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辣子,是民間對刺蛾幼蟲的稱謂。皮膚接觸刺蛾幼蟲的毒毛後,會感到火辣辣的刺痛,因此得名。刺蛾屬於昆蟲綱、鱗翅目、刺蛾科的昆蟲。全世界已知1000多種,國內記載100多種。
幼蟲蟲全身長滿帶有毒性的剛毛,一旦與皮膚接觸,毒毛分泌的毒液就會進入毛孔,皮膚發炎,腫脹,奇痛難忍。
洋辣子不僅有毒毛作為防禦武器,通常還有豔麗的警戒色彩,避免鳥類的捕食,可謂是武裝到了牙齒。
前些天在郊外採摘核桃的時候,不小心兩個手指被洋辣子刺到。起初還以為是手被核桃的毛刺扎了,後來在採摘的核桃裡發現了元兇,一隻洋辣子。
既然跟我到家了,就棚拍幾張藝術寫真吧。這可能是一種綠刺蛾。
洋辣子的毒毛著生在蟲體的背面和側面,腹面沒有。所以它爬在你的皮膚上,是不會傷害到你的。
洋辣子的毒液是通過汗毛孔進入的,所以對手掌心一般不會造成傷害。
感受:被洋辣子刺到後,開始感覺像手裡進了小刺,隨後疼痛加劇,像許多針扎一樣的疼痛。24小時內最為劇烈,當天晚上疼得難以入睡。24小時後疼痛減輕,兩天後稍有感覺,三天後基本恢復正常。
如果發現被刺,第一時間可用膠帶或膠布粘貼拔出毒毛,然後塗抹鹼性肥皂(毒液為酸性物質)或含薄荷的牙膏以緩解疼痛。但千萬不要水洗,那樣會奇痛無比,切記!切記!
網上也有介紹方法可嘗試:被蜇後可用棒棍挑破其身體,會發現一綠(或青)和黑的經脈。將其中綠(或者青)的一條取出搗碎,敷在被蟄處立馬有奇效。千萬別動黑色那條,這是他毒液所在處。
大家在野外一定要小心,尤其是果園。
-END-
掃描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