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擼貓」!克隆貓「平安」誕生在這所高校裡

2021-01-17 騰訊網

◎ 科技日報記者 王健高 通訊員 曲天澤

1月14日,記者從青島農業大學了解到,該校生命科學學院趙明輝博士團隊通過攻關,成功獲得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學校成為中國首個成功完成貓科動物體細胞克隆的高校。

國內高校現首隻健康存活的克隆貓

記者在位於該校生物樓6樓的實驗室看到,溫暖的恆溫箱內,一隻黑白花相間的小貓正在酣睡,看上去非常健康。科研人員告訴記者,這隻克隆貓於2020年12月24日出生,體重75克,因正值新年來臨,科研人員給它起名為「平安」,希望其作為克隆技術的研究成果能夠平安健康存活,同時希望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一年年末出生的它,能夠給新的一年帶來平安好運。

項目主持人趙明輝博士告訴記者,目前代孕母貓及「平安」各項生理指標均表現正常,一切「平安」。

據介紹,本次克隆貓的本體是一隻野生森林貓和中華田園貓雜交的成年雌性森林貓。科研人員從該貓皮膚組織中分離培養得到成纖維細胞,利用中華田園貓卵子作為細胞核受體,通過細胞核置換和人工激活,製作出多枚體細胞克隆胚胎。將克隆胚胎移植到受體母貓後,經過62天孕育,成功得到一隻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目前該項目經北京中正司法鑑定所鑑定,確定該森林貓為克隆個體。

實驗流程用時縮短7倍

妊娠率達世界領先水平

據了解,青島農業大學該克隆貓研究項目受到青島農業大學高層次人才引進項目和博雅秀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橫向課題資助,於2019年籌備,2020年7月實施。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實驗期間我們遇到了不少困難,特別是上半年物流幾乎停止,我們的貓面臨著食物短缺的情況。這段時間我們每天凌晨去海鮮批發市場批發海鮮,回來給貓做貓糧。期間通過不斷改進貓糧的製作工藝和成分,我們逐漸掌握了顆粒貓糧的製作工藝。」趙明輝談到,「第二個瓶頸就是貓卵子的體外成熟。由於我們的貓卵來自寵物醫院做絕育時切下的卵巢,這些卵巢上採集的貓卵不能直接用做克隆,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體外成熟。針對貓卵的體外成熟,我們進行了大量實驗,最終通過添加適量激素和生長因子,攻克了這個難題。『平安』克隆貓的誕生,也證明了我們在貓卵體外成熟方面是成功的。」

不僅如此,項目實施過程中,團隊成員精簡併改良了體細胞克隆方法,使整個實驗流程從傳統的36小時縮短為5小時,用時縮短7倍。同時,團隊採用了在實驗全過程只使用一種培養液的操作方式,避免了頻繁更換培養液可能帶來的胚胎損傷,極大降低了操作風險,提高了實驗穩定性。

據介紹,本批實驗共計製作體細胞克隆胚胎89枚,移植到7隻代孕母貓體內,其中3隻代孕母貓妊娠,妊娠率達43%,為世界領先水平

「平安」能帶來什麼:

貓體細胞克隆技術的多種應用價值

記者在該校實驗室了解到,貓體細胞克隆技術的建立,不僅有利於促進動物疾病模型和藥物的開發,在生物醫藥領域、寵物行業和瀕危物種保護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在醫藥研究方面,和犬類似,貓也是重要的實驗動物、疾病模型動物和伴侶動物。根據OMIA資料庫最新統計,在貓科動物身上發現了361種遺傳疾病,其中227種有望開發成人類同種疾病的動物模型,且貓科動物癲癇、高血脂、軟骨發育不良及部分腫瘤、愛滋病等疾病的發病機制與人類尤為類似。

更加受到研究人員關注的是,貓擁有與人類結構高度相似的ACE2受體,而該受體為SARS和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人體的主要受體,這使得貓具有感染SARS和新冠肺炎的潛在可能。利用貓克隆技術和基因編輯技術可以大量生產攜帶特定疾病的個體,供醫學研究和藥物開發所使用。

在寵物市場開發方面,《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寵物(貓、犬)市場規模已達2024億元,同比增長18.5%。其中,寵物貓消費市場規模為780億元,同比增幅19.6%,超過犬消費市場規模增速。儘管目前貓體細胞克隆的市場價格在15-25萬元之間,但仍有越來越多的寵物飼養者在愛寵患病無法醫治或離世後,選擇通過體細胞克隆方式讓愛寵「重生」。此外,貓體細胞克隆所衍生的早期胚胎基因編輯技術,也為寵物遺傳疾病的治療帶來希望。

此外,據趙明輝博士介紹,貓體細胞克隆在瀕危物種保存方面也有重要作用。貓科動物是地球動物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除家貓外,其餘所有貓科動物都為瀕危物種或受脅迫物種。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1種野生貓科動物中,有3種處於瀕危狀態,2種處於極危狀態,7種處於易危或近危狀態。動物在年老後喪失生育能力,就意味著該物種的功能性滅絕。採用家貓卵子進行異種體細胞克隆技術,是目前唯一能夠大量複製瀕危動物的技術手段。

85後「擼貓」教授團隊:

堅持創新,將「擼貓」事業進行到底

年輕、靦腆,和團隊成員及研究生打成一片,是趙明輝博士給記者的第一印象。但當穿上實驗服、坐在顯微鏡前開始實驗操作,這位年輕的85後「貓專家」又成為另一副模樣。

趙明輝博士團隊長期致力於犬科動物及貓科動物體細胞克隆、疾病模型製備等研究工作。近5年來圍繞犬科動物克隆、發情判定、卵子體外培養和成熟等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國際主流學術刊物上發表SCI收錄論文16篇。趙明輝博士曾成功克隆出多隻精英工作犬,2018年在國際上率先創建犬早期胚胎體外培養方法,為犬科動物生殖生理學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該團隊在犬科動物克隆領域積累的技術和經驗,為本次「平安」克隆貓的順利誕生提供了重要技術保障。

除了紮實的學術積累,不斷追求創新的學術精神也使這個年輕的團隊始終保持活力。「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這給了我很大的激勵。」趙明輝告訴記者,「近年來,青島農業大學學科建設成就突出,不久前剛剛成功列入山東省省屬高校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建設行列,成績的背後是學校對我們這些青年人才的高度重視。」

在學校活躍的學術氛圍和良好的科研條件的支持下,團隊不斷探索建設最佳科學實驗環境,「我們在實驗室內安裝多種智能家居設備,包括溫度、溼度、照明、煙霧報警等在內的環境控制系統和人臉識別系統等,使實驗環境實現了智能化操控。」趙明輝說。

談到未來的科研工作,趙明輝表示,在當前我國社會高度重視創新的良好環境下,青年科研人員應該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為「創新中國」而努力奮鬥。「下一步,我們將把研究重點放在貓的基因編輯方面,在人類醫學疾病模型研究和以基因編輯技術為工具研究寵物疾病發病機制、進行寵物醫藥開發等領域繼續深化,將『擼貓』事業進行到底。」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由作者提供

編輯:劉義陽

審核:朱麗

終審:冷文生

相關焦點

  • 全國高校首隻「克隆貓」誕生,取名「平安」!
    全國高校首隻克隆貓「平安」誕生  國內高校現首隻健康存活的克隆貓科研人員告訴記者,這隻克隆貓於2020年12月24日出生,體重75克,因正值新年來臨,科研人員給它起名為「平安」,希望其作為克隆技術的研究成果能夠平安健康存活,同時希望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一年年末出生的它,能夠給新的一年帶來平安好運。
  • 克隆貓「平安」存活!首個國內高校成功完成貓科克隆
    這隻克隆貓於2020年12月24日出生,體重75克,因正值新年來臨,科研人員給它起名為「平安」希望作為克隆技術的研究成果,這隻克隆貓平安健康存活。 克隆貓「平安」和代孕母貓。本次克隆貓的本體是一隻野生森林貓和中華田園貓雜交的成年雌性森林貓,本批實驗共計製作體細胞克隆胚胎89枚,移植到7隻代孕母貓體內,其中3隻代孕母貓妊娠,妊娠率達43%,為世界領先水平。
  • 克隆貓「平安」誕生! 學校在貓科動物克隆技術方面取得新突破
    國內高校現首隻健康存活的克隆貓在位於學校生物樓6樓的實驗室裡,溫暖的恆溫箱內一隻黑白花相間的小貓正在酣睡,看上去非常健康。科研人員告訴記者,這隻克隆貓於2020年12月24日出生,體重75克,因正值新年來臨,科研人員給它起名為「平安」,希望其作為克隆技術的研究成果能夠平安健康存活,同時希望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一年年末出生的它,能夠給新的一年帶來平安好運。項目主持人趙明輝博士告訴記者,目前代孕母貓及「平安」各項生理指標均表現正常,一切「平安」。
  • 揭秘克隆貓「平安」的背後故事:誕生於差點廢棄的卵子
    網紅「平安」狀態很好。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日前,一隻名叫「平安」的克隆貓,在青島農業大學實驗室內誕生,立即成為了「貓界」當中的「網紅」。記者再次來到實驗室探訪了解到,「平安」和代孕母貓之間無親子關係,代孕母貓及「平安」各項生理指標正常。「平安」即將迎來「滿月」由青島農業大學科研團隊攻關,一隻克隆貓去年12月24日出生,被學校科研人員起名為「平安」。這條消息正式發布後,立即引來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也讓「平安」一出生就與眾不同,在「貓界」儼然成為一名「網紅」。
  • 克隆貓「平安」誕生!青島農大在貓科動物克隆技術方面取得新突破
    日前,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趙明輝博士團隊通過攻關,成功獲得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學校成為中國首個成功完成貓科動物體細胞克隆的高校。國內高校現首隻健康存活的克隆貓在位於青島農業大學生物樓6樓的實驗室裡,溫暖的恆溫箱內一隻黑白花相間的小貓正在酣睡,看上去非常健康。
  • 國內首隻克隆貓誕生!青島農業大學在貓科動物克隆技術方面取得新...
    科研人員介紹,這隻克隆貓於2020年12月24日出生,體重75克,因正值新年來臨,科研人員給它起名為「平安」,希望其作為克隆技術的研究成果能夠平安健康存活,同時希望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一年年末出生的它,能夠給新的一年帶來平安好運。  項目主持人趙明輝博士表示,目前代孕母貓及「平安」各項生理指標均表現正常,一切「平安」。
  • 克隆貓誕生!青島農大國內首度成功完成貓科動物體細胞克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珍梅 通訊員 曲天澤時隔20年,成功培育了中國本土首頭克隆牛的青島農業大學再迎喜訊,日前成功獲得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培育出克隆貓。青農大也因此成為中國首個成功完成貓科動物體細胞克隆的高校。
  • 不僅有克隆羊 現在克隆貓也有啦!
    科研人員告訴記者,這隻克隆貓於2020年12月24日出生,體重75克,因正值新年來臨,科研人員給它起名為「平安」。作為克隆技術的研究成果,這隻克隆貓平安健康存活。該項目主持人趙明輝博士告訴記者,目前代孕母貓及「平安」各項生理指標均表現正常。本次克隆貓的本體是一隻野生森林貓和中華田園貓雜交的成年雌性森林貓。
  • 中國首隻克隆貓誕生,它能活多久?
    近日,一隻名為「大蒜」的克隆貓紅遍網絡,這也是我國第一隻商業化克隆貓。由於克隆技術的不成熟,克隆動物會早衰短命。克隆動物會短命?事實真的如此嗎?昨天,一隻名為「大蒜」的克隆貓紅遍網絡。據了解,「大蒜」於2019年7月21日經代孕貓自然分娩順利出生,並經過第三方機構認定為克隆貓,小貓現在健康狀況良好。這是我國首例完全自主培育的克隆貓。
  • 中國高校成功完成首例貓科動物體細胞克隆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趙明輝博士團隊通過攻關,成功獲得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該校成為中國首個成功完成貓科動物體細胞克隆的高校,這也是中國第二例克隆貓。  據介紹,這隻克隆貓名為「平安」,於去年12月24日出生,體重75克,目前代孕母貓及克隆貓各項生理指標均表現正常。這隻克隆貓的本體是一隻雜交的成年雌性森林貓。科研人員從這隻貓皮膚組織中分離培養得到成纖維細胞,利用一隻中華田園貓卵子作為細胞核受體,通過細胞核置換和人工激活,製作出多枚體細胞克隆胚胎。科研人員將克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貓後,經62天孕育,一隻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成功誕生。
  • 中國首隻克隆貓誕生,它會像克隆羊「多莉」一樣短命嗎?
    昨天,一隻名為「大蒜」的克隆貓紅遍網絡。據了解,「大蒜」於2019年7月21日經代孕貓自然分娩順利出生,並經過第三方機構認定為克隆貓,小貓現在健康狀況良好。這是我國首例完全自主培育的克隆貓。正是克隆羊「多莉」的誕生,讓克隆一詞迅速為公眾所知。其實,早在1963年,我國科學家童第周先生就成功克隆了一隻鯉魚。開創了中國「克隆」技術之先河,被譽為「中國克隆之父」。但由於相關論文是發表在中文學術期刊,這一重大貢獻當時並不為國際上所知曉。
  • 對話中國首隻克隆貓背後的廣州科學家:寵物克隆技術成熟可商業化
    8月21日,賴良學對記者表示:「它的成功填補了中國在克隆領域的一個空白,代表著我們加入了掌握克隆貓技術的『俱樂部』。」 「大蒜」的誕生過程與克隆其他哺乳動物大體一致。 賴良學:對,在2018年8月正式開始克隆貓的研發實驗之前,已經進行了多項預實驗,也做過一些別的(克隆貓的)技術探索,但沒有成功。這一次,他們利用新建立的一套技術嘗試培育「大蒜」,4頭代孕貓裡,有3頭懷孕,其中兩頭懷著懷著,就把克隆胚胎給「吸收」掉了,這在克隆過程中是經常發生的。就「大蒜」這一頭生出來了。
  • 中國首隻克隆貓「大蒜」滿月了,它來自「一塊腿部的表皮」?
    企業副總經理趙建平告訴記者,如今越來越多狗、貓寵物走進家庭,成為人們的情感伴侶,貓狗畢竟壽命有限,但通過克隆技術可以最大程度延續這一份陪伴的感情。此外克隆技術未來在拯救瀕危動物方面也預期有非常廣泛的用武之地。克隆貓之前先完成了更難的克隆狗 趙建平說,如今所謂的克隆,是指生物體通過體細胞進行無性繁殖,以及由無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完全相同的動物種群。
  • 克隆貓背後的寵物克隆:樣貌性格或可複製 回憶技能無法再現
    【解說】8月21日,誕生在北京昌平的中國首隻自主培育克隆貓「大蒜」滿月了,這是一隻經代孕貓自然分娩的英國短毛貓。據悉,這隻小貓的母體就叫做「大蒜」,因疾病過世,主人黃先生捨不得,於是克隆了這隻新的「大蒜」。  記者從負責此次克隆公司的負責人處了解到,2017年5月,公司培育出了第一隻克隆寵物犬。到現在,已經克隆了近50隻寵物犬,包括20餘個品種。
  • 不止王源愛擼貓,看到易烊千璽和王俊凱的擼貓表情,粉絲不淡定了
    4月24日,王源突然更博曬出一張新自拍,配文「擼貓」,自拍中,王源穿著黑色衛衣,還把衛衣反過來穿,不愧是剛哥,用衛衣帽子小心翼翼兜著貓咪,可愛的貓咪被揣在懷裡,這一幕讓粉絲紛紛吃醋,感慨王源對貓咪也太好了吧!不少粉絲表示想做掛在源哥領口的貓咪!
  • 噼裡啪啦,冬季擼貓有靜電怎麼辦?速速進來看
    冬天想要擼貓真的太難了每次穿著毛衣去擼貓,貓咪離開的時候,渾身都會噼裡啪啦響,真是令人討厭的靜電!其實在其他季節,因為水能導電的特性,空氣中的水分可以把我們身上帶的電荷導出去。2.摩擦摩擦摩擦當我們身體帶靜電的時候,也可以通過觸摸導牆壁將身體裡的靜電導出去。貓咪接觸地面的同時會將身體裡一部分的電荷引導出去;而人和貓接觸,因為我們穿著鞋,所以靜電不好導出。所以將靜電導出去的最好方法就是......
  • 擼貓擼狗,在南京連浣熊也可以擼了,小心!別被它咬了
    繼貓咖狗咖之後,小浣熊也開始 " 進軍 " 餐飲行業,浣熊咖啡店成了新晉打卡點。不過,心動背後也暗藏安全隱患,近日南京市民郭女士就在 " 擼 " 浣熊時被咬傷。作為野生動物的浣熊,可以在咖啡店內 " 營業 " 嗎?此類動物咖啡館又該由誰來監管呢?
  • 「擼貓」需當心感染立克次體
    在醫護人員積極救治韓先生的同時,經相關檢查,醫生診斷他為貓蚤立克次體感染。重症醫學科主任喻莉介紹,立克次氏體是既有細菌特點又具病毒特徵的一類微生物,通常在蜱、蟎、蚤、蝨的體內生存,可通過這些昆蟲的叮咬傳播給人。從感染到發病的時間一般為10~14天,臨床表現以發熱、皮疹、神經系統症狀為主,病情多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