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科學家獲重大突破!北冰洋古老「超級細菌」培育成功,生長了

2020-12-04 冷眼科學

作者:冷眼

在地球上,全球升溫的情況是越來越明顯,而對於南北極地區的冰川來說,無非是處於加速融化的過程之中。但是在融化之後,新的問題可能又出現了,除了我們說的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氣候大變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在冰川下面的古老微生物可能會被釋放出來。而在2019年的時候,不少的科學家已經發現,一些「超級細菌」正在擴散開來,所以引發了不少科學愛好者的熱議,當然對於這些「超級細菌」之後的影響,以及科學家們如何去防止對地球其他生命的影響,暫時還沒有一個好的辦法,而對於古老細菌的研究,科學家們倒是提起了興趣,並且獲得了一定的突破。

根據《自然》雜誌科學報告指出,早在2010年的時候,科學家們從北冰洋海底沉積物核進行DNA分析時,他們發現了令人驚訝的古老生物,這種生物看起來非常的奇怪,最後給定義為了「古細菌」,其實就是一種古老的「超級細菌」,並且還具有一個不一樣的生物結構,所以引起了科學家們的興趣,最後日本科學家家境期進行「隔離」,並且在實驗中進行研究,沒想到在1月17日的時候,原始的「 Asgard」生命形式已在實驗室中成功生長了,也就是說這個古老的「超級細菌」出現了活力的情況,當然是否存在其他的影響,暫時沒有報告,但是科學研究人員們希望通過研究古老的「超級細菌」的一個活動情況,幫助我們了解一個生命的發展情況。

而這次研究的古老「超級細菌」也有點不一樣,它們是看起來像細菌,但是又缺乏細胞核和與細胞膜結合的細胞器,並且可以利用鞭毛四處遊蕩。所以說這是與正常的細菌之間的差異性,並且它們的細胞壁是由略有不同的東西製成的。它們的RNA差異足以將它們分離到其他的生物鏈系統之鏈上去,至於科學家們最後如何來進行這些細菌的處理,還得繼續觀察,這也說明了如果不對生物進行單獨的詳細研究就很難說出來,這也算是日本科學家首次進行的說明吧。通過進行5年的樣本培育,日本科學家們也發現了微生物繁殖非常緩慢,並且常見的細菌種群通常需要大約半小時才能翻倍,而這個名叫「Lokiarchaeota」的細菌確花了20天。

所以說,取出來的古老「超級細菌」還真的是不一樣,當然這裡也有個好處,就是提前進行研究,找到一些可控古老「超級細菌」的方式,以免未來在冰川融化出來之後,大批量的「超級細菌」通話之後,出現我們無法防禦的情況,所以科學家的這些研究是有好有壞的,並不一定是不好的,就看如何去分辨。並且這個研究古老「超級細菌」可能在未來也是一個「必經之路」,因為人類在地球氣候的改變問題之上,還是沒有任何的進展,不僅沒有減弱,反而是增強了。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科學報告指出,我們2019年成為了有史以來第二高溫年份,並且全球升溫的趨勢還在持續性的發展,所以2020年的氣溫可能會更加的高,這將可能初始更多的冰川融化,那麼更多的古老「超級細菌」也將出現,在2015年的時候,科學研究人員們就在北極圈發現了一種被稱為Mollivirus sibericum的巨型卵狀病毒,可以確定,而這個病毒就是在凍土層中已經存在了3萬年,也是人類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大病毒,比普通病毒大30倍左右,與細菌大小相當,有1200個基因。所以這個時候就已經給我們提醒了,北極地區的一個超級病毒情況,所以如今只有想辦法讓這項冰融化減速,不然真的影響就會來了。

相關焦點

  • 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新型微生物獲成功
  • Nature重大突破:諾獎技術iPSC首次同時培育出3種類器官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只能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單獨培育特定的器官(2012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iPSC技術)。(圖片來源:Nature)9月25日,Nature雜誌發表了一項突破成果,來自美國和日本的研究團隊在世界上首次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成功同時培育出了三種互相連接的類器官,包括肝臟、胰腺和膽管[1]。
  • 科學家成功喚醒海底「1億歲老細菌」
    經過一番細心照料,日本的科學家成功在實驗室中喚醒一批古老、無聲卻又生機蓬勃的細菌,而它們的年紀……超過1億歲。科學家一直以來都知道,部分細菌有辦法在非常極端的環境中生存,例如:高溫、氧氣稀薄等。超長的壽命就連科學家也摸不著頭緒,諸野教授因此說道:沒有任何微生物學理論可以解釋,但我們就是發現了。這群古老的細菌來自2010年的綜合大洋鑽探計劃帶回來的樣本,採集自南太平洋環流的海底平原。這個區域的環境非常獨特,堪稱「海洋沙漠」。
  • 日本科學家成功在老鼠身上培育出人類牙齒(圖)
    研究者已經將牙蕾植入到老鼠體內,做了觀察,並等待牙齒長出了牙齦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日本科學家近日成功的利用幹細胞培育技術  據報導,這項突破是在老鼠身上培育出可替換牙齒,這對那些失去了牙齒的人鋪就了一條路子。研究者利用的是幹細胞來培養的牙齒,這些幹細胞蘊含能夠形成牙齒的組織機構,研究者將兩種不同性質的幹細胞混合在一起,在實驗室中化學和維他命物質的混合物中進行培育,讓其開始轉換。在實驗室培育五天之後,培育中的幹細胞就形成小小的所謂「牙蕾」。
  • 中國瀕危物種中華鱘全人工繁殖獲重大技術突破
    中國瀕危物種中華鱘全人工繁殖獲重大技術突破 2014-10-28 16:51:38來源:新華網作者:責任編輯:吳濤 10月下旬,位於長江之濱的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中華鱘研究所傳來好消息:中華鱘全人工繁殖獲重大技術突破,子一代中華鱘首次實現連續繁殖。  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是中國首個因大型水利工程興建而設立的珍稀魚類科研機構,設立於1982年。而後,中華鱘研究所持續開展中華鱘的研究與保護工作,並先後藉助野生中華鱘成功實現人工繁殖子一代中華鱘,以及由子一代中華鱘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華鱘。
  • 日本科學家成功「喚醒」海底 1 億歲老細菌!
    用上帝視角比喻,這群細菌看著白堊紀中後期的恐龍蓬勃發展,又被隕石滅絕;看著哺乳類的祖先努力求生,學會生火,最後到今天正閱讀這篇文章的你。超過1 億歲的老生物經過一番細心照料,日本科學家成功在實驗室喚醒一批古老、無聲卻又生機蓬勃的細菌,而它們的年紀……超過 1 億歲。
  • 俄羅斯科學家發現350萬年前超級細菌,注射體內後,現今如何?
    但在俄羅斯,有位科學家意外發現存活了350萬年的猛獁象細菌,便突發奇想,想要將猛獁象細菌注射進自己體內,達到長生不老的願望。這個實驗結果如何呢?下面且聽救生圈細細道來。猛獁象凍土層是西伯利亞最古老的凍土,芽孢桿菌F則是殘留在猛獁象屍體內的一種細菌。
  • 重大突破!澳洲成功人工培育出首例新冠病毒!
    澳大利亞墨爾本一家生物醫療實驗室在今天上午成功人工培育出新冠病毒澳大利亞是除中國外,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成功人工培育出該致命病毒的國家。這意味著,澳洲科學家團隊可以在短期內研製出針對該病毒的測試套件,可以在患者尚未出現症狀前就確診,避免了潛伏期傳染的危險。
  • 超級古老的細菌被發現,科學家:冰川融化或導致危機出現
    比方說在2010年,因為西伯利亞地區的永凍土層融化,人們發現在其中竟然出現了一具動物屍體,而且動物看起來也非常的奇怪,後來,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判斷這個動物是史前巨獸猛獁象,死亡的時間大約在4萬年之前,因為它保存得非常完好,所以,科學家推測它死亡後就已經被凍住了,如果不是因為全球變暖導致的冰川融化,或許它還會繼續長眠於冰層之中,永遠都不會被發現。
  • 金華籍科學家潘建偉量子領域再獲重大突破
    在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中成功求解施溫格方程| 金華籍科學家潘建偉量子領域再獲重大突破 在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中成功求解施溫格方程
  • 俄羅斯科學家為獲永生,注射350萬年前猛獁象細菌,後來如何?
    通過深入研究後,他發現猛獁象細菌存在著能讓人長生不老的成分,在之後,這位科學家竟直接給自己注射了這種細菌想以此獲得永生,這位科學家就是阿納託利布·布魯什科夫。而在許多年前,科學家們也曾有過一次重大發現。
  • 全新古細菌或可揭示生命起源:科學家研究了12年
    2010年,科學家在對北冰洋海底採集的沉積物巖心進行DNA分析時,他們發現了一些令人驚訝的東西。一種以前未知的屬於古細菌(Archaea)的微生物,而它的基因組特徵似乎與真核生物(Eukaryota)有關。
  • 科學家發現極強悍的遠古細菌,戰鬥力爆表,可對抗超級病毒
    近期,科學家發現,在這個神秘洞穴內,不僅藏有鐵礦,還寄生著一群威力強大的遠古細菌。據科學家介紹,「鐵幕洞」坐落在加拿大卑詩省內,由於地理位置偏僻,很少有人經過或進入,洞內的環境得到保持,多年來都沒有發生太大改變,從前寄生於洞內的細菌便也隨之留存下來。自「鐵幕洞」內的遠古細菌被發現後,科學家一直致力於探究洞內遠古細菌的菌株類型以及細菌的生長活力。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40期:重大突破!科學家治癒帶宮頸癌細胞小鼠
    重大突破科學家使用CRISPR治癒帶宮頸癌細胞小鼠據澳大利亞媒體ABC 10月9日報導,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研究者在治療宮頸癌上取得重大突破,該研究使我們更接近治癒人類癌症。他們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阻斷宮頸癌病毒生長,成功消滅了小白鼠體內的腫瘤。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人體的一種病毒。
  • 科學家人猴胚胎計劃中止 2年年成功培育過人豬胚胎
    科學家人猴胚胎計劃中止 2年年成功培育過人豬胚胎  Emma Chou • 2019-08-03 17:19:54 來源:前瞻網
  • 港媒:香港科學家開發出新型抗生素 或可抵抗「超級細菌」
    參考消息網11月10日報導港媒稱,香港科學家聲稱,通過研發一類性能強大得足以使超級細菌失效的新型抗生素,他們取得了一項重大的醫學突破。據香港《亞洲時報》網站11月6日報導,超級細菌已經在世界各地傳播,並且幾乎無法治療。香港一所大學的細菌學家們稱,他們開發出了一類功能強大得足以使具有多重抗藥性的超級細菌——包括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失效的抗生素。
  • 科學家或已發現地球最古老細菌化石
    :微小的管、長長的細絲及奇特的波形曲線蝕刻入一些人類已知最古老的巖石裡。科研人員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它們可能是迄今為止我們發現的最古老的化石並且可能是細菌的遺骸。從地質學角度講,這些細菌繁榮於地球誕生後不久。若果真如此,這些化石將證明地球生命的起源比我們認為的要早。然而,許多業內專家卻對這項新研究表示懷疑或完全不相信。
  • 科學家復活最古老的微生物,餵食物讓其生長、繁殖!
    而事實上,科學界裡也有很多熱衷於復活遠古生物的科學家,他們藉助人工智慧 (AI)或其他先進技術或機器,進行各種復活生物的實驗。據發表在《自然通訊》科學期刊的一篇研究報告稱,日本科學家成功復活了自1億年前的恐龍時代以來沉睡在海底的微生物,並讓其生長、繁殖。
  • 科學家復活最古老的微生物,餵食物讓其生長、繁殖
    而事實上,科學界裡也有很多熱衷於復活遠古生物的科學家,他們藉助人工智慧 (AI)或其他先進技術或機器,進行各種復活生物的實驗。據發表在《自然通訊》科學期刊的一篇研究報告稱,日本科學家成功復活了自1億年前的恐龍時代以來沉睡在海底的微生物,並讓其生長、繁殖。
  • 北冰洋如果沒有冰了,會怎樣?可能放出什麼病毒?
    古老病毒的頑強和脆弱  科學家在破解地球極地病毒的研究中取得了多方面的突破:一是對埋藏在冰凍層中的病毒和細菌進行了復活實驗    一些古老細菌和病毒正在實驗室裡復活。例如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005年進行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成功地將被封存在阿拉斯加州一個冰凍池塘中長達3.2萬年的細菌復活,這是一種被稱為肉芽孢桿菌的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