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智慧型手機通過觸控螢幕來操控,顯示屏是我們每天觀看的最多部件。現在的手機市場,屏幕主要分為兩個大類:LCD、OLED。
iPhone 3G-iPhone 3GS-iPhone 4-iPhone 4s-iPhone 5-iPhone 5s-iPhone 6/6Plus-iPhone 6s/6s Plus-iPhone 7/7 Plus-iPhone 8/8 Plus-iPhone Xr-iPhone 11(包括iPhone 5c、iPhone 5se) ,全部使用的都是LCD屏幕。直到2017年,蘋果才考慮選用了來自三星的Super Amoled面板。
蘋果對於零部件的選用非常謹慎,只有到達了非常成熟的水準才會採用。Amoled在手機上的使用,可能要追溯到2008年的Nokia N85了,不知道還有沒有鋒友記得這臺雙向滑蓋的遊戲手機。
由於OLED面板不需要背光層,非常輕薄,有效節省有限的手機空間。這塊屏幕是由無數個「小燈泡」組合而成,可以單獨亮起來,所以黑色完全不發光,黑的非常純粹還省電。同時,OLED屏幕的色彩更豔麗,對於HDR視頻的支持也更好。下圖就是模擬OLED屏幕和LCD屏幕顯示純黑色圖片的效果圖。
AMOLED集齊輕薄、省電、豔麗、響應度高的這麼多優點的同時,具有「使用壽命短」的致命缺點。屏幕是由「藍綠紅」三原色組合而成,通過色彩亮度的變化,組合顯示出不同的顏色。但是發光的「小燈泡」是由不同的有機物製成,不同顏色壽命不一,其中「藍色」壽命最短,總是「英年早逝」。藍色夭折以後,屏幕就會發黃、偏色,也就出現了傳說中的「燒屏」現象。
iPhone11使用的LCD屏幕,放大來看就是上圖這樣的「藍綠紅」像素點組成的。三個像素點大小統一,同樣的解析度顯示更加細膩。
iPhone X/Xs/11 Pro系列採用的三星Super Amoled屏幕,放大就是上圖這樣的色塊。通過修改「顏色大小」,讓藍色更大,從而獲得更長的發光時間。上圖也是「鑽石排列」的示意圖,是目前Amoled在顯示效果和使用壽命之間取得平衡的「最優解」。缺點是像素點大小不同,顯示效果也要打折扣,同樣解析度比起LCD總是要低一點。
人們總是會把最好的東西留給自己家,企業也一樣。三星的「鑽石排列」固然好,但是人家研發是給自己用的,專利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國內的屏幕廠家 天馬(TINMA)、京東方(BOE)、維信諾(Visionox)、華星光電(TCL)畢竟是後起之秀,一時半會比不上三星。沒辦法,只能自己研發新技術了嘛。
這時候,京東方(BOE)的「周冬雨排列」因為華為P30 Pro的使用,在手機市場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由於技術較新,「周冬雨排列」的類RGB-Delta帶來了PPI(Pixels per inch)像素密度嚴重折損的問題,同時也帶來了偏色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