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1日,《風溼病年鑑》(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IF=16.102)在線發表了題為「Systemic evalu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oriasis,psoriatic arthritis and osteoporosis: observational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的研究文章,闡明了銀屑病(俗稱牛皮癬)及銀屑病性關節炎與骨質疏鬆間的關係。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PI鄭厚峰為此文通訊作者,2018級博士研究生夏江威為第一作者。西湖大學為此項研究工作的獨立通訊單位。參與單位包括密西根大學,浙二醫院,濱州醫學院和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等。西湖大學超算中心亦為項目提供技術支持。
為什麼做皮膚病與骨質疏鬆關係的研究呢?
鄭厚峰曾經是一位皮膚科醫生,在醫學博士期間的研究課題就是圍繞銀屑病的遺傳學研究,在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做博士後期間,鄭厚峰轉為做骨代謝相關性狀的遺傳學研究,所以對兩個疾病都比較了解。
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皮膚病,在歐洲人群的發病率是2.5%,亞洲人群發病率是0.1%-0.5%,其中最嚴重的併發症是銀屑病性關節炎。儘管以前也有很多研究關注銀屑病跟骨質疏鬆間的關係,但是由於受到潛在的混雜因素影響,或者無法完整收集到足夠多的數據,很多研究的結果不一致,導致目前對銀屑病是否能夠導致骨質疏鬆依舊存在著爭議。
2017年《英國皮膚病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發表評論文章「Psoriasis andosteoporosis: the debate continues」。如何確定銀屑病跟骨質疏鬆間是否存在歸因關係吸引越來越多研究者的注意,也成為臨床上的一個重要問題。所以鄭厚峰團隊在大數據的基礎上,更加全面地分析了兩者的相互關係,並且得出了可靠的結論,為臨床指南提供了新證據。
他們研究發現,銀屑病性關節炎(Psoriatic arthritis)患者與對照組相比,骨量明顯減少,但這個關聯關係並不由遺傳因素決定,也就是不具有歸因關係。他們推測可能是繼發導致骨質疏鬆(例如通過服用藥物或者缺乏鍛鍊)。
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們納入銀屑病性關節炎患者服用藥物情況和體育鍛鍊的因素,通過中介分析(Mediation analysis)方法,發現銀屑病性關節炎對於降低骨密度的風險效應果然有63%是通過服用藥物(甲氨蝶呤,環孢素)間接介導的,而體育鍛鍊的中介作用為8%。基於非歸因假設,非關節炎型銀屑病患者因為沒有繼發效應,並不是骨質減少或骨質疏鬆潛在的風險因素。
此外,他們在研究中還發現,男性銀屑病性關節炎患者與對照組相比,低骨量特徵的顯著性高於女性。他們推測可能的原因是納入研究的女性大部分為絕經後的女性,缺乏雌激素可能相比銀屑病性關節炎對骨密度的影響更大。
簡單總結鄭厚峰團隊的研究成果就是:
首先,銀屑病(包括關節炎型)與骨質疏鬆之間沒有歸因關係(Causal relationship)。
但是,銀屑病性關節炎作為一種重型的銀屑病,它的臨床治療會適用甲氨蝶呤或環孢素等可能影響骨重建的藥物,從而導致骨質疏鬆的發生。
以前的觀察性研究結果相互不能驗證,有可能是因為:(1)納入的銀屑病患者沒有分疾病亞型,比如銀屑病性關節炎患者沒有單獨分析,(2)納入的疾病混雜因素沒有包括藥物治療情況。
需要強調的是,此研究就納入英國大型樣本資料庫(UK Biobank,https://www.ukbiobank.ac.uk/)的432,513例樣本數據進行橫斷面觀察性研究,在這個樣本量下,有足夠大的統計學把握度(Statistical power)來研究暴露(Exposure)和結局(Outcome)的關係。
對於臨床應用而言,鄭厚峰團隊建議銀屑病性關節炎患者(特別是接受甲氨蝶呤或環孢素治療的患者)應定期篩查骨量降低和骨質疏鬆的風險,並應提供適當的健康管理,以降低骨折風險。
資助信息
該研究獲得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青年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1871831),和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項目(LR17H070001)支持,和西湖大學人才引進專項經費支持。
全文連結:
https://ard.bmj.com/content/early/2020/07/31/annrheumdis-2020-217892
《風溼病年鑑》(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是《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子刊,於1939年創辦,至今有81年歷史,是風溼病領域最頂尖期刊。
課題組簡介
「疾病與群體遺傳信息實驗室 Diseases & Population Geninfo Lab (DaP)」主要是利用生物信息學手段對遺傳學大數據進行分析,研究骨健康相關疾病的遺傳機制和環境影響因素。現有團隊包括博士後,博士研究生,和訪問學者等十多名成員。課題組長鄭厚峰,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中組部青年「國家特聘專家」,浙江省數理醫學學會生物醫學大數據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骨質疏鬆分會常務委員。先後在Nature、Nature Genetics、BMJ和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等SCI雜誌發表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論文33篇。
課題組一直致力於複雜疾病易感基因的遺傳學研究。
1)複雜疾病與性狀遺傳學研究:青春期骨密度的影響因素與易感基因;維生素D與複雜疾病的相關性研究;肥胖的影響因素與易感基因;骨質疏鬆與骨折的影響因素與易感基因。
2)群體遺傳學研究:主要研究中國人單體型研究,人群遺傳結構和漢族人姓氏研究。
3)腸道微生物與複雜疾病:骨質疏鬆,代謝症候群的腸道微生物表現。
招聘信息:
長期招聘博士後,有遺傳統計和生物信息背景者,或者有骨代謝疾病功能實驗經驗者優先。也歡迎有此背景的本科生和碩士生報考博士研究生。
本公眾號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資源與大數據中心承辦
2019年熱文TOP10
1. 逆轉2型糖尿病的大牛又發文了:2型糖尿病是簡單的疾病,減肥或逆轉病情!
2. 剛剛,Science發布2019十大科學突破!
3. Science重磅!西蘭花「喚醒」抗腫瘤基因
4. 讀者淚目!《柳葉刀》全中文發表中國醫學博士「家書」:給父親的一封信
5. 《Science》重磅!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6. 喝酒,尤其還臉紅的人,或面臨更高的痴呆風險
7. Nature重磅!第一個完全合成且徹底改變DNA密碼的生物誕生了
8. 這不是一顆大榛子!Science發表新型口服胰島素,或將取代傳統注射
9. Science為防禿頂支招:先從不脫髮開始...
10. 改變精子速度,可以影響後代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