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來,那些「開天闢地」的飛機

2021-01-14 人民資訊

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留空了12秒,航行了36米,這短短的旅程是今天最大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3000多公裡,航程達數萬公裡,留空時間長達十幾小時的現代飛機的起點。從第一架跨大西洋的飛機到超音速旅行,一切都是從這12秒開始的。

飛機誕生不過百餘年,航空業卻幾經風雲變幻,滄海桑田,有的機型已廉頗老矣,有的風華正茂,今天就給大家盤點那些在航空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客機,正是它們讓我們過上了萬米高空的優雅生活。

貝諾華XIV

圖源:tvd.im

1914年1月1日,飛行員湯雅士(Tony Jannus)駕駛貝諾華XIV(The Benoist Type XIV)噴氣飛機從聖彼得堡飛到坦帕,民航客機的一生也從這一刻啟航。此後三個月,貝諾華XIV都準時從聖彼得堡出發,降落在坦帕。儘管飛行生涯有限,但這短短23分鐘的旅程為往後百餘年的航空業打下了基礎。

然而,這架看起來相當低調的飛機是世界上第一架用於空運的旅客運輸機,也是世界上首條定期運行的航班。這架飛機機艙狹小,只能容納兩個人:飛行員和一位乘客,卻收費不菲。在那個年代,乘坐一次貝諾華XIV需要花費5美元。這趟航班的第一張票以拍賣的方式出售,一場公開拍賣決定了誰將贏得成為第一個付費航空旅客的榮譽。前聖彼得堡市長A·C·費爾(A. C. Pheil)以400美元的價格中標,成為歷史上首位付費乘坐飛機的旅客。

貝蘭卡CH-300「起搏器」

圖源:wikimediacommons.org

貝蘭卡CH-300「起搏器」(Bellanca CH-300 Pacemaker)以其超強的遠程航行能力聞名於世。1929年,喬治·霍爾德曼(George Haldeman)駕駛早期的CH-300型號的飛機在12小時56分鐘內完成了從紐約到古巴的直飛航程,時速達163公裡。這是世界上首個長距離直飛航班,它為之後穩定的直飛航班打下了紮實的基礎。1931年,CH-300耗時49小時20分鐘從紐約市飛往土耳其伊斯坦堡,創下了不間斷航行8065.7公裡的記錄,這也是航空歷史上第一個已知的不間斷飛行記錄。

漢德利·佩季HP-42

圖源:britannica

自問世之日起,漢德利·佩季HP-42(Handley Page HP-42)就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大的雙翼飛機。HP-42全球只有4架,但這4架飛機卻極大地推動了商用客機的發展。它由漢德利·佩季為帝國航空公司(現英國航空公司)設計。帝國航空公司希望佩季能發明一款能在普通道路甚至是在沙漠上安全起飛、降落的機型,以實現歐非、歐亞等長途航線的規劃。佩季做到了。1930年11月14日,HP-42的原型機「漢尼拔」完成試飛,6個月後,HP-42獲得適航證書,正式加入帝國航空公司的飛行大軍。1931年6月11日,第一架載有旅客的HP-42從倫敦飛往巴黎。在為帝國航空公司服務的9年裡,它累積飛行超過1600萬公裡。不幸的是,二戰之後,沒有一架HP-42被保存下來。

皮特凱恩PCA-2 Autogiro

圖源:eaa.org

皮特凱恩PCA-2 Autogiro(Pitcairn PCA-2 Autogiro)的起飛降落就像風中落葉般優雅,憑藉大型無動力旋翼提供升力,它不像傳統飛機一樣需要在跑道上緩衝降速,旋轉的葉片賦予它低速飛行的能力,它甚至可以垂直著陸。PCA-2 Autogiro是美國第一架商務專用旋翼飛機。1929年,飛機設計師哈羅德·皮特凱恩(Harold F. Pitcairn)購買了切爾瓦(Cierva)的專利,成功設計了第一架PCA-2 Autogiro。可惜的是,現在世界上只剩下兩架PCA-2 Autogiros,一臺在密西根州迪爾伯恩的亨利·福特博物館展出,另一臺是史蒂夫·皮特凱恩的「冠軍小姐」。橙黃的旋翼、深藍的機身和大大的「Champion」符號就是「冠軍小姐」的標誌。

德·哈維蘭DH89迅龍

圖源:wikimediacommons.org

德·哈維蘭DH89迅龍(de Havilland DH89 Dragon Rapide)是「蚊式」飛機家族中的一員。「蚊式」是二戰時期為數不多的木質飛機之一,是英國航空史上的創新之作,被譽為「木頭奇蹟」。這架由膠合板製成的木製飛機可搭載6至8名乘客。得益於木製飛機成本低、維修方便、只需一名飛行員操作等特點,它的出現成就了世界上第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希爾曼航空公司(後被英國航空公司收購)。DH89迅龍於1934年4月17日首次飛行。在它光輝的十餘年時間裡,它的航線遍布英國及大英國協國家,全球共生產了700多架DH89迅龍用於民用和軍用領域,二戰中它還作為無線電導航教練機使用。

儘管DH89迅龍已經被現代航空公司淘汰,我們還是能在其他地方一睹它的風採。Classic Wings公司修復了兩架DH89迅龍用於短程觀光旅遊。在倫敦、劍橋、紐馬克特和伊萊,你只需花費99英鎊就可以乘坐DH89迅龍在457米的高空中欣賞英倫風光啦!

道格拉斯DC-3

圖源:britiannica

簡陋的座椅,擁擠的客艙,別說坐下來好好吃頓飯了,廁所都沒法上,這也許是你對80多年前客用航機的想像。的確,在道格拉斯DC-3(The Douglas DC-3)面世之前,世界上所有的航班都不提供熱餐服務,乘客及機組成員如要用餐,只能等中途飛機停下加油的時候,去酒店填填肚子。

1935年,道格拉斯DC-3為商業飛行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道格拉斯DC-3載客量可達30人次,只需在中途一次加油便能橫越美國東西岸。它的空中廚房也是飛行史上第一個能在飛機上配備熱食的廚房。在航空旅行風光無限的年代,道格拉斯DC-3上的旅客拿著巴頓銀器,享用雞尾酒和牛排,好不愜意。夜間飛行時,機艙裡的座椅還可拉出來放平變身臥鋪,飛機上羽絨被和床墊一應俱全。作為首批配備可伸縮起落架的飛機,它是許多老牌航空公司的中流砥柱,時至今日,仍然有幾架DC-3在服役。

盧斯科比·8系列

圖源:aopa.org

1937年,唐·盧斯科比(Don Luscombe)顛覆了輕型飛機的設計理念,發明了可批量生產的全金屬飛機——盧斯科比8系列。盧斯科比8系列的製造方式與傳統飛機大相逕庭,沒有木頭、沒有釘子、沒有膠水,它採用「壓力皮膚」的機身設計和金屬薄片打造而成的機翼。相較於同時期的客機,盧斯科比8系列飛行更加順暢,舒適度極高。遺憾的是,正當唐·盧斯科比的飛機事業剛剛迎來巔峰時,經濟大蕭條無情得奪走了他的所有成果,盧斯科比8系列也因此停滯不前。

「彗星」號噴氣式客機

圖源:reddit@mat1884

在德·哈維蘭「彗星」號噴氣式客機(de Havilland Comet)出現之前,由於沒有增壓機艙,每逢異常天氣,民用客機都只能低空飛行,對於旅客來說,這樣顛簸的旅程實在不算愉快。相較之下,乘坐「彗星」號噴氣式客機簡直就是夢幻般的體驗。

「彗星」號噴氣式客機是德·哈維蘭研製的世界上第一架商用大型噴氣式客機。1949年,第一架噴氣式民航客機——「彗星」號原型機首次飛行。「彗星」號採用了當時的最新的技術和材料,由4臺渦輪噴氣發動機提供動力,時速高達740公裡,幾乎是現代飛機速度的兩倍。它在飛行速度、舒適性、載客人數等方面都代表了當時最先進水平。相較於早前的機型,「彗星」號增加了增壓機艙,因此即便是在雷雨天也能12191米的高空平穩飛行,旅客幾乎感受不到飛機顛簸,可以在萬米高空上閒適地感受窗外美景,坐看雲層翻湧。

快帆客機

圖源:wikimediacommons.org

「快帆」客機(Sud Aviation Caravelle)是世界上第一種採用發動機後置尾吊布局的噴氣式客機。它與「雲雀Ⅱ」以及「幻影Ⅲ」戰鬥機一起,並稱為使法國航空工業重獲新生的三大飛機。作為承上啟下的一款飛機,「快帆」在法國航空工業的歷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

相較於其他中規中矩的客機,法國南方飛機公司生產的「快帆」可謂是不走尋常路。獨特的三角舷窗設計、「彗星」號同款機頭、別致的尾翼和後置發動機讓它在各式飛機中獨樹一幟。尤值一提的是,「快帆」的發動機設置十分科學,有效降低了座艙噪聲,世界其他飛機製造商紛紛仿效。「快帆」設計之時,技術先進,難逢敵手,但由於從首次試飛到最終投入運營歷時太長(「快帆」於1955年5月2日進行第一次試飛,1959年5月6日才正式投入運營),以致在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很快落伍。

洛克希德捷星

圖源:pacificcoastairmuseum.org

捷星(Lockheed JetStar)是名人的最愛,貓王和鮑勃·霍普都曾為它一擲千金。乘坐這架飛機,你大可不必老老實實坐在座椅上飛完全程,飛機中央設有一個凹陷區域,你可以隨意下來走動,欣賞風景,四處交談。捷星是世界上首架投入使用的商用公務機。這款型號的飛機原本是按照美國空軍的要求製造的,後由於預算削減轉而投入商用。捷星具有相當典型的商務飛機設計布局,不尋常的機翼燃油箱不僅能夠提供「超長待機」,而且產生的阻力更小,因此飛機能夠以超過800公裡的時速巡航。

裡爾23噴氣機

圖源:airandspace.si.edu

裡爾23噴氣機(Learjet 23)是設計師裡爾受到瑞士戰鬥機FFAP-16的啟發設計發明的。它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商業運輸領域,為快速高效的小型噴氣運輸機開拓了新的市場。裡爾23噴氣機動力強勁,外觀迷人:其速度可以媲美可橫跨大西洋的波音707,爬升高度最高可達12000米,超過了美國空軍F-86佩刀戰機;其六座設計,獨樹一幟的擋風玻璃、堅固的機翼和惹眼的翼尖燃料箱讓它在一眾大型客機中獨領風騷。超強的運載能力,獨特的外形,讓好萊塢名流也對它青睞有加:辛納屈用裡爾23噴氣機追求米亞·法羅;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乘坐它與普莉西拉.比柳私奔;湯姆·克魯斯主演的《壯志凌雲》中也有它的身影。

灣流II

圖源:planespotters.net

曾有人戲稱,如果要觀察經濟的泡沫程度,可以先去看看空中有多少架灣流(Gulfstream)。灣流以其遠超競爭對手的性能,成為包括蘋果公司總裁賈伯斯、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內的越來越多頂級富豪的選擇。灣流II作為灣流系列的成員之一,於1966年10月2日首飛後,迅速成為跨洲旅行最暢銷的公務機之一,打開了大型座艙公務機市場。電影《逆轉未來》中的X戰警們就是乘坐的灣流II。

波音747

圖源:boeing.com

你或許不認識各種型號的飛機,但只要你坐過波音747,你就一定能從尺寸和標誌性機頭隆起認出它來。1969年2月9日,代號「超級噴氣機」、被媒體稱作「巨無霸」的波音747首次飛上了天空,那一刻,航空業迎來了它的「空中女王」。1970年1月,全球第一架波音747加入泛美航空,成為世界第一款雙層客艙、雙走道的寬體客機。50年來,1500多架的波音747,成為長程航線的霸主。憑藉其豪華大氣的外觀、覆蓋世界的航線、超大的容載量和經濟實惠的票價,波音747讓更多的人飛得更遠。及至1970年7月,搭乘過747的乘客數量就已經達到驚人的100萬。在2007年空客A380投入運營之前,波音747保持全世界載客量最高飛機的紀錄長達37年。

儘管波音747風靡一時,風頭無兩,它還是沒能逃過被淘汰的宿命。由於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航空客運需求銳減,一些航空公司如英國航空公司正在逐步淘汰它,波音公司也於2020年7月宣布將於2022年停產所有747系列飛機。

協和式客機

圖源:wikimediacommons.org

只需3.25小時就能跨越大西洋,從法國巴黎飛抵美國紐約?對!你沒看錯,50年前能夠超越音速的客機早就已經發明出來了。1969年,英法兩國共同研製了世界上第一架也是唯一一架超音速客機——協和號客機(Concorde)。顧名思義,超音速飛機最大的特點就是超級快!協和號客機的平均巡航速度達到了2.02馬赫,是普通民航飛機的2倍多,比地球自轉的速度還快!因此經常會出現乘客們中午上飛機,當天上午下飛機的情況。

這樣天賦異稟的客機長得就與一眾亞音速飛行的客機不同。它有著非常拉風的細長三角翼和尖尖的標誌性機頭,十分修長帥氣,神似即將展翅高飛的雄鷹。由於成本高昂,全球僅製造生產了20架協和式客機,它們都在英國航空公司或法國航空旗下。2003年,協和式客機在完成最後一次飛行後退役。

皮拉圖斯PC-12

圖源:skybrary.aero

皮拉圖斯PC-12(Pilatus PC-12)被稱為飛機中的瑞士軍刀,這是第一架能夠長距離高速飛行的單引擎大容量飛機。19世紀90年代初期,皮拉圖斯的工程師出於對長距離航行的實用性和操作靈活性的考量,設計了PC-12。PC-12果然沒有令人失望,它可以在崎嶇的跑道上起飛降落,碩大的機身給乘客騰出了超大空間。一經出廠,PC-12就成為了全球最暢銷的加壓單引擎渦輪發動機飛機。

波音777

圖源:boeing.cn

在過去的20年裡,商用航空業基本被空客公司和波音公司包攬。二者的關係,相當於航空界的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波音777作為波音公司近年來的得意之作,自然也在世界航空史上留名。2012年,美國最大的商業雜誌《商業周刊》評選全球最安全飛機,波音777飛機以1900萬小時航時無致命事故的優異表現榮登榜首。

作為世界上第一架完全使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的飛機,容量大是波音777最不足為人道的特點。波音777的每個「腿」都有一套六輪胎,這意味著它具有更好的起飛性能,較厚的機翼和較大的跨度可以支撐它在超過13106米的高空航行。除了飛得又快又穩,波音777還特別能裝,它能夠承受高達32.3噸的載荷。

塞斯納Citation X

圖源:reddit@aviation wings

塞斯納Citation X是世界上最快的公務機之一,時速可達1127公裡。它是第一個使用勞斯萊斯發動機的塞斯納飛機,其設計結合了低阻力、強勁引擎和超高掃掠的超臨界翼型等元素。除此之外,Citation X還配備了8個可完全躺下的寬體座椅,乘客能夠在長途飛行中安然入睡。Citation X獲得了巨大的成功,1997年,Citation X的設計團隊贏得了「科利爾獎盃」,這是當時航空界最負盛名的獎項。

空客A380

圖源:airbus.com

13年前,波音公司最大的對手——空客公司,為了抗衡波音747,推出了體型更大、載客量更大的空客A380。當第一架A380客機在歡呼和期待中起飛時,人們說民航業掀開了歷史新篇章。

空客A380的出世為航空業打開了新格局。它是當時最大的客機,是第一架擁有兩層完整客艙的客機,一次最多可容納853名旅客,同時它還為世界上最長的兩趟直飛航班提供服務——阿聯航空的奧克蘭-杜拜航線和澳洲航空的沃思堡-雪梨航線。空客A380的內部空間十分寬敞,可用面積共計465平方米。在豪華艙,A380實現了另一種革命:阿聯航空的A380頭等艙配置有兩個淋浴間,並與卡達航空和阿提哈德航空一樣,設有專用酒吧;韓國航空的A380上甚至還有自己的免稅店。但即便是這樣史詩級的飛機最終也還是沒能逃過「新冠肺炎」疫情的魔爪。2020年7月,最後一架空客A380的零件在工廠員工的熱烈掌聲中下線。它將在空客公司的土魯斯工廠組裝,將於2021年交付給阿聯航空。

緯度

圖源:cessna.txtav.com

私人商務包機和飛機管理公司機網(NetJets)稱引文緯度(Citation Latitude )「為整個行業帶來了變革」。為了縮小超輕型飛機引文XLS+(Citation XLS+)和中型機引文君主(Citation Sovereign)的航程差距,德事隆集團旗下塞斯納公司2011年在NBAA上推出了第一款中型噴氣公務機—引文緯度。塞斯納將引文680A的機身設計和平艙、引文君主的機翼、十字形尾翼和加拿大普惠公司的PW306D渦扇發動機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了引文緯度。引文緯度一擊制勝,一上市就贏得了市場上最暢銷的中型噴氣式飛機的稱號。

空客ACJ320Neo

圖源:acj.airbus.com

空客公務機(ACJ)向來都是公務機中的明星,這個系列的原始機型擁有比傳統高端公務機大三倍的空間。2018年加入空客家庭的成員空客ACJ320neo展現了全新的Melody客艙設計理念,它的設計靈感來源於山丘、河流、沙丘的流暢曲線,著重於創造高質量的安靜客艙,帶來更舒適的出行體驗。為了最大程度地滿足乘客的娛樂需求,ACJ320neo還搭載了流媒體、衛星機上無線連接等設備。在人性化設計的同時,ACJ320neo在飛機性能表現上也是首屈一指。它能夠在搭載25名乘客的情況下,不經停飛行13個小時。

相關焦點

  • 前輩種樹 一路走來的一點感想(清華電子系)
    一路走來頗多感慨有些建議想送給學弟學妹。1.堅持。保研是一場馬拉松,要想順利走完漫漫保研路不僅僅依靠你的實力還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因為一路上隨時都可能遇到各種問題。周圍的同學在保研過程中都經歷了許許多多的困難,但最後大家的保研結果都很好。所以無論過程中遇到多少坎坷都要相信自己一定會有一個滿意的結果。2.
  • 李一桐否認事業開掛:一路走來面對的困難只有我知道
    採訪中,談及被質疑「頭號資源咖」,她回應稱:一路走來面對的困難只有自己知道。談及「年初收了曹操、年尾收了諸葛亮」,她直呼被「三國盡歸李一桐」這個梗給笑死了。 李一桐的演藝事業被不少人認為一路開掛,人稱「頭號資源咖」。出道以來,她在多部知名劇集中擔綱女一號,不過李一桐說,一路走來面對的困難只有自己知道,「我天生樂觀,外部的困難,比如磕著碰著、傷病疼痛,在我這兒都不是事兒。偶爾遇到情緒波動,拍攝出現瓶頸期,或情緒難以消化時,我靠吃東西、跟朋友傾訴來發洩。」
  • 世界不是只有白雲飄飄,還有一路走來的塵土飛揚
    世界不是只有白雲飄飄,還有一路走來的塵土飛揚。人越來越冷漠,冷漠的沒有溫度去關心別人,也沒有溫度去關心自己。一切都只有交易。不吃虧就是唯一的標準。人情成了過去式,愛情成了奢侈品。畢竟世界上只有一個卡米拉。
  • 賈靜雯這一路走來,真的是荊棘遍布!
    說真的,賈靜雯這一路走來,真的是荊棘遍布,而如今,她終於知道,一切看起來美好的福利都是過眼雲煙,只有簡簡單單,踏踏實實才是最重要的。
  • 黑暗流爽文:他穿越諸天凝萬法,一路走來,神魔皆為拳下輪迴亡魂
    大家好,歡迎朋友們來到李軍按談娛樂的小說世界,本期李軍按談娛樂推薦給大家的是四本黑暗流爽文,看看哪一本才是你的菜:他穿越諸天凝萬法,一路走來,神魔皆為拳下輪迴亡魂!想要閱讀更多的精彩內容,朋友們可點擊下方小說進行閱讀。
  • 15位80後男女明星,一路走來花開不敗,星光閃耀風採無限
    下面這15位男女明星,可以說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一路走來,花開不敗,星光閃耀,風採無限。1、霍思燕。從玲瓏剔透的水晶女孩,到越來越暴露的性感女神,一路走來,霍思燕不斷地努力謀求轉型,終成正果,步入一線女明星之列。
  • 開天闢地,誰給的盤古斧子
    中國神話是一個繁雜無比的系統,有無數我們所無法認知的神祇和流派,我曾經無比的痴迷洪荒類的小說,企圖在其中了解我們中國從開始以來的最正統的神話體系,很遺憾,小說很多都是YY的,不過流傳在民間的開天闢地的版本,還是以盤古開天為最,不知道大家在想起這個傳說的時候,有沒有想到過,我們盤古大神的斧子是誰給他的
  • 李子染一路走來,留給我們的除了驚嘆,還有什麼?
    一路走來,她經歷了我們沒有經歷的太多苦,承受了太多太多的委屈。苦難是一筆財富,放在李子染這兒合適。幼年不幸,未成年便外出謀生,嘗試多種工作,都不成功,但要強的李子染從未放棄。也許,在無數個難眠的夜晚,她也傷心落淚。有年老的奶奶與幼小的弟弟需要照顧,工作生意不順,也曾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好在上帝是公平的,關閉了一扇窗,又給李子染開啟另一扇窗。偶然機會涉足短視頻領域,讓她找到了回家的路。
  • 盤古開天闢地的傳說很可能隱寓了宇宙產生的真相
    中國古代神話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向我們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視角,對於我們探索這個未知世界具有重要意義。據傳說,在人類還沒有出現之前,天和地如同一顆大雞蛋一般融為一體,漂浮在一片黑暗混沌的無盡空間,有一個奇怪的生命叫盤古孕育在這枚大「雞蛋」中。經過漫長遙遠的時間推移,這枚蛋卵終於成熟,那個叫盤古的小傢伙從蛋裡的液體裡撈起一件類似人類斧子的硬東西,砸破了蛋殼。
  • 開天闢地的四個聖人,誰才是上古第一仙?
    開天闢地乃是古代的一個神話傳說,很多故事中都說是盤古開天闢地,但是也有一些古籍中說開天闢地的人物,比如有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伏羲等先天聖人。那麼這幾個先天聖人,說才是上古第一仙?開天闢地最早出現在《三五曆紀》中:「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在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在這裡是認為開天闢地的乃是盤古大神。在《歷神仙通鑑》中說:「盤古將身一伸,天即漸高,地便墜下。而天地更有相連者,左手執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鑿開。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氣升降,清者上為天,濁者下為地,自是混沌開矣。」
  • 西遊記裡到底是誰開天闢地?作者看似筆誤,實際隱藏著巨大玄機
    書中第八十六回,孫悟空說:「李老君是開天闢地之祖,尚坐太清之右」。書中第三十五回,銀角大王對孫悟空說:「我這葫蘆是混沌初分,天開地闢,有一位太上老祖,解化女媧之名,鍊石補天」。原著裡清清楚楚地寫了,這樣功德無量的大事都太上老君一個人幹的。
  • 封神演義一書中開天闢地的是誰?
    中央的位置自然是更尊貴的,所以上面話的意思是,李老君雖然是開天闢地之祖,仍然以太清的身份坐在右邊。問題來了,這個西遊中「太清李老君」是「太上老君」嗎?封神中,開天闢地的是老子,太上老君。可是盤古呢?大家印象中開天的是盤古,吳承恩也好,許仲琳也罷,怎麼就把開天闢地之功歸了老子呢?還來看原著,封神書中第一段就有這麼兩句:「混沌初分盤古先,太極兩儀四象懸。子天醜地人寅出, 避除獸患有巢賢。」
  • 西遊記:太上老君開天闢地,造人的又是誰?
    文/姜子說書在中國民間神話中,開天闢地的是盤古,補天造人的是女媧。然而,《西遊記》作者不吃這一套。《西遊記》故事裡,孫悟空曾經說過,太上老君是開天闢地之祖。《西遊記》故事裡,作者曾經說過,太上老君曾經解化女媧之名,鍊石補天。
  • 盤古開天闢地的騙局,騙了人類幾千年,現在才知道是這個意思?
    相信大家都知道三個版本,第一個就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盤古大神開天闢地,創造了這個世界並且把自己的血肉化成了山河,然後女媧算是第二大神仙因為覺得盤古開闢出來的世界雖然很美麗,但是缺乏了一種生機,於是就用泥土捏人,這就是中國古代人的由來!
  • 盤古開天闢地的傳說
    而我們中國人則認為世界是由盤古開天闢地創造了人類。盤古開天地雕塑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顯然是古人對人類始祖的神化,他體現出中華民族嚮往光明,為造福人類社會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
  • 一路走來熊貓不易:第四紀差點滅絕 後又遭人獵殺
    一路走來它還是「蠻拼的」    早在距今800萬年的晚中新世時期,地球上就出現了大熊貓的足跡。當時的大熊貓被古生物學家定名為「始熊貓」,它們的身體大小只有現在大熊貓的一半。它們和古猿、猩猩、巨猿、斑狗鬣生活在我國中部、南部地區的熱帶森林裡。
  • 神話故事中提到開天闢地的神仙有六個,其中一個是盤古
    說到開天闢地的神仙,很多讀者就說是盤古。其實在很多神話故事以及傳說中都提到開天闢地的神仙,其中一個是盤古。相傳開天闢地的神仙有六個,他們分別是盤古、太上老君、陰陽神、伏羲、萬鬼之母和元始天尊。相傳天地未分的時候,宇宙還是一片混沌,在混沌宇宙中誕生的神仙叫做先天聖人,他們不死不滅,每一個都可以開天闢地,也能毀天滅地。在這裡結合一下《封神演義》以及一些神話故事,我們會發現很多神話故事中提到開天闢地的神仙有六個,其中一個就是家喻戶曉的盤古。在《封神演義》中提到開天闢地的神仙是太上老君,記得書中說太上老君乃是天地之根,開天闢地之祖。
  • 擁有著能與盤古大神一樣開天闢地能力的四大尊神,通天教主上榜
    很多朋友都知道盤古開天地的故事,但在古代神話中到底有多少聖人擁有著開天闢地的能力呢?下面就來介紹四位與盤古大神一樣能夠開天闢地的四位神仙吧!可以看出,通天教主與盤古大神一樣,擁有著能夠開天闢地的能力。第二位:太上老君,太上老君乃是鴻鈞老祖的大弟子,通天教主的大師兄。太上老君特別擅長煉製各種強大的法寶,像什麼金剛琢,紫金葫蘆,芭蕉扇等等。
  • 手機進化史一之開天闢地
    開天闢地日——1973年4月3日,標誌著行動電話的誕生。摩託羅拉32001G時代作為移動通信開天闢地的時代,群雄逐鹿,山頭林立,通信標準也是五花八門。並且還有著很多缺陷,經常出現串號、盜號等現象。儘管如此,在九十年代的街頭,「手持大哥大,坐著桑塔納」那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 到底是「盤古,開天闢地」還是「盤古開,天闢地」?
    到底是「盤古,開天闢地」還是「盤古開,天闢地」?要想明白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盤古」是個什麼東西。「盤古開天闢地」這六個字,是少數民族彝族的神話,道教聽到以後,覺得「盤古」這個詞好啊,而這句話裡有「開天」這個詞,所以把「盤古」拿來作了創世神,就像如今人們說話的時候加點英語(洋文),顯得自己高大上一些,以此來和其他宗教競爭。那麼少數民族彝族的神話又是從哪來的?口口相傳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