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常講:「有柴不燒敞口鍋,有女不嫁無公婆」,啥意思?

2020-12-03 諸葛品歷史

從呱呱墜地那一天起,直至生命結束,幾十年間會經歷很多重要事件,婚姻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古人云:「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結婚的開心程度,絲毫不亞於考中進士,也反映出婚姻的重要性。從狹義上講,婚姻對於家庭和個人十分重要,從廣義上來看,婚姻關係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每到逢年過節,大齡未婚青年都非常頭疼,因為要面對父母不休不止的催婚,七大姑八大姨的詢問和關懷。換個角度思考,其實也怪不得父母催你找對象,畢竟婚姻是人生大事,即使你事業有成,收入比普通人高很多,但如果一直單身的話,在長輩眼中也不算成功,甚至有點不務正業的感覺。

俗話說,婚姻不可兒戲,需要一定的緣分,老話說得好:「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哪怕是跟別人相親,也要看對方是否合適,不能為了結婚而結婚。古人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決定權在父母手中,如何給女兒找個好婆家呢?老祖宗有這樣一句俗語:「有柴不燒敞口鍋,有女不嫁無公婆。」說的是啥意思呢?

一、有柴不燒敞口鍋

所謂的「敞口鍋」,指的是沒有鍋蓋的鍋,如此便很好理解,即便家裡的柴火堆積如山,在做飯的時候,也要把蓋上鍋蓋。現在基本上都用電磁爐,或者煤氣灶,地鍋很難見到。但是,十幾年前的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用地鍋做飯,嫋嫋炊煙,成為許多人心中難以忘卻的回憶。

既然用地鍋做飯,必須準備一些柴火,可以是乾燥的樹枝,也可以是稻草,或者是麥秸,這些都是常見的柴火。只要頭腦正常的人,燒鍋的時候都會蓋好鍋蓋,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燒柴火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灰塵,如果不蓋上鍋蓋,灰塵自然也就落入鍋中,造成飯菜被汙染,既難以下咽,對健康也有害。

二是,蓋上鍋蓋能夠儘可能減少熱量流失,用較少的柴火,就能把飯燒熟。打個比方,同時對兩口鍋進行加熱,裡面的水量也相同,其中一口鍋蓋上蓋子,另一口鍋敞著口,用腳趾頭都能想到,肯定是有蓋子的鍋先沸騰。燒敞口鍋,既不衛生,還浪費柴火,所以就有「有柴不燒敞口鍋」的說法。

二、有女不嫁無公婆

意思是說,給女兒找對象的時候,要看男方的父母是否健在,如果男方父母去世了,基本不會把女兒嫁給他。不少人感到很納悶,找對象應該看對方的人品過不過關,以及家庭條件怎麼樣,為何還要關注父母是否尚在呢?雖然婆媳關係一直存在,但作為父母,還是想給女兒找個公婆健在的婆家,理由有三。

首先,公婆都在的話,能夠幫助處理不少問題,不會缺少親情味。古人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如果某人從小是個孤兒,缺乏父母的關愛,性格多多少少略顯孤僻,不擅長與人交流。結婚之後,小夫妻只能獨自支撐生活的壓力,若公婆尚在,可以幫助帶孩子,一家人其樂融融。

其次,公婆起到化解矛盾的作用。不管夫妻關係有多融洽,難免遇到鬧彆扭的情況,你不理我,我不理你,吵架拌嘴的事情時有發生。如果公婆健在,稍微通情達理的話,可以訓斥兒子,勸他給兒媳道歉,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夫妻之間的矛盾很容易就被化解。

最後,公婆是親戚之間來往的紐帶,年輕人不太懂如何更好地處理與親戚的關係,甚至不想走親戚,久而久之,那些親戚就斷了聯繫。若公婆健在,夫妻二人根本不需要操心這些事。另外,遇到棘手的問題時,公婆還能幫著想辦法,分擔一些壓力。

筆者認為,「有柴不燒敞口鍋」的道理淺顯易懂,也非常有道理,但「有女不嫁無公婆」略顯絕對。假如你是尚未結婚的女生,是否會嫁給父母不在的男生?歡迎留下你的觀點。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有錢不燒敞口鍋,有女不嫁無公婆」,是什麼意思?
    前些天回到農村,聽到幾個叔叔輩們說著一句話,「有錢不燒敞口鍋,有女不嫁無公婆」, 我對這句話非常感興趣,也有些不理解,就問一個叔叔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要怎麼理解呢?這個叔叔就告訴我這句話該怎麼理解。一、有錢不燒敞口鍋。
  • 老祖宗說:「男怕五配頭,女怕嫁六郎」啥意思?男女結合有講究
    老祖宗說:「男怕五配頭,女怕嫁六郎」啥意思?男女結合有講究過去男女結婚全由雙方的家長做主,也就是大家從影視作品中經常聽到的那句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它的意思就是婚姻之事全憑父母做主。換句話說,也就是包辦婚姻。
  • 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什麼意思,啥是仰頭女?
    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漢」什麼意思,啥是仰頭女?文/農夫也瘋狂結婚生子這是每個人一生中都要經歷的過程,只有這樣的人生才是完整了。在古代還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說一個人如果沒有後代,那就是最大的不孝了。
  • 農村俗語:「好男不娶虎刺梅,好女不嫁流光錘」,究竟是啥意思?
    每到過年的時候,大齡單身男女青年大多頗為煩惱,不得不面對左鄰右舍的「關懷」,還有親友的詢問,最長問道的是:「現在談對象了麼,怎麼不把對象帶回來。」每當聽到這樣的問題,心中恨不得把對方一頓怒懟,但表面上只能強顏歡笑,然後隨便找個藉口搪塞過去。婚姻是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事情,必須慎重考慮,甭管別人評價,最好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老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如何選擇另一半呢?
  • 俗話說「好男不娶生妻,好女不嫁六郎」,這生妻和六郎是啥意思?
    就像今日,筆者所帶來的這句——「好男不娶生妻,好女不嫁六郎」,你知道這「生妻」和「六郎」是啥意思嗎?一、好男不娶生妻何為「生妻」?在古代指的是「離過婚或者被丈夫休掉的女子」,都知道,在過去封建社會下,男尊女卑,男人擁有一切話語權,而女子自幼被教育要三從四德,出嫁從夫,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觀念,因此,一旦女子出嫁後,就要過著相夫教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生活。
  • 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長見識了
    除了部分特殊時間控制生育之外,人們生兒育女基本出自於本能,更有「多子多福」的刻板想法。來到七八十年代,人口增長過快引發一系列問題,我國才正式決定實施計劃生育。在計劃生育實施的幾十年裡,人口數量得到了很明顯的控制。而現如今過低的生育率也迫使國家開放新的政策,但說到底都是對於人口的控制。實際上,古代時期也曾有過對生育的計劃,但在於男女而不在於數量。
  • 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什麼意思?對快結婚的人幫助很大!
    其實,在婚姻這件事情上,還是可以聽從父母的意見,畢竟他們走過的路比我們吃的鹽還多,看人還是有屬於自己的一套標準。老祖宗給即將結婚的年輕人,留下過一句俗語,用於現在依然適用。這句俗語很簡單也很好理解,就是:「男不娶五,女不嫁六」,對於結過婚的人來說深有體會。
  • 古人講:「酒不顧人、色不顧身、財不顧親」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老祖宗說的一點也沒錯,「酒是穿腸毒」。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根據先人的養生守則,小酌一點酒有利於身體健康,一旦無度飲酒,酒就成為「毒」了。但是來說有一些貪酒的人,他們根本不把先人的守則當回事,喝完一杯還想喝第二杯,喝完第二杯還想喝第三杯,直到喝到自己不省人事為止。
  • 好男不娶虎刺梅,好女不嫁流光錘!到底啥意思?沒結婚的多看看!
    結婚是人生當中的大事,俗話說得好,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由此咱們也可以看得出擇偶的重要性。選錯了另一半,對自己未來的生活會造成不利的影響。在民間也流傳著許多關於擇偶以及婚姻的俗語,在本期節目,文哲就給大家分享其中的一句,叫做好男不娶虎刺梅,好女不嫁流光錘。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有何深意?老祖宗教你識人
    比如,俗語:「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就是民間包含著「嫁娶、識人」智慧的經典俗語之一。一、「娶妻不娶顴骨高」,有何深意?但是,在我們老祖宗的眼裡,有福氣且討人喜歡的女孩子,長相最好是——臉頰豐腴有肉、下巴圓潤豐滿、面部輪廓平緩,就像年畫上娃娃一樣,有福氣。反之,顴骨高的女人,在老祖宗眼裡,大多是「刑夫」之相,這樣的女人難受婆家待見。
  • 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啥意思?抽菸的講究你知道多少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農村俗語就是俗語「兩人不對火,三人不點菸」,啥意思?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啥意思?老祖宗的話句句在理!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所謂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古人總結了很多歇後語、成語及俗語等流傳下來,如 「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老牛吃嫩草,好馬不回頭」 「早不說夢,晚不梳頭」「不喝卯時酒,不打酉時妻」「正月不剃頭」、「臘月不定親」等等,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這其中我們大多耳熟能詳,但其中寓意恐怕不盡人知,需要我們更多地繼承和傳揚。
  • 老祖宗的智慧: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啥意思?男人越早明白越好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我們的老祖宗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 「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 「寧可夜宿荒墳,不可旅居古剎」 「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等等。
  • 男不娶五,女不嫁六是什麼意思?
    芝麻君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紹了一些民間俗語,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天芝麻君趁熱打鐵,給大家再介紹一個俗語,那就是男不娶五,女不嫁六。有些人把這個俗語錯誤的理解為,男人不能娶五十歲以上的女人,女人不能嫁給六十歲以上的男人,這實際上大錯特錯了。
  • 古人講「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老輩說俗語,今天我也要和大家說句俗語——「男怕咳,女怕拉;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最開始我也不明白,直到後來聽完老輩講,我才知道其中的意思。說到俗語,追溯一下它的歷史,最早可以從西漢提起。在《史記·滑稽列傳》曾記載:「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
  • 俗語:寧要麒麟子,不要化骨龍,啥意思?老祖宗說給為人父母的話
    麒麟是我國的瑞獸,老話說「瑞獸出沒,必有祥瑞,」相傳孔子出生前和去世前都曾出現過麒麟,在《禮記·禮運第九》中有:「麟、鳳、龜、龍,謂之四靈」,麒麟在我國人民的心中也有著特別高的地位。這兩種特別的神獸常出現在古人的口中,和人們的生活緊密聯繫,教育子女則是許多父母都特別操心的事情,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俗語:「寧要麒麟子,不要化骨龍」,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育兒經。
  • 農村俗語「人不出門身不貴,火不燒山地不肥」是啥意思?很有道理
    那麼,農村俗語「人不出門身不貴,火不燒山地不肥」是啥意思?其實很有道理,因為它道出了勤勞致富的秘訣。「人不出門身不貴」的意思是說,人如果呆在家裡或者只在家鄉附近轉悠,不願意出遠門去闖蕩,身價是定不會富貴起來的。
  • 老話說「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有什麼深意?現在還適用嗎?
    其實,在現代人看起來很難做到的事情,在古人眼中卻是一件比較簡單的事情,古時候父母往往只需要根據「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的方法,就可以為子女挑選到合適的對象了,但是許多朋友仍然不清楚其中有什麼深意,所以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老牛吃嫩草,吃雞莫待老」,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在生活中最常聽到的就是老話,這些俗語老話已經融入到了農村人的生活點滴之中,如今雖然說這些俗語老話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想起來句句朗朗上口,而且都含有非常實在的道理在其中,今天來給大家說這樣一句老話「老牛吃嫩草,吃雞莫待老」,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