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消除仇恨和無知的最好方法——馬克吐溫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
文章字數|753字,閱讀約2分鐘
關於峨眉山,絕大多數中國人應該都玩過一次。有人玩完後說:峨眉山不愧是天下名勝。有人覺得,除了人滿為患,還真不知道美在哪裡。其實,真正了解峨眉山的人,一年要去很多次。對於峨眉山來說,其實不必千辛萬苦去金頂。光是山腳下就藏著很多很多神奇的秘密。前段時間下山,發現了一處別具一格的夏季避暑勝地。
進入峨眉山,我們去報國寺燒香。事實上,我們是沿著聖殿後面的路走到最深處的。還有一座伏虎廟,從來不在屋頂上堆放樹葉。
跨過一座破舊的老橋,伏虎廟赫然出現在眼前。與峨眉山其他金牆燦爛的寺廟相比,伏虎寺顯得更為平凡。大門和房屋都是古老的木結構建築。沒有喧囂,卻是四川特有溼氣的額外一份。
伏虎寺,又稱伏虎禪寺。順治八年重建,清朝改名「虎溪精舍」。後來因附近虎災,寺院僧人修建尊聖樓予以鎮壓,並改名為「伏虎寺」。康熙皇帝曾為伏虎寺題寫「梨谷園」。寺院是典型的漢傳佛教建築風格。中軸線為山門,彌勒殿,菩提殿,大雄寶殿,五百羅漢殿,禪院,僧院。
相傳伏虎寺背倚海拔630米的伏虎嶺,斜面上有飛鳳山為綠色屏障,寺房地基在狹窄的山谷中。常年氣流湧動,導致寺房屋頂常年無枯枝落葉,塵土堆積。
其實是因為古剎廟宇重疊,巧妙地形成四位一體的大天井,四周環繞著巨大的楠木和秀水盤,氣流四季反覆旋轉,酷似";龍捲風「;就連飛禽走獸,昆蟲都不能站在屋頂上,更不要說樹木的枝葉了。
去峨眉山的時候要減速慢行,不要被周圍的東西影響。在這青山綠水中尋找真正的自己。在伏虎寺門口,他微笑著看著彌勒,走進五百羅漢殿挑選自己最喜歡的羅漢。根據自己的年齡倒計時,不管未來是否美好,都要鼓起勇氣過好每一天。
好了,今天的旅行見聞就分享到這裡了,記住這裡是《桃二娘》,點關注不迷路!下期再會!
很多人因為感情受挫,需要療傷,因為事業瓶頸,需要調整,甚至只是因為生活沉悶而無聊,感到抑鬱與焦慮,於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出門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