等等前輩,那時候的中國實力落後,各方面的待遇也不好,但是錢學森還是擺脫了任何阻礙,憑藉自己的信念回到了祖國。當時美國無論用多麼優厚的待遇都沒有將其留住,甚至還使用了強制的手段,但是也沒有攔住錢學森的愛國之心,就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中國又出了個錢學森,美國迫切需要其技術,所以百般阻撓不讓回國,這個人叫做潘錦功,1996年從新澤西的理工大學畢業,隨後就投入到了發電玻璃的技術研究中,最後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因此這就讓美國對其非常感興趣。
  • 中國把挖山神器運到喜馬拉雅山,為何遭到印度百般 「阻撓」呢?
    但為何卻遭到印度的百般阻撓呢?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下。說到青藏高原,大家都感到十分的神秘,它是我國眾多江河的發源總地。有著秀美的風景,每年有許多遊客被它的美麗所吸引而來,青藏高原的信息也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之中。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其實印度的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源頭也在這裡。在我國它被稱為雅魯藏布江。
  • 又一個「錢學森」?美國費心阻攔不讓他回國,連印度也感興趣
    據了解,一些在外國取得巨大成就的科學家往往會被重要,但就有這麼一個人,美國費心阻攔防止他回國,就連印度也對他感興趣,難道又出來一個「錢學森」嗎?說到錢學森大家都不陌生,他對我國的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我們都知道他以往也是在美國生活和工作,但祖國需要他的時候也是不顧美國的百般阻止,最終也是堅決回到祖國進行發展,最終也是為我國的原子彈、飛彈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現在一旦出現一些人才,世界各國都會爭先的去爭搶,而就有這麼一個人,也被美國百般阻攔,而他就是潘錦功!
  • 又一個「錢學森」?美:不可以讓他回中國!印度:他的技術應共享
    提起錢學森,在我國應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吧,錢學森曾經到美國留學,在美國期間,他所做出的成就令人驚訝,當錢學森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後,錢學森便打算回國為國家建設做貢獻,但是因為錢學森的成就突出,美國擔心他回到中國後威脅到美國自身的發展,所以千方百計阻礙他回國,採取威逼利誘,非法監禁等各種非法手段阻礙他回國的願望
  • 他是錢學森第一個博士研究生,拒絕美國挽留,返回中國,航空救國
    錢學森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是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發展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說錢學森一個人頂5個師,這說法一點也不為過!當初美國百般阻撓,不讓錢學森回中國,可見錢學森有多厲害了!而錢學森帶出的學生,實力也是槓槓的!
  • 他師從錢學森,從美國學成回國,愛惜人才,破格錄取殲20總設計師
    錢學森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是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發展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說錢學森一個人頂5個師,這說法一點也不為過!當初美國百般阻撓,不讓錢學森回中國,可見錢學森有多厲害了!
  • 中國又出一個「錢學森」?美國百般阻礙,印度想要技術共享
    強大的科技力量需要有強大的科技人才支撐,所以科技人才對於國家現代化進程有著重要的意義。而有一個為我國科技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甚至被稱為下一個「錢學森」,可見他對國家的重要性,他叫——潘錦功。潘錦功在美國留學期間研究出一種新型發電材料,這個新型材料是一種利用太陽能發電的玻璃,又叫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這種發電方式可以有效減緩環境問題,做到綠色無汙染髮電。
  • 少年捉蛤蚧得罪鬼魂,百般哀求不得諒解,老乞丐讓他對墳頭撒尿!
    從前冷水屯有個叫江明的少年,母親得了氣管炎,一到晚上就咳個不停。請了郎中上門,郎中開了一方,蛤蚧一隻加川貝煮水喝,可愈。為了給母親治病,江明一早出了門,進山捉蛤蚧。來到一處山崗,江明發現一塊石頭上趴著只蛤蚧。江明躡手躡腳上前,正想用網兜撲住蛤蚧,沒想到這隻蛤蚧賊滑得很,一擰身子跑掉了,鑽進一個土洞裡。
  • 我國又出一個「錢學森」?美國阻攔其回國,連印度也對他感興趣
    於是乎,大家紛紛回國,不管前方有什麼艱難險阻,愛國人士們都要回家,錢學森也是一樣的,或許這就是中國人血液裡流淌的家國情懷的力量吧。而遠在美國的錢學森已經有很大的名氣了,而且他在美國的收入非常可觀但當祖國母親需要人才時,他還是決定放棄美國的優越條件返回中國,可美國當局卻不給他回來,畢竟這麼個人才,如果貿然放回去,不僅會給自己國家帶來損失,還有可能威脅到他第一大國的地位。錢學森不顧他們的阻攔,最終堅決回到祖國進行發展,為我國的原子彈、飛彈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我國又出一個「錢學森」?美國阻攔其回國,連印度也對他感興趣,他就是潘錦功。
  • 潘錦功:另一個「錢學森」?美國多次阻攔其回國,就連印度也眼紅
    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錢學森老先生,他毫不猶豫地拒絕美國給他開出的優厚條件,義無反顧回到中國,可以說他是《禮記·儒行》:「苟利國家,不求富貴。」這一句詩的最好的踐行者。 02 在錢學森的眼中名利皆是身外之物,威逼利誘都無法阻擋他那顆想要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的中國心。
  • 錢學森回國後,就再也沒去過美國,美方多次邀請都被拒絕
    提起錢學森,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中國飛彈之父」,一位偉大的著名科學家。除此之外,還是中國載人航天的奠基人,可以說,為中國科學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正是因為錢學森的優秀,讓當年美國也不願讓他回國,而錢學森的回國之路也非常坎坷。
  • 中國又出一個「錢學森」?美國阻攔其回國,印度想要他的技術
    但是總有一些愛國人士願意拋棄國外的優越生活,一心建設祖國,例如當年的錢學森先生,他在美國獲得了極為豐厚的報酬和穩定的工作後,毅然決然放棄在美國的優越生活,選擇回國支持我國剛剛起步的飛彈和航空航天事業。當年美國為了阻止錢學森先生回國使盡渾身解數,畢竟人才的流失意味著科技的流失,美國不可能放任像錢學森這樣偉大的科學家離開美國為中國報效。所幸的是克服種種阻礙,錢學森先生還是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並為祖國的事業奮鬥終生。
  • 錢學森侄子入美籍,獲諾獎後激動地說:我不是中國人,是美國人
    除去這些,這一年還有一件大事,就是當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被錢學森的孫子錢永健摘得,但是讓人震驚的是他的獲獎感言中有這樣一句:我不是中國人,是美國人。沒有他,就沒有後來的「兩彈一星」。而錢永健,正是前學生的侄子。 在60多年前的冬天,錢學森教授和家人被百般阻撓回國,但是他們突破萬難,回到祖國的懷抱,以他資深的知識儲備,主持開展當時中國的火箭和航天事業,錢教授曾說一句話,讓人們振奮不已,當時中國工業基礎薄弱,於是很多人問錢教授,能不能造出飛彈,錢學森教授便說道:「為什麼不能,他們能搞我們就不能搞嗎!」
  • 錢學森在國內待遇有多高?特殊待遇十大元帥都不曾享受
    在其畢業之後就迅速的成為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可以說前途不可限量。不過在聽到了新中國成立之後,他還是決定拋下這一切回國。對於這樣一位愛國又有才的科學家,我國自然十分重視,那麼錢學森回國後待遇有多高?有一項特殊待遇十大元帥都不曾享受過。
  • 你知道錢學森歸國後享受的待遇如何嗎?真相難以想像
    這其中就有我們的兩彈元勳——錢學森先生。 經歷了美國方面的百般阻撓之後,錢學森終於回到了祖國。一回國,他就將自己的畢生所學傾注在了中國國防事業上面。使中國在上個世紀60~70年代相繼成功研製出了原子彈、氫彈、第一顆人造衛星,使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力量。但是 你知道嗎,當時錢學森回國後的待遇到底怎麼樣嗎?
  • 我國又出一個「錢學森」?美國不讓其回國,印度想要他的技術
    沒有藺相如的不卑不亢哪裡又有後面的完璧歸趙;沒有都江堰的大禹治水,何來兩岸人民的長治久安;沒有革命先烈的英勇不屈,何來如今的平安歲月;沒有錢學森這一代鞠躬盡瘁的科學家,何來祖國如今的繁榮富強。當時最為傑出的代表之一就是「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而如今又出現了一個「錢學森」了,他也和錢學森一樣,遠渡重洋,不顧萬難險阻回到祖國。他的名字叫做潘錦功。
  • 錢學森在美國有多麼富裕?看到他的薪水以後,讓人由衷敬佩
    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東風-17所採用的錢學森彈道,這種彈道讓美國的攔截系統直接成為了擺設,由此可見錢學森老先生為我國作出了何其巨大的貢獻。,他不能夠在戰場上奮勇殺敵,因此只能一心投到學術中去,並且留在了美國教書。
  • 既然錢學森能抵五個師,美國為啥還讓他回國?中國的籌碼太大了
    我們也有了解過,當初錢學森要回國時是受到美國的極大阻撓,直到五年後在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幫助下才回到了祖國,那美國人是因為什麼原因才肯放錢學森回國呢?錢學森作為世界著名科學家,在武器領域很有地位,並且手上更是有許多武器的研究成果。而錢學森在聽到新中國成立後,立馬就想趕回國家,但是卻遭到美國人的阻撓。美國人知道,錢學森很聰明,就想讓他在美國效力。但是錢學森作為有骨氣的中國人,自然不會同意。所以美國就用了很多招數,像是承諾錢學森一年可以拿到超過十萬美元的年薪,甚至可以翻倍,並且還有更好的研究室可以供他使用。
  • 又出現了一個「錢學森」?美費心阻攔,印發出邀請,他有何特別?
    中國現在能在世界之林有一方舉足輕重的地位,離不開當時科技人才做出的貢獻,就像「兩彈一星」的錢學森就說過,「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有很多科學家都願意放棄美國的高待遇,不顧阻攔回國搞建設,就像中國的另一個「錢學森」——潘錦功。
  • 錢學森放棄美國高薪,回國時月薪335.8元,他當時的待遇有多高?
    賢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有這麼一位中國學者,他在美國擁有最高級別的安全通行證,出入五角大樓8年之久;他年僅35歲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授榮譽;在他誕辰時,特斯拉公司創始人通過旗下的火箭公司SpaceX發出推特,祝這位NASA JPL的創始人生日快樂……想必一提到「美國」、「飛彈」、「火箭」,不少人便可以猜到這個被視作中國科學家的楷模的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