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連接器製造商——鼎通科技正式登陸科創板

2021-01-16 電子製造業資訊

👆👆👆

2020年12月21日,東莞市鼎通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668」,簡稱「鼎通科技」)正式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擬公開發行2,129.00萬股,以每股20.07的價格。

圖源網絡

鼎通科技成立於2003年6月,是一家專注於通訊連接器精密組件和汽車連接器精密組件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科技企業。據其上市公告書顯示,鼎通科技的主要客戶為莫仕、安費諾、中航光電、泰科電子等連接器行業內知名企業,為其提供連接器組件及生產連接器組件所需的精密模具。

數據來源鼎通科技招股書

鼎通科技生產的通訊連接器主要應用於通信基站、伺服器等超大型存儲和交換設備,以實現信號的高速傳輸,包括有高速背板連接器和 I/O 連接器組件等。其自2016 年開始從事 CAGE(通訊連接器殼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現已成為其通訊連接器組件中的主要品類之一和公司的重要利潤增長點,廣泛應用於莫仕和安費諾等客戶相應的連接器模組當中,其中今年上半年對莫仕的 CAGE 銷售收入為 4,841.11 萬元。

鼎通科技的汽車連接器組件主要應用於傳統燃油汽車,較少應用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相比於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較快發展,傳統燃油汽車市場規模下降更加明顯。可見,鼎通科技的汽車連接器組件營業收入在2019和2020兩年呈現下降趨勢,體現出其汽車連接器組件的抗風險壓力較小。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不斷上升,鼎通科技也開始了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據了解,鼎通科技正在進行新能源汽車高壓混合型連接器的研發。

鼎通科技此次募集的4.45億元將分別用於連接器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將實現330萬件/年高速通訊連接器(相當於82158萬個通訊連接器組件)和2124萬件/年汽車連接器(相當於18216萬個汽車連接器組件)的新增產能,滿足下遊通信行業及汽車行業對連接器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圖源鼎通科技招股書

鑑於網際網路未來的發展態勢以及汽車行業向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趨勢,鼎通科技選擇了通信和汽車兩個細分「賽道」。鼎通科技認為未來通信和汽車等下遊應用領域行業競爭將更加激烈,一方面由於現有通訊連接器和汽車連接器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市場佔有率;另一方面,其他應用領域內的連接器企業橫向發展進入通信、汽車領域。



相關焦點

  • 連接器製造商鼎通科技
    今日科創板我們一起梳理一下鼎通科技,公司是一家專注於研發、生產、銷售通訊連接器精密組件和汽車連接器精密組件的高新技術企業。
  • 鼎通科技IPO:核心技術建立產品優勢 通訊連接器組件推動業績高增
    2020年12月21日,東莞市鼎通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創板正式登陸,本次上市,公司以20.07元每股的價格,共計發布2129萬股。截至上市當日上午收盤,鼎通科技股價最高漲幅超過140%,公司受到市場熱捧。
  • 鼎通科技科創板上市:市值33億 王成海家族色彩濃厚
    (簡稱:「鼎通科技」,股票代碼為:「688668」)昨日在科創板上市。鼎通科技主營業務為研發、生產、銷售通訊連接器精密組件和汽車連接器精密組件。公司位於廣東省東莞市。鼎通科技生產的通訊連接器組件主要應用於通信基站、伺服器等超大型數據存儲和交換設備,以實現信號的高速傳輸。為防止信號傳輸過程中發生衰減和失真,通訊連接器組件需要具備極高的精度和強信號屏蔽能力,不僅要求連接器信號針尺寸精度,同時還要求信號針在多次注塑成型過程中受高溫高壓的衝擊而不產生任何位移。
  • 連接器「袖珍股」鼎通科技科創板IPO掛牌 業績穩競爭力弱
    12月21日,東莞市鼎通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通科技,證券代碼688668)在科創板掛牌交易,首日收盤價44.89元,總市值
  • 東莞市鼎通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科創板上市公告書
    股票簡稱:鼎通科技 股票代碼:688668  東莞市鼎通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科創板上市公告書  特別提示  東莞市鼎通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通科技」、「本公司」、「發行人」或「公司」)股票將於2020年12月21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 ​12月09日(周三),中晶科技、南凌科技、森林包裝、鼎通科技可線上申購
    12月09日(周三),中晶科技、南凌科技、森林包裝、鼎通科技可線上申購,敬請廣大投資者關注!
  • 鼎通科技IPO:主營產品市佔率不足0.3% 產量下降卻還要「強行」擴產
    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鼎通科技是一家專注於研發,生產,銷售通訊連接器精密組件和汽車連接器精密組件的高新技術企業。        在閱讀該公司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快報》注意到,儘管鼎通科技的毛利率遠超同行上市公司,然而,在毛利率奇高的情況下,該公司的銷售規模卻非常小,且該公司的各個主要產品的市場佔率不足1%。
  • 量子通信龍頭6月24日登陸科創板 盤點相關概念股票
    按照《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和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部署,我國面向2030年部署了一批與國家戰略長遠發展和人民生活緊密相關科技創新重大項目,統稱為「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量子通信,就是其中的一個重大項目。
  • 禾邁股份擬登陸科創板 中車時代電氣擬募資近80億
    巨一科技於12月28日披露招股書擬登陸上交所科創板12月28日,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巨一科技)的科創板IPO申請已獲受理,保薦機構為國元證券。中自環保於12月30日披露招股書擬登陸上交所科創板12月30日,中自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自環保)的科創板IPO申請已獲受理,保薦機構為申萬宏源證券。
  • 聖湘生物正式登陸科創板
    原標題:聖湘生物正式登陸科創板 開盤漲逾200%
  • ;鼎通科技、特發服務
    東風汽車昨日反包漲停,籌碼結構導致今天大幅低開-4.94%,但開盤之後就快速拉升,一口氣拉升至+3%,第二波更是衝到+8.78%,從分時來看,已經扭轉了反包板的弊端,所以在回落之後有承接,股價快速封住漲停,從而為新能源車大漲拉開序幕,東方科技、江鈴汽車、先後封板,江淮汽車一度衝高+8.57%,但後勁不足回落。
  • 仕佳光子已正式成為光通信領域第一家登上科創板的企業
    打開APP 仕佳光子已正式成為光通信領域第一家登上科創板的企業 南山 發表於 2020-03-25 10:21:49 據上交所披露,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在科創板上市已獲受理,成為光通信領域第一家登上科創板的企業。
  • 神州細胞科創板成功上市
    來源標題:神州細胞科創板成功上市 北京經開區企業北京神州細胞生物技術集團股份公司近日正式登陸科創板,這也是北京經開區第一家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
  • IPO觀察 柔宇科技持續虧損衝刺科創板,中車時代電氣擬募資近80億
    巨一科技於12月28日披露招股書 擬登陸上交所科創板12月28日,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巨一科技)的科創板IPO申請已獲受理,保薦機構為國元證券。中自環保於12月30日披露招股書 擬登陸上交所科創板12月30日,中自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自環保)的科創板IPO申請已獲受理,保薦機構為申萬宏源證券。
  • 啟明創投投資企業惠泰醫療成功登陸科創板|Bilingual
    啟明創投投資企業惠泰醫療今天(1月7日)成功登陸上交所科創板。惠泰醫療(688617.SH)發行價每股74.46元,開盤價221.73元/股,開盤大漲197.78%,市值147.83億元。惠泰醫療是啟明創投12個月迎來的第13家IPO企業,也是2021年第一家成功上市企業。
  • 醫藥投向標|新版化藥、生物製品註冊分類出臺;君實生物確定科創板...
    ;君實生物確定科創板發行價55.50元/股;長風藥業半年內再獲3.6億元F輪融資。》》IPO君實生物確定科創板發行價55.50元/股君實生物6月30日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發行公告,公司確定發行價格為55.50元/股,發行後總市值483.56億元,發行價格對應市值/研發費用為51.11倍。君實生物於2015年在新三板掛牌,並累計募資16.18億元。
  • 過審,安集微正式登陸科創板!
    6月5日,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2019年第1次審議會議於本日召開,審議微芯生物、天準科技、安集科技3家企業的發行上市申請。其中,安集科技分別於4月30日、5月17日回復首輪及二輪問詢。據證券時報最新消息顯示,安集科技已成功通過上市申請。作為首家登陸科創板的半導體企業,安集科技身上都有哪些閃光點?
  • 科創板早報|特斯拉上海工廠正式通電 標誌項目進入投產前衝刺階段
    《科創板日報》(上海,季晟)訊,今日科創板早報主要內容有:特斯拉上海工廠正式通電,標誌項目進入投產前衝刺階段;首屆世界5G大會將於11月20日-23日在京召開;昊海生科發行價確定為89.23元/股,為目前科創板最高。
  • 科創板迎來了這20家半導體大牛
    隨著中美關係的脫鉤,中國科技尤其是半導體產業對自主可控的要求越來越緊迫,另一方面,作為國產半導體的新搖籃,半導體企業上科創板的步伐也在進一步加快。筆者統計了今年以來登錄科創板或者已經受理的半導體企業,截止6月1日總共有20家,這其中有3家半導體企業通過上市委會議,6家企業完成問詢,4家企業申請獲受理,4家企業正式上市。
  • 【上證微路演】鼎通科技(688668)科創板IPO網上行
    鼎通科技是一家專注於高速通訊連接器和汽車連接器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產品研發、精密零件加工、模具製造、精密衝壓和注塑成型技術。  創新,是鼎通科技的內在基因。公司在產品實現方面積累沉澱了豐富的核心技術,已建立了圍繞產品實現的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