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美色,黃承天德——明清御窯黃釉器特展在京開幕

2021-01-13 人民網

 

  2016年5月11日,「皇家氣象——明清御窯黃釉器特展」在北京國際飯店隆重開幕,展覽由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和自得堂共同主辦,展出自得堂精心收藏部分明清御窯黃釉瓷器。中國嘉德董事總裁兼CEO胡妍妍、中國嘉德陶瓷部總經理劉越、著名收藏家朱紹良、自得堂主人馮瑋瑜女士出席開幕式。

  《通典》注云:「黃者,中和美色,黃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為溢也。」黃色是歷朝帝王所崇尚的專屬顏色,猶如龍紋,視為權利、尊貴的象徵,象徵皇權神聖不可侵犯。黃釉是明清時期皇家的專用釉色,民間不得擅用,故黃釉瓷器為明清時期皇家嚴格控制的瓷器,專為皇室御用,或為祭祀專用。尤其是清代,全黃釉器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是等級最高的皇家御用瓷器。因存世數量稀少,搜集尤為不易。

明正德澆黃釉撇口盤(一對)俯視 

   明正德澆黃釉撇口盤(一對)-正面

     明正德澆黃釉撇口盤-底款

   清康熙黃釉大宮碗-正面

       

           清康熙黃釉大宮碗-底款

   清雍正檸檬黃釉碟一對-正面

         清雍正檸檬黃釉碟一對之二-底款

 

  此次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與自得堂合作,舉辦「皇家氣象——明清御窯黃釉器特展」,將自得堂主人瓷器收藏中的一個系列以專題展覽形式呈現世人。展品自明中期至清晚期,涉及其中十三個朝代,三十三件/對黃釉器,集合在此,與藏家共享。如明弘治嬌黃釉窩盤(一對),堪稱弘治澆黃釉瓷器的代表作:造型規整,胎體透薄,釉面勻淨,釉色淡雅,不溫不火,給人恬淡嬌嫩之美感。成對收藏,尤為難得,因為弘治黃釉器是公認的歷史上黃釉燒造最好的瓷器;如明正德澆黃釉撇口盤(一對),內、外施嬌黃釉,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正德年制」六字雙行款,所署六字年款字體標準,恭正規整,正德御窯瓷器年款因此贏得 「正德款恭」之評價。此種撇口盤是明、清御窯瓷盤中的流行式樣,自洪武朝以來,歷朝均有燒造。正德時期的澆黃釉瓷器尚能保持弘治嬌黃釉瓷器溫潤淡雅之特點,此盤成對,彌足珍貴;清康熙澆黃釉大宮碗,口徑31.6釐米,內、外均施澆黃釉,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款,外圍青花雙圈。此碗形體碩大,入手沉重,保存完好,釉色純正,彌足珍貴;清雍正檸檬黃釉碟(一對),碟撇口、淺弧腹。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圈內、圈足內施白釉,外施檸檬黃釉,釉色嬌豔潤澤,亮麗可人。檸檬黃釉為雍正時期創燒的黃釉新品種,是顏色釉中的名貴品種之一;清鹹豐澆黃釉錐拱海水江崖二龍戲珠紋宮碗。鹹豐時期,外有列強,內有天平天國暴亂。御窯廠在鹹豐初年還有燒制,鹹豐五年基本停燒,加以長江以南處於清軍和太平軍交戰的腹地,景德鎮制瓷業蕭條,生產數量減少,工藝水平降低,該宮碗屬於清代景德鎮御窯廠歲例供御的大運瓷器,自康熙朝以後,歷朝都有燒造。此碗造型規整,釉面潔淨,釉下錐拱紋飾異常清晰,紋飾線條婉轉流暢,款識字體標準,堪稱動蕩時期鹹豐御窯瓷器中的精品;又如清宣統澆黃釉錐拱海水雲龍紋碗,宣統朝僅得三年,御瓷生產甚少,故有「鹹豐宣統賽乾隆」之說。該碗內、外施澆黃釉。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宣統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壁腹部錐拱二雲龍趕珠紋,近足處錐拱海水江崖紋。造型規整,釉色均勻,紋飾清晰,堪稱宣統御窯澆黃釉瓷器中的代表作。

  本次「皇家氣象——明清御窯黃釉器特展」,被稱為是中國大陸私人藏家首次以序列形式收藏和展出明清御窯黃釉瓷器,序列基本接近完整,展品來源清晰,流傳有序,精、真、美、雅俱全,為民間古瓷收藏帶來一道靚麗色彩;同時,本次展覽純粹學術交流,不涉商業行為,所有藏品只供同好共賞。

  據悉,為配合這次黃釉器特展,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專門組織一場「明清景德鎮御窯黃釉瓷器鑑賞」講座,講座將於5月13日下午16:00-18:00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二樓報告廳舉行,講座由北京故宮博物院陶瓷研究所所長呂成龍先生和自得堂主人馮瑋瑜女士主講。呂成龍老師將從專業的角度梳理黃釉瓷器的脈絡,探討其美學價值;馮瑋瑜女士將從藏家的角度鑑賞黃釉瓷器和分享個人收藏黃釉瓷器的心得。

 

明清景德鎮御窯黃釉瓷器鑑賞」講座專家信息:

呂成龍簡介

  呂成龍,男,1962年12月出生於山東省龍口市。現任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古器物部副主任、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故宮博物院陶瓷研究所所長、中國古陶瓷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物與博物館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導師。1984年7月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工藝系,獲工學學士學位。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從事古陶瓷陳列、保管、鑑定等工作。1999年9月~2001年4月進修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中國古代史專業研究生課程,達到研究生課程同等學力水平,獲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頒發的進修結業證書。

  主持過故宮博物院「陶瓷館」、「孫瀛洲捐獻陶瓷展」等多個大型陳列展覽,實地調查過數十個中國古代瓷窯遺址,曾多次應邀赴美國、土耳其、香港、臺灣、澳門等地做學術演講,出版多部學術專著,發表過上百篇科研論文和文章。2002年曾被推薦入選全國文博考古界一百位學術成就顯赫、治學經驗豐富、極具創新精神的專家學者之列。2006年榮獲「文化部優秀專家」稱號。

馮瑋瑜簡介

  馮瑋瑜,中國著名收藏家、廣州市當代藝術研究院理事長、廣州藝術品行業商會常務副會長、廣州市融熙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雅昌藝術網專欄作家、收藏/拍賣雜誌專欄作家、自得堂主人。

(責編:董子龍、魯婧)

相關焦點

  • 「反殖民與臺灣光復」日據時期臺灣歷史圖文特展在北京開幕
    12月22日,「反殖民與臺灣光復」日據時期臺灣歷史圖文特展在北京開幕。(中國臺灣網 李寧 攝)    中國臺灣網12月22日北京訊 (記者 李寧)12月22日,「反殖民與臺灣光復」日據時期臺灣歷史圖文特展在北京開幕。首都各界五十餘位嘉賓出席並參觀展覽。
  • 一周觀展指南|京滬瓷器特展多,江南扇面涼風至
    炎炎夏日,京滬兩地紛紛開啟了關於瓷器的大展,「龍泉青瓷」、「空白期瓷器」、「明德化瓷器」等,望觀眾感受瓷器的魅力。而在江南、蘇杭等地則接連推出了「明清扇面展」、「扇與江南雅文化」等,為酷暑帶來一絲涼風。此外,北京故宮的「良渚與古代中國——玉器顯示的五千年文明」,敦煌的「吐蕃文明展」,深圳的「國漫展」也都吸引著藝術愛好者的目光。
  • 周培源生平展在京開幕
    為了紀念我國著名科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周培源先生誕辰110周年,「科技先驅 世代風範——周培源生平展」8月25日上午在中國科技館開幕。 「科技先驅 世代風範——周培源生平展」現場。中國經濟網記者 蘇琳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7日訊(記者 蘇琳)為了紀念我國著名科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周培源先生誕辰110周年,「科技先驅世代風範——周培源生平展」8月25日上午在中國科技館開幕。
  • 一周觀展指南|陳從周百年同濟推大展,紀念鄭振鐸故宮展文物
    在上海,除了上海博物館的歷代漆器展,同濟大學紀念園林大家陳從周先生誕辰百年11月25日正式開始,其中包括同濟大學博物館舉辦的陳從周先生百年誕辰展覽與「陳從周《說園》與文人意境——紀念陳從周先生百年畫展」等。在杭州,浙江省博物館則有「佛影靈奇——十六國至五代佛教金銅造像」特展」。
  • 一周觀展指南|「黑石號」特展倒計時,清宮遺珍現國博
    百載重光——上海建築遺產保護修繕特展地點:閔行區博物館展期:2020年12月19日—2021年4月20日湖南龍翔九天——元明清御用瓷器特展地點:長沙博物館展期:2020年12月28日—2021年3月28日
  • We特展:於影棚體驗「蒸汽波」黑科技
    中新網上海12月17日電 (記者 高凱)AR特效拍攝、子彈時間、雨滴反重力控制,在近日開幕的一場互動科技潮流展《騰訊We特展:We波影棚》上,人們可以在We波影棚中體驗到前衛酷炫的「蒸汽波」黑科技。上海開幕的這一特別展覽,是本次We特展全國巡展的第一站。在「We波影棚」,人們可以讓時間靜止,上演翻轉城市,還能控制雨滴成為「天氣之子」、融入蒸汽波世界?據悉,此次互動科技潮流展共分為六大模塊,分別是逆溯之源、釋放真我、潮流盡頭、蒸汽浪潮、達人秀場、文創體驗店。覆蓋互動體驗、潮流打卡、文創衍生品等多種形式。
  • 一周觀展指南|唐代沉船特展倒計時,盛京清宮遺珍現國博
    ,首個以「雲間三友」為主題的書畫特展正式開展,展出上海博物館館藏12件真跡,以「雲間三友」交遊為線索,呈現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三人的藝術成就和藝術發展脈絡。 湖南 龍翔九天——元明清御用瓷器特展 地點:長沙博物館 展期:2020年12月28日—2021年3月28日
  • 「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開幕
    11月21日上午,由上海大學和四川省文旅廳共同指導、上海大學博物館與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共同主辦,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協辦的「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開幕。段勇副書記對出席開幕式的嘉賓們表示熱烈歡迎,他說,「上海大學博物館今年好展連連,目不暇接,繼海派旗袍展和越文化展之後,我們在這『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的美好時節,又迎來了盼望已久的三星堆文物展,這也是上海大學博物館今年的壓軸展覽。」「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今天相聚在此,只緣三星堆。」
  • 「公元二二抗疫影像展」在京開幕
    本報北京9月27日電(光明網記者姚坤森、黎夢竹)作為「北京國際攝影周2020」首場展覽,「共渡——公元2020抗疫影像展」於27日在北京中華世紀壇南廣場開幕,標誌著「北京國際攝影周2020」正式啟動。其中,「共渡——公元2020抗疫影像展」由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主辦,由中國藝術攝影學會、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光明網、中國通信攝影協會、《中國衛生影像》雜誌社、國際攝影藝術聯合會承辦,是全國第一個全面記錄人民抗疫歷程的大型攝影展,分為「中國抗疫新聞攝影展」「萬象德彰」「醫道濟世」「影相載志」四大板塊。
  • 「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年度巡展2020」在京開幕(圖)
    線上三維全景展廳也同期上線,打破時間、空間限制,為公眾提供7×24小時沉浸式的觀展體驗。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高鴻鈞,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劉印春以及相關單位領導、中國科學院部分研究所的科普專家和社會公眾共同參加了此次活動。
  • 上海大學博物館舉辦三星堆特展
    11月21日,觀眾在上海大學博物館內參觀「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當日,「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在上海大學博物館開幕。 新華社記者 任瓏 攝影報導11月21日在上海大學博物館「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特展上展出的「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文物複製品)。11月21日,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朱家可在介紹展品。
  • 秘魯古代文明展開幕 打造沉浸式深度觀展體驗
    「秘魯古代文明展——探尋印加帝國的源流」開幕儀式現場。華聲在線9月25日訊(記者 王一辰)2公斤的奢華皇金冠,哪位超級VIP才擁有佩戴的特權呢?木乃伊的「披風」上有哪些精美的「潮流」元素?今晚,大型特展「秘魯古代文明展——探尋印加帝國的源流」在湖南省博物館開幕。
  • 《侏羅紀世界電影特展》華南首展落地廣州悅匯城,2月12日開幕
    1月7日,《侏羅紀世界電影特展》華南首展,在廣州悅匯城舉行落籤發布會,宣布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正式開幕。   據悉,《侏羅紀世界電影特展》,是由環球主題公園及度假區基於電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之一——《侏羅紀世界》打造的沉浸式體驗,由萬達影視集團與新加坡全球體驗娛樂公司Cityneon Holdings聯合引入中國,第二站落戶廣州
  • 中國廣州《侏羅紀世界電影特展》正式開幕
    《侏羅紀世界電影特展》將於2021春節檔開業。萬達影視集團與新加坡全球體驗娛樂公司Cityneon Holdings宣布合作將《侏羅紀世界電影特展》引入中國。與環球主題公園及度假區聯合製作的《侏羅紀世界電影特展》是基於電影史上最賣座的電影之一的沉浸式體驗。現已在中國廣州市荔灣區西灣路150號悅匯城東廣場正式對公眾開放。
  • 世界級大展《侏羅紀世界電影特展》落戶廣州,甲龍牛龍國內首次亮相
    如今,來自電影的主題特展,要來到廣州與市民見面了!昨日(1月7日),《侏羅紀世界電影特展》廣州站舉行落籤發布會,宣布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正式開幕。屆時,廣州市民將可以一睹這個世界級大展的精彩魅力。主辦方為了廣州站的展出,在廣州站全新展出甲龍和食肉牛龍,侏羅紀迷又可以大飽眼福了。
  • 文明之光生生不息 「來自阿富汗的國寶」展開幕
    12月28日晚,由湖南省博物館聯合阿富汗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共同打造的「來自阿富汗的國寶」展在湖南省博物館開幕。金冠。恆河女神象牙雕像。湖南省博物館從正門口,直至特展專用道,都架設了壯觀大氣的古希臘式風格的科林斯式廊柱,引領觀眾走進多姿多彩的阿富汗文明。展廳內設置了「阿富汗匠人工坊」教育活動專區,除此之外,展覽期間還將舉辦「鏡頭裡的黃金神話」「手作臺上的黃金國度」等系列教育活動。
  • 「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紡織文化展」明天在北京開幕
    9月8日,由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民族文化宮主辦,海南省博物館、民族文化宮展覽館、民族文化宮博物館承辦,海南錦繡織貝實業有限公司協辦的「衣被海南——海南黎族紡織文化展」將在民族文化宮開幕。展覽持續至10月7日,期間將向全國觀眾呈現150件精美絕倫的黎族紡織品,傳播海南多彩的黎錦文化。
  • 去上海看相對論手稿,「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今日開幕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臧鳴 攝在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之際,「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8月1日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開幕。展覽呈現的是來自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愛因斯坦檔案庫的133件/組權威性珍貴展品,其中包含相對論手稿、諾貝爾獎章、愛因斯坦親筆書寫的E=mc公式手稿及愛因斯坦生前最後的筆記本等真跡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