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外行星克卜勒-186f可能比預想更像地球

2020-12-05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最新研究顯示,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克卜勒-186f可能比早先預想更像地球,因而可能適合某種形式的生命生存。

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1日報導,克卜勒-186f距太陽系500光年,得益於穩定的轉軸傾角,行星上可能有季節更替並出現某種氣候。

研究人員建立模型分析並確認這顆行星自轉時的轉軸傾角度數以及轉軸傾角隨時間如何變化。結果顯示,克卜勒-186f與地球類似,轉軸傾角似乎保持穩定。

轉軸傾角會影響恆星對行星地表光照,致行星上產生不同季節和氣候。研究表明,克卜勒-186f可能保持定期季節交替。

天文學家2014年4月藉助克卜勒天文望遠鏡發現克卜勒-186f,即第一顆與地球體積近似、位於「宜居帶」的行星。位於宜居帶意味著行星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

此前,克卜勒還曾發現一顆體積更大、距太陽系1200光年的克卜勒-62f。研究人員說,克卜勒-62f的轉軸傾角同樣保持穩定。

科學家相信,轉軸傾角的變化能解釋火星為何「甩丟了」地表的液態水。

「火星處於我們太陽系的宜居帶,但它的轉軸傾角非常不穩定,從零度至60度不等,」主導這項研究的喬治亞理工學院助理教授李恭潔(音譯)說,「這或許導致火星大氣層消失、地表水蒸發。」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2009年3月發射升空,是世界上首個專用於搜尋太陽系外類地行星的太空飛行器。地球的轉軸傾角區間為22.1度至24.5度,變化周期至少一萬年。(完)(海洋)

關鍵詞:克卜勒-186f(Kepler-186f),轉軸傾角(axial tilt)

相關焦點

  • 克卜勒-186f比預想更像地球?
    原標題:克卜勒-186f 比預想更像地球?   天文學家在2014年4月藉助克卜勒天文望遠鏡發現克卜勒-186f,即第一顆與地球體積近似、位於「宜居帶」的行星。
  • 9顆令人驚豔的系外行星:克卜勒-186f看起來非常像地球
    克卜勒-186f:這顆系外行星看起來非常像地球,但同時又與地球相差甚遠克卜勒-16b:這顆系外行星在它的兩顆母恆星面前,不禁黯然失色克卜勒-20e:它是一顆表面布滿活火山的系外行星,據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它的表面溫度高達760攝氏度克卜勒-22b:它是科學家們發現的
  • 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究竟是什麼樣子?-地球,系外,行星,Kepler-186f...
    此次發現的這顆系外行星編號克卜勒-186f(Kepler-186f),這一發現證實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存在於其他恆星周圍的宜居帶之中。儘管此前便已經在其他恆星周圍的宜居帶中發現了系外行星,但它們的大小都至少要比地球大出40%以上,並且要想了解它們的組成物質也將充滿挑戰。
  • 天文學家認為克卜勒186f和克卜勒62f可能有季節變化
    克卜勒系外行星探索計劃發現了許多軌道位於星系適居帶內的「超級地球」,這些系外行星具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條件。天文學家近期發表新論文發現,認為克卜勒186f和克卜勒62f的較穩定轉軸傾角使得這兩顆系外行星或者擁有常規性的季節變化以及穩定的氣候,這使得這兩顆此前被發現的宜居星球更有可能成為生命棲息地。
  • 美媒盤點六顆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都比地球大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與地球(右一)的比照圖(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參考消息網8月10日報導 外媒稱,找到第一顆真正的「外星地球」是天文學家多年來的夢想。最近在系外行星方面的發現意味著,在不太遙遠的未來,他們的夢想將會成真。據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8月7日報導,自1995年第一顆這樣的行星被證實繞類似太陽的恆星運行以來,科學家已發現近2000顆系外行星。半數以上的發現是美國航天局(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功勞,後者於2009年發射,用於探測銀河系中的類地行星。
  • 盤點:五大最像地球的神秘系外行星
    盤點:五大最像地球的神秘系外行星研究顯示,其中至少3顆巖石行星表面可能有液態海洋,據悉,天文學家使用凌日法發現這7顆系外行星,該方法證實該行星系統至少6顆內部行星的體積和溫度與地球接近。克卜勒-438b距離地球大約470光年觀測顯示Kepler-438b環繞一顆紅矮星運行,距離地球大約470光年,這顆行星被認為是直徑和質量最接近地球的星球,但是它很可能不是一顆宜居行星。2015年一項研究表明,Kepler-438b主恆星極端不穩定,釋放的「超級耀斑」次數是太陽的10倍。
  • 地球即將滅亡 科學家尋找九顆宜居系外行星
    這五顆行星的公轉軌道非常接近該星系的恆星,繞「克卜勒-444」公轉一周只要不到10天的時間。  「克卜勒-444」是一顆年齡約118億年(約宇宙年齡的80%)的恆星  一個「克卜勒-10」星系的藝術效果圖,已發現「克卜勒-10」擁有兩個巖石行星。  圖前面的這顆是行星「克卜勒-10c」,直徑約地球的兩倍,質量是地球的17倍。
  • 神奇——看得見的系外行星
    圖解:2013年1月2日:天文學家估計銀河系可能包含多達4,000億顆系外行星,這幾乎是每一顆恆星都有一顆行星。這些是在宇宙中發現生命的最令人感興趣的例子,因為地球它本身就是一個證明---生命可以在這樣的行星上出現。
  • 科學家分析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
    這些能夠被我們肉眼看到的恆星,都是能夠自身發光發熱的天體,但是以目前的認知,恆星上是不可能存在生命的,生命應該生活在像地球那樣的行星上,但是,行星自身不會發光,所以那些太陽系以外遙遠的行星我們很難發現,要發現地外行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 發現「另一個地球」:克卜勒452b
    新聞發布會準時開始,以視頻形式向全球直播,克卜勒望遠鏡團隊宣布發現了迄今為止與地球最相似的系外行星——克卜勒452b(Kepler 452b)。克卜勒452b的直徑比地球大60%,距離地球約1400光年(1光年約等於10萬億公裡),位於天鵝座。
  • 有望供生命繁衍生息 迄今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克卜勒-1649c出現
    有望供生命繁衍生息 迄今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克卜勒-1649c出現 科技日報 | 2020-04-17 11:03:43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系外行星「獵手」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已於2018年光榮退役,但其留下的科學遺產並未煙消雲散。
  • 系外行星具有類似地球的傾斜軸角:有生命存在可能性
    克卜勒-186f的想像圖近期發表在《天文期刊》(Astronomical Journal)上的論文指出,兩顆具有潛在適居性的行星也具有類似地球的穩定傾斜,這使它們適合生命存在的可能性進一步提高。這兩顆行星被稱為克卜勒-186f和克卜勒-62f,分別距離地球550和990光年。
  • 「第二個地球」克卜勒452b的發現是毫無意義的嗎?
    NASA如此興奮地公布克卜勒452b的發現,的確是因為它相比其他系外行星,都的確更靠譜,應該說是目前最靠譜的行星,看下面這張圖就會發現,它在452恆星系統中的位置和地球是如此接近,先前被認為是「另一個地球」的186f根本就不能比好嗎?連和我們那麼近的火星、金星都不能比。
  • 問: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尋找太陽系外行星使用的是什麼方法?
    問: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尋找太陽系外行星使用的是什麼方法?最近,就在10月31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epler Space Telescope)正式退役。歷經9年的探索工作,克卜勒望遠鏡因燃料耗盡而無法繼續開展作業,它會在當前所在軌道停止工作。
  • 地球表兄弟克卜勒186f行星引關注 因跟地球差不多大
    這顆名叫克卜勒-186f的行星圍繞一個恆星運行,距地球500光年,跟地球差不多大。就像天文學家解釋的,它圍繞它的恆星運行,距離正好可以使行星表面有液態水。我們知道,這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地球表兄弟與地球高度相似 克卜勒186f行星引關注  但是美國航空航天局行星科學家昆塔納通過網絡電話說,它與地球並不完全相同。美國航空航天局行星科學家昆塔納說:「它更像是地球的表兄妹,而不是孿生兄妹。它與地球有共同特徵,但是它們的母恆星是非常不一樣的。」
  • 這5顆系外行星可能適合人類居住,尤其是第5顆,與地球相似度很高
    可能有一天,人類將被迫離開自己的星球,這個「被迫」可能來源於我們對自然的自我毀滅或一場毀滅性的自然災害等。但在這種情況之下,一系列的外行星或許能給我們提供「定居點」,所以,也不必擔憂。可問題是,哪些系外行星是最適合我們的需求呢?也許這些行星看起來都不像地球,但從我們所處的條件來看,有些行星是非常接近地球的。宇宙如此之大,不能排除就有那麼一顆這樣的行星。
  • 科學家認為24顆「超級宜居」系外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居住
    (環球網)華盛頓州立大學(WSU)地球生物學家Dirk Schulze-Makuch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團隊已經確定了二十幾顆可能比地球更有利於生命的系外行星。 根據克卜勒任務的數據,這些超級宜居世界的條件可能比我們的星球更適合維持生命更長時間。
  • 最新發現的「宜居星球」上可能有極光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如果你生活在「克卜勒-186f」星球上,傍晚岸邊將看到地平線附近有四顆行星和一顆橙色「太陽」,夜晚絢麗的極光帶在空中舞動。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克卜勒-186f是迄今發現最小的宜居帶內系外行星,同時,這顆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夜晚被極光照亮。
  • 《天體生物學》雜誌:科學家確定24顆可能比地球更宜居的系外行星
    uux.cn報導)據cnBeta:華盛頓州立大學(WSU)地球生物學家Dirk Schulze-Makuch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團隊已經確定了二十幾顆可能比地球更有利於生命的系外行星。根據克卜勒任務的數據,這些超級宜居世界的條件可能比我們的星球更適合維持生命更長時間。困擾現代科學的主要問題之一是,宇宙中其他地方是否存在生命。雖然還沒有發現這種生命的直接證據,但像克卜勒這樣的系外行星搜尋任務已經改變了我們對行星系統如何形成的許多想法,並為科學家們提供了思考太陽系以外生命的方法,而不需要如此依賴猜想和推測。
  • 克卜勒數據發現迄今尺寸、溫度最接近地球的類地系外行星
    據外媒報導,NASA克卜勒任務發回的早期數據顯示,Kepler-1649c是他們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類似地球的系外行星之一。這顆新行星位於300光年之外,比地球略大一些,據噶算其溫度跟地球相似,其軌道位於其母恆星的宜居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