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道「忠孝難以兩全」是什麼意思?飽含深意,很多人明白的太遲!
要理解這句話首先要知道國家是大家,是故首先要對國家盡忠盡責。要盡責,就要遵循古訓教導的聖賢之道福澤後代,傳承聖賢之道就對得起上古祖先,如此才對得起國家和父母。《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云:「有情輪迴生六道,猶如車輪無始終,或為父母為男女,世世生生互有恩,如見父母等無差,不證聖智無由識。」
《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云:「一切男子皆是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往昔父母。」故以大乘法利國利民即是大忠至孝矣。
為人父母沒有不疼孩子的,但不能慣他壞習氣,否則將來容易成為不孝之人。筆者因為兒子有罵人等壞習氣,也曾打過他,以使其改之,雖事後心疼,但讓他懂得了「客氣」、「志氣」、「爭氣」以及「人格」等詞語的內涵,他一生受用不盡。當然,其間我也曾藉助神咒回向兒子,是故兒子比較聽話。因我愛我的兒女,所以廣做佛事給兒女們積德啊。傳承華夏文化經典回報社會,就不愧對祖國母親啊。
作為兒女,父母有病時,為他們洗腳洗臉做飯細心伺候是應該的,是孝道啊。但是,汝等雖然為父母洗腳拿藥盡孝了,卻不能替父母解除病痛啊,是故不為根本之孝啊。為何不設法讓老人不用受疾病痛苦呢?可以幫助父母消除業障啊。是故筆者廣傳佛法,而將功德回向二老,願老人消障啊。業消了,老人就不用受疾病痛苦了,同時也償還了老人的債,一舉多得啊。
《地藏經》提及,父母去世後,可以為其做大功德,超拔亡魂投生善道,但並不一定等老人命終做功德啊,在老人健康時做更好。縱然我們做的功德不能全部消除老人往昔之罪障,但絕對能減少其罪過啊。即使是一個文憑很高的人,哪怕他是博士後,倘若沒有以道德為本,他也不會教給你真正的做人的知識。那你還不如向有傳統道德之人學習,有道德之人定會教你受益終生的學識。
中國的《道德經》與佛經,皆有皇家統御,令中外知識家翻譯,是故原始的佛經沒有假經,後來被人加進去的,很容易就能辨別真偽,是故還是我們歷代統治者有智慧。
從基督教《聖經》可以看到英、美、法、德等民族的歷史,從《猶太教經》可發現猶太民族的歷史,從《古蘭經》可看到穆斯林民族的歷史。
中華的《山海經》、《易經》、《道經》、《兵經》等,可含全世界人類的歷史。而佛經看到的是上古遠古整個歷史。佛經並非單是兩千五百年前的印度文化,而是古今天地人究竟的多元文化。佛經教導兒女要行孝道,且要讓兒女為父母之亡靈念佛持咒做功德,以報養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