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脅漢人千年的匈奴最後去哪了,如果你是這個民族,你是匈奴子孫

2020-12-05 國學道德智慧

《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其攻戰,斬虜首賜一卮酒,而所得滷獲因以予之,得人以為奴婢。」可見匈奴人有獵頭的習俗,在戰爭中砍下敵人的頭顱是榮譽的象徵,可以得到部落的賞賜。

匈奴從來就不是一個民族,而是眾多草原部落的集合體。很多人對草原的歷史並不熟悉,總喜歡用漢族的思維去想當然地看待草原。他們認為草原上還有一個文化傳統穩定的民族。其實這是不對的,就像農民會認為皇帝用金鋤頭耕地一樣。

首先,匈奴這個名字代表了對漢族的一種誤解和抹黑。沒有一個民族會自稱為奴隸,但奴隸意味著一種明顯的蔑視。匈奴更多的是漢族給草原遊牧民族起的外號,表面意思是邪惡的壞人。

誰讓那些草原人輕易搶劫自己,給自己一個不好的名聲來表明自己的立場?匈奴和我們叫日寇日本鬼子是一個道理。

草原上沒有民族。由於生產方式不穩定,他們的社會組織形式以部落為主,很容易打破傳承。冬天可能會有暴風雪,牛羊大面積死亡,部落人口大面積減少,這個部落就會消失,打破傳承。

草原資源短缺。為了延續部落,草原上的人會在不得已的時候搶奪中原王朝,但更多的時候會不斷在草原上廝殺,互相搶奪資源。

也就是說,草原就像一個養法池,每一個部落都在不停的戰鬥,然後誕生了一個最強大的部落。這個部落會控制草原上所有的資源,任何不服從的部落都會被消滅。到這個時候,草原上無數的部落都會以最強大的部落命名。

草原民族的對手漢族分不清這些部落的區別,就像現代中國人很難區分歐洲人一樣。

漢族作為對手,用屈辱的名字命名草原民族,這就是匈奴這個名字的由來。到了唐代後期,漢族開始與草原民族全面交往,逐漸開始認識鄰居。才出現了契丹和女真這兩個名字,而不是用匈奴這個名字來侮辱他們。

在草原內部,強大的部落稱為本部,被強大部落徵服的部落稱為對方部。無論是總部還是其他部門,話語權永遠屬於最強大部落的首領。

草原上的部落爭奪領導權的時候,會是漢族最容易自衛的時候。一旦草原之歌裡的部落內鬥結束,草原高手誕生,中原王朝就會開始緊張起來,因為這意味著草原勢力整合,隨時可能南侵。

匈奴南下就是這種情況。當時一個叫匈奴的部落強盛起來,在草原上打敗了其他部落,然後匈奴部落帶領其他部落南下劫掠。由於生產方式不穩定,草原部落文化難以積累和傳承,導致草原部落文化落後。

雖然生產方式決定了草原部落生來就是勇士,但生產的不穩定也導致了他們文化的落後。當他們全面入侵中原時,先進的中原文化很容易同化草原部落。結果草原部落被漢族同化,大家在文化和血緣上融為一體。

比如「五荒」時期,南方遊牧民族紛紛學習漢人,建立自己的王朝而不是部落制度。即使草原部落勢力強大,也會被先進的中原文化同化,這也是匈奴消失得無影無蹤的原因。他們入侵中原後被漢人同化了,所以現在漢人的血液裡有匈奴。

事實上,漢文化是一個大雜燴。每當漢文化進入奢靡狀態,北方的遊牧民族就會南下為漢文化重新注入活力,而這些南方的遊牧民族也會被漢族同化,成為漢族的一部分。所以歷史上麻煩的匈奴就成了漢族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秦漢最頭疼的匈奴,和中原打了半部史書的民族,究竟是哪來的
    秦漢最頭疼的匈奴,和中原打了半部史書的民族,究竟是哪來的   匈奴,大家都不陌生,無論是在漢武帝還是在在更早的秦朝和春秋,都有關於匈奴的記載,秦始皇還專門為他們修了長城做預警之用。
  • 【歷史變遷】陝北人的祖先是匈奴還是中原漢人?
    龜茲人的到來,給陝北帶來了藝術的彩虹,你看信天遊、陝北秧歌、嗩吶、腰鼓、說書,太「足勁」了,很有特色。這些年,陝北人在西安生活的不少了,西安街頭,陝北人扭兩下,感覺不一樣,那怕10歲小孩隨意扭達兩下,說不上哪達兒有那麼一股子韻味,有股子靈氣,是骨子裡帶的,學不來。「聽見鑼鼓響,飯碗撂不辦。」
  • 揮戈誓飲匈奴血:西漢前期對匈奴戰史梳理
    遊牧的匈奴人匈奴在秦末漢初,國力雖然強盛,但仍處於奴隸制時代,以遊牧為主,粗放農業為輔助,民風崇尚年輕壯士,鄙視老弱,善於騎射,在戰鬥上採取遊擊戰術,避免與強敵的正面對抗。從生活習俗講,它是一個落後民族,從其軍力來講,則是一個善騎射、戰鬥力很強的群體。 在秦漢之際,匈奴已進入國家的初期階段。其最高統治者為單于,匈奴人對單于的稱號是撐犁孤塗,意思相當於漢人的天子。
  • 歷史上消失的民族——匈奴人與匈奴帝國(一)
    一、匈奴人「匈奴」,是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遊牧民族。戰國時遊牧在燕、趙、秦以北。東漢時分裂為南北兩部,北匈奴在一世紀末為漢所敗,西遷。南匈奴附漢,東晉時曾先後建立前趙、夏、北涼等政權。匈奴之中,包含了蒙古語族、通古斯語族、突厥語族、葉尼塞語系、烏拉爾語系,印歐語系中的吐火羅語族、伊朗語族,與漢藏語系的成員。
  • 中國最常見的5個姓氏,很可能是匈奴後裔,裡面有沒有你?
    南匈奴與漢朝合力攻打北匈奴,將其打到了歐洲。而南匈奴也至此一蹶不振。 東漢末年,天下三分,曹操在統治北方期間,將南匈奴一分為五而後以漢人統管。這個時候,匈奴漸漸被漢人開始同化了。當然,這一次的同化並不徹底,到了五胡亂華時期,匈奴人在歷史上又短暫的崛起了。
  • 李淵有一半匈奴血統,鄭成功有一半日本血統,他們都是正宗的漢人
    鄭成功有一半日本血統,他是正宗的漢人嗎?」 我覺得這個話題非常有趣,就寫了一篇帖子,講述這個問題。咱們漢人的宗法制,是以父系血統為傳承。只要父親是漢族人,不管母親是日本人,還是外星人,他都算是正宗的漢人。 打個比方說吧,如果哪天外星人來到地球。我被外星美女挾持了,跟外星美女生了孩子。
  • 匈奴作戰兇悍無比,為何抓到漢俘不殺,反而為他們娶妻生子?
    歷史上秦始皇修建萬裡長城阻隔草原部落,漢武帝在位期間和匈奴進行了長達45年的戰爭。 自古以來,草原部落和中原地區發生了近一千多年的戰爭。到了漢朝,中原和草原部落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特別是在冬季,草原物資短缺的時候,匈奴人經常在漢朝邊界搶奪物資。他們搶奪的不單單是生活物資,還有漢人。被搶去的漢人皆被稱為俘虜,當然,這種事情也經常發生在戰爭中。
  • 匈奴是怎麼產生的?又是怎麼消失的?謎底可能比你想像的要簡單
    對於西漢初年的帝王來說,最為頭疼的問題,莫過於長城以北的匈奴。秦始皇在位時期,秦將蒙恬率領秦軍追殺匈奴直到漠北。因此劉邦根據這一情況產生輕敵心理,於是率軍隊出擊匈奴,結果自己差不點當了匈奴的俘虜。那麼,匈奴來自何方?並且又去了哪裡?關於匈奴的來歷,司馬遷說匈奴是禹的後代。在夏朝覆亡以後遷移到了北方。不過,這一說法迄今為止存在爭議。
  • 史上最殘暴民族,差點讓漢人滅絕,此人一句話直接從地球上抹去
    最後被逼到了絕境的漢人在冉閩將軍的率領下,將羯族政權推翻,並且將所有的羯族都一一殺盡,包括婦女和兒童。這個種族從最初的時候就是侵入者,他們原本有自己的語言和家鄉,卻不在自己的家鄉中好好呆著,跑到中原來作惡,這本來就是在犯罪。不過當然了,這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還是收到了匈奴的逼迫,是有不得已的緣由。歸根究底,這一切的罪惡還是來源於匈奴人。
  • 匈奴墓葬中發現「漢金怪獸」,外形極像《山海經》中的蠱雕!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在陝西省境內出土的文物和墓葬數量在全國來說都是名列前茅的。其中堪稱國寶級的文物也有不少,我們熟知的秦始皇陵兵馬俑,更是被列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先後有超過200位外國元首參觀訪問。漢金怪獸的奇怪之處在於,它並不是在漢人墓中出土的,而是於1957年,在陝西漢中一座匈奴墓中出土的。
  • 漢武大帝死磕匈奴的勝算有哪些?
    訓練時,首先學習兵法和戰陣,接受隊列、陣型訓練,再次,要掌握優秀的單兵格鬥技能,斧鉞鉤叉你都得會用。最後,還要接受步、騎、車各兵種協同訓練和參加軍事演習。戰士服役期一直要到56歲,退役後進入預備役,服役期間是全脫產的,全部由國家來供養。大漢給自己打造了中央禁衛軍和邊防軍、地方衛戍部隊及預備役三級軍事體制,戰士訓練有素,兵源不斷。
  • 古代漢人不是漢族?
    「中華」是中國詞,「民族」是西方詞。一開始認為「中華民族」指「漢族」,即「漢人」,但後來發現難以解釋,又用「中華民族」指稱「中國人」。步輦圖騰訊文化 陳文嘉 發自北京如果古代有身份證,那個用來描述你所在族群身份的,或許不是「X族」,而是「X人」。
  • 匈奴到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它是由哪些部落組成的呢?
    引言: 匈奴是我國古代歷史上興起較早且與中原王朝交流時間最長的的一個民族,從戰國到兩晉南北朝時期,匈奴有可靠歷史記載的活躍時間有一千年,冒頓單于時期第一次實現了長城以北遊牧區的統一,為我國形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憑空消失的古國之「匈奴王國」
    憑空消失的古國之「匈奴王國」古代蒙古高原遊牧民族,興起於今內蒙古陰山山麓,他們披髮左衽。公元前215年,匈奴被秦將蒙恬趕出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區。秦末漢初,匈奴強大起來,屢次進犯,對西漢政權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並控制西域,後為漢武帝所敗,退居漠北分裂為五部。
  • 為何匈奴有「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習俗?網友:天下烏鴉一般黑
    相信大家都聽過「匈奴」一詞,它曾是古代蒙古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並建立了國家。此後一直對中原地區虎視眈眈,不斷地侵擾,對中原的王朝構成了很大的威脅。後來漢武帝向匈奴宣戰,將其驅逐到了漠北等苦寒之地,人畜銳減,逐漸走向了衰落,這也是漢武帝在位時的主要功績,後人對此讚賞有加。
  • 匈奴人是生物戰的鼻祖?扒一扒人類生物戰爭的歷史,驚心動魄
    其中,遊牧民族在這方面是箇中翹楚,匈奴人第一次在戰爭中應用生物戰,就利用瘟疫病毒殺死了漢軍戰神霍去病。《將軍行》 佚名  世人十八安環堵,將軍十八身行伍。  朝向魏闕辭天子,暮逐窮邊御強侮。  英氣不與身俱沒,事去千年猶虎虎。  君不見茂陵密邇將軍冢,石馬至今踏胡虜。1 匈奴匈奴人是生物戰的鼻祖。
  • 漢人之前是很尚戰的民族,後來為什麼戰鬥力越來越弱?
    這個就很有趣,秦朝和漢朝戰鬥力強到沒邊,(秦,漢、唐)這麼大塊地盤就很能證明一切。之後就越來越不能打,到唐代還要找外族人來幫忙打仗,到宋朝被外族滅,明也是一樣,漢人這麼尚戰的民族後來為什麼戰鬥力越來越弱?被篡位而亡的:西漢、東漢、唐,共3個。因反叛而亡的:夏、商、周、秦、隋,共5個。
  • 我國古代北方的匈奴人是什麼人種?考古學家:大部分是黃種人
    匈奴人到底是什麼人種,網絡上可謂眾說紛紜,魚龍混雜。而且多數分析都是文本分析,缺乏可信的科學分析。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參考蒙古,俄羅斯還有我國考古學家和人類學家的研究成果,以出土骸骨的人類學研究成果為主要依據,結合畫像磚和繪畫等文物資料,以數據為主,避免對文本做充滿主觀臆測的定性分析。
  • 真正了解霍去病與匈奴的關係,才知道這位軍事天才有多可怕!
    ,但結果都不太理想,直到漢武帝時期,漢王朝才得以更加強大,有能力,也有資本發動對匈奴的戰爭,很多人認為霍去病打敗匈奴都是漢人的功勞,其實並不是,霍去病實際上一直在用匈奴人打匈奴人。 在河西之戰中,追隨霍去病出戰的高級將領中就有匈奴人,他是西漢時故匈奴王,後來歸附漢朝,僕多也是匈奴人,其中也有生活在匈奴中的漢人,比如趙破奴。
  • 匈奴人是純正的黃種人嗎?DNA檢測:是一個十分複雜的民族
    世界上的人分為黃種人、白種人、黑人等等,作為華夏兒女的中國人都長著一副黃種人的面孔,對於少數民族而言可能有很大的不同,那曾經強悍的匈奴人是否為純正的黃種人呢?DNA檢測:是一個十分複雜的民族!匈奴人是古代蒙古高原地區的遊牧民族,在公元前215年時被蒙恬將軍趕出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