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網7月16日消息:來到上海的世博遊人驚喜地發現,世博園區、上海街頭的鮮花色彩特別飽滿,花朵大而豔,花開時間長,「這其中的奧秘是花泥——採用枯枝落葉等園林廢棄物加工而成的純天然營養介質,既環保、低碳,又減少城市揚塵。」靜安區綠化管理局局長黃彩娣告訴記者。
收集落葉做「春泥」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古人的這一詩句如今變成了現實。據介紹,目前靜安區已建成三大系統實行園林廢棄物的循環再利用,一是在市中心建立標準化的枯枝落葉回收站,對全區所有行道樹、公園綠地、部分居住區的枯枝落葉進行收集、壓縮、包裝;二是運輸系統,將初步粉碎後的枯枝落葉運輸至松江基地;三是生產系統,讓枯枝落葉發酵、降解,經過40天左右,它們就「化作」富含氮、磷、鉀的營養介質。據統計,靜安區枯枝落葉年收集量已達2300噸,每年可生產營養介質3200立方米。據專家測算,這一環保項目年降低碳排放量1077噸。
服務世博護「紅花」
這一環保低碳項目已在靜安區全面服務世博環境布置。今年,靜安區在南京西路、北京西路、延安中路、常德路、萬航渡路、華山路「三橫三縱」景觀道進行了花街布置,用花量超過120萬盆,花卉栽培全部採用枯枝落葉加工而成的營養介質。採用這種營養介質後,花期延長20至30天,花卉盛開時的色彩飽和度、花朵大小明顯好於普通花泥,可減少澆水量;同時營養介質採用標準化包裝,花卉種植、澆水時沒有揚塵、泥土滲漏等現象。
據介紹,目前靜安區1.1萬棵行道樹、所有公園綠地和30%的居住區綠化所產生的枯枝落葉已經納入收集系統,並將在全區推行。這一環保項目如果推廣到全市,僅全市80萬株行道樹就產生近10萬噸的園林廢棄物,產出的營養介質接近20萬立方米。
推薦閱讀:
花木如何預防夏日高溫
寧波:農產品網上年銷售逾億元
「成都造」花木進軍全國 花木銷量和價格增幅40%以上
(來源: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