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您對對聯】
上聯:碧水紅顏依翠柳
下聯:請您來對!
溫馨提示:
上聯:仄仄平平平仄仄
下聯:平平仄仄仄平平
【淺談對聯】
對聯,始於五代,盛於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而對聯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藝術形式,流傳至今,更是面貌一新。
我最早接觸對聯,還是小的時候。記得家裡的大鏡子兩邊便是一副對聯。上聯:筆態縱橫王逸少;下聯:詩情俊雅李青蓮。這幅對聯在我幼小的心靈裡便留下深深的印記。
對聯的種類有很多,形式多樣化。至於對聯的具體分類, 目前還缺少明確的理論與標準。從對偶的角度來說,一般可分為三類,即正對、反對和串對。
正對,上下聯內容相似或者相關,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反對,上下聯意思相反。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串對(又稱流水對),把一個意思分成兩句表達出來,上下聯內容連貫,上下聯一般有因果、順承、遞進、條件、假設、目的等關係。如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對聯的要求也很高。到今天,我們只記住嚴對和寬對即可。而我們現在寫的對聯,大多是寬對。所謂寬對,是針對「嚴對」而言。作為寬對,一般來說,還是容易對的;而作為嚴對,要求就比較「嚴」了。我們通常需要記住對聯的三個要求就行。第一,字數相等。這一點相信都能做到。第二,結構相同。這一點做起來相對難些;不過只要懂點語法知識,還是容易做到的。第三,平仄相對。這一點做起來就更難了。古音講平、上、去、入;後來,入聲字漸漸退出,到現在,我們通常只需記住漢語的四個聲調即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陰平(即第一聲)、陽平(即第二聲)是平聲,上聲(即第三聲)、去聲(即第四聲)是仄聲。
作為嚴對,我很欣賞下面這幅對聯(實則宋代詩人晏殊的《寓意》中的頷聯):
梨花院落蓉蓉月
柳絮池塘淡淡風
這兩句,無論從詞語結構還是平仄來說,對得都是完美之至。尤其是意境,更是妙不可言。
而寬對的平仄,一點點放寬要求,先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後來更寬了——只是要求最後一個字,通常做到仄起平收即可。例如現在的春聯。
知道了這些,我們是不是可以大膽地來對對聯了!當然,我們還是儘量按照「嚴對」的要求來對對聯為好,這樣更能體現對聯的藝術魅力!
【自創對聯舉例】
下面舉兩個例子(這是我自己出的兩幅對聯,同時我把另一聯給對了出來,以便讓大家對對聯一個更明確的認識):
上聯:紅顏綠擺欲藏月(玥)
下聯:暖夜和風思捲簾(蓮)
這一對聯的平仄要求如下:
上聯:平平仄仄仄平仄
下聯:仄仄平平平仄平
我的上聯用的是比喻和比擬手法,「紅顏」當然是把荷花比作美女了,「綠擺」是把荷葉比作舞女的裙擺。「欲藏月」用的是比擬。上下聯結尾都用了雙關——月和玥,簾和蓮,諧音雙關。
再如我下面的這幅對聯:
上聯:清池綠水託嬌葉
下聯:翠擺紅顏映麗荷
這一對聯的平仄要求如下:
上聯: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聯:仄仄平平仄仄平
我這裡把採蓮女比作一朵「麗荷」,在舞女的「翠擺」(荷葉)、滿池的「紅顏」(荷花)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動人。
好了,既然文題叫做「請您對對聯並淺析對聯」,我對對聯的淺析就說到這裡;下面該您出手啦。期待您的佳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