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勘測清形成降水的必要條件,貿然採用人工降雨,杜拜全程被淹!

2020-11-30 人工降雨系統

未勘測清形成降水的必要條件,貿然採用人工降雨,杜拜全程被淹!

在中國歷史上,因為旱災導致的經濟損失不計其數,導致的人員死亡更是無法統計,那時候每逢乾旱,人們能做的事情除了各種迷信的求雨之外,就是等待。等待所謂的「老天開眼」。

但現在的人工降雨系統,則能緩解很大程度上的旱情。這不,杜拜最近因為乾旱炎熱,開啟了今年來的181次人工降雨,讓當地人們瞬間歡呼叫好。但是,不幸的是,這次人工降雨卻意外引發暴雨,導致杜拜全城大面積積水,交通擁堵、道路癱瘓。杜拜商城已經成了「水簾洞」。

於是有人發問,人工降雨在開始之前,都是經過充分的研究,對天時地利人和都有嚴格的要求條件,為什麼這次能出現降暴雨的情況?難道氣象部門沒有提前做好工作,就貿然採用人工降雨?

這個問題真的是非常嚴肅的問題,人工降雨雖然是人工幹涉,但並不是人工憑空造雨,還要根據宏觀的天氣條件,滿足當地雲中的微物理條件,比如:0℃以上的暖雲中要有大水滴;0℃以下的冷雲中要有冰晶,這種條件下,其他形勢就算再好,也不會下雨。而對於杜拜這種人工降雨引發暴雨的現象,氣象專家稱:其實並不完全是人工降雨導致的,最多就是這個事件導火索。後期發展完全不受氣象部門的控制。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雖然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見識到真正的鬼推磨,但是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達,有太多智能化是人們從來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對於人工降雨,並不是人們想什麼時候讓老天下雨,老天就會下雨的,還是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哦。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杜拜人工降雨引發暴雨?那些人工降雨你不知道的「天機」
    據報導,近日阿聯為緩解杜拜的炎熱乾燥,在杜拜上空持續實施人工降雨,結果卻意外引發暴雨,導致杜拜全城大面積積水,交通擁堵、道路癱瘓。在杜拜購物中心裡,雨水從天花板傾瀉而下,店員奮力搶救存貨,顧客在水波粼粼的地板上行走。
  • 人工降雨引發暴雨,杜拜全城大面積積水,網友:算天災還是人禍?
    上周,突如其來的暴雨突然襲擊了乾旱中的杜拜,雨勢之大,連市內最大最豪華的購物中心都漏了水。更糟糕的是,這場暴雨,可能是他們人工降雨失誤的結果。有人質疑,阿聯氣象局安排的人工降雨或許是這場水災的罪魁禍首。阿聯是地球上最乾旱的國家之一,年降雨量僅約120毫米,大部分淡水必須靠進口或著海水淡化生產。因此,尋雲求雨是他們的日常活動之一。一個中等大小的雲可以攜帶10億升水。在阿聯這樣一個水資源稀缺的國家,其價值可能高達45萬美元。
  • 阿聯人工降雨引發暴雨 2019年阿聯進行的人工降雨次數讓你意想...
    為了緩解杜拜的炎熱乾燥,阿聯國家氣象中心近日持續人工降雨,卻意外引發暴雨,導致杜拜全城大面積積水,交通擁堵、道路癱瘓。視頻截圖在杜拜購物中心裡,雨水從天花板傾瀉而下,店員奮力搶救存貨,顧客在水波粼粼的地板上行走。
  • 人工降雨的原理 人工降雨是怎麼形成的
    人工降雨,是指人為補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條件,促進雲滴迅速凝結或碰撞並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過程。  人工降雨的原理是根據不同雲層的物理特性,選擇合適時機,用飛機、火箭彈等向雲中播散乾冰、碘化銀、鹽粉等催化劑,促使雲層降水或增加降水量。
  • 人工降雨的原理是什麼?為什麼森林大火不能夠進行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是根據不同雲層的特性,選擇合適時機,用飛機、火箭彈等向雲中播散乾冰、碘化銀、鹽粉等催化劑,促使雲層降水或增加降水量。形成降水,需要有三個必要條件:充足的水汽、足夠的凝結核、上升運動,其中,上升運動主要是讓水汽儘快飽和,從而凝結成雲致雨。
  • 人工降雨是啥原理?真能憑空造雨?
    、增加水庫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發電水量等,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人工降雨的原理和方法吧!人工降雨運用雲和降水物理學原理,通過向雲中撒播降雨劑(鹽粉、乾冰或碘化銀等)使雲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 宿松:氣象部門解讀人工增雨必要條件與作業流程
    近期,持續晴朗天氣導致我縣旱情進一步發展,群眾對氣象部門為什麼沒有開展人工增雨有所質疑
  • 四川遭受多年不遇的乾旱,為什麼不使勁地打火箭彈,進行人工降雨
    面對如此嚴重的乾旱,有人就納悶了,既然這麼幹旱,為什麼不使勁地往天上打火箭彈,進行人工降雨呢?到底什麼是人工降雨?隨隨便便的往天上打幾顆火箭彈就能降雨嗎?其實人工降雨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聊一聊:人工降雨又叫人工降水、人工增雨等,是指根據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為補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條件,促進雲滴迅速凝結或碰並增大成雨滴,最終降落到地面的過程。
  • 人工降雨方式要改變了,無人機開始呼風喚雨
    人工降雨運用雲和降水物理學原理,通過向雲中撒播降雨劑,一般為鹽粉、乾冰或碘化銀等,使雲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人工降水,又稱人工增雨,是人為地補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條件,是人工影響天氣中進行得最多的一項試驗。
  • 人工降雨技術早已成熟,為啥不使用該技術去治理沙漠?
    人工降水,又稱人工增雨,是指通過人為幹涉形成的降水。這項技術目前已經誕生了半個多世紀,早已非常成熟,但是今天卻看不到有哪些國家使用人工降雨去治理沙漠,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而人工降雨則是指根據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為補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條件,促進雲滴迅速凝結或碰並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過程。也就是說人工降雨的本質是讓空中已有的水汽掉下來,而不是憑空製造水汽。
  • 人工降雨需要什麼條件?穿越者能在古代實現人工降雨嗎?
    相反,自然界這種雲霧中缺少足夠的冰晶,由於雲中水滴十分細小,就能夠長期穩定在空氣中而降不下來,這樣也不形成了有雲無雨的現象。 人工降雨的有什麼目的?解決乾旱問題。人工降水已從初期的試驗研究,逐步轉為有嚴格設計、多種探測手段及作業技術現代化與通訊等相結合的試驗應用技術,成為目前我國及不少國家的抗旱減災的措施之一。人工降雨的原理是什麼?
  • 人工降雨技術早已成熟,為啥不去治理沙漠?西瓜視頻告訴你答案
    人工降水,又稱人工增雨,是指通過人為幹涉形成的降水。這項技術目前已經誕生了半個多世紀,早已非常成熟,但是今天卻看不到有哪些國家使用人工降雨去治理沙漠,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想要了解更多自然科學知識,請打開西瓜視頻,搜索西瓜視頻創作人「冷科普」專欄,帶你了解更多科技趣聞。其實人工降雨並非是人工造雨,若想進行一場人工降雨,還是要看當時的氣候條件。
  • 旱區降水偏少 廣東將人工增雨(圖)
    旱區降水偏少 廣東將人工增雨(圖) 2002年5月11日13:36  人民網   本報訊
  • 人工生物降雨何時能實現?
    當雲裡沒有凝結核時,水滴會長期懸浮在空中,不會形成降雨,這時候我們如果向雲霧中發射能作為凝結核的炮彈,就可以產生降雨,碘化銀是最常用的一種炮彈。研究者發現碘化銀的分子結構是六角形的,它與冰和雪花中的水分子的分子結構幾乎一模一樣,能夠在–10℃到–5℃的溫度下將水蒸氣變成冰晶,積聚更多的水滴,因此它是一種很合適的凝結核。
  • 人工降雨說下就下?一起和這些傳言較個真兒
    讓人始料未及的是,遠離颱風的山東河南等地也出現了大暴雨,給當地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葛旭陽解釋:「颱風降水分為兩種,颱風主體降水和遠程降水。」主體降水是颱風範圍內的降水,是最常見也是目前防範的重點。遠程降水則是在颱風幾百公裡外發生的,當海洋上方來的暖空氣與北方的冷空氣交匯,加上內陸中緯度系統的相互作用,就會產生颱風遠程降水。
  • 為什麼下雨的時候「人工降雨」?
    為什麼下雨的時候「人工降雨」?很多小夥伴有疑問為什麼下雨的時候才「人工降雨」?阿布鄭重其事地告訴你不是「人工降雨」是人工增雨我們先來了解下什麼是人工增雨在怎樣的條件下才能進行臺山為什麼要人工增雨↓↓↓什麼是人工增雨
  • 人工增雨怎麼進行?要哪些條件?
    錢報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昨天下午,除了杭州主城區和蕭山,其他縣市都進行了人工增雨作業。為什麼前段時間很熱的時間不增,而現在才來增,氣象部門也進行了解釋。  錢報記者兵分多路,全程記錄人工增雨全過程。  餘杭氣象局工作人員說,局地山區應該有雨,現在如果人工增雨,降雨面積就可以有效擴大了。  遺憾的是,由於其他方面的人工增雨發射條件受限,一直等到了17點40分,大家商量後決定,結束當天的作業任務。「人工增雨操作沒有進行,這樣的情況對氣象工作者來說,是家常便飯。」
  • 直擊菏澤人工降雨!42枚火箭彈直衝雲霄,原來「呼風喚雨」是這樣...
    昨天上午大眾網菏澤發布引起網友廣泛關注紛紛在文中留言為這一舉措點讚當然,「雨」也沒有讓大家失望於昨天17時左右抵達了菏澤城區衝散了最近幾日悶熱的天氣話說回來在昨天的推文中小編除了跟大家預報晚上將實施人工降雨以外
  • 人工降雨的量化觀測
    兩名懷俄明大學(University of Wyoming)的研究人員首次論證了利用雷達和儀表來量化降雪量來直接觀測人工增雨傳統上,用於增加冬季積雪的人工增雨一直是通過雨量計和目標/控制統計數據來評估的,而這些數據大多導致了不確定的結果。這項研究被稱為SNOWIE,於2017年1月7日至3月17日在愛達荷州博伊西以北約50英裡的佩耶特盆地內及附近進行。
  • 四十二枚炮彈:今天菏澤的人工降雨是這樣做的
    6月11日18時左右,菏澤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到達七裡河溼地公園,檢查裝置線路,並填充增雨火箭彈,測試阻值,調整角度、方位,在所有準備工作完備後,19時左右,工作人員操作九三九四型火箭發射裝置連續發射了4枚人工增雨火箭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