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禮改革開放四十周年,電視劇《黃土高天》來襲,你期待嗎?

2021-01-08 小芹姐說娛樂

獻禮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由闞衛平執導,張強擔任總編劇,董勇、王海燕、王偉、嵇波領銜主演,馬少驊、陳逸恆、封柏、羅憶楠等聯袂主演,許還山、高明、高亞麟、楊童舒、黃品沅 、徐松子特別出演的電視劇《黃土高天》於11月1日重磅登陸CCTV-1。

一部謳歌改革開放40年偉大變革、反映中國農村深刻變化、弘揚新一代農民創新精神、探尋當代農業發展道路、思索中國三農問題的史詩大劇。全劇圍繞「活下去、富起來、新農民」的結構 ,講述了在中央「一號文件」的帶領下,以秦學安、趙秀娟、張天順、張守信、秦田、秦奮為代表的三代農民和農村幹部,他們以親歷者、踐行者、見證者的身份,在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偉大變革中,為追求美好生活而艱苦奮鬥的故事。

內容提要:1949年,退伍軍人陳天泉回到陝北黃土高原,紮根土地,一心種田。深受農業合作化政策影響的他,堅信中央一定會將土地還給人民。1982年改革開放,中央連續下發多個《一號文件》,關注三農問題。自此,不管自然界發生著多麼嚴重的災害,黃土高原上的農民們都能夠持續豐收。這使陳天泉有了更大的夢想,他想帶領村民們走上不再單純依靠種糧食來生存的道路。

他們潛心學習蘋果種植技術,不斷改良品種,經歷各種挫折,終在一號文件的指引下,實現蘋果現代化、集約化、規模化生產。而逐漸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更開啟了網際網路銷售模式,不用出門就把蘋果遠銷萬裡,走出國門。梁峁村的發展是中國農民、農村和農業六十多年來曲折前進歷程的縮影。

電視劇是根據從鐵路成長起來的,原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學藝術研究所所長、著名編劇、導演莫伸,2012年推出長篇報告文學《一號文件》改編而來,截取當代中國農村具有代表性的生產、生活場景和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以及具有影響力的人物事跡,反映了中國農村發生的空前變化。

電視劇劇情展示的日常生活情節,需要在旅客列車和鐵路車站取景。為此,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公司大力支持,專門安排了攝製組200餘人先後在管內三民村、臨潼車站取景拍攝,還特地編組了一列旅客列車呢,部分職工也參與拍攝呦!

俗話說的好:「萬物相生相剋,生生不息」,天順叔馬少驊整治得了不安分的學安,卻被自己親閨女的撒嬌殺收的服服帖帖的,張靈芝王偉活潑任性慣了卻總在學安董勇那兒碰壁,hhh這精彩有趣的劇情,忍不住讓小莊稼感嘆:天道好輪迴,蒼天繞過誰呀~

相關焦點

  • 《黃土高天》圓滿收官 良心製作「口碑收視價值」三贏
    作為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的獻禮劇,「三農」主題農村史詩大劇《黃土高天》憑藉其良好的口碑和「樸實」的故事獲得了一眾認可,《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屢發評論文章予以肯定,認為《黃土高天》是農村改革發展歷程的縮影,繪出了新農村的時代長卷;業內專家贊其為「既是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的『扛鼎之作』,又是一部『不負天下不負農』的良心之作。」
  • 電視劇《黃土高天》:映照黃土高原的社會變遷之鏡
    以「三農」視角為切入點的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重點劇目《黃土高天》,正在央視一套播出。該劇著重表現了改革開放中的農村變遷、社會進步和人心所向,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敘事特點。《黃土高天》散發著黃土高原獨有的泥土氣息,承載著厚重的歷史內涵與現實意義。該劇從農業政策研究者、農民、農村幹部和農村企業家4種身份的農村代表人物入手,講述一村三代人的奮鬥故事,年代跨度大、事件體量大、現實意義大。   豐源村的改革,是中國農村40年來改革的一個生動縮影。
  • 香港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巡迴展在合肥開幕
    香港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巡迴展在合肥開幕。新華社記者 劉方強攝新華社合肥1月24日電(記者劉方強、汪海月)1月23日下午,香港特區慶祝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巡迴展在安徽合肥開幕。展覽主題為「飛躍四十載 同發展·共繁榮」,回顧香港過去四十年在國家改革開放過程中的貢獻和受益,並展望香港未來如何發揮所長,服務國家。「過去四十年,香港一直以自己所長,服務國家所需,既是『貢獻者』,也是『受惠者』,分享了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香港特區駐滬辦主任鄧仲敏說,「展望未來,香港將繼續發揮自身的優勢,擔當『促成者』和『推廣者』的角色,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 《歌聲激蕩40年: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金曲盛典》相約改革開放...
    《歌聲激蕩40年——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金曲盛典》近日在東視劇場唱響。《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牧羊曲》《大海啊,故鄉》《我愛你中國》《不忘初心》《新的天地》……一曲曲烙印著不同時代印記,風格多彩的歌曲陸續登臺,來自全國各地的歌唱藝術家以歌聲致敬歷史,用心聲唱響未來。熟悉的旋律,勾起人們對於崢嶸歲月的深切回憶。
  • 2018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大會內容概括 主要講了什麼
    12月1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再次發出了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號召,寄望在新時代創造中華民族新的更大奇蹟!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蹟!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總攬全局、視野宏闊、內涵豐富、飽含深情,是不斷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繼續前進的綱領性文獻,是中國宣誓堅定不移改革開放的鏗鏘宣言,極大地振奮了全國人民的信心。  40年前的今天,我們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
  • 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紀錄片觀後感心得體會
    風雷激蕩的四十年,當然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好的時期,  改革開放為我們帶來了幸福與快樂,更讓我們學到更多的知識,80後和90後的孩子,看著國產動畫到三維立體,看著老電影到新電視劇……,回望改革開放40年來的風雨歷程,中國發展成就令世界刮目相看,也凸顯出改革開放作為「重要法寶」「必由之路」「關鍵一招」的深刻內涵。
  •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顧與思考》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行
    座談會現場為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顧與思考》一書出版座談會,9月6日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舉行。《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顧與思考》圖書展示本書作者、中國著名經濟學家高尚全1985年5月起任國家體改委副主任,後曾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世界銀行高級顧問等職。
  • 本報推出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特刊
    本報訊(記者方莉)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鬥,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中華民族以嶄新姿態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 電影《黃大年》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白瀛)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重點推介影片《黃大年》將於12日起在全國公映。影片通過講述戰略科學家黃大年的事跡,謳歌改革開放給我國科技事業帶來的巨大變化,塑造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英雄形象,展現了以黃大年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赤誠的愛國情懷和忘我的奮鬥精神。
  • 上海社科院研討「改革開放四十年:理論、實踐與未來挑戰」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是與世界緊密聯繫的。世界深刻影響了中國,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有沒有世界歷史意義、是否為人類文明做出了新貢獻?中國的發展是否對其他國家具有參照性意義?四十年來,中國離不開世界,中國改革開放取得今天的成績,受益於整個世界文明。
  • 改革需要「智囊」《黃土高天》褚教授圈粉
    由闞衛平執導,張強總編劇、範勝震編劇工作室擔任編劇,董勇、王海燕、王偉、嵇波領銜主演的「三農」主題史詩大劇《黃土高天》正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熱播。該劇聚焦改革開放以來新農村的變化,著重描繪農民在農業中的探索創新精神,不僅通過秦學安(董勇飾)一家三代人的思想變化記錄農村改革的歷史巨變,更通過調研組陳組長(高明飾)、大學教授褚建林(許還山飾)等專家、學者全方位解讀了「一號文件」的來龍去脈。身居要位系農業 腳踏實地為農民「民為政首,農為邦本」,「三農」一直是國家、社會關注的焦點。
  • 「僑」這四十年:改革開放刷新的中國印象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十年來,廣大海外僑胞是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來華投資的先行者和主力軍,是中國面向全球、擴大開放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可以說,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取得的偉大成就中,華僑華人功不可沒。  「『僑』這四十年」主題徵文活動啟動後,海內外投稿紛至沓來。即日起,一篇篇佳作將陸續刊出,展現華僑華人與中國同行的四十年。
  • 四十年說|改革開放四十年的九條經濟學智慧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四十年來,中國經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實際GDP擴大了34倍,年均增速達到9.5%,佔全球經濟的比重由1.8%上升到15.2%;基本建成了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經濟結構日趨豐富完善;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城鄉建設突飛猛進。
  • 【改革開放四十年】系列動畫短片《行進中國》第08期:河長制
    「   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回望改革開放40年來的歷程,中國的發展成就令世界刮目相看。津雲新媒體特別策劃推出改革開放40年系列動新聞《行進中國》,通過一個一個熱詞展現出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勾勒出老百姓不斷增強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致敬改革開放 40 周年,央視紀錄片講述佳格天地的創業故事
    改革開放40年,是中國農民向天、向土地要產出、要效益的耕作史;也是中國農民嘗試走出去,用創業改變命運的奮鬥史;更是中國農民保護綠水青山,贏來金山銀山的探索史。CCTV-7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系列紀錄片《了不起 中國農民》於12月17日-12月21日在《致富經》播出,第四集紀錄片《築夢人》將鏡頭對準了北京佳格天地科技有限公司,從創業者的視角講述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的蜿蜒起伏。
  • 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世界郵票上的中國藝術名家陳錦祥全球首發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1978年,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共產黨用改革開放的偉大宣示把中國帶入一個嶄新的時代。這是一次偉大的轉折,這是一次嘹亮的喚醒,古老的中國,推開了一扇眺望世界、變革求新的大門。
  • 四十周年四十封信 你的家書有可能被省檔案館收藏
    得益於通訊技術的迅速發展,你可能手機不離身,習慣了用微信等軟體來聯繫家人。你有多久沒有讀到過一封家書,更有多久沒靜下心來給家人寫一封書信了?先來看看這兩封家書吧:她代表了這四十年來,在浙江奮鬥、拼搏,為浙江發展默默作出貢獻的外來務工人員。
  • 改革開放40年徵文1000字 2018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感悟心得體會
    篇四  一般來說,改革開放是指中國共產黨於1978年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一條「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戰略決策,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以開放為主題的國策。  其實縱觀歷史,在建國初期頗有成效的計劃經濟在改革開放時被證明是錯誤的,而在改革開放時取得巨大成就的生產承包責任制在現在,又被證明是錯誤的,所以或許,改革開放之於我們最大的啟示,並非是去堅持什麼,甚至包括堅持改革開放本身,而是去懷疑。梁啓超有云:變則通,通則久。  觀世間萬物,唯進步值得信仰。想起了在1979年得那場大辯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 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活動
    本網訊 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自今年7月起,馬克思主義學院組織全院師生集中開展系列主題活動。 ,進一步深刻體會了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11月9日-10日,學院舉辦改革開放40年中國共產黨「三農」思想與實踐研討會,邀請200餘位來自全國各地高校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全面總結並深入研究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三農」工作的思想發展和生動實踐,進一步加強了各高校和科研機構在中國共產黨「三農」思想與實踐研究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隨後,學院組織師生赴國家博物館參觀「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
  • 湖北省書畫家協會東湖書畫院舉辦「東湖論壇」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年
    人民網武漢12月30日電 12月29日,由湖北省書畫家協會東湖書畫院主辦的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年暨湖北省書畫家協會東湖書畫院成立兩周年「東湖論壇」在武漢舉行。湖北省政協原老領導、省文聯、湖北省書畫家協會、東湖書畫院全體院士等單位60餘人參加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