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議會通過一項決議,2030年實現一個歷史性目標,專家:太難了

2020-11-29 騰訊網

對於人們而言,基本的住房以及溫飽問題,始終都是備受關注的。因為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之上,人們才能夠有更多的時間以及空間來思考其他方面的情況。不過,看起來目前在整個國際社會上,還是會有很多人存在無家可歸的情況,尤其是歐盟地區,大街上的流浪漢往往也很難做到叫人視而不見。近年來,隨著各種因素的影響,這樣的現象更是在不斷地增加,也是引人唏噓。

據環球網報導,近期,歐盟議會上正式通過一項決議,稱要在2030年到來之前充分實現一個新的歷史性目標。很顯然,歐盟所針對的問題,便是消除無家可歸的現象。只可惜,面對這樣的目標,並不能夠獲得多方面專家的認可,甚至一部分專家認為:太難了。當人們足夠了解目前歐盟地區流浪街頭的具體情況,就可以發現,其實專家們的擔心不無道理。

據德國電視臺的相關報導顯示,近段時間,通過各項數據對比以及真實所見的情況來看,當前歐盟地區的街頭流浪人數正在不斷地增加,幾乎呈現倍增的暴漲模式,很是嚴重。而歐盟之所以會突然想要加強這方面問題的重視,就是在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影響之下,歐盟各國家為了更進一步的防止疫情擴散,對國內民眾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幫助,包括無家可歸的人們,使得這個現象有所銳減,所以歐盟希望可以趁熱打鐵!

為此,歐盟的議會才正式通過一項決議,即樹立「2030年實現歐洲街頭沒有無家可歸者」的明確目標。據了解,根據這份全新的決議,歐盟的成員國需要保持密切關注,並且及時制定有關長期的國家戰略,以此來通過更快的速度幫助街頭無家可歸者人數的減少,最好是能夠最終呈現趨近為零的形勢。另外,歐盟境內也可以進行相互協調,目的就是為了讓所有的無家可歸者都可以在歐盟當中的任何一個國家獲得被收留的機會!

按照數據顯示,目前在歐盟的境內,無家可歸者的人群數量大概保持在四百萬左右,相比於十年前的情況,這直接上升了百分之五十不止,也是令人難以置信。不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國家以及政府的補助,倒是讓不少流浪漢有了暫時的居所。當然,這只是一時的幫助,根本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因此,這項決議的堅持執行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至於專家們為什麼會認為這件事情存在一定的難度?其實很簡單,首先歐盟應該考慮到的是,因為疫情危機,歐洲大街上的流浪者數量才嗩有減少,疫情結束之後,他們得不到資助,便會再次進入大眾視野,情況會變得再次嚴重。更重要的是,截止到目前為止,歐盟各國雖然採取一定行動,但是還並沒有給出確切的方案來聲明,他們究竟想要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

既然選擇流浪,那麼就說明這些人在經濟上存在很大的缺失,他們沒有足夠的條件被允許可以獲得什麼住房的條件,為此如果不是國家的扶持,這樣的人群自然是越來越多。據了解,為了減少無家可歸者數量,歐盟諸多國家採取措施,但都未見成效。足以見得,這個目標要想真的完全實現,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十年的時間,可以實現無家可歸人數的增長比例進一步擴大,但是十年的時間,要想讓這樣的現象被完全消除,那可就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了。國際社會對此也是保持高度重視,或將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儘可能提供的幫助,當然,這樣的情況也是值得所有國家關注!

相關焦點

  • 歐盟議會通過決議想要廢除夏令時,因為覺得沒必要了
    歐盟議會 9 日通過一項決議,要求歐盟委員會(歐盟的行政機構)全面重審自 1981 年開始實行的夏令時制。每年夏秋調時鐘或在看手機時陡然發現「消失」或「增加」了一個小時的經歷很可能將成為歷史。歐洲夏令時是為了利用季節性的日光而在春季開始提前一個小時的作息方法,除了冰島全年實行格林尼治時間以外,全歐洲所有國家都在使用夏令時。理論上,調整時間將讓夏天的晚上和冬季的早晨都能得到額外的日光照明。歷史上各個國家的夏令時制度不一樣,給交通、通訊等帶來了不便。直到 1981 年,歐共體發布了統一的夏令時制度指令。
  • 國際新聞早報:聯合國就2030年結束愛滋病流行通過政治宣言
    ——聯合國就2030年結束愛滋病流行通過政治宣言    聯合國各會員國8日通過關於愛滋病問題的政治宣言,承諾共同加大防治愛滋病的努力,到2020年實現一系列具體目標,到2030年結束愛滋病流行。宣言說,為結束愛滋病流行,各國承諾為實現全面預防、治療、護理和支持方案的目標而加緊努力,並抓住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的新機會。
  • 歐洲議會通過所謂「挺臺議案」,鼓動歐盟會員國支持臺灣參與WHO
    25至26日通過兩項所謂「挺臺決議案」,分別呼籲歐盟會員國支持臺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以及呼籲歐盟執委會儘快與臺灣展開投資談判。臺媒報導稱,此為繼歐洲議會在10月初通過對雙邊投資協定(BIA)的決議案後,又一具體「挺臺舉措」。臺涉外部門昨對此表示歡迎及感謝。
  • 歐洲議會通過「限塑令」:到2021年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產品
    當地時間24日,歐洲議會在法國的斯特拉斯堡以壓倒性支持票數通過了一項涵蓋範圍寬廣的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提案。當天,歐洲議會以571對53票通過了這項提案。根據該提案,到2021年歐盟將禁止使用有替代品的一次性塑料產品,例如塑料吸管、一次性耳塞、餐盤等。此外,目前導致地中海和大西洋主要汙染的漁網也將重新生產。比利時議員 弗雷德麗克·裡德:不到65年的時間裡生產了80億噸塑料製品,產生了60億噸垃圾,從數字上看光在歐洲就有40億噸,海洋成了垃圾桶,面臨嚴峻的考驗。
  • 歐盟2020年三大氣候目標有望實現兩個
    歐盟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9年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了4%,以及大流行所帶來的綠色影響將幫助歐盟實現其2020年三個氣候目標中的兩個。這三個目標分別是:溫室氣體排放量較之1990年至少減少20%,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中的比例至少達到20%,能效提升20%。
  • 歐盟計劃提高溫室氣體減排目標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日前在歐洲議會發表「盟情諮文」,其中提到的新的歐盟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及一攬子政策引發外界普遍關注。根據諮文,為確保2050年實現「碳中和」,歐委會決定將2030年溫室氣體階段性減排目標比例從此前的40%提升至55%。
  • 2050年實現「碳中和」,歐盟就更高減排目標達成一致
    歐盟27國領導人11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峰會上就更高的減排目標達成一致,決定到2030年時歐盟溫室氣體排放要比1990年減少至少55%,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12月11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從左至右)在歐盟冬季峰會結束後出席線上聯合記者會。新華社發(歐盟供圖)經過徹夜討論,歐盟27國領導人通過了歐盟委員會關於提高實現「碳中和」中期目標的提議。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在抗擊氣候變化的鬥爭中,歐盟居領先地位。
  • 為實現碳中和,歐盟成員國同意將2030年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提高至55%
    (觀察者網訊)在經過通宵討論後,歐盟領導人就制定新的氣候變化目標達成協議。據路透社當地時間12月11日報導,歐盟27個成員國的領導人同意到2030年,其溫室氣體淨排放量將從此前設立的目標——比1990年的水平減排40%,提升到至少55%。
  • 巴哈馬議會批准通過了將國家緊急狀態延長至2021年1月31日的決議
    巴哈馬議會批准通過了將國家緊急狀態延長至2021年1月31日的決議巴哈馬新聞目擊網站11月27日報導,巴哈馬議會26日批准通過一項決議,將巴哈馬國家緊急狀態延長至2021年1月31日。在該決議辯論中,明尼斯總理指出,根據目前巴疫情發展情況,延長國家緊急狀態是必要的,將授權政府在必要時立即採取相應措施及時遏制疫情、挽救生命,並指出巴哈馬可能還將爆發第三波疫情。明尼斯總理再次強調,政府僅在必要時才會使用該緊急權力,在多數情況下,很多緊急措施並未實施。
  • 外媒:歐洲議會投票反對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參考消息網5月13日報導 外媒稱,歐洲議會議員12日通過一項決議,認為中國仍沒有資格獲得這一地位,而且沒有理由放鬆針對中國的反傾銷規則;按照這些規則,歐盟可對被發現低於市場價格的中國產品開徵報復性關稅。12日的決議得到546名歐洲議員贊成,只有28票反對,77票棄權。
  • 實現「氣候中立」,歐盟最嚴氣候政策的「囚徒」博弈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腦極體最近,我們關注到歐盟出臺了一項史上最激進的氣候變化計劃。歐盟為達成在2050年成為「氣候中立」地區的歐洲綠色協議目標,提出了一系列大規模綠色經濟刺激計劃。用一位專家的話來說,這是過去30年裡,在處理氣候談判問題上,第一次在「胡蘿蔔」策略中加入了「木棒」策略。這一政策意味著歐盟無法通過轉移碳排放生產的方式來達到「局部減排」的效果,但同樣給自己添堵,增加了歐盟內部企業產品的成本。不過,反過來碳邊境稅保護歐洲製造商免受來自氣候標準較低國家的廉價產品流入。
  • 全球哪些國家和地區設立了碳中和(淨零排放)目標?
    前州長傑裡·布朗在2018年9月籤署了碳中和令,該州幾乎同時通過了一項法律,在2045年前實現電力100%可再生,但其他行業的綠色環保政策還不夠成熟。 20、挪威 目標日期:2050/2030 承諾性質:政策宣示 挪威議會是世界上最早討論氣候中和問題的議會之一,努力在2030年通過國際抵消實現碳中和,2050年在國內實現碳中和。
  • 疫情之外,歐盟為氣候立的這個法,同樣吵翻了天!
    在《歐洲綠色協議》框架下,歐委會希望通過制定法律,促成歐洲到本世紀中葉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標形成不可逆轉之勢,並確保所有成員國受該法律約束。 此次法律旨在實現歐盟國家整體淨零排放,而實現這一目標主要通過減少排放,投資綠色技術和保護自然環境等途徑。
  • ...提出將2030年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從40%提高為55%。按計劃,歐洲...
    東吳證券:歐盟上調減排目標,新能源革命勢不可擋;① 2020年9月17日,歐盟委員會正式發布《2030年氣候目標計劃》及政策影響評估報告,提出將2030年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從40%提高為55%。按計劃,歐洲議會將於今年10月就 「氣候法草案」投票表決,於2021年6月前修訂相關立法;② 東吳證券指出,減排核心是降低化石能源消費,將推動可再生能源消費佔比提升。
  • 歐盟已經實現了到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20%的目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國際能源署(IEA)一份能源政策報告稱,歐盟目前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增長。《世界能源展望特別報告》(World Energy Outlook Special Report)發現,歐盟2019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了23%,這意味著歐盟已經實現了到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20%的目標。清潔電力是減排背後的主要推動因素,目前歐洲發電的碳排放強度「遠低於」世界大多數地區。
  • 中國頁巖油儲量全球第三 2030年產量目標可實現
    (原標題:中國頁巖油儲量全球第三 2030年頁巖氣產量目標可實現)
  • 歐盟計劃提高鋰電池產量:到2025年實現自給自足!
    年歐盟可以在不依賴進口動力電池的情況下,為快速增長的電動汽車業務生產足夠的汽車電池。在歐盟限制和激勵政策的大背景下,歐洲已經成為全球最為重要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有分析師表示,若要滿足歐盟的環保汽車目標,將需要多達500GWh的電池電芯,這意味著歐盟電池產能將至少擴大到現今的10倍。 德國經濟部長Peter Altmaier此前表示,為保持其市場競爭力,歐洲2030年需生產全球近三分之一的電動車電池。
  • ...行動起來,共同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線上研討會
    12月1日,絲綢之路沿線民間組織合作網絡舉辦「行動起來,共同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線上研討會。會議邀請聯合國相關機構負責人以及中國、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民間組織約50名代表出席。聯合國亞太經社委員會環境和發展部主任斯特凡諾斯·佛蒂烏、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中國辦公室項目規劃主任王茜介紹了聯合國相關機構發揮專業優勢,以通過決議、發布倡議、制訂計劃
  • 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國際社會需同心一致
    2020年原本是實現溫室氣體較2010年排放水平減少45%目標的收官之年,但疫情使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全面放緩。要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時間並不充裕,國際社會需同心一致,加強合作。五年前,各國領導人推動達成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在實施過程中,國際社會廣泛支持和參與,但也遇到了不小的「逆風」。美國作為全球累計排放溫室氣體最多的國家,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卻極度消極,甚至退出協定。
  • 日本加大可再生能源投資以實現2030年目標
    據分析公司Wood Mackenzie稱,到2030年,日本將在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領域投資逾1000億美元。在其最新的《戰略能源計劃》中,該國的目標是22%-24%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然而,這一新的投資率將推動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27%。2019年,該國19%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其中8%來自風能和太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