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還是科學,瞬間移動技術是否有望被實現?

2020-12-04 天文在線

如果你對旅行中沿途的風景不感興趣的話,那麼瞬間移動絕對就是你的不二之選。想像一下,只要走入一個專用的傳送器,穿越數萬裡的距離不過是彈指之間而已。瞬間轉移時常出現在《星際迷航》等一系列科幻電影中,且《哈利波特》也向我們展示了一種瞬移的技巧。但遺憾的是,在現實世界中,人體的瞬移可能永遠都無法實現。其背後的緣由來自於數個物理學的基本法則。

圖1:《星際迷航》中的太空人們在集體瞬間移動。Youtube

當我們想把某個物體送上太空,最難克服的也就是這個物體質量了,加上人類又需要額外的物資來維持生命:空氣、水、食物以及其他維持生命所必要的設備。如果我們可以將一個太空人直接瞬移到國際空間站,那麼我們就不再需要發射火箭了,所以到底是是什麼阻止著我們開發這種瞬間且無痛的瞬間移動技術呢?

第一,讓我們趁早先忘了「瞬間」這個詞吧,相對論早已告訴我們,世界上一切物質都不能以超越光速的速度移動。所以,當你瞬移的時候,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傳輸的。雖然說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在光速下不過只是一秒鐘,但在宇宙中更大的尺度下,光速就顯得不是那麼快速了。然而如果我們只是從地球上的一點到另一點的話,『瞬間』這個概念還是可以站得住腳的。即使在《星際迷航》中,太空人們也只是在地球和繞地軌道之間或是宇宙飛船之間瞬間移動。

圖2:光從地球到宇宙中各個地點所需的時間。Zosmun

真正麻煩的問題牽扯到你想要瞬移什麼以及用什麼技術實現瞬移。在科幻小說和電影中,一臺空間瞬移機器可以將乘客傳輸穿過固體障礙。可是在現實世界中,我們不能將物質粒子穿透過絕大部分的材料,因為它們將會與材料內的原子發生很強的交互反應。這就是想要在我們的世界實現瞬移最核心的問題:構成我們身體的物質遵循著一系列物理法則,且正是這些物理法則阻止著我們穿越空間以及穿透空間中的重重障礙。

另一個問題則關乎能量,假設你想從空間中的一點移動到另一點(兩點之間並無障礙物),我們總是要消耗能量的,不論是燃燒化學能量(使用我們的肌肉走路)還是其他的方式。瞬移的一個特點就是其只在移動的最後消耗能量,而不在其過程中,但是如之前所說,只要涉及到移動,總歸是有能量消耗的。

相關焦點

  • 飛行汽車、瞬間移動、人造人,這些曾經的科學幻想,能實現嗎?
    有些在二三十年前就有人幻想過的設計、產品如今已經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應用,例如智慧型手機、行動支付、虛擬實境等等。除此之外,下面還要介紹三種十幾年前甚至是幾十年前就被提出來的科幻夢想,它們至今實現了嗎?首先要介紹的第一種科學幻想是會飛的汽車。筆者記得很清楚,上小學的時候讀一些兒童科幻讀物,偶爾能夠看到這種車的概念模型。
  • 科幻電影中的「瞬間移動」,人類能實現嗎?
    在很多科幻電影中,我們能看到將人瞬間傳送到另一個地方的場景。一去十萬八千裡,費時幾乎為零,聽起來就很酷啊。那麼,在現實生活中,這個場景能實現嗎?「瞬間傳送」有沒有什麼可靠的技術支持呢?
  • 講真,科幻電影中的「瞬間移動」,人類能實現嗎?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在很多科幻電影中,我們能看到將人瞬間傳送到另一個地方的場景。一去十萬八千裡,費時幾乎為零,聽起來就很酷啊。那麼,在現實生活中,這個場景能實現嗎?「瞬間傳送」有沒有什麼可靠的技術支持呢?
  • 量子糾纏是否可以實現讓人瞬間移動?若是真的,多久能實現?
    星際迷航裡面有種設備叫分子傳輸機,光腦記錄下人體所有分子所在位置與狀態然後分解在異地從新組合,從而實現人瞬間移動。現實中,科學已經證實一種可以讓人瞬間移動的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量子糾纏可以造成瞬間轉移。
  • 科學家認為:通過量子糾纏,人類可以實現瞬間移動!
    瞬間移動常出現在科幻作品中,能夠瞬間隱形轉移到某個位置。一直以來,人們都希望能夠使用科學技術,實現人類的瞬間移動,擁有這種不可思議的超能力。近日,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新的設想,或許利用量子傳送機可以實現瞬間移動。
  • 一派胡言:瞬間移動有可能實現嗎?
    我們在定義這一概念的時候需要兩套衡量標尺,其一關於時間(瞬間),其二關於空間(移動)。本文暫且不討論瞬間移動與光速旅行所重疊的那一部分,只討論在正常時間邏輯下的空間閃現。我們可以在很多玄幻/科幻題材的小說/電影裡看到關於瞬間移動的情節。如果瞬間移動技術能夠在未來實現並廣泛應用的話,搖號限號?堵車搶票?不存在的。
  • 「瞬間移動」或將實現,但是你敢用嗎?
    換句話說,就是「瞬間移動」。電影《星際迷航》中總有傳送或者瞬間移動的情節,可以把遠處的人直接傳送到飛船上來,也可以從飛船裡傳送出去。這似乎只是科幻故事,但量子糾纏理論告訴我們,這一切都是可以實現的。值得注意的是這類實驗已經開始了,地點就在非洲的加那利群島,因為這裡有兩座天文臺。科學家們已經試著運用量子糾纏技術來瞬間移動個別微小粒子,在這裡用的是光子,也就是光的粒子。
  • 瞬間移動很可能實現,你的穿梭可以用量子來轉變!
    我們在科幻電影裡面經常看到瞬間移動的效果,這絕對是一個很高明的手段,你可以瞬間轉換得到一個你想去的地方,而且幾乎不會浪費任何的事情,所謂瞬就是佛教裡面的一個詞,意思是快到不能形容!由此可以瞬間移動真的是一個不可實現的夢幻,其實美女小倩也想瞬間移動哦。
  • 人類能夠實現「瞬間移動」嗎?量子力學告訴你將來或許可以!
    在科幻電影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個人瞬間移動到另一個地方,如果人類有了這個技能,上下班再也不用擔心會堵車了,北京的擁堵狀況就會完全不存在,再也不會有任何的交通工具,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旅遊,在交通上面花費的時間為「0」,這一幕不完全是科幻,如今在量子力學旅行的領域中我們已經有了重大的突破,光纖網絡數據的信息傳遞速度變得更快
  • 如果人類能進入四維空間,就能實現瞬間移動嗎?物理學給出答案
    但是,如果宇宙運行的規則與我們今天所理解的不同,許多今天看來被禁止的事情可能終究還是有可能的。在《星際迷航:發現號》中,有一種新技術比曲速引擎還快:孢子引擎。孢子驅動器可以瞬間從空間中的一個位置「跳躍」到另一個距離很遠、沒有連接的位置。這個想法被斥為一個巨大的科學錯誤,但在適當的環境下,它可能會從科幻小說領域走向現實科學。星際迷航飛船上的曲速驅動系統使星際旅行成為可能。
  • "瞬間移動"並非妄想,量子隔空傳遞技術靠譜嗎?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無論是在科幻小說中,還是在神學領域裡,有關「瞬間移動」的概念已經流傳了上千年了。雖然《星際迷航》系列電影的大火,也順帶著將「瞬間移動」的概念帶入到了主流觀眾的視線下,讓它變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它其實早就已經在莎士比亞的《暴風雨》裡,在《一千零一夜》中的阿拉丁故事中,甚至在猶太教《塔木德經》(Jewish Talmud)裡就已經出現過了。
  • 「瞬間移動」真的可以實現嗎?這個理論告訴你答案
    在科幻電影中,我們經常能見到瞬間移動的場景,將人從一個地方瞬間轉移到另一個地方。按照現在物理的發展,這種人類一直渴求的功能不再是個傳說,在理論上是可以實現的,但「瞬間移動」的過程卻要經歷死亡。瞬間移動我們要先了解下量子糾纏的原理。
  • 瞬間移動和量子隱形傳態
    科幻作品中經常出現瞬間移動,很炫酷。目前,量子隱形傳送,是我們能接觸到的唯一一種真實的瞬間移動。
  • 新技術實現多角度看三維圖像 逼真全息影像有望「走入」行動裝置
    在《復仇者聯盟》等科幻電影中,我們經常看到有三維立體的虛幻人物或物品的出現,每當我們觀看到這一影像時,都會感嘆未來科技的先進和神奇魅力。電影中所展示出的這種神奇影像被稱為全息影像。其實,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出現了這種技術。
  • 量子力學——瞬間移動與最強大腦
    可能會有小夥伴們看到這個標題,會認為小編是標題黨,其實不是的,在量子力學領域,這兩種科幻的技能確實存在,並且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實現。瞬間移動瞬間移動,是很多人小時候夢寐以求的特異功能。那麼現實生活中,到底有沒有可能通過一些手段來實現這種瞬間移動呢?還真有這麼一種方法實現了跨越空間的傳送,只不過傳送的是微觀粒子。
  • 量子隱形傳態新技術:讓物體「瞬間移動」成為可能?
    全球首次推出 VELDT智能手錶:數字與模擬技術的融合 日本國立信息學研究所(東京)與俄羅斯科學院6月30日宣布「成功開發出了新的宏觀物體瞬移方法」。 科幻片中的隱形傳態是指瞬間將人和物體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的「瞬間移動」。看到這則消息,恐怕每個人都會好奇:像「任意門」一樣的瞬間移動真的能夠實現嗎?
  • 像《奇異博士》電影裡的「瞬間移動」技能在科學界真的能實現嗎
    在《奇異博士》這部電影裡,男主角奇異博士有一項神齊的魔法技能,通過創造量子隧道,可以將自己或者他人傳送到另一個空間,在漫威的電影裡時空穿梭技能大量出現,讓科幻迷們深深的愛上了這項技能。科學如何正確的解釋其中的奧秘呢,讓我們走進今天的科普閱讀時間。與其說瞬間移動是一種旅行,不如說它更像是兩點之間的通訊,不同之處在於這種通信方式發送的消息是你的整個身體。在幾秒之內抵達度假地的夢想還需慢慢追尋,但也並非不可能實現。
  • 中科大潘建偉項目組實現量子瞬間傳輸技術重大突破
    相信「瞬間移動」會是不少人兒時的夢想。這種超能力在物理學上並非不可能。如果我們能夠對構成物體的每一個粒子進行測量,然後在目的地用同樣的粒子完全複製其狀態,就可以得到一模一樣的物體。如今,中國科學家在這項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 「瞬間移動」真的能實現?來探神奇的量子世界
    電影中,主人公走入一扇「任意門」,瞬間就穿越來到另一個空間……在量子世界裡,這或許不是幻想。就在今天凌晨,我國發射了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記者採訪了量子衛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院士、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呂力、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劉雄軍,帶你一起走進神奇的量子世界。
  • 清華大學博士參與實驗 計劃實現「瞬間移動」
    北京時間1月15日消息,《星球大戰》中的瞬間移動技術也許並不像看起來那樣遙不可及幾名物理學家近日提出了一個計劃,利用「量子疊加」技術,實現生物記憶的瞬間轉移。  該技術認為,粒子可以以不同狀態同時存在於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地方,即所謂的「疊加」,直到被觀察到為止。  這一怪異的實驗由普渡大學的李統藏教授(Tongcang Li)及清華大學的尹璋琦博士(Zhang-qi Yin)共同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