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記憶合金!重複彎曲1000萬次仍可恢復!

2021-01-15 快科技

北京時間6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研發了一種重複彎曲1000萬次後,仍能恢復到原有形狀的新合金。新合金由鎳、鈦和銅組成,它打破了之前記憶合金的重複轉換記錄。它的柔韌性非常好,有許多潛在用途,比如人工心臟瓣膜、飛機部件或新一代固態冰箱。關於新合金的研究已經發表在《科學》雜誌上。雖然在新合金出現之前,記憶合金已經用於外科手術等領域。

比如血管支架植入人體前會被壓扁,植入人體後將其恢復到設計形狀以支撐血管。但是,這些記憶合金從來沒有完全達到預期效果,它們並沒有成為「高周疲勞」應用。

新合金的主要研究人員,美國馬裡蘭大學教授Manfred Wuttig告訴BBC:「類似微創手術使用的形狀記憶合金,一般記憶合金可以一次或者多次恢復,但恢復次數很有限。這次發現的新材料極不尋常,可以稱作一次飛躍。」

Wuttig教授與德國基爾(Kiel)大學的同事共同研發出了新合金。晶體結構是新合金獲得傑出特性的關鍵,新合金中鎳、鈦和銅原子的排列方式使它們可以在兩種不同排列結構間不斷轉換。這種轉換被稱為「相變」,是合金恢復彎曲前形狀的原因。「相變」既可以在溫度變化時發生,也可以在拉力釋放時發生。

科學家在論文特別指出:鈦和銅形成的Ti2Cu簡化了轉換過程。Wuttig教授說:「這種特殊沉澱物完全兼容兩種不同晶體結構,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合金可以從晶體結構A完全轉換到B,再轉換回A。」

團隊製造的小塊合金面積只有1平方釐米,不到1毫米厚。分別在熱力條件和壓力條件下完成了1000萬次的周期測試。壓力測試並不困難,只需購買或建造小型應力-應變的機器就可以實現自動化測試。熱力測試則困難很多,科學家使用了一個專門的爐膛設備來快速完成樣品的1000萬次加熱和冷卻。每種測試都會花費很多時間。

科學家使用強大的顯微鏡和x射線檢查合金晶體結構的變化。Wuttig教授解釋道:「我們在同步加速器中做實驗,x射線會告訴我們具體的晶體結構。」

明尼蘇達大學的理察·詹姆斯教授在撰寫的評論文章中,用「突破性」來形容1000萬次反覆轉換的成就。詹姆斯教授參與了之前一種記憶合金的研發,這種記憶合金只可以反覆轉換大約16000次。

研究也得到了牛津大學材料專家約翰·胡貝爾教授的讚揚:「這是一個重要發現。一般的形狀記憶合金在反覆轉換很少次後就會出現相當明顯的性能衰減。一千萬次是循環材料的下限要求,新合金真正達到了高周疲勞,在相當多的領域都有潛在應用價值。」胡貝爾教授認為新合金可用於飛機的襟翼或者「控制面」,也可用於太空飛船太陽能電池板的展開以及人工心臟瓣膜。

Wuttig教授和他的同事則對製冷特別感興趣。Wuttig教授解釋道:「冰箱的壓縮機通過「相變」來壓縮和膨脹液體,而合金破紀錄的「耐力」使它有可能替代液體。」


小塊合金經歷了1000萬次的反覆恢復。


材料被切成薄的狗骨頭形狀,以進行壓力測試。


小塊新合金面積為1平方釐米,很薄。

相關焦點

  • 【材料課堂】實驗:神奇的材料——記憶合金!
    目前已開發出一種葉片的軌跡控制器,它是用一個小的雙管形狀記憶合金驅動器控制葉片邊緣軌跡上的小翼片的位置,使其震動降到最低。還可用於製造探索宇宙奧秘的月球天線,人們利用形狀記憶合金在高溫環境下製做好天線,再在低溫下把它壓縮成一個小鐵球,使它的體積縮小到原來的千分之一,這樣很容易運上月球,太陽的強烈的輻射使它恢復原來的形狀,按照需求向地球發回寶貴的宇宙信息。
  • 被掰彎1億次也可以復原的超記憶金屬
     被掰彎1億次也能恢復的記憶合金 工程師們造出了一種全新合金,
  • 廣工大&哈工大:迄今最大恢復應變!一種新型高溫形狀記憶合金
    導讀:本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形狀記憶合金,分析了合金的微觀結構、相變和形狀記憶效應。在馬氏體相變和逆馬氏體相變期間表現出優異的熱穩定性,預應變為6%和8%時,最大恢復應變為5.33%和6.87%。該合金具有迄今為止最大恢復應變,是應用前景廣闊的高溫形狀記憶合金。
  • 廣工大&哈工大:迄今最大恢復應變!一種新型高溫形狀記憶合金
    導讀:本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形狀記憶合金,分析了合金的微觀結構、相變和形狀記憶效應。在馬氏體相變和逆馬氏體相變期間表現出優異的熱穩定性,預應變為6%和8%時,最大恢復應變為5.33%和6.87%。該合金具有迄今為止最大恢復應變,是應用前景廣闊的高溫形狀記憶合金。形狀記憶合金(SMA)由於其獨特的特性(例如形狀記憶效果和超彈性)而成為重要的功能材料,服役環境多為100℃以下。
  • 帶「記憶神經」的材料:形狀記憶合金
    但是當材料受到高於屈服點的應力時,材料會發生塑性變形,即在撤掉外力的作用下,材料依然不會恢復到原來的形狀而發生永久變形。而形狀記憶合金產生塑性變形後, 加熱到某一溫度之上, 能夠回復到變形前的形狀, 即具有形狀記憶效應(SME)。
  • 記憶合金:4D列印概念的主線
    當下受到熱捧的4D 列印概念,其主線就是記憶合金。    什麼是記憶合金? 記憶合金是一種原子排列很有規則、體積變為小於0.5%的馬氏體相變合金。這種合金在外力作用下會產生變形,當把外力去掉,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能恢復原來的形狀。    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合金也具有人類那樣的記憶力?
  • 汽車遇上形狀記憶合金是怎樣的體驗?
    先來看一組4D列印動圖  下面這個視頻中的案例,展示了這種材料從列印到形變的整個過程:  視頻中,麻省理工大學和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的工程師對複合材料4D列印與可塑形狀記憶聚合物(SMP)進行了研究。
  • 溫度窗口最寬的超彈性合金,能自動恢復原始形狀
    (日本)東北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的超彈性合金,具有幾乎無限的超彈性溫度窗口。保羅·羅卡(Paulo La Roca)和馬科斯·薩德(Marcos Sade)與國立CNEA大學在同一期刊上發表了評論文章,概述了可彎曲合金的狀態以及日本團隊的工作。日常使用的大多數金屬都會彎曲形變。為了使它們恢復到原始形狀,通常需要外力,例如錘子砸。超彈性合金(也被稱為具有形狀記憶的金屬)可以在形變程度20%後,自動恢復原始形狀。
  • NASA利用記憶合金打造出新型可摺疊機翼
    據外媒報導,NASA將可摺疊機翼視為是未來航天的關鍵航空技術,為了讓這個目標能夠得以實現,這個太空機構開始尋找一種前沿、輕量級的記憶合金。日前就出現了一個合適的選擇,由Spanwise Adaptive Wing項目研發的新型合金能讓機翼在不需要重型液壓系統的情況下控制表面進而改變其形狀。
  • NASA利用記憶合金打造出新型可摺疊機翼!
    據外媒報導,NASA將可摺疊機翼視為是未來航天的關鍵航空技術,為了讓這個目標能夠得以實現,這個太空機構開始尋找一種前沿、輕量級的記憶合金。日前就出現了一個合適的選擇,由Spanwise Adaptive Wing項目研發的新型合金能讓機翼在不需要重型液壓系統的情況下控制表面進而改變其形狀。
  • 形狀記憶合金——「記憶」超能力
    正如它的名字一般直白,形狀記憶合金在加熱後能夠消除其在低溫下發生的變形。雖然自然界具有形狀記憶效能的材料有不少,但形狀記憶合金的性能卻是其中首屈一指的。這一「記憶」超能力,在航空航天領域內的應用有很多成功範例。
  • 形狀記憶合金
    背景板文字介紹合金的性質、特點等知識。展臺通過藝術化手段進行呈現,將記憶合金設計為花朵或蝴蝶的形狀,在花朵內部上放置熱源燈,觀眾體驗展項時按下按鈕,打開熱源,加熱後花瓣打開。形狀記憶合金是一種具有形狀記憶效應的合金材料,通常由兩種或三種金屬元素構成。
  • 日本發明超輕形狀記憶合金
    ,密度為此前常見的鎳鈦諾記憶合金的70%,有望應用於航天等領域。形狀記憶合金在加熱升溫後能完全消除其在較低溫度下發生的形變,恢復形變前的原始狀態。這種合金的另一個獨特性質是在特定溫度下發生「超彈性」效應,表現為能承載比一般金屬大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可恢復應變。
  • 上海交大開發基於形狀記憶合金智能軟複合材料的微型驅動器
    這種裝置還可用於需要精細操作的應用,如顯微外科手術或小規模生物樣本的研究。某些合金的形狀記憶效應因其工作密度高、驅動機制簡單而成為一種有前途的小尺度驅動機制。然而,對於亞毫米器件,形狀記憶合金作動器由於製作工藝的限制,難以實現複雜的大位移。上海交通大學楊廣中教授提出了一種基於雙光子聚合的小型化柔性複合材料致動器的製作方案。變形模式可以通過改變支架層合的方向來改變。
  • 通用力推形狀記憶合金技術商業化進程
    【上海熱線汽車頻道訊】日前,美國國家能源部撥付給通用汽車一筆270萬美元的專項研究資金,用以支持通用汽車及其合作夥伴建立一個利用形狀記憶合金,將汽車運行中所產生的多餘熱能轉化為電能的技術模型。據悉,美國國家能源部此次向多家企業提供了前瞻技術研究資金,而通用汽車是其中唯一的一家汽車製造商。
  • 記憶合金有諸多用途!但這些你可能還不知道!
    記憶合金這一合金金屬用途之廣泛大家都知道記憶合金是一種有「記憶」的合金金屬如果把它加熱升溫但你們可知道它還被這樣運用空間探測車的車胎既可防止下沉又承重消防警報系統在現在高樓大廈裡只要你抬頭就可見見過這個用記憶合金尺蠖
  • 永久記憶單詞最好方法:14分鐘內重複160次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羅斯「趣聞網」1月24日消息,英國科學家發現,將新單詞在14分鐘重複160次,是永久記憶單詞的最好辦法。  英國牛津大學的神經學家研究發現,在15分鐘內有聲重複單詞足夠多的次數,可以幫助有效記憶單詞。
  • 鎳鈦記憶合金板 具有良好塑性的合金板
    原標題:鎳鈦記憶合金板具有良好塑性的合金板顧名思義鎳鈦記憶合金板是一種由鎳和鈦組成的合金板,鎳鈦合金板由於受到溫度和機械壓力的改變而存在兩種不同的晶體結構相,即奧氏體相和馬氏體相。
  • 多樣與重複刺激方式可形成記憶
    當記憶一件事情時,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能加強對事件和單詞的回憶。然而記憶形成的神經機制長期以來依舊是個謎。 短暫記憶靠神經傳導素增強神經元之間的信息傳遞形成,只能保留幾分鐘;而長期記憶能保存許多天甚至多年。不斷重複能使短暫記憶轉變為長期記憶。通過不斷重複,大腦中的化學信號系統會把一種特殊蛋白質推入神經元的核心,並且在那裡啟動遺傳基因合成蛋白質,神經元因此有了基本的改變,增加新的觸突,創造新的連接網絡。結果是大腦有了結構性的改變,這就是長期記憶的建立。
  • 記憶合金釘腳固定器產品獲批上市
    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經審查,批准了蘭州西脈記憶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創新產品「記憶合金釘腳固定器」註冊。 該產品由加壓部、釘腳組成,由符合GB 24627標準要求的鎳鈦形狀記憶合金製成,非滅菌包裝。適用於腕關節處(即橈腕、腕中、掌腕)骨折、塌陷的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