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生老病死從來都是人類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每天都會有新的生命誕生在這個世界上,同樣也會有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離開,人類就這樣在周而復始的循環當中繁衍生息。人類對於生育和死亡的具體數據也進行了統計,真實的數字有些令人驚訝。
01
據統計,地球上現存人口大約有75億之多,距離上一次人口普查已經過去了十多年時間,而人口也增加了近15億,這樣的增長速度還是十分驚人的。
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與統計,每秒鐘都會有5個新的生命誕生在這個世界,同時也會有2個生命要離開世界。因此,世界上的人口總體是呈現增長的態勢的,並且在短時間內也會一直保持著增長勢頭。
按照這樣的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得知,地球上每天都會多出43.2萬人,一年下來直接增長一億五千萬人之多。這一數字可以說十分驚人,有些國家總人數也就只有一億左右,而地球上每年都會多出一個國家的人口,這對於人類社會的延續是一個較為重大的考驗。
畢竟我們生活在一個現代文明的社會,不能僅僅以保證人的吃穿位標準,對於教育、精神等方面的需求同樣要有足夠的重視。
02
除了生育人口之外,科學家也統計了死亡人口,一年大約有六千三百萬左右,可以看出生育率遠大於死亡率,因此總人口一定是增長的,大約一年會增加九千四百萬之多,因此在十幾年間增加了15億人也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有了這一數據基礎,我們就可以對地球上的人口數量進行一定的預估,也能及時制定人口戰略,以保證能給每個人足夠的生存資源。
事實上,在百年之前,地球上的人口並沒有現在這麼多,工業與科技都不發達的年代,各個國家基本上都是依靠農業、漁業與商業生存,各種資源並不豐富,無力支撐那樣多的資源,因此人口並不多。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農業生產變得越來越發達,食物能夠滿足越來越多的人生存,各個國家需要的工業勞動力也逐漸增多,因此努力生育成為不少國家的政策之一,很多發展中國家也依靠勞動力慢慢的發展了起來,我國就是其中之一。
新中國未成立之前,我國的人口本來就不少很多,加之連年的戰亂讓我們失去了數千萬人口,特別是青壯年勞動力,在那個時期經歷了銳減。當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們國家也開始了大力發展工業與科技的道路,增加人口成為勢在必行之路,因此國家出行了努力生育的政策。
當時的人們積極響應號召,每家有3到5個孩子都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我國的人口因此就慢慢的增長了起來。
03
藉助勞動的巨大優勢,我們國家的工業發展逐漸進入正軌,並且為國家的經濟收入奉獻了一份力量,但隨著人口紅利期的衰退,激增的人口也帶來不少問題。
首先就是各種資源的匹配,衣食住行、教育、就業等等都是國家必須要考慮的,因此就考試了計劃生育政策,這是國家面臨不同情況時出行的具體解決方案,並且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很多資源不足的問題。
如今我們的國家變得強大了起來,扶貧政策一項項落實到位,我們的生活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改善了。隨之,發達國家面臨的老齡化問題也出現在了我們的國家,當計劃生育政策不再適合具體情況時,我們國家放開了"二胎"以進行調整。
從國家的政策的調整來看,人口數量增長有利有弊,能夠帶來人口紅利,在一定時期促進工業的發展,但資源不足的問題也尤為突出,需要及時做出政策的調整。
雖然如今人口呈現的是增長的態勢,但是還有不少國家也在推行人口政策,這其中主要的原因在於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人口呈現的是負增長,人口數量激增的大部分是發展中國家。
因此出於國家戰略考慮,就必須要鼓勵生育,避免老齡化過於嚴重,為社會帶來不穩定因素。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對於人口的承載能力也並不是能夠無限擴展,因此制定相關政策的同時也要考慮這一因素。過度的開發和使用會直接導致生態環境的破壞和資源枯竭,人類活動過於頻繁,不注重自然的考慮總有一天會導致自然的報復。
因此我們國家也制定了相關的保護政策,不再以消耗自然為贏得經濟增長的代價,反過來開始以保護自然為自己優勢。人類的生活仰仗自然,在地球的報復下人類甚至沒有一點點能夠反抗的餘地,因此不要將自己置於那樣沒有轉圜的境地之中。
當然,人口的出生率與死亡率也並不會是一組冰冷的數字,這其中隱藏著不同的因素,牽扯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影響著人類的將來,因此人口計劃從來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是結合各種過去未來以及如今的國情制定出來的,我們能夠做的就是遵循國家的規定。
結語
中國曾經是一個以勞動力為資源的國家,如今慢慢成為依靠科技、創新等手段提高經濟水平的國家,為了不使我們再次走上發達國家老齡化之路,生育率的提高是必要的一步。
地球上越來越多的人口雖然帶來了一些壓力,但是也證明了一點,那就是如今人類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我們在規避資源浪費和破壞生態的危險之後,合理調整自己的人口比例,是無可厚非的。只要人類能夠與自然和諧共處,相信在人口在正常範圍內增長,不會對生活質量產生負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