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一:後登機門后角區域,檢查、施工都很困難 編者記:一名深航老機務對我說「不論搶修有多辛苦,連續幹活多長時間,我最享受的就是搶修完成後,打電話給主控說『搶修完成了,飛機可以用了』的那一刻」。小編在出去搶修的過程中漸漸明白了這一句話的真諦,工作辛苦又充滿自豪。在此,向各位奮戰在深航維修一線的同志們,致敬!
圖片一:後登機門后角區域,檢查、施工都很困難
編者記:一名深航老機務對我說「不論搶修有多辛苦,連續幹活多長時間,我最享受的就是搶修完成後,打電話給主控說『搶修完成了,飛機可以用了』的那一刻」。小編在出去搶修的過程中漸漸明白了這一句話的真諦,工作辛苦又充滿自豪。在此,向各位奮戰在深航維修一線的同志們,致敬!
【本報通訊員劉長旭】金秋九月,深航暑運碩果飄香。然而正值飛機結構損傷最為頻繁的時節,客艙結構車間為順利保障深航暑運,先後派出23人次,處理結構類突發損傷六起,為深航運力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8月26日,B-6650三亞過站,檢查發現後登機門右下角凹坑,凹坑造成後登機門蒙皮裂紋,內部結構件損傷,飛機停廠,不能執行航班。
圖片二:高質量完成修理
接到修理任務的客艙結構車間迅速組織工藝、施工力量,趕赴三亞。三亞機場並非公司主基地,相應航材、工具都不能保障,在三亞機場停機坪上,結構工作人員奮戰三天兩夜,克服了天氣突變、登機門下邊緣施工角度困難、機場無氣源等一系列困難,僅光氣瓶就消耗了23瓶,最後嚴格按照空客要求,完成修理工作。
回眸二:B-6286廣州後緣襟翼鳥擊凹坑搶修
9月27日,B-6286廣州檢查發現後緣襟翼遭受鳥擊,損傷超出允許標準,飛機停廠不能執行航班。客艙結構車間組織工藝組、結構組中堅力量連夜趕到公司,準備航材、工具等設備,趕赴廣州。
28日凌晨,搶修組到達廣州,顧不上連夜準備的疲憊,立刻對飛機損傷部位展開修理評估工作,在評估過程中,發現飛機後緣襟翼實際情況與SRM(結構修理手冊)存在不對稱,需要重新報告給空客公司。評估人員立刻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方面快而詳細的收集損傷數據,另一方面根據以往修理經驗,開始準備可能用到的航材工具。
圖片三:修理過程中,多次受到暴雨阻撓
在獲得空客修理方案後,搶修小組立刻投入到搶修中。空客後緣襟翼為複合材料結構,此次修理涉及複合材料切除、複合材料修理、金屬補片鉚接等一系列工藝,工藝情況複雜。而且後緣襟翼前緣有著很大的彎曲角度,補片很厚,在成型過程中同樣遇到很大難度。
困難讓我們退縮,9月30日凌晨6點,憑藉精湛技藝,高度責任心,搶修小組最終完成整個修理,耗時38小時。
圖片四:在廣州這塊停機坪上,搶修人員度過了三天兩晚。
回眸三、回眸四······處處都有深航結構人奮戰在一線的身影······在這裡,文字只記錄了結構搶修生活的小小部分。整個暑運、十一黃金周期間,結構組在保障日常雙線C檢的同時,出色完成了B-2972飛機廣州左平尾凹坑修理、B-6589飛機北京左大翼漏油、B-2972右大翼克魯格襟翼鳥擊凹坑等六項重大結構修理,累計23人次在外搶修,為結構組首次。
圖片五:深夜,B-2972最後的鉚接工作
同時,深航客艙結構車間通過對系列搶修事件的總結,獲得眾多經驗,為以後更好的處理結構類損傷,提供了豐富的教材。車間結構類搶修向著評估更系統、出發更迅速、施工更安全方向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