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回顧2017年50個令人屏息的科技瞬間

2021-01-21 戰略前沿技術

本文轉載自甲子光年(ID:jazzyear)


即將過去的2017年,一定有這樣的一瞬:整個世界的巨變,肇始於一顆微塵的顫動。「甲子光年」挑選了屬於2017年的50個科技瞬間。十年後再回望時,它們可能正是那個撼動世界的歷史性時刻。

 

每一個關心日常悲喜背後「冥冥力量」的人,都不該錯過以下的畫面:

 

【2017,50個令人屏息的科技瞬間】



請將手機橫置,聲音開大,

與我們共度令人屏息的4分鐘,

回顧一個不一樣的2017。


 

 


1/50   1月30日,人工智慧系統Libratus戰勝4位德州撲克世界頂級選手。
(圖片來自ScienceDaily)

在匹茲堡的Rivers賭場,卡耐基梅隆大學開發的Libratus與4位人類頂級玩家展開了20天的一對一競賽,到比賽結束時,人工智慧領先人類選手約177萬美元的籌碼。由於德撲包含「底牌信息」等隱藏信息,這意味著,繼圍棋的完美信息博弈之後,在以德撲為代表的不完美信息博弈中,人工智慧也戰勝了最厲害的人類。



2/50   3月5日,「人工智慧」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圖片來自中國日報網)

總理強調:「要加快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發和轉化,做大做強產業集群。」第二天,人工智慧板塊領跑大盤,上漲2.96%。

 


3/50   3月13日,英特爾宣布以153億美元收購以色列自動駕駛公司Mobileye。

(圖片來自telecoms.com)

收購新聞當日刷屏全球科技圈。英特爾的賭注是巨大的,其執行長科再奇表示,這次收購是自動駕駛汽車的眼睛與驅動汽車的智能大腦的結合。

 


4/50   3月14日, 矽谷員工上街對抗川普的移民禁令。

(圖片來自美聯社,作者Ben Margot)

「圓周率節」上,矽谷科技公司員工上街抗議川普的移民禁令:「技術上說,我們都是移民。」

 


5/50   3月22日,人工智慧專家吳恩達離職百度。

(圖片來自新浪科技)

當初為邀請吳恩達加入百度,李彥宏親自請吳恩達吃飯,隨後由如今被百度起訴的王勁帶著「軍令狀」飛往美國邀人。在百度的三年,吳恩達促成了百度深度學習平臺、百度大腦開放平臺的建設和增強現實實驗室的成立。也有人評價,吳恩達之於百度,是「吉祥物」大於實幹家。

 


6/50   4月4日,全球資訊網發明人蒂姆·伯納斯·李獲圖靈獎。


(圖片來自Wikipedia)

記住這個男人。他發明了全球資訊網、第一個網絡瀏覽器,以及允許網絡擴展的基本協議和算法。

 


7/50   4月12日,舊金山街頭出現送餐機器人。

(圖片來自「機器人網」)

歐美人力成本高,送餐機器人應運而生。中國則靠「人海戰術」建立了發達的外賣送餐系統。


 

8/50   4月20日,中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發射。
(圖片來自中青在線)

天舟一號由我國自主研製,主要任務是為天宮二號「送貨」。我們距離建成中國載人空間站又進了一步。

 


9/50   4月26日,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局座」張召忠失聲痛哭。


(圖片來自《軍情解碼》截屏)

我國首艘自主設計建造的航空母艦正式下水,「局座」失聲痛哭:「我們受了多少窩囊氣,才有了今天!」


 

10/50   5月3日,世界首臺光量子計算機在中國誕生。


(圖片來自「電子發燒友」)

該原型機的「玻色取樣」速度比國際同行類似的所有實驗加快至少24000倍,運行速度比第一臺電子管計算機(ENIAC)和第一臺電晶體計算機(TRADIC)快10-100倍。

 


11/50   5月5日,國產大飛機C919成功起飛。


(圖片來自玉溪日報)

C919是新一代噴氣式中程幹線客機,2008年11月立項,歷經九年艱辛,終於取得技術突破。它的首飛,意味著我國具有大飛機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大飛機將不再依賴進口。12月17日,第二架C919起飛,開啟C919全面試飛的新徵程。

 


12/50   5月12日,比特幣勒索病毒WannaCry席捲全球。


(圖片來自百度圖片)

感染此病毒後,用戶電腦文件會被加密鎖定,支付一定的比特幣贖金才能解鎖。全球150多個國家受到攻擊,30多萬用戶中招,造成損失達80億美元。這是史上最大規模的電腦勒索病毒,遭殃者深深記住了它的名字「WannaCry(想哭)」。



13/50   5月18日,我國可燃冰試採成功,實現連續穩定產氣。


(圖片來自科技日報)

可燃冰全球儲量足夠人類使用一千年,且汙染小,在未來可替代石油和天然氣。中國計劃在2030年前對可燃冰進行商業開發。 



14/50   5月27日,柯潔0:3敗給AlphaGo,淚灑當場。

(圖片來自中時電子報)

人機大戰落下帷幕,人類最後的防線也沒守住。賽後柯潔嘆息稱:「它太完美,我很痛苦,看不到任何勝利的希望。」

 


15/50   6月5日,IBM宣布突破晶片5nm工藝。



(圖片來自網易科技)

IBM聯合GlobalFoundries以及三星公司為新型的晶片製造了5納米(nm)大小的電晶體。這一技術突破挽救了摩爾定律的頹勢——一個指甲大小的晶片上就能安裝300億個電晶體。

 


16/50   6月9日,中國核燃料研究取得突破,可大幅提高鈾的利用率。

(圖片來自第一黃金網)

科學家提出「加速器驅動先進核能系統」,可將鈾的利用率由「不到1%」提高到「超過95%」,有望使核裂變成為可持續近萬年、安全、清潔的戰略能源。

 


17/50   6月15日,中國成功發射首顆X射線空間天文衛星「慧眼」。

(圖片來自東方軍事)

慧眼觀測到的數據可用來研究黑洞、中子星等。我國的空間高能天體物理由此從地面觀測進入天地聯合觀測。

 


18/50   6月26日,中國高鐵「復興號」首發。

(圖片來自搜狐科技)

「復興號」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6月26日,在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橋站雙向首發,持續運行速度達到350公裡每小時。

 


19/50   6月27日,Google被罰24.2億歐元。


(圖片來自hibor網)

Google因偏向性地支持自家購物服務被控壟斷,歐盟反壟斷機構開出24.2億歐元的罰款,刷新英特爾近十年前被罰10.6億歐元的紀錄。

 


20/50   7月2日,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發射任務失利。

(圖片來自參考消息)

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的失利,也將延遲原定於11月的嫦娥五號發射,中國航天屆深刻反思:航天人才年齡偏小、薪資福利落後;此前長徵五號遙一火箭出現問題時未能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總結。



21/50   7月5日,李彥宏乘無人駕駛汽車上五環。

(圖片來自搜狐汽車)

2017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連線會場,直播五環上無人駕駛的情景,大會同時發布開源無人駕駛平臺「阿波羅」。幾個月後,李彥宏說:「如果無人駕駛的罰單已經來了,無人駕駛的量產還會遠嗎?」


 

22/50   7月6日,賈躍亭辭職當日,討債的供應商蹲守樂視總部。

(圖片來自新浪財經)

賈躍亭上午聲明會對樂視負責到底,下午發布公開信辭去CEO職務。同日,總部門口聚集來討債的供應商。「下周回國賈躍亭」成為「傳說」。



23/50   7月12日,世界首個3D列印柔性心臟誕生,與人類心臟高度相似。

 (圖片來自雷鋒網)

這種人造心臟使用柔軟矽膠材料,由3D列印和失蠟鑄造技術製作而成。雖然仍處於概念性測試階段,不能用於移植,但為相關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未來心臟移植手術可能變得更加廉價。

 


24/50   7月21日,張首晟發現「天使粒子」。

(圖片來自新華社)

 「天使粒子」即馬約拉納費米子。它的神奇之處是其反粒子就是它本身,能夠用於構造穩固的拓撲量子計算機。

 


25/50   8月10日,量子通信實驗階段性成功。

(圖片來自中華網)

《自然》雜誌發表了中國量子科學研究團隊的成果:首次實現從衛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鑰分發和從地面到衛星的量子隱形傳態。9月,墨子衛星又將光子傳送到北京和維也納,並生成量子加密密鑰,使這些城市的團隊能夠安全地進行視頻聊天。

 


26/50   8月17日,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來自雙中子星合併的引力波。

(圖片來自騰訊科技)

人類第一次直接探測到來自雙中子星合併的引力波,並同時「看到」這一壯觀宇宙事件發出的電磁信號。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引力波天文臺和電磁波望遠鏡同時觀測到同一個天體物理事件,標誌著以多種觀測方式為特點的「多信使」天文學進入一個新時代。

 


27/50   8月21日,九寨溝地震後第一條新聞由機器人編寫。


(圖片來自科學網)

九寨溝地震後,全球第一條速報由機器人在8月8日21時37分15秒自動編寫,全文585個字,僅花了25秒。

 


28/50   9月4日,七部委聯合發文,緊急叫停ICO。

(圖片來自PopularCoin)

公告要求,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ICO)立即停止,對數字貨幣的監管來勢洶洶,讓許多「信仰者」措手不及。

 


29/50   9月9日,「未來科學大獎」授予許晨陽、潘建偉、施一公,分別獲得100萬美元獎勵。



(圖片來自新華網)

這是內地獎金最高的科學獎項,使用方式不受限制。

 


30/50   9月13日,蘋果十周年發布會,iPhoneX 亮相。

(圖片來自cnBeta.com)

10年,當初開拓性的iPhone現在成了懷舊的對象,紀念的載體。iPhoneX依然讓人驚豔:取消Home鍵、Face ID、全面屏(雖然有個劉海)、A11處理器、無線充電、AR技術。但10年前的震驚感再難複製。

  


31/50   9月15日,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謝幕。


(圖片來自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視頻截圖)

卡西尼探測器上演了一場令人唏噓的「自殺」:在發出最後一行訊號後,它經過土星環,衝向土星大氣層,四分五裂,煙花般散落。出發時就知道沒有返航,它結束了20年的使命,10億公裡的旅程。


 

32/50   9月16日,「天眼」首席科學家南仁東去世。

(圖片來自艾問)

從1994年開始,他就負責被稱為「天眼」的FAST射電望遠鏡的選址、立項、可行性研究等工作。2016年,FAST終於落成啟用。



(圖片來自網易新聞)

在南仁東去世1個月後, 天眼新發現了多顆脈衝星,這是我國天文望遠鏡首次發現脈衝星。「FAST是南仁東的紀念碑。」


 

33/50   9月28日,「海水稻」最高畝產達到620.5公斤。


(圖片來自南華早報)

當天,袁隆平主持的海水稻項目在青島測產,最高畝產達到620.5公斤,大大超出預期。

 


34/50   10月3日,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Rainer Weiss、Kip Thorne、Barry Barish,表彰他們在觀測引力波上的貢獻。

 (圖片來自LIGO官網)

在這些科學家的主張下,宏偉的LIGO檢測器從1990年開始建設,1999年建成,之後又花了近20年時間耐心地「圍獵引力波」,期間一度毫無進展,項目停運。終於,在2015年,人類第一次觀測到了「時空的漣漪」,驗證了愛因斯坦相對論的預測。


 

35/50   10月11日,阿里巴巴宣布成立「達摩院」,將投入1000億人民幣進行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研究。

(圖片來自搜狐)

從年初推出NASA計劃到承諾未來3年投資1000億,阿里的科技戰略如何走,拭目以待。



36/50   10月19日, AlphaGo Zero 問世,數小時內,達到圍棋、西洋棋、日本將棋的世界頂尖水平。

(圖片來自Deep Mind 官網)

AlphaGo Zero是一個從零開始訓練的神經網絡,通過自我對弈、強化學習快速習得棋技。8小時、4小時、2小時——它一路打敗了戰勝過李世乭的AlphaGo v18,和國際頂尖象棋及將棋程序。「三千年的圍棋,AlphaGo Zero三天走過。」

 


37/50   10月25日,機器人索菲亞成為沙特公民。

(圖片來自新浪視頻新聞截圖)

在此前一次「接受採訪」時,人類問她「你想毀滅人類嗎?」她邪魅一笑:「好吧,我會毀滅人類的。」

 


38/50   11月6日,科大訊飛和清華合作研發的機器人高分通過「醫考」。

(圖片來自搜狐)

 「智醫助理」經過6個月學習通過醫考,比分數線高出96分,在安徽2萬名考生中名列前100。


 

39/50,11月10日,人類首次實現對DNA複製速度的控制。

(圖片來自InvestingNote)

《科學》雜誌發表「Redox-sensitive alteration of replisome architecture safeguardsgenome integrity」一文,宣布人類首次實現對DNA複製速度的控制,可用於殺死癌細胞。



40/50   11月14日,首例人體基因編輯療法正式啟動。

(圖片來自美聯社視頻新聞截圖)

44歲的布萊恩·馬德成為第一個接受基因編輯治療法的人類。他患有罕見病亨特症候群,做過26次手術,身體脆弱不堪。許多醫療技術最初是用於治療不足,之後就漸漸被用來提昇平庸。在開啟基因編輯這個工具時,我們也該考慮:哪些領域不得染指,抑或我們需要一套全新的倫理標準。

 


41/50   11月17日,特斯拉發布電動卡車SEMI和跑車Roadster。

(圖片來自特斯拉發布會視頻截圖)

Semi卡車酷炫的不僅是外表,還有低功耗、配備了最新Auto Pilot系統,可完成緊急情況下的自動剎車和急停。最驚喜的是發布會結尾的One more thing,特斯拉的首款跑車Roadster亮相,百公裡加速1.9秒,它將成為世界上最快的量產車。



42/50   11月30日,「悟空」衛星在探測暗物質上取得重大突破。



(圖片來自新浪看點)

 「悟空」獲得了目前世界上最精確的高能電子宇宙線能譜,表明宇宙空間存在著「質量為1.4萬億電子伏左右的新物理粒子」,這可能就是科學家苦苦尋找的暗物質。

 


43/50   12月的雄安新城,一環衛工人與搭載百度阿波羅無人駕駛系統的掃路車對視。

(圖片來自環球時報)

同樣的藍色行頭,人類看到和自己工種相似的機器,新奇?有趣?無奈?恐懼?

 


44/50   12月3日,惲之瑋、張偉獲得科學突破——數學新視野獎。

(圖片來自搜狐)

兩人證明了函數域中的高階Gan-Gross-Prasad猜想,這個證明和「千禧年問題」中的3個——霍奇猜想、黎曼假設、BSD猜想都有關。年初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的許晨陽是高他們一級的數院師兄。這批青年數學家被稱為北大數學「黃金一代」。

 


45/50   12月11日,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推出比特幣期貨,一周後比特幣價格首次突破兩萬美元。

(圖片來自金投網)

上線3小時,期貨交易量達到1000單,當天就熔斷了3次,交易所網站幾度癱瘓。主流金融機構對比特幣的態度轉變,讓比特幣繼續走高,在一周後突破2萬美元大關。

 


46/50   12月13日, Google 在中國開設人工智慧中心。

(圖片來自Google中文社區)

谷歌雲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首席科學家李飛飛介紹,Google AI中心將重點關注基礎AI研究,提供AI和機器學習的教育支持。「AI沒有國界,AI的福祉亦無邊界。」


 

47/50   12月14日,Google AI幫助NASA發現第二個「太陽系」。

(圖片來自新浪看點)

科學家把神經網絡應用於克卜勒望遠鏡收集的數據中,首次發現了克卜勒-90系統的第八顆行星。這一發現使克卜勒-90系統的已知行星數量與太陽系不相上下。

 


48/50   12月18日,北京出臺中國首個自動駕駛法規。

(圖片來自華爾街日報)

首都出臺法規、開放路測使國內自動駕駛行業為之一振。一些在矽谷成立的中國自動駕駛團隊明年將會回國,明朗的政策讓創新者更有信心。

  


49/50,12月21日,Magic Leap發布其首款產品頭戴顯示器Magic Leap One。

(圖片來自Reddit)

融資19 億美元、估值60億美元的Magic Leap 正式發布了第一款消費版AR頭顯Magic Leap One。它獨有的光場技術有望突破AR硬體的顯示瓶頸。「AR升溫」,一部分沒有放棄的從業者,終於等來了第二春。



50/50  12月22日,Space X旗 falcon9 火箭發射,照亮南加州夜空。



 (圖片來自好友視頻截圖)

許多路人記錄下了火箭軌跡划過夜空的時刻。「瘋狂」「震驚」「這到底是什麼?」,驚嘆和興奮席捲社交網絡。


 

 

2017,

是開拓的、遺憾的、熱血的

是沉思的、瘋狂的、失落的。

是泥沙俱下的,是多元混沌的,

是數度令人落淚的。

雖然所有瞬間,終將消失於浩渺的宇宙中,

但好奇的人類,從不會放棄發問和探索。 

「甲子光年」祝所有心有明天的朋友們:

新年快樂!


2018未竟之路,我們新篇待續。

一網打盡系列文章,請回復以下關鍵詞查看:

創新發展:習近平 | 創新中國 | 創新創業 | 科技體制改革 | 科技創新政策 | 協同創新 | 成果轉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礎研究 | 產學研 | 供給側

熱點專題:軍民融合 | 民參軍 | 工業4.0 | 商業航天 | 智庫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基金 | 裝備採辦 | 博士 | 摩爾定律 | 諾貝爾獎 | 國家實驗室 | 國防工業 | 十三五 | 創新教育 | 軍工百強 | 試驗鑑定 | 影響因子 | 雙一流 | 淨評估

預見未來:預見2016 | 預見2020 | 預見2025 | 預見2030 | 預見2035 | 預見2045 | 預見2050 |

前沿科技:顛覆性技術 | 生物 | 仿生 | 腦科學 | 精準醫學 | 基因 |  基因編輯 | 虛擬實境 | 增強現實 | 納米 | 人工智慧 |  機器人 | 3D列印 | 4D列印 | 太赫茲 | 雲計算 | 物聯網 | 網際網路+ | 大數據 | 石墨烯 | 能源 | 電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級計算機 | 衛星 | 北鬥 | 智能製造 | 不依賴GPS導航 | 通信 | MIT技術評論 | 航空發動機 | 可穿戴 | 氮化鎵 | 隱身 | 半導體 | 腦機接口

先進武器:中國武器 | 無人機 | 轟炸機 | 預警機 | 運輸機 | 戰鬥機 | 六代機 |  網絡武器 | 雷射武器 | 電磁炮 | 高超聲速武器 | 反無人機 | 防空反導 | 潛航器 |

未來戰爭:未來戰爭 | 抵消戰略 | 水下戰 | 網絡空間戰 | 分布式殺傷 | 無人機蜂群 | 太空站 |反衛星

領先國家:俄羅斯 | 英國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機構:戰略能力辦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矽谷 | 谷歌 | 華為 | 俄先期研究基金會 | 軍工百強

前沿人物:錢學森 | 馬斯克 | 凱文凱利 | 任正非 | 馬雲 | 歐巴馬 | 川普

專家專:黃志澄 | 許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賀飛 | 李萍 | 劉鋒 | 王煜全 | 易本勝 | 李德毅 | 遊光榮 | 劉亞威 | 趙文銀 | 廖孟豪 | 譚鐵牛 | 於川信 | 鄔賀銓 |

全文收錄:2016文章全收錄 | 2015文章全收錄 | 2014文章全收錄 

其他主題系列陸續整理中,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視頻回顧:2017年50個令人屏息的科技瞬間
    本文展示了2017年50個令人屏息的科技瞬間:「人工智慧」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中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發射,世界首臺光量子計算機在中國誕生,比特幣勒索病毒WannaCry席捲全球……作者:甲子智庫來源:甲子光年(ID:jazzyear),全球創新論壇(ID:bdqqcxlt)獲轉載授權在剛剛過去的
  • 推薦閱讀 | 過去的2017年,50個令人屏息的科技瞬間中哪一個讓你顫動?
    每天生活中,昨天和今天似乎沒差多少,但是看到這樣一篇回顧一年的各種科技突破
  • 40個瞬間回顧2017年國際大事
    直到12月,雙方終於宣布完成第一階段談判,並將於2018年開啟第二階段的過渡期和貿易談判。2017年1月20日,美國華盛頓,在歡呼和抗議聲中,唐納·川普在國會山宣誓就任美國第45任總統。上任後不到24小時,川普籤署首個行政令叫停歐巴馬醫改。但「廢除並取代」歐巴馬醫改的新共和黨醫保法案卻沒能獲得足夠的議員支持,至今未進入投票環節。
  • 回顧2017年,全年科技大事件,細數那些科技大事
    回顧2017年,人工智慧和智能家居行業大爆發,由谷歌推出的「阿法狗」、百度無人駕駛、大疆無人機等等一些科技創新,下面小編帶大家回顧一下2017科技那些事。李世石和alphaGo執棋人擊敗李世石之後,谷歌宣布將於2017年5月,中國圍棋天才柯潔與AlphaGo對決。當時輿論一片譁然,柯潔是世界一流棋手,百度百科的介紹如下:2003年柯潔正式開始學棋,2004年首次參加圍棋比賽,2008年入段成為職業棋手,2013年開始擔任中國圍棋甲級聯賽主將。
  • 120秒視頻回顧探月工程嫦娥五號發射、落月、採樣精彩瞬間
    120秒視頻回顧探月工程嫦娥五號發射、落月、採樣精彩瞬間 視頻來源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 紅喇叭2017年大事件回顧
    紅喇叭2017年重大事記2017的紅喇叭是體現成果的關鍵一年是碩果滿滿豐收年站在2018年的路口讓我們一起回顧屬於紅喇叭的2017紅喇叭合作商(廣東)二期培訓實操會議圓滿成功2017年10月19日,為期三天的培訓實操會議,各位紅喇叭家人再一次系統全面認識了紅喇叭,並且針對平臺的模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深入的交流使得大家對紅喇叭的前景充滿了信心,明確了接下來的工作方向。
  • 引力波探測、仿生扇貝:2017世界科技發展回顧
    世界科技發展回顧  科技日報國際部  科技   政策  美國  多項政策引發不滿 人才措施招致批評  2017年,俄繼續支持進口替代項目,目前共制定22個進口替代計劃,確定1423個技術方向,實施1658個投資項目,對俄企在民用工業的重點領域所實施的研發活動提供經費補貼。2017年俄聯邦預算中共安排31億盧布用於實施該類補貼。  目前俄對科技領域的投入較少,2016年俄R&D投入佔GDP比重僅為1.2%,排在全球第35位。
  • 2017世界科技發展回顧
    3月,英國生物銀行還宣布,將對該銀行擁有的50萬名志願參與者樣本進行基因測序,預計將耗資1.5億英鎊,歷時3至5年。  在科研方面,英國生物技術和生物科學研究理事會宣布,政府將持續性投入3.19億英鎊支持生物科學研究,以確保國際競爭力,應對人口增長、化石能源替代和老齡化等全球挑戰。
  • 50個瞬間,深切緬懷李吉均院士
    讓我們用這50個瞬間深切緬懷李吉均院士1李吉均先生在香港科技大學訪問(左起為李吉均、劉東生、吳新智、蘇紀蘭)24422017年6月,中國地理學會西北代表處紀念「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活動暨綠色「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在蘭州大學舉行,李吉均先生發言。
  • 美得令人屏息!盆栽地中海藍鐘花
    美得令人屏息!盆栽地中海藍鐘花因形似盛紫色時鐘而得名的地中海藍鐘花,其學名中的peruviana為秘魯的意思,但地中海藍鐘花並不是原產於秘魯,而是植物學家林奈當年命名時,根據運送此物種來的船隻(秘魯Peru)而命名,花色則有白色、淡藍色、深藍紫色的品種。
  • 2017年科技領域的十個燃點與冰點
    2017年科技領域的十個燃點與冰點 2017-01-04 09:59
  • 美國首富將自己冷凍50年,本該在2017年復活,如今怎樣了?
    二、50年的期待  當時美國化學家和未來學家羅伯特?普雷達,以及義大利醫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布魯諾,再加上羅伯特?尼爾森,他們三人合作組成了第1個進行人體冷凍項目的團隊。    然後在那整整50年的時間裡面一直負責,保養詹姆斯的身體,以及進行各項技術突破。
  • 跑步6年3000公裡,定格37個平凡又美好的記憶瞬間
    但跑步還是給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快樂,回首奔跑這六年,37個平凡又美好的記憶瞬間在腦海裡如畫面般一幕幕浮現。1,6年時間裡,我完成了1個全程馬拉松,6個半程馬拉松。2,2014年3月2日,和渝跑團跑友在重大操場奔跑50分鐘10公裡,見到江上哥與巴老師,還記得渝跑團認識的第一個跑友是綠水姐。
  • 不可思議的科技史:《科學美國人》記錄的400個精彩瞬間
    科技發展的三段傳奇時代,四百餘個精彩瞬間,勾勒一幅壯闊的科技發展畫卷。榮獲第九屆吳大猷科普獎!精選自熱銷全球170年的《科學美國人》,收錄二十餘位諾獎得主文章,匯集近百幅珍貴歷史照片,一覽愛迪生、萊特兄弟、居裡夫人、克裡克等發明家科學家的智慧與靈感!
  • 太陽現三年來最強耀斑爆發,50億年後太陽滅亡?人類文明怎麼辦
    ,這是自2017年9月以來最強的太陽活動爆發,其中2020年11月上旬產生的耀斑比整個2020年的耀斑還多。太陽是太陽是一顆黃矮星,而黃矮星的壽命一般為100億年,目前太陽大約已經有45.7億歲了,也就是說,在大約50億年以後,太陽就會到達「終點」,內部的氫元素幾乎會全部消耗盡,再也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太陽了。
  • 太陽現三年來最強耀斑爆發,50億年後太陽滅亡?人類文明怎麼辦
    ,這是自2017年9月以來最強的太陽活動爆發,其中2020年11月上旬產生的耀斑比整個2020年的耀斑還多。太陽是太陽是一顆黃矮星,而黃矮星的壽命一般為100億年,目前太陽大約已經有45.7億歲了,也就是說,在大約50億年以後,太陽就會到達「終點」,內部的氫元素幾乎會全部消耗盡,再也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太陽了。
  • 華工科技:2017年年度報告
    4、2017年1月,武漢華工科技中美科技園有限公司註銷完成,工商註銷日期為2017年1月16日。5、2017年6月,湖北華工圖像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完成對華工科技荊門光電信息產業園有限公司的吸收合併,工商註銷及變更日期為2017年6月2日。
  • 青春嘉年華 --聚光科技北京區(2017)年會隆重舉行
    2017年1月7日,北京世紀金源大飯店3000平米的宴會廳內燈光璀璨,聚光科技北京地區近500名員工在此歡聚一堂。此外,參加本次年會的嘉賓還有聚光科技法務部總監慄文華先生、聚光科技信息技術部總監陸錦洪先生、聚光盈安總經理姜宗宜先生、鑫佰利總經理李君佔先生、安譜實驗副總經理王冰女士。本次年會是青春的嘉年華,洋溢著歡樂的氣息,輕鬆而有序,精彩又不失品味。
  • 2017年山東科技大學84個本科專業計劃招生9060人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孫軍 通訊員 信永華)山東科技大學建校於1951年,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2017年有84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計劃招收9060人,其中在山東省招收7141人。
  • 2017年全國優秀科普微視頻作品有哪些?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6日訊 近日,科技部網站公示了100部擬入選2017年全國優秀科普微視頻作品。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2017年全國科普微視頻大賽活動共徵集381部作品,經過形式審查和專家評審,並結合網絡評選結果,共評出《黑洞》等100部作品(名單附後),擬作為2017年全國優秀科普微視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