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一直是許多動物的棲息地——黑天鵝、白鷺、八哥、貓咪、松鼠、刺蝟等,它們和學生們一起生活在校園裡。同學們上完課會在教學樓偶遇親人的貓咪,也會在宿舍樓下餵食它們;周末同學們會到啟真湖旁的草坪上觀賞黑天鵝,也會在湖心島轉悠時瞥見跳躍的松鼠。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可愛的魚兒正在啟真湖歡樂地嬉戲
(有彩蛋哦)
然而,受疫情影響,同學們只能在家中上網課。此時春學期課程已接近尾聲,二月到四月這段時間裡,在安靜的校園內,小動物們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校園會不會變成它們的「春日地盤」呢?
隨處可見的小鳥:
它們在大草坪上閒庭信步
紫金港校園內有許多種類的鳥。疫情發生前,學校裡鳥鳴陣陣。每天清晨學生們吃早餐的時候都能聽到清脆的叫聲,但幾乎很難看到小鳥安靜地待在某處。
如今校園人很少,麻雀、白頭翁等小鳥都在樹間竄動,時不時歇息在地上,變得非常活躍。一隻八哥在西區大草坪上蹦蹦跳跳,沒有人的幹擾,它走走停停,很是新奇、自在。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副教授沈華清老師一直有散步的習慣,最近回到學校也經常散步:「散步久了我就發現,早晨的鳥兒是最為熱鬧的,很多小鳥到處飛、捕食。中午、傍晚會漸漸少了,晚上鳥兒都會回到巢裡。」
除了學校飼養的黑天鵝、野鴨子,啟真湖裡還有一種鳥叫黑水雞。這類鳥主要以遊為主,會潛水,也會突然從水域另一處冒出來。
在醫學院前面溼地的一大片樹林內,還住著一群野鴿子。「人很難靠近,需要鑽進樹林才能拍到它們。現在校園裡人少了,它們活動範圍也廣了不少。」
西區教學樓的貓咪:
臥在石椅上,眼神懶懶的
一隻身上是黑白黃毛色的貓咪懶洋洋地趴在西區教學樓外、啟真湖一側草坪旁的石椅上。這一塊原本也是它的「領地」,現在學生還沒有返校,就它一隻貓在這空曠的草坪、教學樓處溜達溜達。
沈華清說:「散步的時候正好看到它趴在椅上,不知道是不是沒有學生餵食,瘦了不少,可能是很久沒和人打交道,反應也有些遲鈍了」。
以前要是在學生熱鬧、陽光正好的日子,丹青學園肥肥的「大黃」或是精明的「小白」,都和它一樣會舒服地趴在路邊,跟學生們親熱。
湖心島的松鼠:
在樹椏間跳轉,比往常更活躍
啟真湖湖心島上的樹林裡,松鼠飛速跳躍著,從這根樹枝跳到另一側樹枝上,很是輕快。這段時間松鼠的數量,似乎比平日多了不少。
沈華清感慨道:「學校裡人少了,松鼠的活動空間更大了。我的辦公室在湖邊情人坡對面的西三C辦公樓內,以前不時在窗外可以看到樹上的一抹小身影。」
「這些松鼠很靈活,也不像西湖的松鼠一樣不怕人。它們膽兒小,學校人多的時候不怎麼下地,現在倒是見到它們毫無壓力地從樹上跳到地上,再蹦跳遠去。」
南華園的白鷺:
穿梭在校園各處覓食,哺育小白鷺
紫金港校區由溼地開發而來,目前啟真湖、南華園一帶也保留了一片溼地。每年3月,大量遷徙的白鷺來到南華園,在湖對面築巢、交配、孵化、餵食,待到大概7月就會飛走。
微風拂過,湖泛起漣漪後又歸為平靜。南華園湖邊立在岸邊淺水的白鷺像白鶴一般,毛翼雪白、身型輕盈。過了一會兒,它們張開潔白的羽翼,往樹林處飛翔,好似「飄逸神仙」,整個場景頗有「草長平湖白鷺飛」的風光。
沈華清拍攝學校裡的白鷺已經好幾年了,出於對白鷺的欣賞,他每年都會花大量時間追蹤南華園的白鷺。有一兩次冬天他發現白鷺還留在紫金港校區,他便拿著相機追著白鷺到處拍。
沈華清說:「白鷺是成群的,以前南華園有四五千隻,拍到它們的頻率很高、抓拍姿勢也非常美。但近兩年溼地環境發生變化,每年來這邊的白鷺變少了一些。」
「南華園裡面有幾百上千個鳥巢,現在已經有大概5%-10%的鳥巢已經孵化出來了,白鷺父母會去啟真湖、荷花池等地覓食餵養它們。之前我拍到過白鷺在湖岸邊抓泥鰍,最近也剛拍了一組白鷺飛回鳥巢餵養小白鷺的照片。」他說。
紫金港校區儼然成為了
小動物們的春日基地,
沐浴春日暖陽,
它們可以隨意在校園裡溜達,
自在而又舒適。
這樣可愛的小動物們,你想它們了嗎?
不如在評論區和大家分享
你在學校裡和小動物們
互動的有愛瞬間吧~
內容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王湛 通訊員 黃子洋 邱伊娜 柯溢能)
圖片來源:沈華清老師
視頻來源:楊蘿蘿
今日編輯:佳樂 | 芷凌
責任編輯:李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