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7年,全年科技大事件,細數那些科技大事

2020-12-05 未來相對論

回顧2017年,人工智慧和智能家居行業大爆發,由谷歌推出的「阿法狗」、百度無人駕駛、大疆無人機等等一些科技創新,下面小編帶大家回顧一下2017科技那些事。

AlphaGo(谷歌)

早在2016年3月中旬,alphaGo就與圍棋高手李世石對陣,在先輸一局的情況下,谷歌工程師緊急修復BUG,在後續的比賽中以4:1的戰績大勝李世石,這場備受矚目的人機大戰以人類失敗告終。此次人機大戰的意義不在於誰勝誰負,意義在於人工智慧又跨過了一道鴻溝,採用神經網絡收集大數據分析對手甚至預測對手。讓我們不得不驚嘆谷歌的創新之力。

李世石和alphaGo執棋人

擊敗李世石之後,谷歌宣布將於2017年5月,中國圍棋天才柯潔與AlphaGo對決。當時輿論一片譁然,柯潔是世界一流棋手,百度百科的介紹如下:

2003年柯潔正式開始學棋,2004年首次參加圍棋比賽,2008年入段成為職業棋手,2013年開始擔任中國圍棋甲級聯賽主將。曾獲「阿含桐山杯」[1-3]「理光杯」[4]「洛陽白雲山杯」[5] 「威孚房開杯」[6] 「CCTV賀歲杯」[7] 「龍星戰」[8] 「星銳戰」[9]「世界圍棋巔峰對決」[10] 等各項國內國際圍棋大賽冠軍。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一年內奪得第2屆百靈杯世界圍棋公開賽冠軍、第20屆三星杯世界圍棋公開賽冠軍、第2屆夢百合杯世界圍棋公開賽冠軍,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圍棋三冠王;2016年12月蟬聯三星杯冠軍,成為中國首位蟬聯同一項世界大賽冠軍的圍棋選手,同時成為世界圍棋史上最年輕的四冠王[11]。2016年3月,作為主帥為中國隊奪得第17屆農心杯世界圍棋團體錦標賽冠軍。2014年8月,柯潔在gorating世界圍棋等級分排名中首次排名第一,截至2017年8月,已連續三年排名人類圍棋世界第一。[13]2017年12月5日,柯潔入選2017CCTV體壇風雲人物年度最佳男運動員獎候選名單。[14]

對陣現場

當大家把人類一定能贏過機器的期望全都放在柯潔身上時,萬萬沒有想到最終連輸三盤,這種慘敗的局面一開始根本無人能夠預料得到,擁有豐富比賽經驗和縝密頭腦的人類圍棋天才居然輸給了一個人工智慧程序。這種慘敗讓人不得不擔心,在機器有了龐大數據和計算能力面前,人類的大腦是否真的能夠抵擋住。人類的大腦是否真的就那麼的不堪一擊。

柯潔賽後疑似哭泣

人類下圍棋輸給機器,但是這件事的深意遠沒有字面意思那麼簡單,在日常生活場景中,人類的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是否足夠高效?當機器人在你所工作範圍內超過了你的能力,是否要面臨失業?小編有預感,在目前的基礎行業服務人員裡將有80%的工作要被機器人替代。只有具有高度創新,高度幽默的職位才可高枕無憂。當然,人工智慧是輔助人類的工具,其次也是督促人類成長的工具。

AI晶片

2017年,AI晶片是半導體的亮點,華為、蘋果、三星、英偉達、谷歌等紛紛增加AI晶片的研發投入,AI晶片迎來產業元年。從應用場景去驅動硬體的設計,目前最領先的兩家巨頭是英偉達和英特爾,前者的GPU(圖形處理器)在AI領域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後者則在AI晶片產業鏈上做了大量的收購和投資。

谷歌、特斯拉、蘋果、高通、華為等產業巨頭都在研發AI晶片Alphabet(谷歌母公司)的TPU也被認為可能會驅使亞馬遜和微軟等企業推出更多客制化晶片,成為英特爾、英偉達和賽靈思在AI晶片市場上的競爭對手。一些AI領域的新晉獨角獸也在加足馬力。聯發科也宣布將在2018年發布自己的AI晶片。

中科院孵化的寒武紀就發布了新一代的AI晶片。據寒武紀介紹,這塊晶片的適用範圍覆蓋了圖像識別、安防監控、智能駕駛、無人機、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應用領域。

對於用戶來說,AI晶片可以使你所使用的智能設備更加智能,更加符合生活場景,性能更加強勁,而且對用戶隱私的安全性也更有保障,目前很多機器學習服務(例如語音助手)需要將你的數據發送到雲端進行分析計算,中途的數據交換隱藏著用戶的隱私信息。而蘋果介紹的iPhone X則表示因為有了AI晶片,這些計算可以直接在手機上進行,節省了這一步驟,意味著降低數據洩露風險。另外,原有在雲端計算的伺服器,也能空出一些精力做一些更有用的計算。任務多開,任務並行都比普通晶片高出很多。

AI晶片

5G技術

來說一下5G技術的意思:

所謂的「5G網絡」是指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它屬於4G網絡的升級版。在3G、4G和5G網絡等專業術語中,G是英文單詞「generation」(第x代)的縮寫。因此,5G網絡也就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的意思。

5G

在我們的日常使用中第一代通訊技術也就是「1G」已經基本從市場小時,2G網絡在偏遠山區還有使用,目前的市場主流是4G網絡。那麼5G和4G的區別是什麼?對於用戶來說,5G網絡相比4G網絡最大的區別就是速度快,4G網絡最大網速峰值可以達到1G的上網速率,而5G則可以最高達到10G,甚至更高,速率可以達到前者的上百倍。簡單來說,5G網絡將是4G網絡的升級版,它將在4G網絡的基礎上,帶來更高網速的提升。此外,5G網絡不僅傳輸速率更高,而且在傳輸中呈現出低時延、高可靠、低功耗的特點,低功耗能更好地支持未來的物聯網應用。

2017年5G網絡發展喜人,中國在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經成為5G技術、標準、產業、應用的引領者制定者之一,6月5日,我國工信部發布在3300-3600兆以及4800-5000兆之間來應用5G的徵求意見稿,使5G技術研究往前邁了很大的一步。6月8日,又進一步徵集在高頻段毫米波頻段如何來使用5G的徵求意見,為我國的5G發展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11月15日,工信部發布了5G系統在3000-5000MHz頻段(中頻段)內的頻率使用規劃,我國成為國際上率先發布5G系統在中頻段內頻率使用規劃的國家。

3GPP完成首個5G空口標準,包括中國三大運營商以及華為在內的全球30家領先移動通信企業在12月21日葡萄牙裡斯本召開的3GPPTSGRAN全體會議中宣布成功完成了第一個5GNR規範。這是實現5GNR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它將極大地提高3GPP系統的能力,並促進創造垂直市場的機會。也標誌著2018年華為將能夠提供完全基於3GPP5G標準的端到端網絡設備,幫助運營商實現5G商用網絡的建設。

3GPPTSGRAN全體會議

百度開放Apollo無人駕駛技術

2017年7月5日,百度CEO李彥宏,乘坐百度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在北京上五環逛了一圈,這一圈卻把科技圈逛炸了,隨後19日,陸奇在上海車展提出apollo計劃,宣布向所有合作夥伴免費開放無人駕駛能力。開放的內容包括:車輛平臺、硬體平臺、軟體平臺和雲端平臺。百度將開放環境感知、路徑規劃、車輛控制、車載作業系統等功能的代碼或能力,並提供完整的開發測試工具。

Apollo

路奇這樣說:向所有合作夥伴免費開放無人駕駛能力。開放的內容包括:車輛平臺、硬體平臺、軟體平臺和雲端平臺。百度將開放環境感知、路徑規劃、車輛控制、車載作業系統等功能的代碼或能力,並提供完整的開發測試工具。他們想做一個生態,基於這個生態把端到端(End to End)的自動駕駛在中國發揚光大。

暢想一下,無人駕駛基礎成熟之後,會大量降低駕駛風險,疲勞駕駛、酒駕等問題都會得到解決。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我國汽車承擔事故責任的道路交通事故達16.5245萬起,共致51834人死亡、168280人受傷。多麼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5萬多個生命。小編衷心的期望無人駕駛技術早日應用在市場,降低傷亡。

2017年的科技創新還有很多,小編不在一一列舉,你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告訴小編,你認為2017年最大的科技創新是什麼?

未來就是當下的路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

相關焦點

  • 紅喇叭2017年大事件回顧
    紅喇叭2017年重大事記2017的紅喇叭是體現成果的關鍵一年是碩果滿滿豐收年站在2018年的路口讓我們一起回顧屬於紅喇叭的2017一起細數那些溫暖而又振奮的日子······大事記Top1南昌尤政委、蘭區長到訪紅喇叭總部,新型綜合網際網路平臺受稱讚2017年1月19日,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委常委人武部尤丁發政委、西湖區蘭楊麗副區長
  • 跟2020年好好說再見|一覽大事@綠盟科技
    跟2020年好好說再見|一覽大事@綠盟科技 2021/01/11 17:10 來源:北青網 瀏覽:663
  • 細刻科技
    關於細刻· 細刻於2015年7月正式以B2C的模式推出針對美國市場的StyleWe跨境電商平臺,通過與國內外知名的設計師品牌合作,利用中國的供應鏈優勢,向全球的中產階級消費者提供獨特個性的服飾產品。細刻打造的StyleWe是國內第一家面向歐美主流發達國家市場並以設計師為切入點的時尚跨境電商平臺。
  • 2017年度,基因科技大事件
    2017年,基因科技取得了長足進步,跟隨基因谷一起回顧那些價值巨大的基因科技發展:一、首個人體基因改造療法正式啟動這位人類歷史上首次接受基因改造療法的患者就是布萊恩·馬度而這種特殊的基因僅存在於北美與世隔絕、杜絕現代科技的阿米什人身上,頗為神秘…在接受檢測的177人中,43人有突變。衰老是最讓人捉摸不透的生物過程之一,因此,找到一個具有如此顯著效應的單個突變非同尋常。
  • 視頻回顧2017年50個令人屏息的科技瞬間
    「甲子光年」挑選了屬於2017年的50個科技瞬間。十年後再回望時,它們可能正是那個撼動世界的歷史性時刻。4分鐘,回顧一個不一樣的2017。(圖片來自搜狐)從年初推出NASA計劃到承諾未來3年投資1000億,阿里的科技戰略如何走,拭目以待。
  • 2017影響股市的大事件有哪些 影響股市大事件一覽
    2017已經沒多少天了,中國股民們希望在新的一年中能夠取得更大的收穫。小編就帶大家回顧過去,2017影響股市的大事件,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2017上半年影響股市的大事件一、一帶一路板塊。「一帶一路」作為我國的國家戰略,2017年進入關鍵提升和落地期,政策利好預期強烈,可以所以說這個機會將會是長期存在。
  • 引力波探測、仿生扇貝:2017世界科技發展回顧
    世界科技發展回顧  科技日報國際部  科技   政策  美國  多項政策引發不滿 人才措施招致批評  劉海英 (本報駐美國記者)2017年,川普一上任即籤署移民禁令,遭到各大科技公司反對;9月宣布廢除歐巴馬執政期間推出的「追夢人計劃」(DACA),同樣令多家科技公司不滿。
  • Bilingual · Foreign Business | 衛星「天眼」重現2017全球大事件
    「外企頭條」欄目又跟大家見面了,今天推出2017年年終特稿,用衛星「天眼」拍攝的照片重現2017年全球歷史性大事件。請看詳細報導↓↓衛星攝影作品回顧2017年全球歷史性大事件Photos from Space to Reveal The Biggest News Stories Happened in 2017
  • 高三全年大事件一覽表
    高三全年大事件一覽表!高三的生活就像是打怪升級!好裝備和計劃表缺一不可!學的好,關鍵點把握好,升學政策也要早知道!下面康康給大家整理了2018年8月到2019年6月高三大事件一覽表。建議收藏使用~愛智康小編今天就為大家高三全年大事件一覽表!
  • 玩轉展會丨細數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那些「最吸睛」的黑科技
    (視頻製作:陳小丹)2020年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每一屆智博會上的「黑科技在本屆天翼智能生態博覽會上小編這就是為您細數感受他們的強大氣場「吸睛」黑科技一:工業AR視覺以「數智賦能 開放融合」為主題
  • 視頻回顧:2017年50個令人屏息的科技瞬間
    本文展示了2017年50個令人屏息的科技瞬間:「人工智慧」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中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發射,世界首臺光量子計算機在中國誕生,比特幣勒索病毒WannaCry席捲全球……作者:甲子智庫來源:甲子光年(ID:jazzyear),全球創新論壇(ID:bdqqcxlt)獲轉載授權在剛剛過去的
  • 2017環保行業七大跨境併購大事件
    回顧2017年,環保行業跨境併購案件不斷,本文將為你整理如下。 2017環保行業七大跨境併購大事件   2017年中國環保產業快速崛起,在不少海外企業欲於中國市場分一杯羹的同時,中國環保企業也不甘示弱,紛紛將目光瞄準了海外先進的技術和成熟的市場,而跨境併購就成為國內龍頭企業的重要戰略方向。
  • 2020機圈大事件:小米展示黑科技 聯發科鹹魚大翻身
    2020年已經離我們遠去,這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許多許多的事情令我們記憶深刻。對於手機圈同樣如此,你還記得2020年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大事件」嗎?接下來就和老孫一起回顧一下過去一年發生的事情,相信有的會令你會心一笑,有的會令你眉頭緊鎖!
  • 【年度專題】2020年半導體十大熱點大事件;悅芯科技:為躋身全球...
    【年度專題】2020年半導體十大熱點大事件;悅芯科技:為躋身全球優秀ATE供應商行列竭力前行;雲途半導體:填補車規MCU國內空白
  • 外媒評選近十年科技大事件
    外網評選過去十年中科技行業大事件一個十年即將結束,《紐約時報》回顧了過去十年中值得載入史冊的一些大事件,其中包括:2010年1月12日 谷歌退出中國>2010年1月27日 蘋果發布 iPad2010年6月10日 Facebook 上引爆「阿拉伯之春」抗議活動2010年10月6日 Instagram 誕生2010年10
  • 遼寧科技學院「數說」2020年遼科新聞
    2020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回首細數,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遼寧科技學院共克時艱,緊抓發展機遇,強化黨建引領,統籌推進黨建和事業融合發展。全年學校校園網發布「學校新聞」266條、「基層動態」649條,閱讀總量突破11萬次。
  • IT圈年終大盤點 2020年有哪些大事件刷屏了?
    IT科技一直在更新迭代,時刻都在為我們的生活製造著驚喜與改變,眼下,2020年即將接近尾聲,而2021年正在來臨的路上,回顧今年的科技領域,更是有不少突破性事件一次又一次刷了屏,比如5G建設進入新階段、Wi-Fi聯盟公布了Wi-Fi
  • 2017世界科技發展回顧
    據預測,2017年巴西醫藥市場份額超過400億美元,或成全球第四大製藥市場。  新材料  美 國  二維材料熱度不減 柔性材料成果頻頻  劉海英 (本報駐美國記者)2017年,石墨烯仍是二維材料研究重點。
  • 2020年時間過半,你必須要知道的10個科技大事件(下)
    翻開日曆,2020年只剩下50%的電量了。有人用&34;來形容上半年。回想一下,確實很魔幻。雖然遭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但是科技卻也一直在前進,小編我今天繼續總結2020上半年,你必須知道的科技大事件。2017年11月,金陽河特大橋項目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大橋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援助和金陽縣政府自籌建設,中國電建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代建,四川鐵投集團所屬四川路橋承建,總投資3.39億元。大橋採用預應力連續現澆箱梁連續剛構的跨徑結構,橋身全長757.5米,橋面高出河床約238米,8個橋墩中有3個墩位於峽谷的&34;型底部,高度均超過100米。
  • 細數北京韭菜科技OTT前身:從魚骨天線發展到OTT大屏
    2001 年,國家「十五」計劃綱要明確的提出了三網融合政策,打破了此前兩大陣營的政策壁壘,明確了相互進入的準則,在隨後的發展過程中,相繼出現了多種融合形態及創新的業務模式,OTT 網際網路電視就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一種。北京韭菜科技發現OTT 網際網路電視產業是從2010年開始起步的,那之前的時間,中國消費者都是通過怎樣的渠道看電視的呢?又或者說,OTT的最古老前身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