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有用,4月有用,5月當柴燒,李時珍:輕身益氣耐老,見到珍惜

2021-01-10 三農小七

導讀:3月有用,4月有用,5月當柴燒,李時珍:輕身益氣耐老,見到珍惜!

文:三農小七

山野之中,除了「村夫」(古時候農民對自己的謙虛說法),還有植物。

植物種類繁多,可山裡人往往並不懂它們。

若是一些有用的植物被忽視了,那,真的是太可惜了。

山裡的植物很多,若要真的了解它的價值,還真的比較不容易。比如有一種植物,它,三月有用,四月也有用,可它到了5月,就只能當柴火燒了......

農村植物很多,比如重樓,白芨,黃精,葛根等等,很多東西,可能價值有積極性。比如黃精,葛根,重樓,白芨等根莖類植物,本來以秋冬落葉作用為佳。但,也不會區分到什麼3、4、5月,更不會貶值到當柴燒的地步......

那,是什麼植物在3、4月有用,5月就只能當柴火燒了呢?

農村有一句俗語,叫做:「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只能當柴燒」。說的就是這種植物,它的名字叫做——白蒿!

01白蒿科普

白蒿也叫做茵陳蒿,它是菊科植物,屬於蒿屬。它是一種草本植物,但是植株高大,往往能長成半灌木狀態。它有一股特殊的味道,有人說它香,也有人說它臭。

白蒿的主根及其基部已經木質化,主根向下生長,莖直立,枝條非常多。枝條比較細,植株的高度往往在幾十釐米到150釐米左右。

莖和枝條上都有密密麻麻的白色或者灰黃色的柔毛,柔毛質地比較柔軟,長老以後會慢慢脫落。葉片呈卵圓形或者卵狀橢圓形,有裂口,花序為頭狀花序,花朵多,種子也多。

但花多,種子多,其實並不是什麼好事,這種白蒿,在農村,被當成了害草處理。

02白蒿的危害

暫且拋開什麼三月有用,四月有用。我們來說說它的危害,白蒿的枝條非常多,花也多,種子更多。其危害程度還是很大的。

白蒿植株高大,枝條很多,而且半木質化,成了一種半灌木狀的植物。它嚴重影響周圍植物的生長,而且種子很多,很難剷除乾淨。

即便把這些半木質化的植株剷除了,它落下的種子在合適的時候又生長起來了。關鍵這種植物還是多年生的。也就是剷除了地上部分,它的根莖還在,它還能生長,即便當年不長,來年還得長。您說它的危害大不大?

白蒿嚴重危害花生,大豆,紅薯,馬鈴薯的生長,往往被剷除得乾乾淨淨。在樹木比較少的地方,往往被當成柴火燒,也算是貢獻了一些價值。但,它其實價值非常大,只不過往往沒有人知道罷了!

03白蒿的價值

白蒿的幼苗期通常並不叫白蒿,或者說有一個比白蒿更加響亮的名字,那就是——茵陳!

茵陳在《傷寒論》、《玉機微義》、《本草經疏》、《本草鉤述元》、《本草圖解》、《名醫別錄》、《本草綱目》等典籍中多有論述,藥用價值很大。

有清熱、利溼、益氣、涼血止血等價值,對通關節、去滯熱、傷寒等有比較好的作用。李時珍更是在《本草綱目》中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說它:

「久服輕身益氣耐老、面白長年。」

即便到了現代,茵陳也是一種非常常用的藥材,在以前更是農村非常常見的植物。但作為茵陳的,只是白蒿的幼苗。而且一般只在3月以前採摘,三月的白蒿幼苗被稱為茵陳。四月就被稱為蒿了,也就是白蒿,或者茵陳蒿。

3月的茵陳有用,4月的白蒿,也是有用的。3月的茵陳入藥,4月的白蒿可以食用,當然,3月的也可以。它的營養價值十分豐富。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維生素C等多種B族維生素。還含有20多種胺基酸,以及鈣,鋅,鐵,鎂,鉀,鈉等多種微量元素,吃法也很多。

可以涼拌食用,可以蒸著吃,也可以裹上麵粉油炸吃,用來煮雞蛋湯味道也很香啊。用來混合雞蛋做雞蛋煎餅,味道也是很好吃的......

但是,到了5月,茵陳就沒有價值了,沒有什麼藥用價值了,連當蒿做野菜吃都被人看不上。因為味道苦澀,很難吃,加上多數都已經開始半木質化了,就只能用來當柴燒了。

04結束語

「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只能當柴燒」!體現了人民的智慧,也體現了藥材要分季節的智慧。因此,白蒿在農村很常見,常被當成害草處理。

誰又曾想這種像木頭一樣的植物,能夠長成半灌木狀的白蒿,在早期的時候價值竟然那麼大呢?若有機會見到,記得好好珍惜。

您的家鄉有這種叫白蒿的植物嗎?你們叫它什麼名字呢?喜歡怎麼食用呢?歡迎留下您的寶貴經驗!

村夫釋義,參考《水滸傳》第九回:「柴進 見了道:『村夫不知高下,教頭到此,如何恁地輕意?快將進去。』」

相關焦點

  • 在清遠用來當柴燒的果實,如今身價倍增!!
    是松科植物的種子,成熟后里面有松子,但是馬尾松的松果裡面沒有可以食用的松子,曾經的我們在電視裡看到說是松子可以食用,並且就是松樹的果實,然後在山上找了好幾天,可惜沒有一棵松樹上的松果裡面有可以食用的松子,實在令人失望!
  • 4月3日小苑、國龍帶您走進聖川牛蒡品鑑中心
    有清熱、解毒、祛溼、健脾、開胃、通便、滋陰、補腎、益氣、降壓、防中風之功效,久服輕身耐老,被譽為大自然的最佳清血劑。      「綠色、健康、營養」是聖川人永遠的追求。聖川人始終奉行「綠色健康」的文化理念。
  • 本是野果,商家當水果賣高價,種植戶卻在虧本,陶弘景:益氣輕身
    內容提要:本是野果,商家當水果賣高價,種植戶卻在虧本,陶弘景:益氣輕身!文:三農小七從古至今,一個都沒有被埋沒,上古的時候,人們多半也採摘野果等充飢。但隨著如今生活的好轉,野果似乎有些被冷落。但在大城市裡,野果也是非常稀缺的。人們常說,物以稀為貴,這些野果,在山裡可能沒有人太過於喜歡,但是在城裡,卻非常多的人喜歡。
  • 英政府擬收緊規管家用燒柴 欲緩解空氣汙染問題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東網」5月23日報導,為了應對環境汙染問題,英國政府擬立法收緊規管家用燒柴,只準商家出售更清潔的燃料和柴爐用於保暖,並規定地方政府有更大的權力限制燒柴取暖和制定「無燒柴日」。據報導,目前英國仍有7.5%的家庭使用燒柴來取暖。此外,英國政府的這一新規定也針對農牧業,要求農民投用新設備和新措施以減少氨氣排放,政府將會對農民提供財務支持。(實習編輯:周思敏 審核:田瑞哲)
  •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用珍惜去書寫生命
    撥開時光的年輪,恍然發現:2020已經進入最後一個月。時光,真是毫不留情,在靜悄悄地挪移中,把我們的一年已帶走了11個月。11個月的光陰啊,我們經歷了嚴峻的疫情,歷經了生死的考驗,很慶幸,我們已經成為了世界抗疫的典範。儘管,全球新冠肺炎依然還在爆發,我們一刻也不能放鬆,但我們已經交出了完美的答卷。11月的初冬,天已冷,地已寒。樹葉撲朔飛離枝頭,初雪飛揚北方。
  • 延邊地區2021年1月30日天氣預報
    延邊地區2021年1月30日天氣預報:今天是星期六,農曆十二月十八,今天白天到夜間陰轉多雲,局部地區有小雪,西北風轉西風1級 轉2級 延吉:-9~-21度龍井:-9~-22度敦化:-12~-23度安圖:-11~-24度汪清:-13~-24度和龍:-9~-21度琿春:-11~-21度
  • 李時珍稱它為「血氣雙補之王」,請您重視,若山裡遇到,好好珍惜
    內容提要:李時珍稱它為「血氣雙補之王」,請您重視,若山裡遇到,好好珍惜!文:三農小七說起這「仙人餘糧」,還得追溯到南北朝時期,有個著名的醫家叫「陶弘景」,他把一種植物稱為了「仙人餘糧」!古人認為它屬於芝草類,就是靈芝等仙草一類,但這個「仙人餘糧」並沒有入「九大仙草」榜單。
  • 品柴燒之美,探索臺灣最古老的水裡蛇窯
    蛇 窯採用柴燒式,因為窯身很長,除了從窯首的燃燒室投薪,燃燒3天3夜以後,再從兩側投新孔投入木柴,使窯內溫度達到攝氏1200度。每 次燒窯約耗費一萬公斤木柴。早期燒窯產品為一般日常生活用的碗,盤,罐甕缸等陶器。目前為保護傳統,保持3個月燒窯一次,平均每年燒窯4-6次。1、什麼是柴燒?
  • 老祖宗常講:「有柴不燒敞口鍋,有女不嫁無公婆」,啥意思?
    老祖宗有這樣一句俗語:「有柴不燒敞口鍋,有女不嫁無公婆。」說的是啥意思呢?一、有柴不燒敞口鍋所謂的「敞口鍋」,指的是沒有鍋蓋的鍋,如此便很好理解,即便家裡的柴火堆積如山,在做飯的時候,也要把蓋上鍋蓋。現在基本上都用電磁爐,或者煤氣灶,地鍋很難見到。
  • 全球最貴木材1公斤上萬元,不識貨拿它當柴燒,快看看你家有沒有
    全球最貴木材1公斤上萬元,不識貨拿它當柴燒,快看看你家有沒有領略世間美景,嘗遍天下趣事,在我們生活當中,很多人在家庭裝修的時候都會想要用一些原木家具,他們覺得這些原木家具的紋理更加的精緻漂亮,而且顯得人非常的有涵養有氣質,因此我們所知道的許多木材所製成的家具
  • 主要靠熬,燒炭燒煤燒柴取暖都是妄想
    燒不起炭古人所能擁有的取暖燃料種類有限,無非是木炭、煤和薪柴。木炭取暖體驗最佳,但價格昂貴,一般只有皇宮、官府及富貴人家才用得起。宮廷和政府部門,自古即有取暖的制度保障,使其在冬季能夠擁有充足的木炭或者薪柴。
  • 人稱「酒壺花」,根長得像紅薯 「服之面如桃花,輕身不老」
    導讀:人稱「酒壺花」,根長得像紅薯 「服之面如桃花,輕身不老」在民間,對於有價值的根塊類植物都會往人參上靠,在名字裡冠以「參」字以此來說明其價值的珍貴,即使它不是真正的人參,也不是五加科植物,比如「四葉參」、「土人參
  • 人稱「五指毛桃」根有牛奶香味,如今百元1斤,可別當柴燒了
    人稱「五指毛桃」根有牛奶香味,如今百元1斤,可別當柴燒了。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院子和田地,農民朋友們用自己的雙手在土地上耕種收穫,靠辛勤勞動來創造美好生活。除了地裡的各種作物外,山上的各種野果,蘑菇,野菜等還可以作為生活品的補充。
  • 過去農民砍來當柴燒,卻不知根賣80元一斤,人稱「豪豬刺」
    #野生植物知識#導讀:過去農民砍來當柴燒下面筆者給大家分享一種植物,它在過去的市場常被農民朋友看來當柴燒,卻不知根賣80元一斤,人稱「豪豬刺」。聽到豪豬刺這個名字,可能很多朋友第一反應是豪豬背上的刺,實際上這個豪豬刺並非是動物,而是一種植物,準確的說是檗屬常綠灌木,因其滿身長滿又尖又長的刺,酷似豪豬背上的刺,故而被人們稱之為「豪豬刺」。
  • 菱角——讓你輕身如燕、除百病
    菱角性味甘涼、無毒,有消毒解熱、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之功效。菱角可糧可果,同時也是現代女性美容減肥的輔助食品。菱角生用熟用介佳果:清熱解毒,除煩止渴;熟用;益氣健脾止瀉,除風溼。  菱角是一種水生植物。中國南部各省均有栽培或野生。其果肉可食,嫩莖可作菜蔬,果有角,俗稱菱角。生長在湖裡和稻田裡,菱角藤長綠葉,莖為紫紅色,開鮮豔的黃色小花。
  • 它是植物界的大熊貓,是我國的一級保護植物,若在山裡見到請珍惜
    導讀:它是植物界的大熊貓,是我國的一級保護植物,若在山裡見到請珍惜在我國的農村,有很多的植物,但是大家對於植物的認識還是不太夠的。舉個例子,農村很多人家現在還在燒柴火,燒柴火就得砍樹木做柴燒,砍樹木的時候會認認真真的翻書或者查資料比對之後再砍嗎?顯然不會的,作為農村人,小時候砍柴肯定都是提著刀就開砍,有時候也出於好奇,詢問爺爺奶奶:這是什麼樹?那是什麼樹?
  • 被大家叫做「鐵包金」,有很高的觀賞效果,過去拿來當柴燒
    以前農村地區,自然不可能有什麼煤氣和天然氣,想要有足夠的柴火,就必須每隔一段時間到深山裡砍柴,不少在農村出生的孩子,都有握柴刀的習慣,對於可以拿來燒的各種柴火,是了解的一清二楚,而在當時,鐵包金就是一種經常拿來當柴燒的植物,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扼腕嘆息,真是埋沒了鐵包金這種珍貴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