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北京韭菜科技OTT前身:從魚骨天線發展到OTT大屏

2021-01-11 黑龍江頻道

當前,用於傳播信息的現代通信網絡主要包括電信網、計算機網和廣播電視網,在上世紀90 年代,我國嚴令禁止三者涉足對方業務範疇,而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社會信息化需求的增加,今天北京韭菜科技就來挖一下OTT的前身。2001 年,國家「十五」計劃綱要明確的提出了三網融合政策,打破了此前兩大陣營的政策壁壘,明確了相互進入的準則,在隨後的發展過程中,相繼出現了多種融合形態及創新的業務模式,OTT 網際網路電視就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一種。

北京韭菜科技發現OTT 網際網路電視產業是從2010年開始起步的,那之前的時間,中國消費者都是通過怎樣的渠道看電視的呢?又或者說,OTT的最古老前身是什麼呢?下面由北京韭菜科技為大家一一細數。

八十年代,沒有電視機頂盒,只有魚骨天線,家裡電視機能收到多少個電臺,完全取決與屋頂天線的高度。到九十年代末期,VCD開始在神州大地蔓延,各種跌延起伏的情節和包羅萬象的人物竟然裝進一個巴掌大的塑料片裡,VCD經過短短幾年的野蠻生長,成為了家庭客廳的主角。再後來,高畫質電視開始面世,逐步取代老一代的CRT電視,清晰度更高的藍光機理應和高畫質電視一起迎來大的發展機會。2000年以後,模擬電視機頂盒普及率大幅度提高,清晰度更高的DVD逐漸替代VCD,在客廳兩者平分秋色,DVD碟機到2005年到達鼎盛時期,其時第二代電視機頂盒——數位電視機頂盒開始推廣,就在廣電收費收到手發軟的時候,一種不起眼的產品開始胎動,市場定義為硬碟播放器,最早可以追索到2005年,它以硬碟為載體替代光碟,播放網際網路上的圖片、音樂和電影格式,通過AV或色差線連接電視機,這就是第三代電視機頂盒——網絡電視機頂盒前身的雛形。行業真正的變遷發生在2008年,冠絕音視頻壓縮率之巔的RM/RMVB格式電影,穿梭在電信512K-2M的管道中,幾乎成了國內網絡電影的標準格式,但這種播放形式緊緊依賴於電腦播放,恰逢此時,美國晶晨科技(AMLOGIC),於2007年底前瞻性地推出了用DSP解碼RM的晶片,俗稱硬解碼。這一晶片很快在電視和電視盒市場得到應用,催生了新生代的硬碟播放器和流媒體電視產品。2009年開始隨著高畫質電視普及率的提高,硬碟播放器也從標清解碼輸出過渡到1080p高清解碼輸出,市場俗稱高清播放器。隨著網絡帶寬的進一步增加,市場上出現了支持網絡在線的顛點播機頂盒。2013年,繼小米推出「小米盒子」後,一系列的「盒子」品牌紛紛問世,2017根據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的最新數據,今年有1.68億人將使用聯網電視,比去年增長了約10%。網際網路正改變人們看電視的習慣,OTT大屏給予用戶重新回歸客廳大屏的契機,以家庭場景為中心的「客廳經濟」也將在此迎來二次騰飛。

總結了這麼多,北京韭菜科技認為科技的進步必將推動時代新的變革,智能時代的來臨,也必將會催生出新的經濟業態。隨著新時代需求的提升和改變,帶給消費者的享受,從「魚骨天線」發展到「OTT大屏」,更能說明,消費的需求「永遠是第一生產力」而對於OTT大屏商業模式的探索,像韭菜科技有限公司等一些系列OTT領域專業的大數據平臺,會持續關注和洞察OTT行業的發展動態和趨向,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福利與驚喜,用科技的力量將生活變得更好!

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相關焦點

  • 什麼是ott盒子?與IPTV盒子有啥區別?選哪種更好?
    【每日科技網】  電視盒子大家用得多,品牌大致也了解不少,但如果問你什麼是ott盒子?你肯定啞口無言,智能電視盒子、網絡機頂盒、電視盒子……可什麼是ott盒子?與IPTV盒子又有那些區別呢?  今天小編就粗略說下,非喜請噴!
  • 自製魚骨天線,直收廣州地面模擬信號
    又是一九九幾年的夏天,發現原來本地轉播的廣東珠江臺改為18:00點到23:30點時間段轉播,也就是說白天是看不到任何節目。剛剛放暑假,在農村沒有什麼娛樂節目,白天沒有電視看怎麼行呢?我可是一個忠實的電視迷!通過了解,發現鄰居家有一種大概兩米長的魚骨天線,直接收120公裡外廣州發射的廣州臺。
  • 迪斯尼、奈飛等海外巨頭角逐,國內OTT蓄勢待發|iptv|大屏|奈飛|ott...
    同時,從市場大屏電視的市場發展也可看出全球對於電視市場大屏和高清的需求趨勢。據IHS Markit新數據顯示,55英寸及以上的大尺寸屏幕電視將會持續增加,預計到2019年底4K超高畫質電視預計將佔全球電視出貨量的一半以上,超過75%的40英寸以上電視都將為4K解析度。到2020年,全球大尺寸電視市場規模將超過8000萬臺。2)提供多元化、自主、便捷的視頻觀看體驗。
  • 有人為架「魚骨天線」失足喪生!1980年的廣州,」魚骨天線「風波不斷...
    時光倒流至上世紀70年代末,不知當年是誰的發明,把魚骨天線伸進天空,就能接收香港的電視信號,廣州人想看香港電視,全靠它。彼時的廣州,剛剛嗅到了改革開放的氣息,身心卻仍在歷史和體制的捆綁中掙扎。魚骨天線使得人們可以自由窺探這位姓「資」的近鄰:靚麗的服飾、新鮮的食物,批評港督的言論,自賣自誇的廣告,戀人的肆意接吻……活生生的香港,被一下子拉到眼前。
  • 「大屁股彩電」!再見!「魚骨天線」
    從模擬到數字,是電視技術從黑白到彩色之後的第二次關鍵升級,它見證了人類歷史上技術進步最迅速的時光,也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歷史。01 模擬電視機:「雪花」和「大屁股彩電」2020年12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模擬電視信號徹底關閉。
  • 城市瘋起魚骨天線 港風北漸
    架「魚骨」墜樓新聞 登上報紙頭版    詩人舒婷曾在《黃昏星》中吟到:「煙囪、電纜、魚骨天線,在殘缺不全的空中置網……」這描繪的是上世紀80年代南粵大地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魚骨天線,雖與詩篇聯繫在一起,然而事實證明,它並不浪漫。
  • 阿鬥木電臺 魚骨天線的故事
    天線的形狀是一根主幹,主幹的兩邊左右各有整齊的管子,似乎吃魚完後剩下的魚骨,後來也被稱為魚骨天線。 安裝完天線,打開電視,有的節目果然清晰了好多,從前的雪花和重影(現在有線節目已經看不到這兩種現象了吧)也少了。 那種感覺,就好像整天通過一面窗子去看外面的世界,今天這面窗子被擦得分外乾淨,心裡也透亮。
  • 黎子流:魚骨天線的拆留關乎「半開放」還是「真開放」
    時隔30多年,這位當時的順德縣委書記、廣州的老市長,對魚骨天線拆除風波涉及的人和事甚至是時間,都記憶猶新。    上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還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那個時期,從中央開始到地方,都三令五申抵制魚骨天線、「香港電視」。緊鄰廣州的順德,卻在縣委內部通過了「關於可以收看香港電視的決議」,並相互口頭傳達。    談開放,輿論無疑是第一道關口。
  • 魚骨天線讓你暴露了年齡
    撐抬腳(男女老少大事小事)    一連三天,@南都廣州的「廣州新史記」欄目報導了上世紀80年代廣州風行魚骨天線,街坊們收看香港電視臺的往事。一時間,60後、70後、80後紛紛暴露年齡,回憶起自己與魚骨天線的那些往事來。
  • 紀錄片 | 排汙不排外:保衛魚骨天線
    80年代初期廣東各地樓頂的魚骨天線,比任何理論更能說明民眾的選擇。禁是不解決問題的,有序開放是正道,要相信人民,節目做得好,就能吸引觀眾。 1982年2月,為了打擊走私潮而召開的廣東、福建兩省座談會結束後,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的任仲夷便回到了廣州。
  • 政府出動消防車強拆魚骨天線 老百姓怨聲載道情緒激動
    為當時的廣東人解決了生活中的一個大難題,魚骨天線問題,對外開放之初廣東沿海地區的家庭只需要用一根竹竿,把帶有放大器的魚骨型天線豎在樓頂,指向香港方向,就可以收看香港的電視節目。 1982年3月底到4月上旬,任仲夷在廣東省三級會議上,提出了三個堅定不移,即打擊經濟領域的嚴重犯罪活動,堅定不移。對外開放和對內搞活動經濟堅定不移,執行讓人民群眾富裕起來的政策堅定不移。會議後,任仲夷在接受媒體訪問的時候還提出了著名的排汙不排外的觀點。
  • 像考古那樣採訪「魚骨天線」風波始末
    最近的「魚骨天線」拆除風波的報導,是其中一例。  一  30多年了,關於「魚骨天線」的回憶就像彗星般,雖早已墜落在人們的腦海深處,但只要一想起,還是會有掩不住的光芒。  沒錯,這樣的題材太適合「新史記」了!興奮過後,我很快陷入苦惱:線索在哪裡?關於30年前「拆魚骨」的故事,官方的公開檔案未見提及,連網絡這個「萬能的神」也起不了作用。
  • 八木天線
    這種天線是1928年由日本天線專家八木秀次和宇田新太郎兩人設計的。       用於接收電視信號的所謂「魚骨天線」其實也是八木天線的一種,因為這種天線往往使用了較多的引向器,所以看起來像是魚骨而得名。       因為八木天線具有增益高、方向性強、結構簡單的優點,它被廣泛應用在無線電測向和長距離無線電通信。
  • 相數科技連續中標大數據相關項目
    近日,在公司項目團隊的努力下,相數科技喜訊不斷,一個月內先後在中移(杭州)家庭業務數據指標體系大屏可視化採購、成渝地區城鎮化監測平臺研究及應用(軟體開發部分)和北京區域次公裡尺度高解析度數值預報能力建設等項目中一舉中標,涉及通信、規劃、氣象等多個領域的大數據項目。
  • 閒來無事,細數下日本人從古到今發明的東西
    方便麵的原理是利用棕櫚油將已煮熟與調味的麵條硬化,並壓製成塊狀,食用前以熱水衝泡,用熱水溶解棕櫚油,並將麵條加熱泡軟,數分鐘內便可食用。據2000年日本的一個民意調查顯示,方便麵被認為是日本上個世紀最重要的發明,卡拉OK次之。
  • 細刻科技
    自正式上線以來,不到一年的時間便匯聚了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超過400家的獨立原創設計師,截止到2016年5月,月銷售額已達近1000萬美元,成為業內增長速度最快的跨境電商平臺,開創了中國電商切入歐美主流中高端市場的成功先河。· 公司於2017年又陸續推出了以Justfashionnow為代表的數個面向國際市場的快時尚電商品牌,逐步發展為橫跨歐美國際市場的跨境電商零售集團。
  • 還記得你家裝的第一根天線是什麼樣子嗎?
    為了能夠更好的接收到電視信號,所以這種天線都是立在房子的最高點,這也導致了那個年代的萍鄉人有一個特殊的習慣。就是在打雷天氣,人們會把電視機上的天線線頭給拔掉,為了安全起見還會把電視機的電源切斷。剛開始,大家做的是魚骨天線,這是一種接收UHF波段電視信號的天線,由於其形狀有點像魚骨頭,所以又被稱為魚骨天線,這是從香港傳到內地一種天線。
  • 北京細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細刻(StyleWe),全稱為北京細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1月,是一家致力於為全球時尚消費者提供優質、獨特、原創的設計師品牌產品的時尚電商公司。總部位於北京,並於美國,深圳,廣州,上海設有運營中心,目前團隊規模已過百人。細刻打造的www.stylewe.com是國內*家面向歐美主流發達國家市場並以設計師為切入點的時尚跨境電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