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壹刀:高度緊張的「臺獨」分子,今天嗅到危險味道!

2021-01-15 環球網

本文轉自【補壹刀】;

執筆/花叨叨&叨叨姐

香港國安法利劍一出,讓一些人連日來如坐針氈。

今天,「臺獨」分子出現異動。彎彎剛剛被香港國安法實施細則點名了,這針對的顯然是一直在香港攪局的「臺獨」分子。

一向高度敏感的「臺獨」分子,有著非常靈敏的嗅覺,馬上就能嗅到對他們來說,有些危險的氣氛。

1

6日深夜,香港國安法實施細則亮相,點名臺灣。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第四十三條實施細則》的主要內容包括7條:

1、為搜證而搜查有關地方;

2、限制受調查的人離開香港;

3、凍結、限制、沒收及充公與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相關財產;

4、移除危害國家安全的信息及要求協助;

5、向外國及臺灣政治性組織及其代理人要求就涉港活動提供資料;

6、進行截取通訊及秘密監察的授權申請;

7、提供資料和提交物料。

其中,第五條尤其讓「臺獨」心虛。

根據《實施細則》,如果沒有按要求向香港警方提供資料,除非被證明已盡力,或者有不可能控制的原因,否則一旦定罪,將被判罰款10萬元港幣及監禁6個月。

這一細則已於7日生效。

同一天,臺灣「陸委會」就急忙跳出來,一開始重彈了「不尊重、不友善」「製造恐慌」「扼殺臺港正常交流」之類的老調,緊接著轉而強調「臺灣關心香港情勢,但從未介入」,「常年以來亦從未逾越分際」。

講真,謊話說太多會被雷劈的。

儘管民進黨當局從一開始就死不承認跟「港獨」搞出的那些偷雞摸狗,但在從涉港國安立法審議開始,這種「關心不介入」的表態在臺灣就有了別一番滋味。

早在5月底,涉港國安立法進入審議程序時,蔡省長滿是虛情假意地說了一句「我們都和香港人民站在一起」之後,臺灣論壇上網民大量發帖表示「我們關心不介入」「香港人別過來」,而在官方層面,蔡省長治下的各部門除了打打嘴炮,實際動作寥寥。

就在香港國安法生效後的第二天,也就是7月2日,「陸委會」也急吼吼地出來再次重申,「臺方關心但從未介入香港事務」。

你沒做過的事你老提它幹啥?

「臺獨」是真的慌了,特別是西方媒體還時不時嚇唬他們一下。比如《華盛頓郵報》的一篇文章說,香港國安法被視為治理臺灣的藍圖,大陸下一步可能就要往「武統」邁進了。

這雖然是挑撥之詞,意在誇大「中國威脅」,但它首先打擊的很可能是那些「臺獨」分子啊。

這也是為什麼,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綠媒集中火力渲染香港國安法的「恐怖氛圍」——他們想把自己心中的恐懼,變成臺灣人民的恐懼。

2

對「臺獨」分子而言,這幾天壞消息接二連三。正在進行的漢光軍演再次發生重大事故,這對民進黨當局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打擊。

號稱臺軍「王牌部隊」的海軍陸戰隊3日發生演習意外,3名軍人落水受重傷,其中兩人死亡。

「海軍司令部」把這歸咎於不可抗力,初步認定是海象驟變、湧浪過大所致,排除人為、機械因素,同時宣布將於下周登場的「漢光」演習聯合登陸作戰仍將如期進行。

悲劇並沒有結束。

5日上午,臺海軍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指揮部的楊姓少校自殺身亡。

臺媒報導,出事的3人都曾是楊教官帶過的學生,而且楊是此次聯合登陸作戰演習的裁判官。

這名楊教官在4月「敦睦艦隊」新冠肺炎群聚感染風波時,曾經轉過一個貼子,提到在聽完「敦睦艦隊」對疫情質詢後的痛心疾首:「『立委』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在刺痛全體軍人的心」,「我頓時覺得未來打仗我們要保護的是這群人嗎?」「和平時期用生命去救災,出事就把軍人放大檢視逼迫我們到死路」。

一位臺灣退伍軍人6日撰文稱,臺軍訓練最令人詬病的是「求好心切、抄短路,求快、求美、求好,達成使命第一」,短時間要把很久沒訓練的技能搬上檯面,結果演習出現安全漏洞與瑕疵,「零意外、零傷亡」恐成口號。

軍人的失望與痛心如此明明白白:這是天災,也是人禍。

「漢光」演習的事故一直不斷。據統計,「漢光」演習自1984年到2018年,發生過8起戰機意外事故,造成11人死亡,其中F-16戰機共發生8次墜機事故,造成7名飛行員殉職。

僅這半年內,加上「黑鷹」墜落那一次,臺灣軍隊就發生了兩起重大傷亡意外,臺軍的作戰能力令人堪憂。

民進黨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吳怡農曾是特戰隊成員,他公開批評軍隊訓練多為「表演需求」,而「漢光演習就是每年最大場的表演」,追求的是「只要順利完成表演(畫面好看),就算是達成任務」。

有網友附議:「當過兵的臺灣男性,應該都能體會表演這兩個字。」

也有網友對海軍陸戰隊進行登陸作戰訓練表示了清醒:「反登陸訓練,感覺比較實際」「奪回外島我覺得就別想了,當走到那一步,固守本島爭取國際援助才是活下去的關鍵。」

這不是個別網友的看法。臺灣多位退役將領也認為「漢光不切實際」,美軍觀察團在給臺灣「國防部」的報告中,也表達過類似意見。

然而,民進黨當局依然表現出對「漢光燈火秀」的執著。

「行政院長」蘇貞昌稱,大陸從不放棄武力「併吞」臺灣,「所以一定要做最好的準備」。

是的,對大陸「武統」的恐懼是懸在「臺獨」勢力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3

在大陸這一邊,一場實彈軍事演習正在進行。

從5月14日到7月31日,解放軍在唐山港京唐港區舉行軍事演習和實彈射擊。據悉,解放軍將進行多軍兵種、跨戰區的兩棲登陸、奪取島嶼、抗擊登陸、防空反導等多個實戰化演練科目。

這在解放軍的軍演史上,並不常見。

尤其是演習時間包括「5·20」,普遍被外媒認為此次軍演是在為大陸必要時「武統」臺灣做準備。

還有,外媒爆出,解放軍8月將在南海舉行針對奪取東沙群島的軍事演習,而東沙群島處於臺灣的控制之下。

另一方面,《反國家分裂法》明確列出3條底線,香港國安法則對「臺獨」亂港危害國家安全的行徑作出明確的懲罰規定。

紅線畫出來了,民進黨當局長點心吧,打打嘴炮過過癮就好,可別真的過了界。

想指著華盛頓來兜底?

深諳「交易的藝術」的川普政府只是想把你變成一個「蹚地雷的」,不是自爆就是被爆。醒醒吧,蔡省長。

圖片部分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臺獨」分子的時間表
    閻學通認為,在陳水扁上臺初期,人們還對他抱有一絲幻想,希望他不要在「臺獨」的路上越走越遠。這是對陳水扁「臺獨」主張頑固性認識不明確。實際上,陳水扁從一開始就要搞「獨立」,就職宣誓一完,他就凍結了「國統會」,說「國統綱領」應該有兩個選擇。到今天他也沒有變化,將來更不會有變化。閻學通認為,我們不應該奢望陳水扁放棄其「臺獨」政治目標,今後,他最多會在策略上表現得溫和一些,掩飾的成分多一些而已。
  • 擬定「臺獨」頑固分子清單于法有據、勢在必行
    據香港《大公報》11月15日報導,大陸有關方面正在研究制定「臺獨」頑固分子清單,並將對「臺獨」頑固分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實施法律制裁,終身追責。消息一出,引發輿論高度關注,認為這是大陸為打擊遏制「臺獨」而採取的一個重大舉措。回顧近幾年來,島內「臺獨」勢力依仗全面「執政」優勢,自我膨脹,囂張已極。
  • 銳參考| 它竟向"臺獨"分子道歉!今天,島內"綠媒"自嗨"贏了大陸"
    參考消息網3月12日報導(文/芮思客)今天(12日)傳出的一條消息,「樂壞了」部分支持「臺獨」的臺灣媒體和網民。 「臺民抗議下,英國航空公司道歉並把臺灣前面的『中國』兩字拿掉了!」今天一早,一些臺灣媒體就「揚眉吐氣」地報導了上面這條關於英航為臺灣「正名」的新聞,並忍不住歡呼:贏了!《自由時報》網站報導截圖而部分參與抗議的「臺獨」分子則在網上慶祝「勝利」的同時,更相互加油打氣,意欲讓這把「正名之火」燒到更多公司和機構的身上。
  • 別有用心,「臺獨」分子又出么蛾子,讓蔡英文宣稱臺灣「獨立」
    海峽生活彙編輯:霍特自從蔡英文在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活動選舉當中連任後,未來兩岸關係將持續緊張的狀況。有臺灣媒體報導一些」臺獨」分子慫恿蔡英文讓臺灣申請加入WTO。或許對於許多人來說,蔡英文就是「臺獨」份子的大老闆,所以根本不存在「臺獨」份子慫恿蔡英文的行為,這件事情背後的實質就是:「臺獨」份子公開呼籲蔡英文申請加入WTO,是蔡英文在試探臺灣群眾的想法,故意用這種方式來看看臺灣民眾內心的真實想法。對於臺灣「國際空間」問題,是要建立在「一個中國」堅持「九二共識」的前提下,靈活處理這一問題。
  • 港媒:沙場閱兵至少向「臺獨」分子傳遞三種信息
    對此,香港中評社1日發表社評稱,此次閱兵對帶著有色眼鏡看大陸的蔡英文當局與「臺獨」分子而言傳遞了三種信息。評論寫道,此次閱兵雖然動員規模不大,僅有萬人,但全屬戰鬥部隊,而且涵蓋了海、陸、空、戰略與後勤保障等精銳,基本呈現了解放軍當前的軍事現代化程度、戰鬥序列,與戰術、戰略的打擊力量。
  • 「臺獨」頑固分子清單來了,蔡英文已備好「逃命路線」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前段時間,港媒在報導中特意提到,大陸有關方面正制定了一份「臺獨」頑固分子清單。此事一經報導,便在臺灣島內引發極大的反響和熱議。之所以這個消息能引發如此大的轟動,就是因為此前那些「臺獨」頑固分子,已經能夠非常熟練地使用謊言欺騙民眾,且無需負責任。可即將出臺的這份「臺獨」頑固分子清單將告訴他們——「謀獨」必然要承受其慘痛代價。在今年年初,當蔡英文手握817萬選票「連任」之際,估計怎麼也沒想到,在她第二「任期」僅過半年時間後,臺灣社會就已經到了如此動蕩不安、亂象叢生的境地。
  • 「臺獨」頑固分子清單上可能有誰?吳心伯:蔡英文就是最大的「臺獨...
    此前有媒體透露,大陸有關方面正研究制定「臺獨」頑固分子清單,《環球時報》社評曾點名臺灣「行政院長」蘇貞昌。被問及還有哪些人可能出現在清單上,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表示,蔡英文就是最大的「臺獨」分子。
  • 補壹刀:細思極恐?華裔科學家研究病毒卻神秘遇害,網友說這事不簡單...
    來源:【補壹刀】文/花叨叨今天來說一起神秘的謀殺案。但讓媒體嗅到「神秘」氣息的,是劉兵的身份。劉兵是大約六年前來到匹茲堡的。他和妻子沒有孩子,父母居住在中國。夫婦倆平時深居簡出,鄰居說,他們很安靜,基本不怎麼跟外界交往。
  • 爺爺是日據時期漢奸,他是頑固「臺獨」分子
    大陸有關方面正在研究制定頑固「臺獨」分子清單,對那些有涉「獨」謀「獨」惡劣言行的頑固分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採取嚴厲措施,且終身追責。臺「行政院長」蘇貞昌被點名在名單中,島內有輿論直言「實至名歸」。從政以來,蘇貞昌一直在鼓吹「臺獨」。
  • 「臺獨」分子連童書都不放過(日月談)
    可就是這樣喜聞樂見的兒童讀物,卻讓島內「臺獨」分子如臨大敵,被他們硬說成是「統戰」「洗腦」。據臺媒報導,島內多個縣市的民進黨籍議員讕言,繪本《等爸爸回家》中出現宣傳大陸防疫及「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等內容,恐「洗紅」「侵襲」臺灣兒童的思想,要求立刻下架。
  • 國會被「攻陷」,「恐怖分子」中有臺獨的影子
    CNN在6日指出,稱「國會大廈今天被佔領,這是自1914年英國人襲擊並對國會大廈縱火焚燒之後的首次,真是可恥」。美國知名演員威爾森說的更加直接,稱「美國的首都遭到恐怖分子襲擊了」。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美國首都遭到「恐怖分子襲擊」的過程中,出現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場景,即臺獨分子參與了美國示威者衝擊國會大廈的行動。
  • 蔡英文「蠶食臺獨」比陳水扁更危險蔡正元:兩人都只剩一張嘴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3月24日報導,日前有媒體評論稱,陳水扁是「鯨吞臺獨」,而蔡英文是「蠶食臺獨」,且認為蔡英文更危險。但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認為,其實兩人都是「只剩一張嘴」的臺獨。報導稱,陳水扁曾說過「我必須要坦誠,不能夠騙自己,也不能夠騙別人。
  • 「臺獨」收到重大噩耗,國民黨這「刀」補得漂亮
    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直言:「我們很緊張」。受全球新冠疫情影響,此次「敦睦艦隊」出航,全程僅在3月12日-15日停靠帛琉,其後在公海航行近30天,4月9日返回臺灣,艦上人員則於4月15日下船。值得注意的是,在「敦睦艦隊」返臺後,蔡英文和臺軍「參謀總長」黃曙光分別於4月9日、15日先後前往慰勞官兵。不過蔡英文當時僅在岸上揮手致意,黃曙光則親自主持結訓典禮並頒獎。
  • 背後捅刀,忘乎所以的蔡英文竟發非分之想,早有臺媒洞穿局勢……
    有輿論認為,臺灣在「中美貿易戰」上向大陸「捅刀」。對於臺灣當局的趁火打劫,其實早有跡象可循。早在4月初,中美貿易戰箭在弦上之時,臺獨分子賴清德就幸災樂禍地說「臺灣可能從中得利。如果中美貿易大戰無法解決,勢必會讓臺商離開大陸到美國、東南亞等其他國家,甚至回到臺灣來。」
  • 「臺獨」分子用魷魚粥潑蔣介石銅像,網友:太閒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二·二八事件」紀念日將至,又有「臺獨」分子盯上蔣介石銅像,不過這次的事件不是「斬首」「潑漆」,而是對蔣銅像「潑魷魚粥」,而且涉事「臺獨」分子聲稱,選擇潑魷魚粥是因為有典故。
  • 英雄聯盟各個段位前10分鐘能補多少刀?黃銅表示:補什麼刀就是幹
    導語:英雄聯盟各個段位前10分鐘能補多少刀?黃銅表示:補什麼刀就是幹我們知道在英雄聯盟裡最重要的一個經濟來源就是殺死小兵的經濟,我們稱呼這個為補刀。今天小編來聊一下各個段位前10分鐘,一般都能補多少刀呢?
  • 「臺獨」聽到末日警鐘!25日國臺辦開門見山,重拳擊碎蔡英文幻想
    眾所周知,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極少數「臺獨」分子和西方極端政客通過各種方式阻礙兩岸的和諧統一。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就是一個堅定的「臺獨」分子,她成為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後,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並且多次挑釁中國大陸,聲稱要用軍事力量「保衛」臺灣。
  • "臺獨"分子妄圖阻撓奧運花車遊行 激怒中國人
    「臺獨」激怒中國留學生在遊行開始前,20多名「臺獨」分子打著「一個臺灣、一個中國」、「聯合國遺漏了臺灣」等英文標語,高喊「臺獨」口號。他們顯然是衝著奧運花車而來,因為他們旁邊站著的就是手拿北京奧運宣傳品的大陸留學生。一天前,來自加州各高校的大陸留學生就來到了花車遊行途徑的街道旁「安營紮寨」,希望為奧運花車助興。
  • 中央正拉「臺獨」清單,蔡英文能否抓住最後機會?
    編輯:一水流殤據最新消息,中央有關方面正在擬訂「臺獨」頑固分子的清單。這無疑給興風作浪的「臺獨」分子釋放出了一個危險信號,未來這些危害國家利益和臺灣地區和平穩定的「臺獨」分子將受到正規法律手段的嚴懲。但自民進黨上臺以來,「臺獨」勢力越發猖獗,而民進黨的領袖蔡英文正是最為頑固的「臺獨」分子。早在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尋找接班人之時,就把「臺獨」的思想根深蒂固的移植在了蔡英文的心中。在蔡英文上臺之後,始終堅持宣揚「臺獨」主張,否認「九二共識」和一個中國原則,號召建立所謂的「臺灣人的臺灣」。
  • 零壹空間:從零到壹,從無到有
    舒暢嗅到了機遇,認為民營航天領域將迎來快速發展時代。    2015年8月,舒暢創立了北京零壹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並找來了馬超、陳江瀾、李雲鵬等人,組成了公司最初的團隊。當時,團隊很多人都不到30歲。    「我本是一個投資人,創業可看作對自己的一次投資。」舒暢說,自己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曾在航天科技集團工作,身上打下了航天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