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遠用來當柴燒的果實,如今身價倍增!!

2021-03-05 清遠同城

合作/報料/投稿,請聯繫個人微信:2291689474


松塔,也叫松果。是松科植物的種子,成熟后里面有松子,但是馬尾松的松果裡面沒有可以食用的松子,曾經的我們在電視裡看到說是松子可以食用,並且就是松樹的果實,然後在山上找了好幾天,可惜沒有一棵松樹上的松果裡面有可以食用的松子,實在令人失望!

其實,我們的零食乾果中的松子,是長在紅松的松果內,剝開鱗盾即可見。其他松樹的松子都是不能食用的,只能作為種子來培育樹苗。

由於松樹是四季常青樹,所以除了春天幾乎沒有松果外,其他的季節都會有松果掉落,但是秋天的掉落量更大。

松花,又叫松黃,就是松樹馬尾松的開花,是春天時松樹雄枝抽新芽時的花骨朵。馬尾鬆開花期間採集的花粉叫松花粉,味甘,性溫,無毒。主潤心肺,益氣,除風止血,也可以釀酒。是一種珍貴的高級營養食品原料。

李時珍認為:「久服令輕身,療病勝似皮、葉、及脂。」每年二三月間,花蕊抽長如豬心時為最好。

但是今天,在遍地網際網路、隨處都是電商的時代,原本在農村只能當柴燒的松果,它的身價倍增,也成了城裡人的香餑餑,在某寶上,銷量很高。

是什麼原因使他們的身價倍增呢?

松塔燭燈愜意浪漫。

看看上面這些圖片你就知道了

原本土掉渣的松果,卻變得如此好看呢?

原來,松果被很多的賣家製作成了裝飾、掛飾,由於松果本身的奇特造型,再加上賣家的奇思妙想,被許多從來沒有見過的、或者從來沒有摸過實物的城裡人買回家當成藝術品了。

點擊原文閱讀或掃描二維碼,一秒鐘關注清遠同城

相關焦點

  • 過去農民砍來當柴燒,卻不知根賣80元一斤,人稱「豪豬刺」
    #野生植物知識#導讀:過去農民砍來當柴燒下面筆者給大家分享一種植物,它在過去的市場常被農民朋友看來當柴燒,卻不知根賣80元一斤,人稱「豪豬刺」。聽到豪豬刺這個名字,可能很多朋友第一反應是豪豬背上的刺,實際上這個豪豬刺並非是動物,而是一種植物,準確的說是檗屬常綠灌木,因其滿身長滿又尖又長的刺,酷似豪豬背上的刺,故而被人們稱之為「豪豬刺」。
  • 高州山上的「松雞子」身價爆漲?竟然還有這些用途......
    人們不上山砍柴,可是當時的人做飯都還是燒柴啊,於是讓孩子們背著麻袋到漫山遍野的去撿松果了,儘管松果不怎麼好燒,並且燒松果時產生的火焰不怎麼穩定,但是由於只要往灶裡扔上十幾個松果就能持續燒上十幾分鐘,不用總是添柴,也算是搶手貨了
  • 人稱「五指毛桃」根有牛奶香味,如今百元1斤,可別當柴燒了
    人稱「五指毛桃」根有牛奶香味,如今百元1斤,可別當柴燒了。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院子和田地,農民朋友們用自己的雙手在土地上耕種收穫,靠辛勤勞動來創造美好生活。除了地裡的各種作物外,山上的各種野果,蘑菇,野菜等還可以作為生活品的補充。
  • 主要靠熬,燒炭燒煤燒柴取暖都是妄想
    燒不起柴普通民眾燒不起炭,也燒不起煤,在寒冷的冬天,能夠用來取暖的,就只剩下木柴、秸稈和雜草這些「薪柴」了。遺憾的是,薪柴雖然是很低端的取暖燃料,但缺少柴薪卻是古人的生活常態。日常生活中連「煮羹」的燃料都缺,自然也談不上在冬天燒柴取暖。這也是缺柴少薪成為歷代普通文人重要哀詠主題的緣故所在。
  • 農村有種毛毛蟲,很多人小時候都被蟄過,如今身價倍增人人搶著吃
    小時候農村的人都非常討厭毛毛蟲,不僅是因為它們是害蟲,在農村就有種毛毛蟲,很多人小時候都被它蟄過,如今卻身價倍增人人搶著吃。這種毛毛蟲叫洋辣子,全身長滿了類似觸角東西,身上還有兩條黃綠色的條紋,這樣看起來比那種黑色毛毛蟲要可愛多了。
  • 被大家叫做「鐵包金」,有很高的觀賞效果,過去拿來當柴燒
    在過去,農村人們靠山吃山,山裡的許多植物,都是必需的生活物資,比如說用來燒火做飯的柴火,以及各種野生草藥。以前農村地區,自然不可能有什麼煤氣和天然氣,想要有足夠的柴火,就必須每隔一段時間到深山裡砍柴,不少在農村出生的孩子,都有握柴刀的習慣,對於可以拿來燒的各種柴火,是了解的一清二楚,而在當時,鐵包金就是一種經常拿來當柴燒的植物,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扼腕嘆息,真是埋沒了鐵包金這種珍貴的植物。
  • 被譽為「海底化石」,農民朋友別當柴燒了
    被譽為「海底化石」,農民朋友別當柴燒了農村這片土地上,有不少的「寶物」。從野花野草到稀罕的老物件,你平時可能看著它不起眼,其實它是隱形的財富,在無形之間為你帶來很高的財富值,尤其是一些樹木,在山上這些樹木除了能夠淨化空氣外,木材本身,因為被市場所追捧,能帶來很高的經濟收益,像是榆木,花梨木,檀木等木材,這些樹的經濟價值都非常高,還有一種木材,大家要珍重。
  • 這種樹不值錢,農民當柴燒,用來養蟲卻很貴,350元1斤
    白蠟樹本身不值錢,比較常見,曾經被農民當柴燒,不過白蠟樹上養蟲之後就不一樣了,蟲子所分泌的蟲蠟如今可賣到每斤350元,通過取蠟可以助農增收。 這十多年來,蟲白蠟的價格起起伏伏,十幾年前每斤蟲白蠟的價格大約55元,如今價格已經上漲至350元1斤
  • 近山不可枉燒柴,近河不可枉用水,告訴了我們怎樣的道理
    古人曾說「近山不可枉燒柴,近河不可枉用水」,就是告訴我們,要懂得勤儉節約,哪怕你資源在豐富,也有用盡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去浪費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禮物。在如今的時代裡,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的建設過程中,而且中國又是一個人口大國,我們更應該懂得節約,我們要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近年來,人類為了謀求更多更好致富方法和道路,不斷破壞自然與人類的和諧。
  • 廣東「南國陶都」,現存世界最老的柴燒龍窯,堪稱「陶瓷活化石」
    如今,這裡出產的精美陶瓷不僅佔據了國內的廣闊市場,還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大量遠銷海外。在石灣,有一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的南風古灶,是南國陶都悠久歷史的見證,也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柴燒龍窯,薪火相傳至今500多年,被譽為「陶瓷活化石」,更是佛山一張亮麗的「名片」。
  • 品柴燒之美,探索臺灣最古老的水裡蛇窯
    蛇 窯採用柴燒式,因為窯身很長,除了從窯首的燃燒室投薪,燃燒3天3夜以後,再從兩側投新孔投入木柴,使窯內溫度達到攝氏1200度。每 次燒窯約耗費一萬公斤木柴。早期燒窯產品為一般日常生活用的碗,盤,罐甕缸等陶器。目前為保護傳統,保持3個月燒窯一次,平均每年燒窯4-6次。1、什麼是柴燒?
  • 風聲雨聲燒柴聲,聲聲入耳又助眠
    近日,黑龍江省五常市一位72歲的農村奶奶在淘寶直播平臺上,直播燒柴火給網友聽,很多人紛紛表示「好舒服的聲音啊」、「很解壓」、「腦子裡不僅有畫面,甚至還有溫暖味道」......(圖源:新晚報)有人說對燒柴聲的喜歡也許是刻在基因裡的,因為它能讓人聯想到熟食、溫暖與安全。
  • 理性討論一下燒燒果實和巖漿果實
    理性討論一下燒燒果實和巖漿果實 1、正常情況下,我們常見的火焰,比如燒柴、做飯、甚至是火災等等,大概是在1000攝氏度以下,不足以融化金屬,甚至是熔點低至660攝氏度左右的鋁製鍋具也可以放在火上幹燒一段時間。
  • 巖漿果實,為什麼是燒燒果實上級?
    很多海米對於燒燒果實和巖漿果實的上下級關係存在很大的質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
  • 科學分析燒燒果實,完全開發後的它,絕不會輸給巖漿果實
    相信許多海迷都閱覽過有關"高溫果實排名"的文章,然後燒燒果實總是排位最低的那一個。呵,居然還這麼看不起燒燒果實,這次,為了給它正名,小海在網際網路的知識海洋裡埋頭狗刨,就差給高中物理和化學老師打電話求教了。下面,就給大家分析一下,為什麼燒燒果實絕對不會輸給巖漿果實!
  • 南寧市場上招財魚「文身」後身價倍增 玩家生疑慮-廣西新聞網
    南寧市場上的招財魚「文身」後身價倍增,這讓玩家心生疑慮——     子非魚,安知魚之痛?近日,記者在南寧市多家花鳥市場上看到,文過身的招財魚,身價的確能夠成倍增長,但此舉卻讓喜愛養魚的玩家們心生疑惑:魚兒會疼嗎?人們這是養魚還是虐魚?
  • 柴燒油滴建盞燒成難度的解讀!
    ▲鄭滲添手作·柴燒油滴建盞①建窯油滴使用含鐵量高達5-10%左右的黑坯,儘管坯中含有較粗顆粒石英,但坯體仍經受不住1300攝氏度之上高溫,產品極易變形或起泡,現代有些人使用白坯,雖然不易產生缺陷,但斑點效果不佳。建盞中有些坯的外觀呈褐色,是由於窯中後期氧化所致,坯內部還是黑的。
  • 農村這種樹滿身是刺,常被砍來當柴燒,殊不知「樹葉」是稀罕物
    導讀:農村這種樹滿身是刺,常被砍來當柴燒,殊不知「樹葉」是稀罕物在農村的山林裡和鄉村的房子旁邊都種有許多樹,有些樹的樹枝在冬天被折斷砍伐,農村人用來燒火做飯或者取暖。在夏天的時候農村的老老少少都會在大樹的樹蔭下午睡,這也是在農村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
  • 3月有用,4月有用,5月當柴燒,李時珍:輕身益氣耐老,見到珍惜
    導讀:3月有用,4月有用,5月當柴燒,李時珍:輕身益氣耐老,見到珍惜!文:三農小七山野之中,除了「村夫」(古時候農民對自己的謙虛說法),還有植物。植物種類繁多,可山裡人往往並不懂它們。若是一些有用的植物被忽視了,那,真的是太可惜了。山裡的植物很多,若要真的了解它的價值,還真的比較不容易。
  • 農村這種樹叫「豪豬刺」,過去不識貨當柴燒,今才知價值珍貴!
    我們今天所說的這一種樹,在農村稱為「豪豬刺」,過去很多農民不識貨,把它當做柴火燒,現在才知道它價值珍貴。農村最不缺的就是野花野草,因為它們生命力特別頑強,通常都是鬱鬱蔥蔥的長在路邊或者是山野上。很多農村人對這些野花野草都是司空見慣的,因此即便是很多野草長相奇特,在農民的眼裡也和普通的野草沒有什麼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