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廣東省中部、珠三角腹地的佛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這裡最為著名的當然是傳承已久的武術文化,黃飛鴻、李小龍、葉問等武術宗師都是出自佛山,孕育了這座名揚中外的「武術之鄉」,令無數香港武打片影迷身心嚮往。
其實,佛山除了武術文化,還擁有豐富多彩、底蘊深厚的民間藝術和工業遺產,陶瓷就是佛山源遠流長、名冠天下的傳統工藝之一。自古以來,佛山就有著「南國陶都」的美譽,這項工藝至今已有超過700年歷史,正所謂「石灣瓦,甲天下」。
這裡所說的「石灣」,是佛山禪城區的一個鎮,這裡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開啟燒制陶瓷的歷史,石灣陶瓷業在清代進入了鼎盛時期。如今,這裡出產的精美陶瓷不僅佔據了國內的廣闊市場,還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大量遠銷海外。
在石灣,有一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的南風古灶,是南國陶都悠久歷史的見證,也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柴燒龍窯,薪火相傳至今500多年,被譽為「陶瓷活化石」,更是佛山一張亮麗的「名片」。
所謂「古灶」,在古代一般都是拿來做飯用的,而在佛山,卻是用來燒制陶瓷。南風古灶從明朝至今,五百年窯火不絕、生產不斷,已被載入金氏世界紀錄大全,實屬罕見。現今南風古灶被列為佛山重點保護文物,其中有一條窯灶仍在使用,那就是最古老的「柴燒龍窯」。
龍窯作為我國窯爐的一種形式,因為窯整體呈長條形,依山而建,窯身總長約35米,猶如一條橫跨的巨龍,故被當地居民稱為「龍窯」。而柴燒,則是指利用薪柴為燃料燒成的陶瓷製品,這都是佛山人引以為傲的獨門手藝。
近年來,南風古灶已被開發為一個以工業遺產為核心的景區,也是國家4A旅遊景區和佛山市重要的人文景觀之一,向中外遊客訴說著千年古鎮的傳奇,彰顯了佛山歷史文化名城的價值,2019年更被列為「國家工業遺產」,在整個廣東省只此一家。
人們漫步在南風古灶景區內,不僅可以看到古老的窯灶,還能近距離接觸到陶瓷製作的展示過程,欣賞龍窯師傅的拍大缸表演,憑藉師傅的巧手,遊客可親眼目睹陶泥演變成龍窯大缸。當然,如感興趣也可以動手試試。
在景區中,陶瓷產品還與現代藝術巧妙結合,構成了不少吸引眼球的藝術品,其中曾有一處「馬桶瀑布」最具看點,這是由陶瓷藝術家魏華設計的一組裝置藝術品,由上萬隻馬桶組成,長100多米,高5米,不僅成為該景區一道獨特的風景,也是佛山一道標誌性網紅景觀牆。但是這處景觀早已被拆掉,而裡面的水缸瀑布也頗有意思。
此外,南風古灶中還有不少形形色色的陶藝商店,當中陶藝製品種類繁多、風格各異,且很多都是工藝精美絕倫的佳品。喜歡小飾品的文藝青年,大可在此細品慢淘,總能找到你心儀的那一件。【原創作品,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敬請關注我,與您分享更多精彩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