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澳海域發現新品種海葵,長得像外星生物,和寄居蟹共生

2020-11-23 騰訊網

據英國媒體12月20日報導,科學家在日本和澳大利亞附近海域250至1100米深海中發現了新品種海葵,因為它長得很像1979年電影《異形》中的外星生物,所以科學家暫時給它命名「抱臉蟲」。

科學家發現的新物種「海葵」

澳大利亞昆士蘭博物館的梅裡克·埃金斯博士說,這種海葵和寄居蟹有共生關係。寄居蟹脫殼後,海葵會形成一個能和寄居蟹一起生長的假殼,這樣寄居蟹就可以免去尋找新的空殼的煩惱。

科學家發現的新物種「海葵」

日本琉球大學的研究員紀樹雄樹(Hioki Kise)認為,海葵和寄居蟹的共生關係的產生可能是深海環境的巨大不確定性造成的。

紀樹雄樹說:「海葵和寄居蟹的共生關係又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在海洋中是否可能發現其他新的海洋生物——深海處本就可能生活著很多目前尚未被發現的物種。」

目前,該物種已被正式命名為異形(Epizoanthus xenomorphoideus),相關研究發表在《系統學與生物多樣性》學術研究雜誌上。

(賈琦)

相關焦點

  • 寄居蟹和海葵
    第一次聽說寄居蟹,還是和小朋友看動畫片知道的!在海裡,到處都可以見到寄居蟹的身影,任何腹足類的貝殼都是寄居蟹的棲息之所。如果找不到空貝殼,寄居蟹就會採用暴力行為,將貝殼裡的主人撕扯出來,鳩佔鵲巢。住進貝殼裡後,寄居蟹會用一隻螯堵住入口,防止其他海洋生物的攻擊。
  • 寄居蟹,做一個「老實」的房奴!
    寄居蟹寄居蟹(拉丁學名:Paguridae)又名「白住房」、「幹住屋」,主要以螺殼為寄體,寄居的最大螺體最大直徑可達15釐米以上。其外形介於蝦和蟹之間,多數寄居於螺殼內。寄居蟹多產於黃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邊,在沙灘和海邊的巖石縫裡容易發現,有時在竹子節、穗椰子殼、珊瑚、海綿等其它地方也能看到這種有「清道夫」之稱的雜食性動物。
  • 海洋裡的共生關係,有毒刺的肉食性海葵為什麼傷害不到小丑魚
    在《海底總動員》這一部動畫片當中,新誕生的小丑魚尼莫和它的父親一直生活在一朵巨大的海葵當中,並且可以自由的進出在海葵的觸手之間,而並不受海葵觸手上的毒刺影響,那麼問題就來了,小丑魚到底擁有什麼樣的手段避免被海葵刺傷呢?難道它能夠免疫海葵的毒素嗎?
  • 江湖葵花點穴手,海底海葵小觸手
    談起共生,人們往往能想到海葵和寄居蟹。寄居蟹很弱小,容易受到攻擊,海葵有毒,可以自我保護,但行動非常遲緩。所以兩者形成了一種奇特的共生關係,寄居蟹把海葵種在自己背的殼上面(也有海葵主動生長在寄居蟹的螺殼上),寄居蟹可以帶著海葵去各種地方,海葵則為寄居蟹提供了必要的保護。
  • 公主海葵你真的了解嗎?公主海葵知識科普
    公主海葵具有特徵性腫大或燈泡狀的手指型觸角。這些刺細胞含有許多刺絲囊,含有毒素,用於捕捉食物和防禦。公主海葵軀體色澤鮮豔,從翡翠綠到棕綠,從白色到天藍色、紫色等,可謂光彩奪目。表面平滑或有氣泡狀的突起部成縱橫雙向排列。在正常的情況下,可能無法看到它直筒狀的身軀,因為它上半部的軀體比下半部寬大許多。
  • 海葵、小丑魚與海鞘
    可是如果你有機會潛入海底,尤其是到熱帶的海底或深海中,你就會發現苦鹹的海水中不僅有盛開的「花兒」,而且它們的外形更是千奇百怪、豔麗異常,比陸地上的鮮花更具吸引力,這就是海洋中的「動物花」。生活在海洋中的開花動物種類很多。腔腸動物中的海葵和珊瑚是海洋開花動物中一個最大的類群。
  • 寄居蟹的房奴傳奇:聚眾排隊換房,交配工具也要為房「變異」
    這種生物就是寄居蟹。可令人辛酸的是,如此努力生活的寄居蟹現在卻因為找不到合適的「房子」,而被迫寄居在塑膠垃圾內。一雖說有一個蟹字,但寄居蟹和普通的螃蟹是兩種不同的物種。寄居蟹是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歪尾次目寄居蟹總科和陸寄居蟹總科的總稱。
  • 寄居蟹的房奴傳奇,不僅要聚眾排隊換房,連交配工具都要為房「變異」
    就有一項新研究發現,它們還特地演化出了長長的丁丁,以免在不可描述的時候房子被奪走。當不需要背負「房子」的壓力時,它們也就沒了進化長丁丁的動力。這種生物就是寄居蟹。 可令人辛酸的是,如此努力生活的寄居蟹現在卻因為找不到合適的「房子」,而被迫寄居在塑膠垃圾內。
  • 小丑魚和海葵的關係
    小丑魚別稱海葵魚,為雀鯛科海葵魚亞科魚類的俗稱,因為臉上都有一條或兩條白色條紋好似京劇中的丑角而得名,與海葵有著密不可分的共生關係,棲息於珊瑚礁與巖礁,稚魚時常與大的海葵、海膽或小的珊瑚頂部共生,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小丑魚和海葵的關係吧
  • 一日為奴,世代為奴,與螃蟹共生的海葵,吃不飽長不大被撕裂
    拳擊蟹,指甲殼大的小螃蟹,最引人注目的不是迷你可愛的身材,而是蟹鉗上緊緊抓住的海葵。拳擊蟹一對蟹鉗上各自抓住一朵海葵,看上去像個戴著拳擊手套的運動員,名字由此而來。當它揮舞海葵時,又像啦啦隊員揮動著手中的花球,因此還有個名字叫絨球蟹。
  • 是共生還是奴役?與螃蟹共生的海葵,吃不飽還被撕裂成兩半
    與螃蟹共生的海葵,吃不飽還被撕裂成兩半在大自然當中,有一種非常奇特的關係,那就是共生,兩種不同的生物,分別利用自己的身體優勢,一起生存,取得共贏。在很長一段時間當中,生物學家們認為拳擊蟹和海葵也是屬於共生關係,但是經過很長時間的研究之後,發現並沒有那麼簡單,因為兩者處於不平等的地位,海葵往往吃不飽,還會被拳擊蟹撕裂成兩半。
  • 英國北海絢麗海底生物:燈泡海鞘到海蠍子(圖)
    北京時間9月17日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潛水員在英國諾福克郡北海海域潛水時發現了許多神奇的海洋生物,比如燈泡海鞘等。以下就是在北海海面下拍攝的海洋生物神奇而美麗的照片。  1.燈泡海鞘燈泡海鞘  這是在北海海域發現的海鞘,因為很像一個個燈泡,故稱為燈泡海鞘(Lightbulb Sea Squirts)。
  • 很多人以為海葵不傷害小丑魚,是因為友誼,其實是因為欺騙
    在美麗的大海之中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動物,有很多動物雖然長相美麗,但卻極其危險,有著致命的毒素,比如海葵。海葵是一種無脊椎動物,它外表很有欺騙性,看上去像毫無殺傷力的花朵,但其實是捕食性的動物,因為海葵柔軟的觸手,會釋放一種神經毒素。
  • 可愛智慧的寄居蟹
    一般海棲的寄居蟹生活在海洋裡、海灘礁巖淺水裡或珊瑚礁的潮間帶上部,而陸寄居蟹則生活在海灘沿岸等內陸地帶。寄居蟹的外形介於蝦和蟹之間,雖然與蝦和蟹同屬於甲殼綱,都有一對強壯的螯肢,用來取食禦敵。但它們的甲殼並不像普通蟹的甲殼那樣堅硬,尤其是它們的腹部比較柔軟,因此它們為保護自身不受傷害,常寄居於死亡軟體動物的殼中,因而得名。
  • 奇葩海葵來浙江安家啦 和海葵一道來的是小丑魚
    搞一缸人工海水,把花哨的「尼莫」、萌萌的海葵都搬回家來飽眼福。這兩天,浙江就從菲律賓、馬來西亞海域迎來一批新客人——他們有的長得像長毛地毯,有的布滿迷人的紫色螢光斑點,還有的居然有千手觀音般的造型,和它們一起來的,還有好夥伴小丑魚「尼莫」。  你猜到了嗎,它們就是萌萌噠的海葵家族成員,據說這些造型迥異的海葵們,還都是第一次在浙江安家哦。
  • 海蟑螂、寄居蟹……象山潮間帶分布著200餘種生物
    海葵、藤壺、海蟑螂、寄居蟹……  記者實地查看道人山島潮間帶生物  駕車從寧波市區出發,抵達象山塗茨鎮道人山島車程約為1個半小時。目前,道人山島的北面和西面正在圍塗,有堤壩和大陸相連,車子能一直抵達島上。
  • 科學家發現新物種,像極了「豬鼻子」,會是外星生物嗎?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這個世界上的生物我們真的都了解嗎?」正所謂:「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這個世界上是否還存在著一些很奇特的生物呢?一些讓我們意想不到的生物。實際上,因為人類許多動物開始走向滅絕,特別是工業革命開始之後,很多生物失去了棲息地,逐漸從地球上消失。按道理來說,生物的出現和死亡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符合自然規律。
  • 科學家發現新物種,像極了「豬鼻子」,會是外星生物嗎?
    實際上,因為人類許多動物開始走向滅絕,特別是工業革命開始之後,很多生物失去了棲息地,逐漸從地球上消失。按道理來說,生物的出現和死亡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符合自然規律。然而許多生物的死亡,是因為人類的幹預。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很容易會打破自然的平衡狀態,這一點值得我們思考。
  • 好朋友:小丑魚和海葵
    網易探索12月26日報導 眼浩瀚大洋,小丑魚和海葵是珊瑚礁群上當之無愧的生態奇葩。安德魯.斯坦頓著手拍攝一部反映海底生物和「大自然規則「的兒童動畫片時,他需要一條完美無缺的魚擔綱主角。皮斯克公司出品,由斯坦頓編劇和導演的海底總動員榮獲2003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片,迄今為止票房收入已達85億美元,躋身票房收入最高影片之列。尼莫(Nemo)——一種寄生在橙色海葵魚的小丑魚,向世界各地的少年兒童介紹了奇妙的熱帶生態系統:珊瑚礁和外來移民。小丑魚之名源自他們五彩斑斕的條紋(濃鬱的紫褐色,明亮的橙色,黃色,紅色),間以白色或者黑色分界線,恰如馬戲團小丑臉上的油彩。
  • 珊瑚缸內常見的4種寄居蟹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常見的4種適合在珊瑚缸內飼養的寄居蟹。下期我們來講講幾種常見的不適合飼養在珊瑚缸內的寄居蟹。所以喜歡寄居蟹的小夥伴可以留意一下本期和下期文章。廢話不多說,直接上乾貨。 NO1.藍腳寄居蟹 Blue leg Hermit Crab藍腳寄居蟹和下面介紹的電藍寄居蟹很容易搞混。但是很多時候國內的商家都會管他們叫藍腳寄居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