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科學界認為飛航(ballooning)是多種蜘蛛依靠自身放出的蛛絲被氣流帶到空中,並隨之飄浮的行為,不過科學家對其背後的具體原理機制仍然不是很清楚,不少學者猜測是蜘蛛對氣流的利用有關。某些蛛科蜘蛛甚至可以用飛航技能飛越數百公裡,一項來自布裡斯託大學研究團隊的新研究論文對蜘蛛飛航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並驗證了一種假設。
研究報告稱表面上看,蜘蛛飛航是利用風和氣流進行的,蛛絲更多充當的是某種類似降落傘的作用,但是根據一些科學觀察,蜘蛛的飛航行為也可以在沒有一絲風的情況下發生,這些觀察指向另一種解釋:蜘蛛的飛航行為可能不僅利用了風,背後還利用了地球電場,而布裡斯託大學則驗證了這一解釋。
天然蛛絲作為一種絕緣體,而蜘蛛足部的細小毛髮能夠讓蜘蛛感應電場,蜘蛛感應到的電場能夠讓飛航中的蜘蛛抬升至空中,即使沒有風和氣流,蜘蛛都能依靠電場來進行飛航。再研究中,生物學家們再實驗室中用可控電場進行飾演,發現操控電場開關能夠影響蜘蛛的飛航,打開實驗室中的電場,蜘蛛就能夠再飛航中向上運動;而關閉電場蜘蛛就會向下運動。