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學裡有個詞叫「複利」,提到複利能讓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投資,想到投資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資金,但很少有人會想到「時間」。
時間是我們最稀缺的資源,一輩子最多不過30000多天,從成年走入社會以後,你的時間就只剩下20000天左右,一輩子就那麼點時間而已,算一下你還剩多少,仔細一算會讓你毛骨悚然。
時間就是金錢,甚至時間比金錢貴多了,這不是胡說八道,為什麼要到年紀大了,自己的時間所剩不多的時候才恍然大悟?不把時間當回事,時間就不會把我們當回事,不要以為時間很多,一輩子,兩三萬天而已,混著混著就沒了,永遠沒了。
時間不會偏袒誰,我們要做的就是讓時間發揮價值,也就是要讓時間複利。愛因斯坦說複利比原子彈還可怕,複利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時間的複利也同樣如此。
投入一份時間讓這份時間的價值最大化,讓它的價值倍增,這就是時間複利。另外還有一個詞叫「厚積薄發」,大概意思跟複利是一樣的,積累的厚度決定爆發力度。
我們理解這個東西以後,就不會再去問別人:「為什麼別人做這個能有那麼大收穫,我才有那麼點?為什麼別人月薪幾萬,我才幾千?為什麼貧富差距那麼多?」這都是一些很愚蠢的問題啊,看自己的大部分時間投入在哪裡,有沒有把時間投入在能夠複利的事情上。
比如把時間投入在工廠流水線上,時間根本不會產生複利作用,這是在零售自己的時間而已,但把時間投入在學習上,這部分時間就能產生複利作用。請問,現在還有誰能靠出賣時間做成一番事業?所以把時間投入在腦袋上是最值得的,所有的複利都從這裡開始。
如果我們為了省5塊錢,寧願花幾個小時排隊,為了省10塊打車的錢,寧願走幾個站,這正好反應出我們的時間根本不值錢。
我們都想要賺更多錢,那錢是怎麼來的?靠出賣自己的時間交換隻能維持生存,僅此而已。在現實生活中有這樣一種關於工作和工資的說法:「不管你做哪種工作,老闆給你的薪水剛好能讓你不至於辭職而已。」
不管是上班族還是小時工,我們能拿到多少工資都是由市場供求決定的,而不是由我們的真正價值決定。就比如你在三線小城市跟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做同樣的工作,工資肯定不一樣,跟你真正的價值幾乎沒關係。
在自己的領域裡有所建樹的人,他們都一定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投入了大量時間,經過時間發酵,最後投入的這些時間產生了複利作用,一定是這樣的。暴發戶一般很快就會沒落,就是沒有根基,沒有前期的投入和積累,駕馭不了突如其來的財富。
比如一些拆遷戶在一夜之間拿到幾百上千萬的拆遷款,過不了幾年就負債纍纍,這樣的案例很多。有的路你必須得走,有些經歷也必須得親自經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投入的是什麼?還是時間。
我認為牛人之所以牛就是因為他們懂得運用「時間槓桿」,把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在重要的事情上,最後時間產生複利作用才讓他們獲得財富和自由。如果忽視「時間」這筆財富,就別幻想獲得「金錢」財富了。普通人要逆襲、翻身,如果不把時間當回事,大把的時間浪費在那些無聊的瑣事上,一輩子都不會有機會,夢想全是空想,沒有任何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