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8日 12:19:15
2019年1月16日,由國內領先的港美股資訊門戶智通財經和同花順財經共同主辦,雪球、雲鋒金融協辦,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全程支持,股查查獨家數據支持,艾德證券、華大證券戰略支持的「2018金港股年度頒獎盛典暨港股上市公司路演」上,石四藥集團有限公司(02005)榮獲「2018年金港股最具價值醫藥及醫療股公司」、「2018年金港股最佳港股通公司」雙料大獎。
斬獲大獎之餘,石四藥執行董事王憲軍就公司發展現狀、戰略與現場投資者做了零距離面對面溝通。
以下為王憲軍路演實錄:
謝謝智通財經給我們提供這個機會,跟大家交流,謝謝大家今天的參與。
我今天的提到的數字相對少一些,可以多講一些我們公司發展狀況,大家相對輕鬆一些。
石四藥集團2005年香港上市,02005是我們花了100萬港幣,捐給公益金買的號碼。現在我們公司的市值是大約180億,在香港醫藥板塊,去年和前年的表現,市值百億以上公司裡連續兩年都是第二名。可以說,從基本面上跑上來的,我們連續兩年第一。
現在我們公司是摩根斯坦利中國企業指數成分股之一,也是香港恒生綜合小型指數成分股之一。
市場規模穩定增長
下面把整個行業的情況和公司情況給大家介紹一下。
我們主要是做大輸液,大輸液佔整個產品90%以上,現在在這個行業裡第二名,第一名是四川科倫,也是我們的主要股東,在A股上市。
從行業角度看,中國整個產量100億瓶(袋)。輸液分好幾種形式,最早是玻璃瓶,再後來是塑料瓶、軟袋,軟袋是國際上最流行的包裝形式,再後來有直立軟袋。超過90%在國內銷售。中國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大輸液生產國和消費國,這個消費大概佔全球40%左右。在人均銷量上,位居全球前列。這是由我國用藥習慣、藥品發展歷史、環境汙染、食品汙染等各種綜合因素帶來的。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人均消費輸液量,還會在前面。因為環保的問題沒有完全解決,食品汙染、藥品汙染、水汙染問題沒有完全解決,輸液量還是會在比較高的狀態。
整個行業經過整合,增長速度緩下來。一方面濫用輸液比例減少,原來感冒發燒也輸液,現在都知道感冒發燒儘量不輸液。另外,老齡化社會到了,真真正正需要在臨床上用輸液的比例在增加。綜合下來看,整個輸液銷售額的增長速度,每年3%到5%,低過醫藥行業13%的水平。3%-5%的增長速度和中國三甲醫院病床數的增加比率相當。
行業集中度、進入壁壘增高,優勢顯著
中國的輸液和世界先進國家的輸液比,有兩大差距。
第一,包裝形式上的差距。在美國90%的輸液都是用軟袋包裝,因為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輸液裡的液體跟外界完全不接觸,是很安全閉環的。而玻璃瓶有兩次對藥品汙染的機會,因為買來的玻璃瓶要清洗,可能清洗劑沒有清洗乾淨,就是一次汙染機會,第二次是使用時需要導管將空氣導入瓶子才能使液體流出來,醫院不乾淨的空氣就有機會汙染液體。塑瓶在生產過程中是買來的聚丙烯顆粒直接吹瓶,然後罐液體封口,不會對液體造成汙染,但使用過程中還需要讓空氣進去,否則形成真空也流不進來。軟袋生產過程中完全封閉,使用過程中靠外面的壓力可以把袋子壓縮下來。完全輸完,兩邊的膜貼在一起,這是最安全的輸液模式。在歐洲大概60%是軟袋包裝。中國的軟袋包裝就20%多,加上直立軟袋不過40%。
第二是輸液品種,中國大概200多個,外國300多個。在這個方向上看,我們的品種還是比外國少很多的。
這兩個差距也正是這個行業往前發展的主要動力。將來的發展方向就在這兩塊進行。
中國的輸液行業,經過了漫漫十年寒冬,2007年時全國有423家輸液企業,每一個地區都有輸液公司。經過一系列行業競爭,現在的集中度大幅提升,主要有兩項因素。
一是市場競爭因素。因為廠家太多,產能嚴重過剩。一些中小企業慢慢被市場競爭淘汰掉了,玻璃瓶被塑瓶替代,塑瓶又被軟袋替代,替代過程中一些小企業紛紛離開。
二是政策因素。2012年國家開始限制抗生素使用,很多抗生素是通過輸液進入到體內,沒有抗生素以後輸液用得也少了。再後來是新版GMP強制實施,2013年1月1號要求所有注射劑都要按照新版GMP生產。很多小企業本來也不賺錢,這時候要花很多錢改造,就不改造了,又走掉一批。2015年門診限制輸液,現在二甲級醫院以上門診都不讓輸液了,避免輸液濫用。還有各種招標政策因素。
十年下來,從423家企業到現在真正開工的企業不超過30家,賺錢的企業不超過10家。整合度非常集中,四川科倫,我們,北京雙鶴加起來七成的市場份額。這個整合是非常清楚的狀態。行業競爭恢復理性,產品價格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提升,現在還是提升的過程。
目前競爭到這個狀態下,新的投資者是不敢來的,一是生產規模的問題,如果公司產能不夠6個億的瓶或者袋,賺不到錢。現有的公司擴張也比較審慎。整個行業的增長基本上都在我們公司,我們公司又在擴產能又在優化產品結構。
五大優勢助力石四藥拔得行業頭籌
我們是整個行業整合的最大受益者。在整個行業裡,我們發展最快。可能十年前數十個都不到我們,現在我們是行業第二大生產企業,高端產品非PVC軟袋產量是全國第一,毛利率名列前茅。
為什麼我們這十年能脫穎而出?主要有幾個同行不能複製的優勢所在。1.最具規模效益;2.裝備最先進,全自動化生產;3.擁有多項專利和專有技術;4.非PVC軟袋產品佔比最高,包裝結構我們最優;5.產品毛利率全國領先。
1. 最具規模效益。我們18億產能都在石家莊生產,現在19條生產線,18億產能。去年在11月份時剛剛完成了一條生產線認證,已經投入生產。現在年產18億瓶/袋。這也是全球最大的輸液工廠。我們還正在建設一條超大容量的軟底輸液生產線,今年一季度可以完成,下半年也可以投入生產。
規模帶來的優勢:(1)原材料採購及產品銷售的議價優勢;(2)保證產品質量的控制一致;(3)可採用大規模高效率生產及節能設施;(4)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1)議價優勢比較好理解,質量控制一致方面,若一個公司全國有多個工廠,每一個工廠質量控制的尺度把握不容易完全一樣,有一個工廠出了問題,可能帶來整個公司的信譽受到傷害,我們的質量絕對是一致性的。
(2)高效的生產設施,比如制水工序,我們是從美國進口的設備,一小時可以制23噸絕對純水,和中國一小時6噸水的設備能耗和人工完全一樣,我們能耗和人工就是同行的1/6。為什麼國內同行不用那麼大的機器?因為用不了,沒有那麼大的產能。節能設施也一樣,我們從德國進口的比這個房間還大的節能設施,可以把50度的水回收到25度。從50度到25度,能源就回收回來了。其他同行都做不到這一點,因為量不夠大。節能和環保水平世界領先,低效能源都能收回來,這也是同行不能複製的。
(3)管理效率的提高可以理解,在一個工廠生產,一個批號的產量可以比小公司的大很多,而質量檢驗是按批次進行的,每袋攤分的化驗費就少。有16個工廠就要16個化驗部門,每一個部門都需要高端的檢測儀器等等。這些費用肯定比我單一工廠的多很多。我們一個總經理就夠了,他們要16個總經理,管理效率上明顯提高。單一工廠的規模效益是別人沒有辦法複製的。
2. 裝備最先進,全自動化生產。配液中心,我們是從瑞士進口的,一個配液中心可以帶8條生產線,同行們一般都是一個配液中心對一條生產線,我們全自動操作,從上料到液體配置,兩個人純電腦操作。這一個配液中心,兩個人頂同行16個人,這是高效的生產設施。我們實現了從原材料投入到成品入庫的全過程自動化,自動化程度是全球最高的,曾經有歐美的同行看過我們工廠,他們都讚嘆我們的自動化水平比他們高。
3. 專有技術和專利技術。大輸液質量控制體系是一整包的專利和專有技術的組合。這是按照歐美標準和美國FDA標準設計的。它從包材生產到藥品生產到入庫到送到客戶手裡全過程的質量管控體系。這是非常優勢別人沒有辦法模仿的集成是系統。2017年獲得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很多成本在這方面實現。
專有技術方面舉兩個例子,瓶環一體化、負離子風清洗專有技術。輸液瓶的尾端上有一個環,用於吊到輸液掛鈎上。同行包括我們以前也都是先做瓶再做環再瓶環焊在一起。現在,我們吹模具時把瓶和環一塊兒吹出來了。光這一項比別人一個瓶省了幾分錢。一瓶塑瓶輸液賣不到1塊錢,幾分錢就是幾個百分點的毛利。負離子風清洗,我們是規模原因,吹出的瓶量和生產線包裝量完全匹配,所以吹出的瓶子及時全部進入洗灌封工序。同行們要先用蒸餾水清洗,再用乾淨的風清洗,我們省掉了蒸餾水清洗,直接用負離子風清洗。吹出來的瓶子可能裡面帶有微粒,帶正電荷,可通過負離子風可以把這個粒子吸走。就這兩個技術就比別人一瓶省一兩毛錢。
還有我們的國內獨家外用水和能源雙迴路回收系統。國內同行都是單迴路的,因為用不到低能效回收系統。
4. 非PVC軟袋產品結構問題,包裝結構我們有最優的產品結構優勢。非PVC軟袋是先進國家最通用的包裝形式,美國佔90%,我們總產能達到8億袋,全國一共就20億袋的水平。非PVC軟袋、直立袋、塑瓶和玻璃瓶各種包裝形式產品生產我們都有,而軟袋和直立軟袋銷售比達到65%,和歐洲同行處於同一水平。
5. 產品毛利率全國領先。正因為我們有了這麼多優勢,再加上管理優勢,使得我們的毛利率達到6成多,整個集團上半年63,純利率達到21點多。看到毛利率情況,我們跟國內搞高價值藥品公司的毛利率比一點都不輸。這是我們精細管理和規模帶來的優勢。
市場佔有穩步提升,多管齊下未來發展可期
五年前石四藥是華北市場主導者,在河北、河南、山西、遼寧、北京,800公裡以內都賣掉。3年前開始在全國布局,現在在全國一年銷售過億元的省份有14個,形成了全國的市場區域。我們同時也是大輸液行業最大的出口企業,一年上億,連著幾年都是30%的增長速度。世界衛生組織要從中國採購輸液,肯定跑到我們公司。世界衛生組織有時候給南美、南非做輸液調配,都是從我們這邊採購產品。
對於未來發展的展望:1.行業格局未來變化不大,是出清狀態,小企業不會再來,大企業各有各的路子發展;2.產品售價穩中趨升,因為競爭減弱,原料藥漲價,我們的價格也會配合原料藥的漲價慢慢提升;3.注射產品一致性評價政策可能實施;4.綜合看我們仍是行業內增速最快的公司。
第一、聚焦到我們公司,我們繼續拓寬市場,精耕細作。現在市場上主要是在三甲醫院,二甲級醫院還有低端市場還沒有佔,將來會在市場精耕細作,把二甲、三甲鋪得更到位,使我們產能提升。繼續穩步拓寬市場,提升產量,2018年產量超14億瓶(袋),今年希望16.2億。
另外是優化產品結構,繼續增加非PVC標準軟袋佔比。非PVC代表最高端的包裝形式,毛利最高的產品。根據醫院的需要,我們開始生產手術室專用軟包輸液產品。就是在無菌生產狀態下把外包再包一層,這樣在使用時就把外袋子撕開放進去手術室,大大減少護士的工作量,效率也提高很多。這是滿足用戶需求的。去年11月份開始正式生產,是今年大輸液的主要增量。
第二是透析液和灌注衝洗液。市場方面,現在做微創手術的越來越多,這樣要用大量灌注衝洗液,需求量會越來越大。但這個是大袋,2000毫升、3000毫升的,需求量非常大。
比如腹膜透析,在家裡就可以做,也比較便宜,在一二線大城市,現在市場也有30多億。根據有關專家的估算,全國腹膜透析潛在市場容量有200多億。為什麼國內同行們做得少?主要是軟袋很容易漏,同行們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只有我們很好的解決了。這個批文應該在今年一季度能批下來,如果批下來,這也能成為上十億的消費產品。血透析液置換液和基礎液,去年我們拿到批文,今年也會有量的快速增長。
第三是擴大治療性輸液的比例。上半年治療性輸液佔19.6%,去年是17點多,再往前14點多。我們從2012年開始報批,現在新產品陸陸續續批下來,我們覺得五年內能超過40%。國外同行們都是65%以上,這是我們發展的方向。拿到批文的幾個品種,莫西沙星注射液、醋酸納林格注射液、眼科衝洗液、還有我們剛獲得批文的氨溴索安剖產品,都是單品種上億至十億級銷售額的市場容量。左奧硝唑注射液,還沒有拿到批文。這些治療性品種上來,治療性輸液佔比達到40%輕輕鬆鬆。
第四是興辦原料藥生產基地。現在原料藥壟斷非常厲害,國家環保治理等因素,原料藥壟斷越來越集中。如果沒有原料藥,做治療性輸液就是空中樓閣,因此我們辦了一個原料藥生產基地,基地在河北省滄州市。今年整個基建工程大體完工,咖啡因原料藥生產設備也差不多具備了。今年上半年可以投入使用。
咖啡因不存在銷售問題,可以保證原料藥基地有穩定的現金流和盈利基礎,這樣來生產我們需要的原料藥品種,為整個改善產品結構提供保證。
這是我們主要的四個發展方向。
治療性輸液佔比提升,帶動利潤率上漲
財務數據方面,按不同的包裝形式,PVC軟袋、直立袋、PP塑瓶、玻璃瓶,這是半年的數字。
上半年錄得21億銷售收入,淨利潤上半年達到4.4億,純利率超過21%,這個每年都比較穩定。現在銷售在增加,新省份增多,銷售費用率相對多,影響純利率。將來新省份市場份額擴大時,純利率還會再提升,因為銷售費用率就慢慢下來了。存貨、應收帳款、周轉都在加速過程,這代表整個行業的回暖。
股市方面,當前每股淨資產1.3元多,股價現在大概5.9元多的價格。權益回報率22%,這個比一般的製藥公司都表現得優秀。
我大概給大家介紹的就這些,大家有什麼關心的或者沒有說清楚的,再回答一下。
Q&A環節
提問:醫藥控費對石四藥產品的價格有什麼影響?目前在中國市場競爭對手主要有哪些?對咱們構成多大的威脅?
王憲軍:醫藥控費影響不大,全國醫藥工業銷售額大概3萬億,不計那些外國公司產品在中國的份額,中國輸液才300億,佔1%。國家做醫藥控費不會考慮這塊,因為我們這個行業,前幾年打得便宜過礦泉水。
競爭情況,四川科倫最大,大約佔44%。我們今年可以達到18%的全國份額,兩家加起來62%。第三大是北京雙鶴,大概13億的量。第四是魯抗辰欣,A股上市公司,十來個點;另外一個是山東的齊都。前五家加起來超過80%到90%的份額。小企業已經沒有參與的權利,處於要麼淘汰要麼被吸收。在這個價錢下,我們已經有60%多的毛利,小企業幹一樣還會賠錢。完全按照新版GMP執行生產,他們肯定賠錢。這個情況看,競爭格局相對比較舒服。
提問:,在大輸液市場,現在石四藥已經超越了華潤雙鶴,在行業排第二。作為公司的二股東科倫對公司的收購計劃能否分享一下有沒有進一步的推進計劃,以及石四藥對科倫的收購是什麼態度?
王憲軍:我們跟科倫的關係還是非常好的,管理層之間也有互動,每年會在一起喝喝酒吹吹風。收購20%的權益以後後面會怎麼樣,我們歡迎他繼續做下去,但可能受制於很多因素,大家可以期待,但不會太快。我們作為管理層、股東,是開放的,隨時歡迎科倫跑我們公司來做我們老大,我相信科倫也是在找適當的時機。
提問:5000萬噸的咖啡因產品線現在已經開始運作了,大概幾月份可以投產上市?
王憲軍:咖啡因線建完了,還沒有生產。咖啡因建完以後第一件事還需要過GMP認證,估計認證要到3月份才完成。投產估計今年5月份,今年原料藥基地要給我們帶來利潤貢獻,保守一點,至少不能賠錢。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