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人較少接觸的魚種,在海外被譽為「淡水石斑」國內身價倍增

2020-12-04 釣魚精英堂1

對於斑鱖,是一般人較少接觸的魚種,主要因為它的天然產量不高。加上它對生活水質的要求要比我們常見的翹嘴、鱖魚高,包括水質、水溫與溶氧。現在的河流多因為汙染、電魚導致許多原本有斑鱖棲息的水域中也早已不見其蹤影。除了江南各省的河流上遊段與一些水質較佳的水庫,其他水域很難遇到斑鱖。

再加上它們是肉食魚,常常膘肥體壯,古詞有「桃花流水鱖魚肥」,因而得名胖鱖。斑鱖肥滿度很高,肉質豐腴細嫩,味道鮮美可口,營養豐富,富含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過去,斑鱖是我國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在海外被譽為「淡水石斑」。現在,國內的賓館和酒樓對斑鱖的消費量也與日俱增。在國內外市場迫切需求斑鱖的情況下,因此斑鱖身份培增,一般1千克鱖魚相當於10千克鰱魚的價值。在韓國可賣1400-1300韓元一市斤,所以發展斑鱖養殖前景廣闊。

釣魚人想要挑戰斑鱖,必須先找到一處好的水體,山美水美,才有水中的精靈。

但是,斑鱖冬季不大活動,常在深水處越冬,一般不完全停止攝食。春季天氣轉暖時,則遊到沿岸淺水區覓食;此時的雌雄魚白天都有側臥在湖底下陷處的臥穴習性,夜間在水草叢中活動、覓食。主要以其它魚類為食,1~2月攝食較差,6~7月最為旺盛,生殖期採食強度稍下降。

釣斑鱖選擇地點至關重要,下鉤部位必須具務兩個條件:一是水流湍急,二是水底布滿或堆砌巖石,有巖縫,溶洞構造。這是因為巖石是蚌,螺,蜆聚集的場所,這類甲殼軟體動物棲息地又是河蝦的生活區域,密集的河蝦為斑鱖提供了天然的食料,必然招致斑鱖群居。

釣具:根據具體情況選取長短不一的磯竿,1.5號線直接綁鉤(千萬不要學臺釣加一個連接環再接比較細的子線,因為水急連接環處最易纏線,而接子線則很容易斷線),用大墜,至少50克(因為水急,大墜才能定位),6-7號伊勢尼的鉤子。

做窩:找到有斑鱖的水面(一定要確認該水域經常有斑鱖出沒,特別是大水庫,有野生斑鱖的地方),到屠宰場或買一些生的大骨頭,最好是牛馬羊大型的動物骨,剁成20公分以下的塊,一定要量大(最低10公斤以上)投入釣點,等待發窩(2小時以上)。

釣斑鱖以活蝦作餌最佳,活蝦可在市上購買,以備隨時選用,也可釣時備一小網放入皮糠等物,在垂釣河旁誘撈。蝦以個體中等,長3~5釐米為宜,鉤用普通鯽魚鉤;可不用浮漂,線宜長,一般比竿長2~3尺,墜子應重。釣時,將鮮蝦背部掛住,注意不要把蝦內內臟弄傷。然後將鉤甩出。手握魚竿讓活餌在水底作溯遊緩緩前進狀,斑鱖常在水中隱蔽,發現可口食物時,眼睛緊盯著,並隨時調整方位和姿勢,當獵物靠近時,便猛然出擊,當頭咬住,然後吞進,只要食物魚的體高小於斑鱖口裂的高度,一般都能吞入。當感到竿梢下彈有震動時,迅速提竿。提竿時機必須把握好,太晚則餌鉤入胃極難取出。

相關焦點

  • 釣魚魚種,北美最常見的魚種,中國也有些!
    夏說釣魚,聊海外釣魚,助釣友釣技!雖說海外,釣技相通! 夏(xia)說釣魚,個人愛好,業餘寫作,內容有些粗糙,請包涵!如若請當瞎(xia)說釣魚!
  • 這3種入侵魚種,釣魚人吃都不吃,看見就走!
    但是,釣魚並不是所有的魚類釣魚人都喜歡的,很多釣魚非常討厭幾種外來的魚種,這些魚種都是屬於入侵魚類,釣魚人一般看到有這種魚的存在,都會繞道而行,這種魚即使是釣上來了,也是不會吃的!因為這幾種魚的肉質都非常差!
  • 溪石斑,一種只屬於小河小溪的特殊魚種,對水質要求極高
    當你潛入水底時,能清晰地看見它們漂亮的泳姿,那時候我還叫不出它的學名,我們叫它「溪石斑」,一種只屬於小溪的特殊魚種,它只停留在乾淨的水域裡,對水質要求很高。純潔有些清高還很漂亮,更是美味,伴隨我走過了整個童年,後來流域治理了,河道整治了,堤岸砌高了,垂楊砍掉了,一溜兒小魚也不見了。長大後,我在網絡上搜羅了些關於它的一點消息。
  • 傳說緬甸海山生存長達幾米的馬林魚,馬林為何讓釣魚人如此痴迷?
    傳說緬甸海山生存著長達幾米的馬林魚,馬林為何讓釣魚人如此痴迷?有這麼一群海釣人,從美國佛羅裡達州到安達曼海域再到巴布亞一路走來,所釣獲的大體型魚數不勝數,這些海釣人不斷的刷新著自己的紀錄,從十幾斤的小金槍,到幾十斤的GT,再到上百斤的石斑,以至於後來幾百斤的馬林,挑戰上千斤的鯊魚等等,等等……在緬甸的西南有一片神秘的海域,名為安達曼海域,在此之中以緬甸海山釣場最為出名
  • 連釣魚人都容易認錯的魚,你都能分辨清楚嗎
    我國內陸土著淡水魚類共804種,其中常見和產量多的主要淡水經濟魚類有50多種。不過大多數普通人能叫上名字的魚種多在10個以內,除了魚類愛好者外,對魚類了解最多的恐怕就是釣魚人了。但就算是釣魚人也會混淆一些魚種,本文就詳細來談一談常見的淡水魚中,哪些是連釣魚人都很難分辨清楚的,希望以後在遇到這類魚時不要再混淆了。難度指數1星,只有普通人會認錯的魚種鰟鮍顏色漂亮,深受觀賞魚愛好者喜愛,但對於釣魚人來說就深惡痛絕了,它非常貪食,鬧窩嚴重。
  • 淡水龍躉:待字閨中的好石斑 耐低氧病害少
    淡水龍躉:待字閨中的好石斑 耐低氧病害少2014-01-08 08:1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農財寶典        瀏覽量: 8632 次 我要評論   水龍躉進行養殖試驗,經過一年時間的養殖長勢良好並且成活率高.&nbsp...  龍躉學名叫巨石斑魚,別名豬羔斑,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種石斑魚。
  • 無人小島海域,收穫3條巨型石斑,竟然還釣獲非常稀有名貴大紅魚
    無人小島海域,收穫3條巨型石斑,竟然還釣獲非常稀有的名貴大紅魚,前一段時間好久出海釣魚了,由於天氣不是太好,風大、有陣雨,租船出海不是很安全,畢竟處深海釣魚,釣的還是一些巨物,石斑魚等等,未來幾日有雨,今天手痒痒馬上租船出發,看好天氣出發,注意安全,這才是船釣的上策。
  • 它被譽為「黃金魚」,身價百萬,未有人工養殖,是重點保護動物!
    黃唇魚也是一種非常金貴的魚,它渾身是寶,最貴的地方在於魚膘,價值萬元一斤,因此還被譽為「黃金魚」。據了解,幾年前有位中國販從緬甸買來一條上百萬元的魚,當地老漁民是連連稱奇,這條身價百萬的魚正是黃唇魚。在我們中國,黃唇魚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所以是不可買賣的,也不能人工養殖,不過因這種魚本身無法養殖,至今也未有人養,至於養殖方法也還在研究當中。下面小編帶大家來詳細了解下這種魚。
  • 這種魚很像鯽魚,但它卻是外來魚種,在南方很常見,有釣友認識嗎
    提到鯽魚這個魚種,小編相信每一位釣魚人,對它都比較熟悉吧。鯽魚作為一種雜食性的魚種,同時它們有著較強的生存能力,因此在國內大部分地方都能發現它們的身影。小編相信,不少釣魚人第一次接觸釣魚的時候,就是從釣鯽魚開始的吧。並且在日常的垂釣過程中,鯽魚也是主要的垂釣目標魚。
  • 長江禁漁,「甩鍋」釣魚人?釣友說:這個鍋我們不背
    江邊的確每天有不少釣魚人,也確實存在一些錨魚的人,還有少部分的人拿著先進的裝備,在可看見水底的情況下進行錨魚,但錨魚的人畢竟是少數,真正的釣魚人還是佔比較大的。再說了!長江裡的魚都釣魚人釣完了,這個說法未免太牽強,這個矛頭直逼釣魚人。那麼,長江魚資源變少,進入10年的禁漁期,真是釣魚人惹的禍嗎?
  • 仙居:人工繁育淡水石斑魚獲得成功
    仙居:人工繁育淡水石斑魚獲得成功 台州新聞 責任編輯:- 台州在線 台州網絡電視臺
  • 原來淡水石斑魚還可以這麼釣
    1988年引入臺灣,是臺灣南部地區普遍的淡水養殖品種,1996年廣東、江西養殖單位從臺灣引入。1999年又引入濟南市淡水養殖科學研究所。淡水石斑魚其生長速度快、耐低氧、抗病力強,而且外形美觀、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既可以做為商品魚,又可以作為觀賞魚種,是一種很值得推廣的品種。一直以來來,淡水石斑魚的養殖技術的研究已引起國內水產工作者的重視,淡水石斑魚的養殖規模也越來越大,成為一種淡水養殖新品種。
  • 淡水中的「黃金」魚,一口就要500塊,名字讓人難以忘懷
    而淡水魚類作為一種水生生物大類,在我國所有物種當中也佔有著一席之地。淡水魚類主要是指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等淡水水域的一些魚類,我國光有淡水魚類就多達1400餘種,而淡水魚類養殖產量更是位居世界第一。不過在我們國家所有的淡水魚當中,有一種魚因為身價過高而被人們稱呼為「黃金」魚,據說咬一口下去,500塊錢人民幣就沒了,那麼究竟是什麼魚能夠賣到如此之貴?
  • 新安江裡衝出「白蛇魚」,似蛇似鱔,桐廬釣魚人連續兩天釣起
    經驗豐富的釣魚人都知道,洪水過境,河裡的魚種就會豐富起來,鯽魚、鯉魚、草魚、鱖魚甚至鱸魚等不常見魚種,都可能釣獲....然而,這位釣魚人劉先生卻連續兩條,在同一條河裡,釣獲一種從未見過的「白蛇魚」!「看起來跟蛇一樣,我開始以為是鱔魚,但(全身)都是白的,(前天)早上釣到一條,昨天晚上又釣到一條...」
  • 「舅父新」派福利,「淡水石斑」益街坊
    茂名盛產羅非魚,這裡水質好,養出來的羅非魚肉質結實,也稱為「淡水石斑 這條白色羅非魚養足1年,而且因為是養殖在鹹淡水交界的地方
  • 在清遠用來當柴燒的果實,如今身價倍增!!
    但是今天,在遍地網際網路、隨處都是電商的時代,原本在農村只能當柴燒的松果,它的身價倍增,也成了城裡人的香餑餑,在某寶上,銷量很高。是什麼原因使他們的身價倍增呢?
  • 石斑魚也可以淡水養殖,關於淡水石斑魚產卵孵化的一些知識點
    很多人都在想著怎麼用淡水去飼養石斑魚,而且現在其實這種飼養的技術已經在很多地區廣泛應用,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技術,那麼我們就來談一談這種應該生活在海裡的魚,如何用淡水大規模的飼養。然而水溫對於小石斑魚的孵化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把池塘內的水溫控制在28度左右,這樣是有利於它們孵化的一個水溫。
  • 湖北釣魚人釣起「巨型鰟鮍魚」,網友:跟鯽魚雜交了
    鰟鮍魚是一種我國常見的淡水野生魚,體型介於鯽魚和鯿魚之間。 在農村的江河水溝裡,鰟鮍魚非常多見,不過因為有苦膽,因此「口碑」遠遠低於鯽魚,並且因為一個頭太小,甚至連釣魚人都嫌「釣它沒勁」......
  • 它被譽為活化石,叫魚又不是魚,野生的禁止垂釣,釣魚人你見過嗎
    而我們垂釣者最為關心的釣魚資源,同樣也隨著環境的變化出現了減少的情況,以至於不少的魚兒也成為了瀕危魚種。小編準備今天來跟大家探討一種魚,它被譽為活化石,名字叫魚但又不是魚,野生的數量極為稀少,同時作為國家保護動物,它也是被禁止垂釣跟捕捉,學名叫大鯢,俗稱娃娃魚。
  • 軍魚最大只有十幾斤,卻被稱為淡水之王,軍魚到底有何魅力?
    應該說,在我國江河裡,軍魚體型並不能算得上是如何「龐大」,為何卻會被稱為淡水之王?」的稱號最早來自釣魚人之間——這種魚在上鉤之後,不僅不會逃向深水,反而會跳躍出水面,瘋狂掙扎,給人感覺非常的「威猛」。再考慮到軍魚潤澤優美的外形,毫無疑問,在釣魚人看來,垂釣軍魚是淡水垂釣中最令人沉醉的垂釣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