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秦說漢(369)康熙一生為何娶了四對親姐妹?不完全是政治聯姻,也非小姨子情結
俗話說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生得好不如嫁得好。男人也一樣,經營好愛情能讓事業更加順利。康熙帝深諳其道,一生娶了四對姊妹花,赫舍裡氏、鈕鈷祿氏、佟佳氏、郭絡羅氏,將曾經搖搖欲墜的皇位經營得固若金湯,牢牢掌控著大清。
早期存在滕妾制度,也就是女方嫁姐姐時,將妹妹作為陪嫁,以保障男方的香火延續。歷史上的堯帝曾將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帝,漢成帝娶了趙飛燕、趙合德兩姐妹,南唐李煜娶了大小周后姐妹。但都沒有康熙牛,一下就搞了四對姊妹花。
康熙一生有嬪妃65人,55個子女,拿到現在就是地地道道的超生,得繳社會撫養費。但譴責歸譴責,廣大光棍朋友還是要接受現實,自由平等本身就是任重道遠的事,人家有這條件。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康熙為何會鍾情娶小姨子為媳婦。
赫舍裡氏姐妹
康熙13歲繼皇帝位,雖然得到了孝莊太皇太后的寵愛,但手裡沒有實權,其父順治皇帝給他安排了四位輔政大臣,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鰲拜,朝廷大事康熙基本上插不上手。但康熙是個有想法的熱血少年,也想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
如何從四位首輔手裡取回皇權,是康熙日思夜想的事情了。而康熙繼位之初,四位輔政大臣雖然表面上一團和氣,但在很多事情上存在分歧,掌握軍權的鰲拜與遏必隆拉幫結派,不把康熙放在眼裡,而首輔索尼則裝糊塗奉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如果不剷除鰲拜,可能連皇權都不保。於是,康熙在皇祖母孝莊的幫助下,準備以聯姻的方式拉攏有權勢的重臣,最終確定了三個,就是鰲拜和遏必隆的女兒,還有索尼的孫女。鰲拜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女兒被立為皇后,但後宮之事他插不上手。
圍繞皇后之爭,鰲拜、遏必隆、索尼三位輔政大臣內心產生了微妙的變化,鰲拜手握軍權,自認為志在必得,還口出狂言,若不立自己的女兒為後,可能會引發動刀動槍的事。但索尼家族也不是吃乾飯的,身為首輔大臣,索尼不惹事但不怕事。
索尼在立後的事情上沒有說一句話,但康熙卻最終決定了立索尼的孫女赫舍裡氏為皇后。朝廷裡的政治格局立即出現了變化,鰲拜圈地的事情被人告發,而在朝廷內發起彈劾鰲拜的奏書一封接一封,一批批的大臣有意無意地與鰲拜保持了距離。
在索尼家族的支持下,年紀輕輕的康熙終於用計剷除了鰲拜集團取回皇權。赫舍裡氏漂亮聰慧,知書達理,對後宮的管理也很周到,深得康熙的寵愛。赫舍裡氏為康熙所生的第一個兒子不幸夭折,後來在生胤礽的時候難產而死,康熙十分傷心。
康熙在皇權不穩時迎娶了赫舍裡氏並立為皇后,皇后的祖父索尼不得不公開為康熙站隊,因此影響了大批朝臣脫離了鰲拜集團,說明了當時朝廷內真正影響力更大的是索尼家族。只是老謀深算的首輔索尼在不觸及自身利益之前,明哲保身而已。
而康熙在索尼家族的支持下迅速拿回皇權,而嫻淑聰慧的赫舍裡氏也深得康熙歡心。因此,康熙與赫舍裡氏的結合是政治與愛情的雙贏。被稱為孝誠仁皇后, 後來又追全諡為「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恪敏儷天襄聖仁皇后」。
也許是政治聯姻的延續,或是太過於思念赫舍裡氏,康熙又將她的妹妹納入後宮,想將對赫舍裡的思念轉移到妹妹身上。初戀是最難以忘記的,然而妹妹始終不能代替姐姐,康熙深愛的是赫舍裡氏的容顏與性格,因此很少臨幸赫舍裡氏的妹妹。
鈕鈷祿氏姐妹
鈕鈷祿氏是滿洲鑲黃旗人,是康熙繼位時的輔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兒。當初康熙將索尼的孫女赫舍裡氏與遏必隆的女兒鈕鈷祿氏一起納入後宮,雖然最終確定了赫舍裡氏為皇后,但也同時冊封鈕鈷祿氏為妃,也算是拉攏了遏必隆,孤立了鰲拜。
雖然有人認為當初康熙在選皇后的事情上,最終確認了赫舍裡氏而沒有選鈕鈷祿氏是因為遏必隆對康熙的忠誠度不夠,習慣見風使舵,讓康熙反感。其實話不絕對正確,在未冊立皇后之前,老奸巨滑的索尼也同樣是眼看皇權架空而置身事外。
康熙選赫舍裡氏為皇后是看上了索尼家族的影響力沒有錯,更重要的是赫舍裡相對年齡更大一些,更加懂事一些。赫舍裡氏打理後宮井井有條,完全沒有因為家族榮耀而驕橫放縱,深得康熙的寵愛,這一切鈕鈷祿氏看在眼裡,並全心幫助皇后。
赫舍裡氏為人大度,經常在康熙裡面讚揚鈕鈷祿氏,而貴族出身的鈕鈷祿氏本身也具備很深的修養與才華,所以得到了康熙的寵愛。因此,鈕鈷祿氏進宮之後,遏必隆也自覺地與鰲拜劃清了界線,這也是剷除鰲拜後卻沒有影響到遏必隆的原因。
赫舍裡氏在最美麗的年華裡溘然辭世,但後宮不能無主。於是,康熙將鈕鈷祿氏冊封為皇后,不爭的女人更能母儀天下,被稱為孝昭仁皇后。但是,鈕鈷祿氏冊立為皇后沒有多久也去世了。全諡為: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聖仁皇后。
於是,康熙將鈕鈷祿氏的妹妹納入後宮,封為溫僖貴妃,貴妃的地位很高,僅次於皇后。溫僖貴妃年輕漂亮,得到了康熙的寵愛,先後給康熙生下了一雙兒女。但溫僖貴妃個性張揚,恃寵而驕,影響後宮和諧,漸漸被康熙冷落,最終抑鬱而終。
康熙與鈕鈷祿氏的結合,雖然也是政治聯姻,但鈕鈷祿氏入宮後,盡心協助赫舍裡氏皇后打理後宮,得到了赫舍裡氏由衷的讚揚與康熙的寵愛,可以說鈕鈷祿氏的皇后之位,是她自己無為不爭得來的,妹妹溫僖被封為貴妃也是康熙對她的恩惠。
佟佳氏姐妹
佟佳氏姐妹是康熙生母的弟弟佟國維的兩個女兒,算起來是康熙的表妹了,不僅長得如花似玉、冰肌雪質、國色天香,而且還十分有才華,一對姐妹花雙雙入宮成為康熙的后妃。後來姐姐成為了孝懿仁皇后,妹妹做了愨惠皇貴妃,都混得不錯。
孝昭仁皇后鈕鈷祿氏死後,康熙將後宮之事交給貴妃佟佳氏打理,她盡心盡力維持後宮和諧,得到康熙的讚賞。但佟佳氏紅顏命薄,生了一場大病。康熙憂心佟佳氏的病,想用衝喜的方式讓她的病好轉起來,便冊封她為皇后,被稱孝懿仁皇后。
但衝喜並沒有挽回佟佳氏的生命,1689年7月9日被立為皇后,翌日崩逝於承乾宮,12月20日,下葬於景陵。佟佳氏只做了一天皇后就撒手人寰,她的全諡為: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和恪慈惠奉天佐聖仁皇后。
佟佳氏的妹妹也得到了康熙的寵愛,繼續打理後宮。但佟佳氏的妹妹沒有生養,所以地位不算尊貴。也正因為佟佳氏的妹妹被邊緣化,所以她在康熙的晚年沒有受到「九子奪嫡」的牽連,能夠安享晚年。後來,也得到了雍正和乾隆的追封。
佟佳氏姐妹是皇親國戚,自幼在宮中長大,也算是青梅竹馬了。因此,佟佳氏姐妹嫁給康熙並沒有明顯的政治痕跡,只能是算其生母想讓娘家人富貴罷了。佟佳氏也算是聰慧嫻淑的妃子了,能在彌留之際仍讓康熙冊立為皇后,其妹也是聰明人。
郭絡羅氏姐妹
郭絡羅氏是佐領的女兒,出身一般,但人長得漂亮嫻淑,溫柔可人,深得康熙的寵愛,被封為宜嬪。宜嬪生下皇五子胤祺後,從宜嬪晉升為宜妃,在四妃中的地位排第二。後來又生下皇九子胤禟、皇十一子胤茲,成為康熙早期寵愛的四妃之一。
康熙皇帝出徵在外,都會命人給翊坤宮的宜妃書信報平安,還會捎回當地特產。郭絡羅氏雖只是一個貴妃,沒有被封為皇后,但她卻是陪伴康熙時間最久的妃子。後來,胤禟也參與了「九子奪嫡」被圈禁至死,作為母親的郭絡羅氏也受到牽連。
其實,早在郭絡羅氏入宮時,她的妹妹也被納入宮封為貴人,但康熙的後宮團隊實在太強大了,康熙居然都抽不出時間到郭絡羅氏妹妹那屋走動,所以郭絡羅氏的妹妹很少得到康熙的寵幸。
1732年,郭絡羅氏的長子胤祺病死了。次年,宜妃在恆親王府壽終正寢。郭絡羅氏得到康熙的寵愛,可以說是完全沒有政治因素的影響,因此她們的感情相對是比較單純的,所以也這維持得最久的。
寫在最後
康熙早年與赫舍裡氏、鈕鈷祿氏聯姻,的確帶有很明顯的政治動機。佟佳氏與郭絡羅氏是康熙皇權穩定後入宮的,康熙不需要用聯姻來加強勢力了。所以,佟佳氏與郭絡羅氏更多的是以容貌與性格得到康熙的寵愛,感情相對更加真誠一些。特別是郭絡羅氏雖然不是皇后,但得到康熙的寵愛更深、時間最長。
而康熙是個多情的種子,不僅後宮美人成群,寵愛赫舍裡氏、鈕鈷祿氏、佟佳氏、郭絡羅氏,還以恩澤延續為由,將她們的妹妹納入後宮。但康熙雖然娶了四對姊妹花,卻對那些小姨子並不是非常的寵愛,可能只是為了滿足個人慾望罷了。
2021/1/8
我是秦磚漢瓦裡的拾荒人,感謝閱讀,人走留香,點個讚唄,不勝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